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朱熹易学思想研究

朱熹易学思想研究

朱熹易学思想研究

定 价:¥50.00

作 者: 张克宾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52004 出版时间: 2015-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意在深入探讨朱熹易学的思想系统,从朱熹易学的基本问题意识入手,顺其思想脉络,层层揭示和阐发其中一系列的卓绝创见,既考察朱熹易学之所然,又探究其所以然,特别是突出其背后的哲学文化意蕴,并在把握朱熹易学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发掘其中的核心问题和基本观念,由此再进入朱熹易学与理学的关系问题中,揭示出朱熹天道性命相贯通下易与理的融释互动。

作者简介

  张克宾,山东莘县人,201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名易学家刘大钧先生,博士论文《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获全国**博士论文提名奖。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易研究》编辑,主要从事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

图书目录

导论
章  朱熹早年所受《易》教及其思想的转变
  节  从学武夷三先生
    一、谯定易学的影响
    二、屏山的“不远复”之说
    三、出入释老时的易学熏染
  第二节  归本伊洛学宗程《传》
    一、延平的“理一分殊”之教
    二、批驳《苏氏易解》
第二章  卜筮之书:《易经》文本的新探索
  节  “《易》乃卜筮之书”的提出
    一、“变古”求真的时代风潮
    二、“《易》乃卜筮之书”的提出及其依据
  第二节  “《易》乃卜筮之书”的新义涵
    一、《易》以卜筮设教
    二、辞因依于象
    三、《易》如一个镜相似
    四、必有是理而后有是辞
  第三节  “卜筮之书”的读法
第三章  三圣分观:《周易》经传关系的新诠释
  节  读《易》当分三等
    一、伏羲易
    二、文王易
    三、孔子易
    四、三圣《易》说的“理一分殊”式关系及其理论意义
  第二节  《易传》对《易经》的多维度诠释
    一、“到得孔子尽是说道理”
    二、“变例推明占筮之意”
    三、推说象占之所以然
    四、《易传》亦用羲、文本意
  第三节  《周易本义》:朱熹注《易》的慧识与困顿
    一、《周易本义》的成书与吕氏《古周易》
    二、经传分观抑或以传解经——《周易本义》的注解特色与方法
第四章  河洛先天之学:理数之本然的象数化表诠
  节  《易学启蒙》的创作与《周易本义》卷首九图考
  第二节  《河》、《洛》之蕴
    一、“图书”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宋易象数学的发展
    二、“图书”的考据学认定
    三、“图书”的天地自然之义
  第三节  先天之学
    一、伏羲画卦之理序
    二、先天圆图与方图
第五章  后天之学与占筮之术:气数之变化的象数化体究
  节  后天之学
    一、文王八卦次序
    二、文王八卦方位
    三、基于先天学的卦变说
  第二节  占筮之术
    一、“大衍之数”章  疏义
    二、朱熹“大衍筮法”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三、有理而无用的变占说
第六章  太极生生之妙:天道性命贯通下《易》与理的融释
  节  太极之妙
    一、朱熹与《太极图》及道统
    二、无极而太极
    三、动静阴阳
    四、继善成性
  第二节  《乾》、《坤》之义
    一、乾坤只是健顺之理
    二、元亨利贞
    三、健顺工夫
  第三节  生生之德
    一、复见天地之心
    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