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明 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阳明先生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徐爱录——心即是理,理明则心正 / 003陆澄录——格物致知,身修中节之和 / 033薛侃录——心无外物,诚明自得 / 087中卷明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十月,王阳明的门人南大吉命其弟逢吉校刻《续刻传习录》于浙江绍兴,分上下两册,上册即《初刻传习录》,下册为王阳明论述学术的书信九篇,并附“示弟立志说”和“训蒙大意”,此《续刻》本即今本之中卷。答人论学书——知行合一,才能称得上是“善” / 135启问道通书——致良知,知善知恶 / 172答陆原静书——理即良知,皆万事万物的生成者 / 183答欧阳崇一——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 207答罗整庵少宰书——精于专一,莫劳神于“千算” / 216答聂文蔚——人道即是“良知”,主宰天地万物的绝对本体 / 226下卷明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王阳明的门人钱德洪于安徽宁国水西精舍刊刻《传习续录》(在此之前,钱的同年曾才汉已先于湖北荆州刊刻了《遗言》,钱在此基础上进行删定而成《传习续录》刻本)。此刻本即今本之下卷。陈九川录——戒慎恐惧,自我反省,自我体验 / 251黄直录——戒慎独处,致知才能中正 / 270黄修易录——生之谓性,良知存久 / 281黄省曾录——知是行的主意,良知即心之本体 / 291钱德洪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心与事要合一 / 300黄以方录——诚意正心,本性不受私欲的蒙蔽 / 343附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贵在引导 / 369教约——神而明之 / 372钱德洪序——成书之缘 / 375钱德洪跋——辗转利行 /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