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作物菌物资源学

菌物资源学

菌物资源学

定 价:¥128.00

作 者: 李玉 编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标 签: 农业/林业 农作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186323 出版时间: 2013-1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字数:  

内容简介

  菌物资源研究的对象包括真菌、假菌和类菌原生动物的一个大类群。涉及食品、医药、轻工业、农林渔牧业、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与经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全书共分为10章。各章内容:菌物资源学概论,菌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保育,食用菌物资源,药用菌物资源,有毒菌物资源,农业用菌物资源,工业用菌物资源,共生菌根真菌和地衣菌物资源,菌物基因资源,菌物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菌物资源学》可作为高等院校食药菌、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制药、植物(森林)保护、资源、农学、环境、林学等专业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菌物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李玉,1944年出生,山东济南人,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日本筑波大学农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菌物研究》主编,Inter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编委。现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李玉30余年来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建成了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国家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建立了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学术期刊,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农业部、“948”“863”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为我国菌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菌物资源学概论
第一节 菌物、菌物资源与菌物资源学
一、菌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二、菌物资源的特殊性及重要作用
三、菌物资源内涵与菌物资源学
第二节 菌物资源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菌物资源学
二、菌物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第三节 菌物资源学的理论体系
一、菌物资源过程论
二、菌物资源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三、菌物资源生态理论
四、菌物资源流动论
五、菌物资源价值与产权理论
六、菌物资源安全理论
第四节 菌物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一、菌物资源学研究的思想方法
二、菌物资源研究程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三、菌物资源研究中的定量方法
四、菌物资源信息系统
第五节 菌物基因资源产业的兴起与展望
一、菌物基因资源产业现状
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是菌物基因资源产业的基础和后盾
第二章 菌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保育
第一节 菌物资源的分类
一、菌物的生物学分类与命名
二、菌物的用途分类
第二节 菌物资源的生态分布
一、菌物与生态环境
二、菌物的生态学意义
第三节 菌物资源的地理分布
一、水平分布
二、垂直分布
第四节 菌物资源的保育
一、菌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二、菌物多样性的保育
第三章 食用菌物资源
第一节 我国主要食用菌物资源
一、野生食用菌物
二、尚未规模化栽培的食用菌物
三、规模化栽培的食用菌物
第二节 食用菌物开发利用价值
一、食用菌物的营养保健作用
二、食用菌物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
三、食用菌物的贮藏加工
四、食用菌物保健食品的开发
五、食用菌物的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章 药用菌物资源
第一节 我国主要药用菌物资源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化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七、温里药(祛寒药)
八、理气药
九、消食药
十、驱虫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活血化瘀药(活血药或化淤药)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四、安神药
十五、平肝息风药
……
第五章 有毒菌物资源
第六章 农业用菌物资源
第七章 工业用菌物资源
第八章 共生菌根真菌和地衣菌物资源
第九章 菌物基因资源
第十章 菌物信息资源
附录一 主要食用茵的营养成分
附录二 部分药用真菌的有效成分及功效
附录三 菌物药物的有关法规及审批程序
附录四 食用菌的商品等级标准
附录五 菌类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的有关法规及审批
菌物拉丁文索引
茵物中文索引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