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98.00
作 者: | 卫丽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丛编项: |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 |
标 签: | 暂缺 |
ISBN: | 9787504670359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包装: | |
开本: | 页数: | 字数: |
目 录
\n总序
\n序一
\n序二
\n前言
\n上篇组织与职能: 唐代尚书工部的行政制度
\n第一章 唐代尚书工部的组织机构
\n第一节 尚书工部及其组织系统
\n一、工部尚书、侍郎
\n二、工部司
\n三、屯田司
\n四、虞部司
\n五、水部司
\n第二节 工部尚书及其关涉机构
\n一、尚书都省与六部二十四司
\n二、工部尚书与其所辖四司的关系
\n三、工部四司与诸寺监的关系
\n本章小结
\n第二章 唐代尚书工部的制度渊源
\n第一节 先秦至西汉: 工部职能探源
\n一、工部尚书及工部司职能探源
\n二、屯田司职能探源
\n三、虞部司职能探源
\n四、水部司职能探源
\n第二节 东汉至隋: 工部制度的形成过程
\n一、东汉:工部制度的萌芽
\n二、魏晋南北朝: 工部制度的雏型与形成
\n三、隋: 工部制度的确立
\n第三节 尚书工部制度在隋朝最终确立的原因
\n本章小结
\n第三章 唐代尚书工部四司的职能
\n第一节 工部司: 掌工程营建
\n第二节 屯田司: 掌国家公田
\n第三节 虞部司: 掌虞衡山泽
\n第四节 水部司: 掌水利管理
\n第五节 唐后期工部四司职能的演变
\n本章小结
\n第四章 工部尚书与隋唐时期的重大建设
\n第一节 工部尚书与隋唐两京的营建
\n一、大兴—长安城的营建
\n二、东京洛阳城的营建
\n三、工部尚书在两京建设中的任职表现
\n第二节 工部尚书与隋唐时期的重要建筑
\n一、修缮京城、修建宫殿
\n二、修建帝王陵墓
\n三、修建礼制建筑
\n第三节 工部尚书与隋唐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
\n一、广通渠的开凿
\n二、通济渠(汴渠) 的开凿
\n三、永济渠的开凿
\n本章小结
\n第五章 唐代工部尚书的其他职掌
\n第一节 除营造职掌外的辅助职掌
\n一、参与财政事务
\n二、参议朝政
\n第二节 临时差遣
\n一、担任翰林学士
\n二、参与官吏选拔与考核
\n三、撰修国史
\n四、参与军事行动
\n五、充任使节等
\n本章小结
\n下篇 出身与仕履: 唐代工部尚书的人事制度
\n第六章 唐代工部尚书的籍贯与出身
\n第一节 籍贯分期考察
\n一、唐前期
\n二、唐中期
\n三、唐后期
\n第二节 籍贯分布特点
\n第三节 出身阶层考察
\n本章小结
\n第七章 唐代工部尚书的入仕与仕履
\n第一节 唐前期: 以开国功臣和皇家姻亲为主
\n一、助理帝业、开国功臣或隋末归国而得官 124
\n二、以皇亲国戚得官
\n三、以科举入仕
\n四、以恩荫得官
\n五、以工艺机巧得官
\n六、出身于宗室成员
\n七、被俘授官
\n八、其他
\n九、小结
\n第二节 唐中期:以特殊功劳和特殊才干为主
\n一、科举出身
\n二、恩荫出身
\n三、皇室成员
\n四、皇亲国戚
\n五、以特殊才干得官
\n六、以特殊原因而担任工部尚书
\n七、小结
\n第三节 唐后期: 以宰相兼任工部尚书为主
\n一、科举
\n二、恩荫
\n三、以某种特殊功劳得以入仕
\n四、特殊技能
\n五、小结
\n本章小结
\n第八章 唐代工部尚书的兼任与迁转
\n第一节兼任官
\n一、工部尚书兼任官统计
\n二、工部尚书主要兼任官
\n第二节 职务迁转
\n一、迁入官统计
\n二、迁出官统计
\n三、主要迁转职务
\n四、任期与任职年龄
\n第三节 唐代工部尚书的地位
\n本章小结
\n结 语
\n附 录
\n附录一 : 隋代工部尚书年表
\n附录二: 唐代工部尚书年表
\n参考文献
\n索 引
\n后 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