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印度复兴:自负与自缚的巨人

印度复兴:自负与自缚的巨人

印度复兴:自负与自缚的巨人

定 价:¥58.00

作 者: 苑基荣 著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574374 出版时间: 2024-05-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在未来十年大概率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崛起正在从热议话题转变为现实问题。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和印度经济的较高增长,印度在21世纪的全球地位日益重要。如何客观、理性地认识和解读印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紧要课题。作者常驻印度3年有余,走遍印度20余邦,提出“印度四个千年宗教分期”和“印度教伦理社会”两个概念,探索印度宗教神性和悠久历史文化赋予印度人的民族性格与思维模式。民主是披在印度传统政治基因上的外衣,既维持着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也成为政治社会动荡的主要根源。与此同时,印度教迎来千年复兴态势,使印度出现“国族再造”和世界最大政教国家的政治景观。以上种种因素使印度经济崛起拥有了一个基本盘,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取决于印度宗教神性与现代性的融合程度。印度的大国心态凸显,无奈短板太多,制约着崛起速度,造成自负政治家口中的大国战略目标与实际战略能力和执行力之间的不匹配,使印度形成“自负与自缚的巨人”形象。

作者简介

  苑基荣,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研究系,现就职于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曾常驻非洲和印度,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美国的内政外交和美印关系。著有《军工复合体:美国的支柱与噩梦》。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印度民族性格有何不同?
 引 言 / 003
 第一章 印度为何没有历史? / 006
  第一节 印度文明的源头 / 006
  第二节 雅利安人带来了什么? / 016
  第三节 兴盛千年的佛教为何被灭绝? / 022
  第四节 穆斯林带给印度的冲击与断裂 / 034
 第二章 印度人为何如此自负? / 046
  第一节 印度教徒信仰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 047
  第二节 印度教业报轮回是消极避世吗? / 051
  第三节 印度教徒如何实现轮回? / 055
  第四节 匪夷所思的宗教虔诚 / 058
 第三章 种姓制度为何经久不衰? / 067
  第一节 印度教的“排气孔” / 069
  第二节 业报轮回的精神绳索 / 072
  第三节 村社包容性的消解 / 077
  第四节 “布罗代尔钟罩”下超级稳定 / 081
 第四章 印度民族性格底色 / 085
  第一节 古印度文化传承重口传轻书写 / 086
  第二节 重神话轻史实形成神话思维和矛盾性格 / 093
  第三节 种姓和民主代议制形成重权利轻责任性格 / 099
  第四节 印度文明为何被称为早熟文明? / 106
 
第二部分 印度民主是成功的吗?
 引 言 / 113
 第一章 印度民主政治的胎记 / 116
  第一节 超前民主的喜悦与酸涩 / 116
  第二节 大师流行背后的传统政治基因 / 120
  第三节 英国留给印度哪些政治遗产? / 129
  第四节 印度现代政治体系的缔造者 / 133
 第二章 印度民主的“例外论” / 136
  第一节 走向“罪犯化”的印度政治 / 136
  第二节 三权分立中的司法代政 / 147
  第三节 印度人为何老纠结把“Union”改回“Federal”? / 152
  第四节 不容忽视的印度共产党力量 / 161
 第三章 身份政治惹的祸 / 169
  第一节 印度纸币上为何有17种语言? / 170
  第二节 种姓政治移花接木 / 176
  第三节 印度宗教的新宿主 / 189
  第四节 族群与平等政治的恶果 / 194
 第四章 印度为什么还要“国族再造”? / 200
  第一节 印度世俗能战胜宗教吗? / 201
  第二节 逆历史潮流建21世纪印度教国家 / 209
  第三节 印度迎来“莫迪的新苏丹制” / 215
  第四节 日益民粹的印度会走向何方? / 223
 
第三部分 印度经济能崛起吗?
 引 言 / 235
 第一章 印度经济增长的潜力何在? / 237
  第一节 为什么印度治癌药价格如此便宜? / 237
  第二节 新冠疫情让印度失控了吗? / 243
  第三节 经济改革吹响印度崛起号角 / 252
  第四节 印度有哪些后发优势? / 258
 第二章 印度崛起的短板 / 266
  第一节 模式困局:经济发展向左还是向右 / 266
  第二节 基础瓶颈:深水港和能源资源短缺 / 278
  第三节 制度过剩:印度零售业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 / 281
  第四节 结构失衡:印度能否“弯道超车” / 287
 第三章 待解的印度三农困境 / 296
  第一节 印度农村“地主”过得怎么样? / 296
  第二节 半拉子土改和失策的三农 / 306
  第三节 印度如何实现粮食安全 / 314
  第四节 为什么农民自杀成为社会现象? / 321
 第四章 “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陷阱”? / 332
  第一节 第一人口大国会给印度和世界带来什么 / 333
  第二节 印度“马尔萨斯陷阱”:世界最早的计划生育 / 339
  第三节 人口陷阱:印度多数妇女不工作背后的原因 / 345
  第四节 中产困境:决定印度历史性因素 / 352
结 论 / 368
后 记 / 38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