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康德著作全集 第8卷 1781年之后的论文(注释本)

康德著作全集 第8卷 1781年之后的论文(注释本)

康德著作全集 第8卷 1781年之后的论文(注释本)

定 价:¥138.00

作 者: 李秋零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0330846 出版时间: 2024-08-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28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的第8卷,主要收入康德1781年之后的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人的种族的概念规定》《论目的论原则在哲学中的应用》等等。与《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相比,本书增加了各篇科学院版的编者导言、科学院版的编者注和译者李秋零老师的译者注。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李秋零,河南唐河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辽宁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第1-6卷,《彼岸星空?D?D康德书信选》、《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等10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及数十篇论文。

图书目录

1782年《兰贝特书信往来》通告/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报道
给医生们的报道/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给医生们的报道
摘自1776年2月的《绅士画报》,按照在伦敦的观察对一种传染病的描述
1783年舒尔茨的《不分宗教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学说的一种指南尝试》第一部书评/李秋零译
1784年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命题一
命题二
命题三
命题四
命题五
命题六
命题七
命题八
命题九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李秋零译
1785年约?戈?赫尔德的《人类历史哲学的理念》第一部、第二部书评/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一
附录


论月球上的火山/李秋零译
论书籍翻印的不合法性/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一、对出版商反对翻印者的法权的演绎
大前提的证明
小前提的证明
二、对翻印者反对出版商的假托法权的反驳
大前提的证明
小前提的证明
总的附释
人的种族的概念规定/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一、惟有在一个动物类中遗传的东西,才能有资格成为一个族群区别
二、就肤色而言,人们可以采用四个族群区别
三、在白人族群里,除了一般而言属于人类的东西之外,没有别的特有属性是必然遗传的;在其他族群中亦复如是
四、在上述四个族群的相互混合中,每一个族群的特性都必然形成
五、关于必然混血生育的规律的考察
六、惟有在人类的气候差别中必然地遗传的东西,才能使人有权命名一个特殊的人种
附释
1786年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附释
这段历史的终结
结束语
戈特利布?胡弗兰德的《试论自然法权的原理》书评/李秋零译
什么叫做在思维中确定方向?/李秋零译
关于路德维希?海因里希?雅各布的《门德尔松的〈晨课〉的检验》的一些评论/李秋零译
1788年论目的论原则在哲学中的应用/李秋零译
1790年论一个据说一切新的纯粹理性批判都由于一个更早的批判而变得多余的发现/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章论不能被给予任何相应的感性直观的那些概念的客观实在性,据埃贝哈德先生
一、充足理由概念的客观实在性的证明,据埃贝哈德先生
二、在经验对象上对单纯者概念的客观实在性的证明,据埃贝哈德先生
三、从感性的东西上升到非感性的东西的方法,据埃贝哈德先生
第二章课题的解决: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据埃贝哈德先生
1791年论神义论中一切哲学尝试的失败/李秋零译
1793年论俗语: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实践/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一、论一般道德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答伽尔韦教授先生的一些异议)
二、论国家法权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驳霍布斯)
结论
三、论国际法权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D?D在普遍仁爱的亦即世界主义的观点来看(驳莫色斯?门德尔松)
1794年论月球对气候的影响/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冲突的平息
万物的终结/李秋零译
1795年论永久和平?D?D?D一个哲学策划/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章国家间的永久和平的临时条款
第二章国家间的永久和平的确定条款
永久和平的第一条确定条款:每个国家中的公民宪政应当是共和制的目录
永久和平的第二条确定条款:国际法权应当建立在自由国家的一种联盟制之上
永久和平的第三条确定条款:世界公民法权应当被限制在普遍友善的条件上
第一条附论论永久和平的保障
第二条附论永久和平的秘密条款
附录
一、就永久和平论道德与政治之间的不和
二、依据公共法权的先验概念论政治与道德的一致
1796年论哲学中一种新近升高的口吻/李秋零译
一场基于误解的数学争执的敉平/李秋零译
一项哲学中的永久和平条约临近缔结的宣告/李秋零译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节永久和平临近的欢乐前景?D?D?D从人的生命本性的最低级别直到其最高级别,即哲学
一、论人的哲学的自然原因
论哲学的自然结果
论哲学与其持久的和平状态无法统一的假象
论批判哲学与哲学的一种持久和平状态的现实的可统一性
二、人的生命的有利于一种生命哲学的超自然基础
作为在所有科学中构成人的最大需求的学说,哲学是什么?
论我们知识的超感性对象
结论
第二节哲学中临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