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论民族政治发展导论

民族政治发展导论

民族政治发展导论

定 价:¥89.00

作 者: 于春洋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政治 政治 军事 政治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744048 出版时间: 2013-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字数:  

内容简介

  于春洋编著的《民族政治发展导论》讲述了: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的开拓,民族政治发展研究既是民族国家现 实发展的呼唤,也是民族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有序开展和规范前行,需要建构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民族政 治发展导论》是建构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一种尝试,由导论和五个章节的内容组成。导论以民族政治发展研究得以成立的理论逻辑和现实依据为切人点,以此导人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第一章,讨论民族政治发展的 理论渊源问题。这些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治发展理论、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族际政治理论。第二章,讨论 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问题。主要包括民族政治发展的概念界定、基本内容及其实质,以及民族政治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第三章,讨论民 族政治体系的发展问题。民族政治体系是民族政治发展的载体,其发展主要包括民族国家政治体系发展、民族地方政治体系发展和非国家形态 民族政治体系发展。第四章,讨论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问题。民族共同体是民族政治发展的主体,其发展主要包括民族个体发展和民族群体发展 两个层面。第五章,讨论民族与国家政治关系的协调与发展问题。想要实现民族政治发展,还需协调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这些政治关 系主要包括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等等。

作者简介

  于春洋,1975年11月生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蒙古族,法学(民族政治学)博士。现任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政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来,在《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天府新论》《学术论坛》《内蒙古社会科学》《黑龙江民族丛刊》《理论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令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

图书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的现状     三  民族的界定     四  写作的思路与方法     五  本书的结构与要点 第一章  民族政治发展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经典     理论     一  马克思、恩格斯:蕴涵民族政治思想的经典论述     二  列宁、斯大林:有关民族自决的理论与实践     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     视角   第二节  发展政治学: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学科借鉴     一  学科的演进:从政治发展问题到发展政治学     二  视角的枚举:现代化、结构功能主义与目的论的     发展观     三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矛盾和问题   第三节  西方民族主义理论: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西方视角     一  民族主义的含义     二  西方民族主义理论的分类、主张及流派     三  民族主义与民族政治发展   第四节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当代视野     一  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述要     三  多元文化主义的多国实践及其局限   第五节  族际政治理论:民族政治发展的族际关系解读     一  族际关系与族际政治的生成     二  族际政治互动:族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  族际政治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二章  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民族政治发展的概念界定     一  相关概念解读:“民族政治”和“政治发展”     二  民族政治发展的定义性表述   第二节  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     一  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     二  民族政治发展的双重实质   第三节  民族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  原生形态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     二  衍生形态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     三  后发形态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 第三章  载体发展:民族政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第一节  民族国家政治体系的发展     一  民族国家及其基本形式     二  单一民族国家政治体系的发展     三  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完善     一  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基本类型     二  民族地方立法体系的建构     三  民族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   第三节  非国家形态民族政治体系的兴起     一  何谓非国家形态民族政治体系     二  民族村社政治体系的运行     三  民族政治社团的政治参与 第四章  主体发展: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与瞻望   第一节  个体与群体:民族政治主体的两个向度     一  民族个体:作为个体的民族成员     二  民族群体:作为群体的民族共同体     三  民族个体与民族群体的关系   第二节  民族个体发展:身份的协调与角色的协同     一  民族个体身份的二重性:政治性与文化性     二  民族个体公民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协调     三  民族个体政治角色的层次性:领袖、精英和群众     四  不同角色民族个体的政治作用及其协同   第三节  民族群体发展:族群政治发展与族际政治整合     一  族群政治发展     二  族际政治整合 第五章  民族与国家政治关系的协调与发展   第一节  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一  概念阐析: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二  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三  关系协调与发展:来自“多元一体”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一  概念阐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三  关系协调与发展:“共存共生”视野下的思考   第三节  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     一  概念阐析: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     二  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系     三  关系协调与发展: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结语     一  本书研究的初步结论     二  本书各章内容与研究主旨间的逻辑关系     三  本书的讨论框架与研究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