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

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

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

定 价:¥38.00

作 者: 张德胜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传播理论 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出版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0996097 出版时间: 2015-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字数:  

内容简介

  《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界定了“媒体体育”的概念,并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内涵解析,指出媒体体育是体育新闻传播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是体育在媒体文化和消费社会交互背景下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由浅入深呈现出媒体建构体育、媒体介入体育、媒体控制体育三种传播模式。详述了中国媒体体育的基本现状、现存问题以及对策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中国媒体体育根本性问题的战略性对策,如建立体育信息主管制度,建立与推广大型赛事的媒体运行服务体系,体育媒体的跨媒体、集团化、公司化运营以及股份制改造等。明确指出媒体体育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总体发展趋势是媒体与体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进而打造一条集赛事资源、媒体资源、赞助资源、受众资源于一体的媒体体育产业链条,进而得出媒体体育要以体育媒体来运行、并产生传播效果的结论。

作者简介

  张德胜 1963年生,湖北新洲人。先后毕业于湖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9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现为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东湖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体育解说评论”课程负责人,省级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执行人,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项目执行人,专事新闻传播、体育观赏、媒体体育教学与研究。兼任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分会副会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常委,湖北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传播分会会长。

图书目录

目录

**章绪论/1
**节研究缘起/3
一、研究媒体体育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3
二、研究媒体体育是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需要/4
三、研究媒体体育是促进国民身心健康的需要/5
四、研究媒体体育是促进体育媒体发展的需要/6
五、研究媒体体育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7
第二节研究意义/9
一、理论意义/9
二、实际意义/9
第三节研究现状/10
一、国内的研究情况/10
二、国外的研究情况/12
三、文献分析发现/14
第四节相关概念及其阐释/15
一、体育/15
二、体育传播/20
三、体育新闻传播/21
四、体育新闻报道/21
五、媒体体育/22
第五节研究方法与理论支撑/31
一、研究方法/31
二、理论支撑/32
第六节主要的研究内容、难点与创新点/36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36
二、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36

第二章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实务的历史轨迹/39
**节百废待兴期(1949―1966):一报一刊搞宣传,广播电视初体验/41
一、时代背景/41
二、机构概况/41
三、文本概况/42
四、受众概况/43
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目录第二节十年动乱期(1966―1976):媒体服从政治,报道亦为应景/43
一、时代背景/43
二、机构概况/43
三、文本概况/43
四、受众概况/44
第三节调整改革期(1976―1994):综合性媒体挑大梁,专业性报刊渐崛起/44
一、时代背景/44
二、机构概况/44
三、文本概况/45
四、受众概况/46
第四节社会转型期(1994年至今):电视为王,网络崛起,报刊洗牌,广播突围/46
一、时代背景/46
二、机构概况/47
三、文本概况/48
四、受众概况/49

第三章我国媒体体育的基本现状/51
**节媒体体育生产现状/53
一、体育新闻是综合性媒体的重要板块/53
二、电视是媒体体育的主要载体/55
三、体育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56
第二节媒体体育文本现状/57
一、媒体体育的常见题材/57
二、媒体体育的赛事再现/59
三、媒体体育的主题建构/61
第三节媒体体育消费现状/72
一、媒体体育消费者的体育素养/72
二、媒体体育消费者的主体特征/77
三、媒体体育消费者的行为特征/79

第四章我国媒体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85
**节媒体体育生产问题/87
一、媒体机构产权关系不清晰,影响企业做大做强/87
二、体育组织与体育媒体关系不顺/88
三、联赛水平不高与学校体育滞后导致赛事资源不足/91
四、运营模式模糊与盈利模式单一/94
五、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缺乏忠诚度与归属感/95
第二节媒体体育文本问题/97
一、媒体体育文本粗制滥造/97
二、“四大公害”层出不穷/102
三、解说评论水平良莠不齐/106
四、明知故犯,盗版猖獗/109
第三节媒体体育消费问题/110
一、电视观众“吃惯了免费餐”,体育收视费缺乏市场基础/110
二、电视体育观众普遍存在“只看不练”现象/112
三、年轻的传统媒体受众正在不断流失,成为体育“网民”/113

第五章我国媒体体育的发展对策/115
**节媒体敦促体育部门管办分离,“三善”媒体/117
一、敦促体育部门尽快打破“事权不明、管办不分”的陈旧格局/117
二、帮助体育部门建立体育信息主管、新闻发言人、危机公关等基本制度/118
三、帮助体育部门构建大型赛事的媒体运行服务体系/124
四、建立新型的体育组织与体育媒体关系/133
第二节媒体加快自身改革,做大做强/136
一、跨媒体、全媒体、集团化是改革总趋势/136
二、制播分离、公司化运作是改革的突破口/138
三、深化媒体体育报道业务,多方位提升综合实力/141
四、建立体育媒体同业联盟,互相监督,互惠互利/143
五、个案研究:中视体育娱乐推广有限公司(中视体育)/144
第三节媒体携手赞助商,打造品牌赛事/146
一、体育赞助的定义与方式/146
二、通过体育赞助推广企业品牌,赛事、传媒和赞助商组成
“铁三角”/149
三、推出全新的体育营销模式,共铸媒体、商家两品牌/150
第四节媒体培养体育观众,促进社会和谐/153
一、通过议程设置,摒弃色情与暴力,提倡健康向上/153
二、通过专题节目普及体育知识,鼓励受众亲赴现场,走上看台/154
三、媒体、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三元互动,家庭、学校与社区三元互助,共同提升公民体育素养/155
四、群众体育、赛事资源、体育报道三方互利,丰富媒体体育内涵,实现良性循环/157

第六章结语/159

参考文献/165
后记/16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