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卷
引 言 1
第一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思想 5
第一节 文明演进的意识 7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认同… 7
二、社会秩序治理的有效规范… 16
三、“和”为中华待人之道… 20
四、“忍”为中华修身之法… 25
第二节 传统文明模式的升华 30
一、国家是社会的堡垒… 31
二、自由社会就是责任社会… 36
三、民主是包含着集中的民主… 41
四、平等是服务他人的体现… 46
第三节 文明践行中的定位思考 50
一、延绵的历史观… 51
二、浓厚的文化观… 56
三、大气的价值观… 61
四、磅礴的宇宙观… 67
第四节 文明进步的精神特质 72
一、弘扬优秀传统的康庄大道… 72
二、不惧挑战和勇于超越的奋斗精神… 78
三、守望相助形成万众一心的力量… 83
四、兼收并蓄的求同存异胸怀… 86
五、交流互鉴的和平性品质… 91
第二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新型业态 97
第一节 乡村与城市统筹的发展形式 98
一、乡村振兴的富民国策… 98
二、回归本源的新农村礼堂… 104
三、口袋满、头脑富的新时代村民… 109
四、21 世纪城市居民的“后现代”生活… 115
五、社区现代化服务的智能世界… 119
第二节 跨越物理的生存空间 125
一、丰衣足食的田园场景… 126
二、假日休闲的观光胜地… 132
三、多元发展的未来社区… 139
四、在世界格局中眼观六路… 145
五、谱写文明的外溢新篇章… 152
第三节 真善美的中国现象 158
一、人性本善的价值取向… 159
二、一方困难时八方汇真情… 163
三、共建共享理念指导… 168
四、西方人头脑里有关中国的想不通… 172
第四节 和谐温馨的公共家园 178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 30 年历程… 178
二、未来社区对城镇化基因的改造… 186
三、中国乡村的幸福方桌… 191
四、为乡村医疗赋能,助推健康绿色发展… 199
第五节 “厕所革命”践行文明的发展 204
一、“厕所革命”的由来… 204
二、厕所变化轨迹彰显文明的不同寻常… 207
三、中国“ 厕所革命”对中华文明的促进作用……… 213
第三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经济杠杆 217
第一节 文明互鉴的新经济理念 219
一、“一带一路”助推国际经济协同发展… 220
二、优质低价商品惠及国际民生… 228
三、第二大经济体撑起世界经济的“半边天”……… 234
四、华夏强则世界昌… 239
第二节 创新经济的动力源泉 251
一、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252
二、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 255
三、学习创新是发展的后劲… 259
四、整合产学研的经济闭环… 263
第三节 发展经济是国家力量的基石 269
一、经济发展形态的多样性… 270
二、民生需求的普遍性… 278
三、变革时局的迫切性… 285
四、突破瓶颈的引领性… 289
第四节 新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红景天” 294
一、新经济时代的标志… 295
二、新经济时代的形式与标配… 297
三、“四新”经济是时代的创新… 299
四、实体经济本源的回归… 302
五、后现代化思潮的反哺… 307
第四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科技革命 315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崛起 318
一、中国的四大发明… 320
二、李约瑟试解中国古代科技之谜… 327
三、现代中国科技飞跃的关键步骤… 331
四、科技发展坚持不欺凌、不称霸… 336
第二节 屹立科技之巅的成就 339
一、60 年前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339
二、50 年前核潜艇下水… 340
三、50 年前杂交水稻试种成功… 342
四、40 年前的电脑汉字应用… 343
五、30 年前的中国空间站… 345
六、21 年前神舟五号的太空飞行… 347
七、当今华为的 5G 技术… 349
八、飞向月球背面… 351
第三节 被科技文明改变的社会 353
一、百姓的民生福祉… 353
二、人民的健康长寿… 370
三、舒适的生存环境… 379
四、和谐的人与自然… 382
第四节 科技文明所承载的责任 388
一、推行智能的公共服务… 388
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395
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401
四、促进社会的稳定安宁… 417
第五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文化特征 423
第一节 文明中的文化功能 424
一、文化是传承文明的价值导向… 424
二、文化是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 429
三、文化与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435
第二节 民族焕发的精神力量 444
一、千年传承的文化自信… 445
二、依礼谦恭宽容大度… 457
三、自觉节俭的家国情怀… 461
四、勇于奉献的人间大爱… 467
第三节 勤劳务实的工作之风 471
一、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471
