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全3册)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全3册)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全3册)

定 价:¥120.00

作 者: 李泽厚 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古代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8032874 出版时间: 2009-09-01 包装: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1237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套装全三册)》包括《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并以此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对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孙老韩、苟易庸、庄玄禅宗、秦汉思想、宋明理学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再评价,着重阐释了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缘由,并对古代中国的辨证法、“天人感应”宇宙观、“内圣”与“治法”分离现象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使用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本。《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系统论述了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种主要思潮的基本内涵及其成因,深入分析了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章太炎、王国维、鲁迅等重要人物的思想,阐释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复杂的心路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思想走向近代化的整体风貌和内在嬗变肌理。《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使用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本。《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错综演变的基本线索,论述了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20世纪新文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辨析了现代“新儒家”和“西体中用”思想,并对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的思想进行了分析,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使用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本。

作者简介

  李泽厚(1930~ ),湖南长沙人。哲学家。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图书目录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内容提要
 孔子再评价
  一 “礼”的特征
  二 “仁”的结构
  三 弱点和长处
  四 附论孟子
 墨家初探本
  一 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典型
  二 墨家思想并未消失
 孙老韩合说
  一 兵家辩证法特色
  二 《老子》三层
  三所谓\益入神智
 荀易庸记要
  一 人的族类特征
  二 儒家世界观的建立
  三 天、道、人
 秦汉思想简议
  一 道、法、阴阳、儒家的合流
  二 天人宇宙论图式
  三 阴阳五行的系统论
  四 五行图式的历史影响
 庄玄禅宗漫述
  一 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二 人格本体论
  三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宋明理学片论
  一 由宇宙论到伦理学
  二 理性本体的建立及其矛盾
  三 “心”的超越与感性
  四 遗产的两重性
  五 《片论》补
 经世观念随笔
  一 “内圣”与“外王”
  二 “治人”与“治法”
  三 经学与史学
 试谈中国的智慧
  一 时代课题
  二 血缘根基
  三 实用理性
  四 乐感文化
  五 天人合
 后记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內容提要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思想散论
  一 一个被改造的上帝
  二 砸烂孔丘的牌位
  三 冲击“四条极大的绳索”
  四 《天朝田亩制度》
  五 《资政新篇》
 十九世纪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研究
  一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前驱先路”
  二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发生与发展
  三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高潮与顶峰
  四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衰颓
 康有为思想研究
  谭嗣同研究
  论严复
  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论纲
  论孙中山的思想
  章太炎剖析
  梁启超王国维简论
  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
 后记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内容提要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一 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
  二 救亡压倒启蒙
  三 转换性的创造
 记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
  一 二十年代科玄论战
  二 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三 四十年代文艺民族形式论战
 胡适陈独秀鲁迅
  一 提倡白话文与新范式
  二 革命战士
  三 提倡启蒙 超载启蒙
 青年毛泽东
  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别瞥
  略论现代新儒家
  漫说“西体中用”
 后记
 附录:再说“西体中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