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无机化学(第8版)

无机化学(第8版)

无机化学(第8版)

定 价:¥68.00

作 者: 杨晓达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7332262 出版时间: 2022-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第九轮规划教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与优化:一是内容上传承创新,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知识点写入教材,同时根据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教材进行更新,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二是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主体框架设计,做到前后知识衔接有序,避免不同课程直接内容的交叉重复;三是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四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

  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相关的金属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并基于ADMET/Act整体性质进行金属药物的理性设计和开发。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 无机化学是药学各专业必备的化学知识 /1
二、 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基本类型 /2
三、 学习本书内容的方法 /3
第一章 原子结构/5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5
一、 量子化特征 /5
二、 波粒二象性 /7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8
一、 薛定谔方程 /8
二、 四个量子数 /10
三、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空间图像 /11
第三节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16
一、 多电子原子电子的相互作用 /16
二、 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 /17
三、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9
四、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1
第四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3
一、 原子半径 /23
二、 电离能 /25
三、 电子亲和能 /26
四、 元素的电负性 /26
第二章 分子结构/29
第一节 离子键/29
一、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 /29
二、 离子的电荷和半径 /32
第二节 共价键/33
一、 现代价键理论 /34
二、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9
三、 分子轨道理论 /41
四、 共价键参数 /46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49
一、 分子的极性 /49
二、 范德瓦耳斯力 /50
三、 氢键 /53
四、 其他分子间作用力 /56
第四节 晶体结构/57
一、 晶体的结构 /57
二、 晶体的类型 /58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简介/64
第一节 溶液和溶液的性质/64
一、 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溶解 /64
二、 溶液的浓度 /67
三、 稀溶液的依数性 /68
第二节 化学热力学基础/74
一、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第一定律 /75
二、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76
三、 化学反应的熵效应和自发方向 /80
四、 化学平衡 /86
第三节 化学动力学基础/92
一、 化学反应速率 /92
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
  关系 /93
三、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96
四、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99
五、 化学反应的加速和减速 /100
第四章 酸碱与质子转移反应/103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103
一、 酸碱的定义 /103
二、 酸碱反应的实质 /104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质子传递平衡/105
一、 水溶液中质子传递动力学 /105
二、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pH /106
三、 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106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07
一、 强酸(碱)溶液pH计算 /107
二、 一元弱酸(碱)溶液pH计算 /108
三、 多元弱酸(碱)溶液pH计算 /111
四、 两性物质溶液pH计算 /113
第四节 缓冲溶液/113
一、 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 /114
二、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114
三、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16
四、 缓冲溶液的配制 /117
五、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118
第五节 酸碱催化简介/119
一、 酸碱催化剂 /120
二、 酸碱催化水解反应 /120
第五章 沉淀反应和溶胶/126
第一节 溶度积规则——沉淀反应的热力学/126
一、 溶度积常数 /126
二、 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 /127
三、 溶度积规则 /129
四、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29
第二节 难溶盐沉淀的形成过程——
    沉淀反应的动力学/135
一、 沉淀的类型 /135
二、 沉淀的形成过程 /135
第三节 纳米颗粒和溶胶/137
一、 纳米颗粒 /137
二、 溶胶的性质和结构 /138
三、 凝胶 /142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145
第一节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145
一、 氧化与还原 /145
二、 元素的氧化数 /146
三、 氧化还原半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147
第二节 原电池/149
一、 电极和原电池 /149
二、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151
三、 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其应用 /154
第三节 非标准状态下电极电势——Nernst方程 /156
一、 Nernst方程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56
二、 电极电势(Nernst方程)的应用 /158
第七章 配位化学反应/167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68
一、 配合物的组成 /168
二、 配合物的命名 /170
三、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171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72
一、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73
二、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与配位场理论 /176
第三节 配位平衡基础/183
一、 配位平衡常数 /183
二、 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85
三、 配位平衡的移动 /187
第四节 有机金属配合物和配位催化/193
一、 有机金属配合物简介 /193
二、 配位催化作用 /194
第五节 配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196
一、 生物体内的配合物——金属蛋白和
  金属酶 /196
二、 常见金属药物 /197
第八章 元素总论/201
一、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01
二、 无机元素自然存在的基本化学形式 /20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