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具有全球效力的科学文化指标
科学文化和数字政治
第一部分 基于历史发展脉络的纵向分析
法国公众科学态度(1972 —2005 年)
美国的公众理解科学(1979 —2006 年)
保加利亚和英国的科学形象(1992 —2005 年)与世代有关吗?
变化的旧欧洲科学文化(1989 —2005 年)
日本的科技知识:基于 1991 年和 2001 年项目反应理论分数的分析 .
1992 年以来中国的成人科学素质及调查
第二部分 基于国别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欧盟公众理解科学的比较研究 .
伊比利亚美洲的科技信息和态度
科学文化指数的构建与验证
青少年科学态度的比较研究
第三部分 模型与方法
公民科学素质的来源及其影响
公众科技知识水平的国别比较:基于潜在特质模型的评估
公众理解科学的统计模型
文化视角的公众理解科学:文化距离的界定
第四部分 文化视角下的敏感话题
欧洲对占星学的信仰
从跨文化角度看瑞士人与动物的界限
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和对科学的态度
欧洲对干细胞的世界观、框架、信念及认知
第五部分 互补的数据流
公众参与科学问题 / 议题测度——一种检测科学传播有效性的新模型
科学展览中体现的文化指标
建立一个媒体科学新闻晴雨表——科学新闻自动观察项目
科学公民的调查方法验证
欧洲科学传播与公众参与科学的指标基准
公众领域的科学——意大利案例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