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地方史志人历史环境:蒙元时期的内蒙古

人历史环境:蒙元时期的内蒙古

人历史环境:蒙元时期的内蒙古

定 价:¥28.00

作 者: 郭殿勇 著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1150261 出版时间: 2007-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字数:  

内容简介

  《人历史环境:蒙元时期的内蒙古》是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内蒙古蒙元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植物孢粉分析、地层岩性、岩相比较分析和土层中碳酸钙含量检测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并吸取近年来有关环境、人地关系研究新成果,通过元代路级城池的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作用的专题研究汇集而成。《人历史环境:蒙元时期的内蒙古》内容包括:环境考古反映的人地关系,古今自然环境对比,研究区域的古代自然生态环境与植被面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等。

作者简介

  郭殿勇,男,1952年生,1970年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8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从事古生物、古地理、古生态和博物馆学等专业研究工作。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2003年、2005年和2006年,被内蒙古人事厅聘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文博系列职称的评定工作。二十余年的博物馆专业岗位工作中,先后参加了历年来馆内、馆外的基本陈列和大小展览近百次,专业研究、交流、科技合作数十次,承担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次:先后完成并发表各类文章89篇,其中,论文和重要学术报告46篇,获奖论文4篇。工作实践证明,若获得业务工作、专业技术上的进步和成绩,唯一的途径是:爱岗、敬业和热情加勤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蒙元时期的历史和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政治、军事、经济战略转移
二、蒙元时期内蒙古区域人地关系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市的分布、规模与隶属关系
一、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
二、甘肃等处行中书省辖区
三、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辖区
四、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辖区
五、内蒙古地区元代城市布局所反映的地域关系与城市制度
第三章 元上都的区域经济发展对自然植被演替的影响及其后果
一、上都城遗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史籍文献中记载的上都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三、上都城市建筑及其周围遗址布局反映的生态学理念
四、现代科学检测分析结果反映的植被演替规律和气候变化特点
五、上都区域经济活动带来的植被更替及其后果
第四章 元应昌路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应昌路城遗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应昌路城的基本布局与周围的建筑遗址
三、现代科学检测分析结果反映的植被演替规律和气候变化特点
四、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元德宁路古今生态环境考
一、德宁路城遗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德宁路城的基本布局和周边遗址
三、现代科学检测分析结果和气候变化特点
四、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六章 从辽中京到元大宁路的朝代更替看宁城地区生态环境演变
一、宁城县的区域经济与自然生态地理环境
二、四朝古城始建、改扩建规模与周围遗址
三、科学检测分析结果反映的古气候波动与植被演替
四、老哈河中游流域地区辽代至明清时期人地关系
第七章 元集宁路的建制基础与发展历程反映的人地关系
一、集宁路城遗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集宁路城的建筑规模和周边遗址
三、集宁路城繁盛期及其之前的植被演替和古气候环境
四、历史时期集宁路辖区人地关系
第八章 拙赤哈撒儿家族封地及其依赖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启示
一、黑山头古城的基本布局和位置
二、额尔古纳地区及黑山头古城遗址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现代科学分析检测结果反映的自然生态环境
四、自然环境造就的人类生存能力与本能追求结合产物
第九章 历史上居延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见证
一、居延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居延屯田遗址和各类建筑遗址的位置、规模及其现代生态环境
三、居延城外屯田区地层样品科学分析检测结果
四、历史上居延地区的人地关系
第十章 沧桑变迁留给亦集乃路的记忆
一、亦集乃路城的历史沿革、规模与周边环境
二、科学分析检测结果
三、汉居延城区域与元亦集乃路区域生态环境对比
参考文献
附录 植物孢粉图版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