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宋史研究论丛 第34辑
02细说中国史 统一王朝之秦…
03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的嬗变…
04《汉书集释》研究
05元史及西北史地丛稿
06南开史学百年文存 先秦至…
07东周郑韩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082021年中国明史研究报告
09南开史学百年文存.宋元明…
10细说中国史 天朝上河之清…
铁生兰译注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又称《书》。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一…
可购
刘梦溪主编;陈寅恪著
一个民族的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光,特定时代学术精英的活动,往往蕴…
杨水生,刘蜀永主编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1833年淇澳村事件的论文和资料,是本书的重…
刘正著
20世纪东西方各国的汉学研究有个重大变化,就是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
胡志宏著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从传说中,欧洲人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国,她有悠久的历…
(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
《吕氏春秋》是我国先秦的重要典籍,对研究我国先秦的历史和文化有极大价值。…
(汉)司马迁原著;杨燕起,陈焕良等译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兼具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名著。本书遵循“…
中央政策研究室哲学历史研究局编著
《史论十三篇》通过回顾历史上的使者艰辛万里、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的事迹,展…
(东晋)袁宏撰;张烈点校
两汉纪,系汉纪与后汉纪的合稱。后人为了便於区别此二书,如同别前汉、后汉两…
刘奇主编;长治市慈禧童年研究会编著
本书包括以下4个部分,:一为“慈禧身世”,二为“权威人士,专家学者评说慈…
邵光远主编
全书以正史为基石,野史为砖瓦,艳史为窗体,秘史为雕梁,去无取精,去伪存真…
吴枫主编
本书介绍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唐肃宗…
郭锋著
<br>本书收入作者在中国中古史和敦煌文献研究方面所写的论文26篇。所收论文…
乔春洋编
本书分27个部分,重点介绍了青少年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包括衣…
艾叶主编;杨玲著
本册在参考各类姓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秦姓的起源、流变,及…
何锐等校点
时肃王以四川粗定,回京复命。巡抚王卒于遂宁,军中推总兵李国英权巡抚事,英…
(英)爱尼斯·安德逊著;费振东译
本书记录的是英国访华使团于1792年9月至1794年9月访问中国期间及往返途中的见…
李珺平著
编辑推荐:本书是文艺学多棱镜丛书中的《春秋战国门客文化与秦汉致用文艺观》…
张广志、李学功
书中关于村社问题的讨论非常重要,三代社会是否有奴隶社会,取决于三代主要生…
何晋著
本书内容包括:通过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和《史记》来推测原始的“战国策”,…
李学勤主编;朱汉民等著
宋元两代是中国学术史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是一个需要巨人同时又产生巨人的时代…
陈智超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出版:本书对美国哈…
黄淑娉,龚佩华著
本书介绍了广东世仆制的由来,宗法家族制与世仆制,“世仆”的性质,世仆的解…
汪宁生著
此书是近十几年新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史、文化史论文和短文札记的结集。也…
庄春波著
汉武帝刘彻,是我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君王之一。他执政54年,在思想上终结了“子…
曹开沅
本书收录文章19篇,分为:商会与同业公会研究、近代经济史研究、专题研究、研…
龙潜庵,李小松,黄昏编著
《历代名人并称辞典》收词1708条,实收义项2190项。收词范围上起传说时代,下…
徐耀耀,徐高祉主编;邓爱红等编写
中国古代史所跨越的时空距离极大,内容丰富而复杂,学习难度较高。学习中国古…
梁其姿著
本书是台湾学术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大量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对明清的慈善组织…
尚园子,陈维礼编著
本书包括:宋代相扑戏;宋代的说话人与讲经者;宋代的闲人、小偷与骗子;宋代…
刘炜
《中华文明传真》是一套开创性的丛书,它将中国历史从帝国将相、改朝换代的框…
李寅生著
四川大学“211工程”项目。本书介绍了盛唐时代的社会气象,日本社会在唐代以…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宋镇豪著
一部追溯华夏民族绵延生息的恢弘史篇,一幅尽现中国风俗源远流长的辽阔画卷。…
何东君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
本书既有对新华社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回忆,更有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经验的概括和总…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编
我国在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之前,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传说时期。这个…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编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成立于1981年12月1日,是全国建立较早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
雷家骥著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人民出版社约请国内有关专家对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张承宗,魏向东著
苌岚著
本书是日本留学博士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共分四章,就7-14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考…
印群著
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言之,是指对以下几方面内容的规定:墓地形式,即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