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济学人生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1
一、 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我带入了经济学界1
二、 改革深化再次推动我的学术生涯“升级”7
三、 我在改革开放中经历的四大机构12
我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审视与感悟/18
一、 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任务和历史使命19
1. 现代产权制度改革20
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3
3. 现代收入分配体制改革26
4. 现代宏观经济体制改革29
二、 新体制磨合期的任务和特点33
1. 构建社会和谐33
2. 坚持科学发展观36
3. 实现社会公平39
4. 有效关注民生42
三、 全方位改革时期的任务及特点45
1. 政治改革45
2. 文化改革47目录 ■3. 社会改革48
4. 生态改革49
5. 经济改革50
我对中国改革开放几个要点的研究/52
一、 国有经济研究53
二、 非公有制经济研究58
三、 混合经济研究65
1. 社会形态的混合经济体制66
2. 企业形态的混合经济体制68
3. 两种形态的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逻辑70
四、 市场经济研究72
五、 宏观经济研究78
六、 产权制度研究83
七、 收入分配体制研究90
1. 弱势群体与经济利益和谐93
2. 高收入群体与经济利益和谐96
八、 城市化与工业化研究100
九、 法治社会研究103
1. 法治社会首先表现为契约社会104
2. 法治社会的基础是法律面前人们平等109
3. 法治社会的关键是司法公正111
十、 开放研究114
1. 中国开放的变化轨迹由中国国情决定114
2. 中国开放必须融入世界大潮之中115
我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全面探索/121
一、 企业制度问题122
1. 企业产权制度122
2.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124
3. 企业组织结构125
4. 企业管理制度126
5. 企业人格化制度127
6. 企业契约制度127
二、 企业战略问题128
1. 企业产业战略129
2. 企业市场战略130
3. 企业资金融通战略131
4. 企业技术战略131
5.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132
6. 企业国际化战略133
三、 企业文化问题133
1. 经营性企业文化134
2. 管理性企业文化136
3. 体制性企业文化137
4. 转型性企业文化138
四、 企业社会定位问题139
1.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140
2.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141
3.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41
4. 企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142
5. 企业与产业的关系142
6. 企业与社区的关系143
7.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143
五、 企业哲学问题144
1. 立身哲学144
2. 差别哲学145
3. 资源哲学146
4. 共赢哲学146
5. 生存哲学147
6. 危机哲学148
7. 用人哲学149
改革开放中我对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150
我为中国改革开放鼓与呼/159
我在改革开放中的“笔迹”/170
著作目录/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