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类群星闪耀:先秦诸子篇…
02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
03南唐春秋
04安史之乱
05官家的心事:宋朝宫廷政治…
06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
07周公营洛邑与周代文明
08新视角读汉书
09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10五代十国:中原迭代
白光琦
先秦年代,除春秋外,晚殷、西周、战国都有不少问题,为学者所困。《先秦年代…
可购
(清)苏继祖、梁启超、袁世凯、陈庆年
本书收录了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染启超《戊戌政变纪事本末》、袁世凯《…
本社
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
(清)吴永 口述,刘治襄 记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谐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西安。本书口述者吴…
王子今
《文景之治》主要内容“文景之治”的成就,体现了开明执政的理念,为后世行政…
孙家洲
刘邦在“南宫论功”中所推崇的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在历史上占据重…
田静
元成之世,虽是西汉走向衰落的分水岭,但却造就了一批文臣武将、能工巧匠一、…
宋超
后元二年(前87)至黄龙元年(前49)的三十八年间,正是史家乐道的昭宣“中兴…
徐卫民
未央宫是长安城中最高大的宫殿,由萧何监督修建而成。未央宫规模之大、殿宇之…
李志慧、李巍
走进未央宫,就掀开了西汉帝国的一部秘史。刘邦在未央前殿规划了汉帝国的蓝图…
张觉 译注
《吴越春秋》一书,历叙吴、越两国的史事,而重在叙述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争霸…
贾志刚 著
本书以阔犬的视野和道劲的笔力,对周平王迁都至周元王元年的三百多年春秋史,…
可读可购
俞兆鹏,俞晖 著
《文天祥研究(南宋人物)》作者对文天祥生平事迹作了进一步的发掘,并认真考…
罗炳良 著
中国史官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国家产生之前的氏族社会。“史”字的古义…
辛庚儒 著
辛弃疾是生活于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研究》主要从对辛…
陈寿
《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少时好学,有志于史…
宋德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是根据李铁映院长的倡议和院务会议的决定,由科研…
刘建中
《五胡十六国论著引索(套装全2册)》辑录的资料,基本上自十六国开始,迄于…
曹希岭、姚植传、张文海
《毛泽东出巡纪事——在共和国决策关头》以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宋)汪藻 著,王智勇 笺注
《靖康要录》十六卷(《四库全书》题作十二卷),不着撰人名氏,记钦宗在储时…
(意)马国贤(Ripa,M.) 著,(英)普兰迪…
1710年意大利人马国贤来到中国,从此他以天主教虏劳会传教士、康熙皇帝宫廷画…
孟森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
吕思勉
《吕思勉讲秦汉帝国(上下)》是领导干部读经典。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
领导干部读经典。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
李裕民
《宋史考论》对宋史研究中的主流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如否定了宋代“积贫积弱…
邓庆平 著
本书试图以鲜活的事例、个性的人物、生动的笔触,深入浅出地勾画中国历史上两…
孔远志,郑一钧 编著
《东南亚考察论郑和》着重通过在东南亚的考察论述郑和下西洋,把实地考察与研…
(汉)宋衷 编辑、剪辑:(汉代)宋衷注、(…
《世本》是先秦重要的史籍之一,原本已佚,历代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辑注工作,…
范军
《下一个出局者:战国七雄的狼性生存》从三家分晋开始一直写到归于一统,对战…
张泽咸
《晋唐史论集》收录了张先生选编的二十余篇文章,内容主要为张先生多年来一直…
(宋)范祖禹
《唐鉴》为北宋著名史学家、政论家范祖禹的一部史论名著。范祖禹协助司马光编…
(清)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御批通鉴》,是译注者辑录清代官修《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乾隆帝的“御…
(美)韩书瑞
1774年秋,山东西南地区数千名男女跟着一个名叫王伦的宗教首领,发动了一场起…
(美)韩书瑞、罗友枝
概览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史学的分析论说为主要著述方法,同时吸纳了社会学重…
(美)魏斐德
1644年作为先进的文明民族(明朝)被处于半开化状态的满族人灭亡,从此清朝勃…
墨香满楼
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
施丁 著
项羽这个历史人物,二千年来几乎人人皆知,都称他是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因为…
周远斌
伦理指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准则与秩序准则,孔子所建构的儒家伦理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