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中外电影艺术比较

中外电影艺术比较

中外电影艺术比较

定 价:¥42.00

作 者: 郭越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7846720 出版时间: 2020-04-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高等院校本科生,体现新时代语境下“大学电影”特色并涉及“中外电影艺术比较”的艺术类课程教材。本书主要介绍中外电影不同时期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从而呈现出不同时期中外电影的艺术发展特色。对于国内高校非影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他们既有兴趣了解中外电影艺术的整体风貌,又不愿阅读专业性过强的电影理论书籍。本书以丰富的电影案例,辅之以全新的写作理念,应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延伸阅读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郭越,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澳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学术领域为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主讲中外电影艺术比较、华语电影研究、电影美学、纪录片创作与实践等课程。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曾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无声电影时期(1894—1927) / 001

第一章 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 003

第一节 电影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电影的发明 / 003

第二节 世界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 / 008

第二章 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 012

第一节 好莱坞的崛起与格里菲斯的艺术贡献 / 013

第二节 美国早期喜剧电影学派代表查理·卓别林的

 喜剧片创作 / 018

第三节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 / 020

第三章 中国电影的萌芽、探索与发展 / 033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萌芽期 / 033

第二节 中国电影艺术的初步发展 / 035

第三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 038

第四节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代导演” / 042

第四章 西方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 048

第一节 殖民历史语境与中国早期电影 / 048

第二节 美国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 / 052


第二部分 现代电影时期(1928—1959) / 063

第一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 065

第一节 电影“新大陆”的发现:从理性到非理性 / 065

第二节 欧洲各国先锋派电影的探索 / 066

第二章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风格与原则 / 070

第一节 制片厂制度:好莱坞商业化的电影产业模式 / 070

第二节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 074

第三章 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与蜕变 / 082

第一节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 082

第二节 让·雷诺阿: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良心与象征 / 083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 086

第四章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电影 / 090

第一节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主潮 / 090

第二节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艺术探索 / 092

第五章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电影 / 095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整体艺术风貌 / 095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创作的新成就 / 098

第三节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二代导演” / 101

第六章 新中国电影 / 10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电影艺术的发展概况 / 106

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的艺术探索历程:献礼片与隐抑的电影

    新浪潮 / 107

第三节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三代导演” / 110

第四节 中国电影的曲折与磨难 / 115


第七章 苏联电影对新中国电影的全面影响 / 1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的苏联电影 / 1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

    影响 / 120

第三部分 当代电影时期(1960—1990) / 123

第一章 意大利:“直面人生”的新现实主义 / 125

第一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 / 125

第二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 / 127

第三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风格 / 129

第四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衰落的动因及美学流

    变 / 132

第二章 法国:非电影人的电影新浪潮 / 137

第一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崛起的背景 / 137

第二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 / 139

第三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导演 / 140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电影运动及各国电影艺术革

 新 / 142

第三章 部分亚洲国家的电影演变 / 145

第一节 日本电影 / 145

第二节 韩国电影 / 150

第三节 印度电影 / 154

第四章 中国电影的反思、创新与崛起 / 156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概况 / 157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第四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 / 160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嬗变 / 166

第五章 西方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影响 / 178

第一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 / 179

第二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 / 181

第四部分 后现代电影时期(1990 年至今) / 185

第一章 欧洲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 / 187

第一节 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产生的历史语境 / 187

第二节 新德国电影:怀乡——失去了的精神家园 / 190

第二章 新好莱坞和后现代主义电影走向 / 196

第一节 新好莱坞电影简述 / 196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电影简述 / 199

第三章 中国电影的现状与趋势 / 214

第一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概况 / 214

第二节 美国电影对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影响 / 220

参考文献 / 222

后 记 / 226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