二、能干实干的思想品质… 476
三、持之以恒的目标信念… 481
四、顺势而为的坚强决心… 486
第四节 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492
一、东西交汇的历史时空… 492
二、不甘沉睡的精神特质… 498
三、百世流芳的价值追求… 502
四、永不言败的豪迈气概… 506
第五节 迈入七彩世界 507
一、21 世纪的社会变革… 507
二、文明多样性的包容与认同… 512
三、泱泱华夏多变为不变的智慧… 515
下 卷
第六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教育特色 525
第一节 文明的星星之火 534
一、960 万平方千米的无死角扫盲教育… 535
二、普及城市乡村中小学校… 536
三、开设高精端各式大学… 549
四、成为门类设置最全的国家… 561
第二节 中国教育对世界的贡献 570
一、输出大批优秀的中国学子交流… 574
二、接受各国留学生来华入学深造… 578
三、世界学术殿堂中不缺华人的身影… 582
第三节 教育是强国立身之本 592
一、中国式的应试教育… 593
二、教育“从娃娃抓起”… 597
三、舍得教育投资的社会家长… 601
四、学富五车的新生代… 605
第四节 教育是文明传承的根基 609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610
二、社会实践教育的创新… 612
三、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 617
四、守正创新是王道… 627
第七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艺术造诣 637
第一节 辉煌文明的艺术积淀 638
一、金石的历史由来… 639
二、书画的独特魅力… 644
三、音乐的思想与境界… 655
四、雕塑的传承与弘扬… 667
第二节 喜闻乐见的中华戏曲 677
一、京剧… 678
二、河北评剧… 682
三、河南和湖北的越调… 685
四、山东吕剧… 691
五、浙江越剧… 694
六、江苏昆曲… 697
七、上海沪剧… 699
八、湖北与安徽的黄梅戏… 702
九、河南豫剧… 706
十、高光时刻… 713
第三节 艺术在社会文明中表现的特性 718
一、普遍的社会性… 720
二、民众的教育性… 721
三、学习的观摩性… 722
四、价值的取向性… 728
第四节 艺术是国家繁荣的体现 731
一、传统艺术推动社会文明和谐… 731
二、陶冶情操给人带来若有所思的安宁… 733
三、百花齐放、璀璨多元的艺术春天… 735
四、滋养心灵、幸福人生的希望之光… 737
第八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体育精神 743
第一节 精彩纷呈的中国体育 745
一、乒乓外交的旋风… 745
二、东方体操的世界王子… 750
三、高台跳水的国际冠军… 754
四、十届连胜的中国女排… 757
五、游泳健将辈出… 760
第二节 活力满满的全民体育活动 763
一、太极拳的普及… 763
二、羽毛球运动的盛行… 767
三、广场舞的热烈… 772
四、走路锻炼成常态… 778
五、新兴体育运动层出不穷… 781
第三节 国家对体育设施的投入 791
一、各大体育场馆的规模化建设… 792
二、智能化新时代——科技赋能体育… 795
三、强化对社区体育设施的配套… 800
四、锻炼强身的幸福感… 802
第四节 体育是国家强盛的象征 807
一、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得的金牌… 808
二、成为国际多项赛事的举办国… 826
三、体育让世界了解中国… 832
四、中国让世界感知的文明与伟大… 837
第九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医养体系 841
第一节 14 亿人口的医养负担 842
一、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 844
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 846
三、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 852
四、其他人员的社会保障… 856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手段 863
一、传承中药的治病良方… 863
二、普及中医药治病科学知识… 873
三、开办便民就医站馆… 883
四、构建社区联防医疗保险机制… 886
第三节 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意识 892
一、关注亚健康… 893
二、树立未病先治的防风险意识… 899
三、注重日常饮食起居… 905
四、开展每年一度的身体检查… 911
第四节 医共体机制的医养民生 916
一、全民的共享机制… 918
二、建立三大防护体系… 922
三、实施“管”“控”“融”的大数据平台… 927
第十章 中华文明发展的社会基础 931
第一节 民族的自尊性格 934
一、“普天之下,皆为苍生”… 934
二、“先天下之忧而忧”… 939
三、敢为人先的勇气… 944
四、不屈不挠的韧性… 949
第二节 民族的内心世界 953
一、施恩惠于人… 954
二、荣誉贵于生命… 958
三、有舍才有得… 964
第三节 民族的献身精神 970
一、爱国的情感传统… 970
二、报国的鸿鹄之志… 976
三、视天下昌盛为己任… 980
四、生与死考验的英雄本色… 985
第四节 民族的家国理念 990
一、家国同源… 991
二、没有国哪有家… 996
三、国兴则家兴… 1002
四、家国群体的归属与认同… 1007
后 记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