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实证社会学的奠基人 ——涂尔干与《社会分工论》探寻资本主义兴起的秘密 ——韦伯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社会微观互动的大师 ——齐美尔与《社会是如何可能的》社区研究的开拓者 ——滕尼斯与《共同体与社会》经济社会学先驱 ——帕累托与《普通社会学纲要》西方文明危机催生的社会理论家 ——帕森斯与《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冲突学派代表人 ——达伦多夫与《工业社会的阶级与阶级冲突》走向积极的社会冲突 ——科塞与《社会冲突的功能》从权力视角洞察社会分层 ——伦斯基与《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后现代的“美式”中产阶级 ——米尔斯与《白领》现代科层组织的“恶性循环” ——克罗齐埃与《科层现象》社会交换理论的创立者 ——布劳与《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日常生活是表演的舞台 ——戈夫曼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理性的非理性化 ——瑞泽尔与《社会的麦当劳化》文明在形成之中 ——埃利亚斯与《文明的进程》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与《社会理论的基础》经济行动镶嵌在社会关系中 ——格兰诺维特与《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社会网络关系也是一种资本 ——林南与《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解释宗教现象的新范式 ——斯达克和罗杰尔与《信仰的法则》法国“最后的知识分子” ——布尔迪厄与《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我们并没有超越现代性 ——吉登斯与《现代性的后果》风险社会的来临 ——贝克与《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消费秘密的解码 ——波德里亚与《消费社会》未来学的经典 ——贝尔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现代都市社会学 ——迪尔与《后现代都市状况》信息时代宣言 ——卡斯特与《网络社会的崛起》“流动”的现代性 ——鲍曼与《流动的现代性》自主治理的社会逻辑 ——奥斯特罗姆与《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社会学的中国化 ——孙本文与《社会学原理》乡村建设的实践者 ——梁漱溟与《乡村建设理论》志在富民的社会学家 ——费孝通与《江村经济》用数字说话 ——陈达与《人口问题》中国优生学的开创者 ——潘光旦与《中国之家庭问题》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吴景超与《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对中国宗教进行功能分析的第一人 ——杨庆堃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错批一个人,多增三亿人 ——马寅初与《新人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