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

定 价:¥26.00

作 者: (奥)舒茨 著,游淙祺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丛编项: 社会学名著译丛
标 签: 社会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0089128 出版时间: 2012-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31 字数:  

内容简介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奥地利著名社会学家舒茨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追随韦伯的脚步,将社会学当作奠定在行动理论上的一门学问,也就是说,重点在于有意义的社会行动应该如何被理解或诠释。但是,舒茨更进一步追问,我们能否构造一个关于社会行动的方法论与普遍理论,以便为社会科学奠定稳固的基础。因此,舒茨认为韦伯的理论在理解他人行动的问题上还有许多缺陷,从而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特别是要对“意义脉络”、“主观意义”、“客观意义”、“动机”的做进一步的探讨。对此,舒茨是借助于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为社会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作者简介

  舒茨: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深受社会学家韦伯和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的影响。1932年出版《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受到胡塞尔的好评。此书后来成了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到美国后,力图将欧洲的现象学和美国的符号互动论结合到一个与其原来性质完全不同的方向中左。他的主要著述收在《舒茨文选》(3卷,1962—1966)。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二版的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
二、韦伯的意义行动概念
三、他我的预先给予性(Vorgegebenheit)与掌握主观意义的设准(Postulat)
四、对韦伯“当下的”与“根据动机的”理解概念的批判
五、主观的与客观的意义
六、过渡到构成分析,解析“与行动相结合的意义”此一概念 第二章 自我生命流程当中有意义体验之构成
七、内在生命流程的现象:持存(Retention)与再造(Reproduktion)
八、胡塞尔之“赋予意义之意识体验”以及自身行为的概念
九、行动的概念--构想和前摄一
十、“有意识的”行动及其明证性
十一、意欲性行动以及意欲的问题
十二、摘要:第一个及原初意义概念的厘清
十三、第一个意义概念的扩展:A.意义的注意变样
十四、接续:B.体验的脉络--意义脉络与经验脉络
十五、经验世界的构成及其在基模下的秩序
十六、作为诠释基模的经验基模:自我解释与诠释--问题与兴趣
十七、作为意义脉络的动机脉络:A.“为了目的”动机
十八、接续:B.真正的原因动机 第三章 理解他人之理论的基本特质
十九、自然观点中有关他我的一般设定
二十、续篇:他人体验之流的同步性(G1eichzeitigkeit)
二十一、流俗的“理解他人”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奠定在自我解释活动之上的理解他人
二十二、转向真正地理解他人
二十三、表达动作和表达行动
二十四、记号和记号体系
二十五、意义设定与意义诠释一
二十六、告知的意义脉络--重点回顾
二十七、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制造品(Erzeugnis)与证明(zeugnis)
二十八、附记:人文科学中主观与客观意义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 社会世界的结构分析:社会的周遭世界、共同世界、前人世界
A.导论
二十九、对更多问题之提出的预览
B.社会行为、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
三十、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朝向他人态度与实质影响他人
三十一、韦伯的社会关系概念--朝向关系(Ei tellungsbe ziehung)与实质行动关系(Wirke beziehung)
三十二、实质行动关系的动机脉络
C.社会的周遭世界
三十三、社会的周遭世界与我们关系
三十四、周遭世界的社会关系之分析
三十五、周遭世界的观察
D.社会的共同世界与理念型
三十六、转移到社会的共同世界问题--连续性的社会关系
三十七、作为理念型的在共同世界之中的他我“与你们关系”(Die Ihrbeziehung)
三十八、理念型诠释基模的构成
三十九、共同世界的匿名性与理念型的内容充实性
四十、共同世界的社会关系以及共同世界的观察
E.对前人世界的理解与历史的问题
四十一、社会世界中有关过去的问题 第五章 关于理解社会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四十二、回顾之前的研究成果
四十三、共同世界的观察以及社会科学的问题
四十四、理念型在韦伯社会学中的功能
四十五、因果适当性
四十六、意义适当性
四十七、客观的或然率与主观的或然率
四十八、理解社会学对理性行动类型的偏好
四十九、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意义与主观意义
五十、结论:未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术语译名对照表
人名译名对照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