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从随机对照到自然实验:实验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

从随机对照到自然实验:实验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

从随机对照到自然实验:实验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

定 价:¥69.00

作 者: 任思腾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669371 出版时间: 2024-09-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由于传统的观察式研究不能满足科学发展对因果知识的探究需要,实验正在逐渐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等多个传统上非实验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方法。随机对照实验和自然实验正是其中最为蓬勃发展的实验类型之一。不同于自然科学中长达几个世纪的实验室实验传统,这些新方法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本书对此类广义实验的特征和性质进行了哲学分析,并通过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典研究案例讨论了随机对照实验和自然实验的设计与应用中的问题,最终尝试构建一个包含多元类型实验的方法论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

  任思腾,女,1994年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学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科技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与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实验的哲学和历史研究。

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1.1历史回顾
1.1.1随机对照实验与自然实验
1.1.2相关争议
1.1.3实验方法论的科学和哲学研究
1.2研究问题及研究现状
1.2.1研究问题的界定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1.4本书结构安排
第2章实验的可重复性
2.1区分三种重复——历史演进
2.2作为实践活动的重复实验
2.2.1重复实验的认知意义
2.2.2重复实验的实践类型
2.3实验的可重复性质与实验对象的本体论特征
2.3.1再议实验者回归
2.3.2实验对象的本体论差异——人工存在与自然存在
2.3.3人作为实验对象和一种自然存在
2.3.4提高可重复性的实践性策略
2.4作为学术共同体规范的可重复性
2.4.1否定: 从科学史案例看
2.4.2重建: 近期议题
第3章实验的可操控性
3.1基于可操控性的因果理论
3.1.1理解因果
3.1.2基本框架
3.1.3理论优势
3.1.4批评及回应
3.2操控主义因果论的方法论特征及意义
3.2.1从形而上学转向方法论
3.2.2因果图
3.2.3反事实潜在结果
3.2.4假想实验
3.3小结
第4章随机对照实验
4.1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构和设计
4.1.1RCT设计的历史回顾及统计学基础
4.1.2基于RCT进行因果推理的局限
4.2案例研究: RCT可以构成“判决性试验”吗?
4.2.1历史回顾
4.2.2队列研究、准实验和统计观察
4.2.3实验室证据
4.2.4小结
4.3什么是随机
4.3.1随机化的数学意义
4.3.2随机化的实验意义
4.3.3检验随机化
4.3.4小结: 随机化可以消除偏误吗?
4.4展望: 证据综合方法能否缓解可重复危机?
第5章自然实验
5.1初步认识自然实验
5.1.1经典案例
5.1.2自然与实验
5.2自然实验的定义
5.2.1定义一: 利用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5.2.2定义二: 比较法
5.2.3定义三: (近似)随机化分组
5.2.4评述: 定义三的问题
5.3平衡分组策略: 随机化、近似随机化与匹配
5.3.1近似随机化
5.3.2殊途同归: 分组策略的等价性
5.4观察与实验之间——自然实验的方法论位置
第6章结论和展望
6.1结论
6.2主要创新点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