01中国传统知论的现代审视
02历久弥新的君子之道
03章太炎研究(第二辑)
04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
05周易全集
06章太炎研究(第三辑)
07周敦颐理学思想与文献研究…
08中国传统家教家风的历史嬗…
09价值论研究(2024年第1辑…
10周敦颐与郴州:濂溪理学研…
萧洪恩 著
《土家族哲学通史》从对土家族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人手,着眼于土家族哲学的转…
可购
曾仕强,刘君政 著
《走进乾坤的门户》讲述了系辞上传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意思是乾卦主…
杨国荣 著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从哲学的逻辑演进看,实…
李永田 编著
诸子百家学术观点纷呈,其思想在当时来说非常激进,是我国哲学思想的宝库。在…
谷志科,宋文,赵彩芬 编
《邢文化研究》通过从总体上对刑州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人物构成及历史分期、…
(春秋)孔丘 等著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虎气腾腾、风云变幻的时代——王权逐渐衰微,诸侯争霸的局…
(汉)东方朔 原著,许颐平 主编,程子和 …
《灵棋经》以中国最古老的占术经典《易经》为理论来源与占断标准,所记载的灵…
龚鹏程 著
生活美的追求,是通于两端的,一端系在世俗生活的层面,即饮食男女、衣食住行…
傅佩荣 著
儒家思想为什么被称作“孔孟之道”?孔子身后一百多年的孟子如何在诸侯混战的…
罗忠学 著
八○后作家看“论语”,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乐趣与启发,看众弟子走出校门如…
许颐平 著
《易经图文百科1000问》是一部全面解析《易经》知识的百科全书。通过条理清晰…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编
《儒藏1(精华编经部易类)》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
《儒藏2(精华编 经部易类)》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
熊十力 著
《原儒》是作者论述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分上卷《原学统》、《原外王》篇,…
杨适存 著
《起名专用字典》是一部以起名为服务对象的新型字典,主要针对当代起名文化中…
钟东,钟易翚 著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
《读经示要》中论到佛学的特点。作者以为:“以今哲学上术语言之,不妨说为心…
武振玉,彭飞 注评
《墨子》一书不仅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同时在自然科学、逻辑学与军事学等诸多…
葛兆光 著
《中国思想史(套装全三册)》共分三册,即《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七世纪前…
谭家健,孙中原 注译
《墨子》是公元前5至前3世纪墨家著作的总集。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一家,…
陆思贤 著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陆思贤先生撰写的《周易考古解读》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
贾顺先,潘大德,唐平 著
《论语新编诠释》一书,是在2001年出版的《论语新编注译》基础上,在教学和科…
于全 编
《四书五经》的编撰宗旨是不仅要让广大读者了解“四书五经&rdq…
卞敏 才
《魏晋玄学》对魏晋玄学的思想渊源、理论主题、发展阶段、哲学意识、审美趣味…
曾亦,郭晓东 著
宋明理学历来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各种专题性的研究以及通论性的撰…
孔德立 著
《先秦诸子》按照《论六家要旨》的分类,选取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
沈秀涛 文
本书以适合现代人阅读的方式,精选《庄子》名句,准确注解,并用故事趣解名句…
戈萍 著
“这些年来简帛书籍出土虽多,能兼有战国时本与秦至汉初时本的,只有《周易》…
张志春 著
《易学传真》收入作者历年来在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易学于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及…
陈红映 著
《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介绍了:庄子《逍遥游》探微,庄子是天人合一型思想家…
贾双萍 著
《梅花新易》是在传统的梅花易数基础上,借鉴了其他门派的知识融会贯通,悟创…
刘宗志 著
打开《论语》,一个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已然浮近,翻读《论语》,一…
徐丙昕 著
本书论述了四柱的哲学基础,以及天文、地理、时空的变化之机,人在时空中必然…
刘固盛 著
《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讲述了:老庄学不仅自身形成了一个十分浩繁博大的…
邓诗来 编
本书是一部别开生面地介绍《论语》的著作。书中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
祝国英 著
新四柱学,以石破天惊的气势问世,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在区区数年里,就以…
董平 主编
尽管本书书名为“浙东学术”,但并非专论浙东之学或浙人之学,而是欲承续浙东…
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
郭卫东,牛大勇 著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于1877年被清政府派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