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是全世界在充满各种复杂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中加速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自然教育发展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态势,制度空间进一步拓展,规范发展进一步强化,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为开启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林学会主持,全国自然教育网络行业调查委员会研究团队组织业内专家和国内大学相关研究人员,继续开展每年一次的全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完成了《2022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o报告主要针对自然教育机构、参与自然教育的公众和自然教育基地三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自然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态势,对自然教育领域的一些重要相关方分别提出了若干一般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主要目标1.明晰自然教育服务主体情况全面呈现2022年度自然教育行业发展概况,明晰全国自然教育机构总数、了解不同地区自然教育机构分布情况与可能类型、厘清不同类型的自然教育机构特征,为我国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2.了解自然教育公众需求情况综合分析自然教育服务对象公众对自然的认知与态度、对自然教育的认知与参与情况,着重梳理中国城市居民对自然教育的意愿与实际行动的关系,探讨其参与自然教育的影响因素及趋势,判断自然教育的市场潜力。3.厘清自然教育资源供给情况重点调研作为自然教育主力军的各种类型自然教育基地开展自然教育的效果、模式、特点,总结国家公园、保护区、自然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优秀经验,为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提供有效参考。二、主要观点和发现1.背景和形势报告指出,以数字化转型加速、高风险社会显现、变动性时代来临为特征的宏观时代背景形成了自然教育需要顺应的时代潮流;以应对气候变化走向中心、社会情感学习愈加重要、生态正义目标更为强化为特征的国际教育动态展现了自然教育需要关注的未来方向;以美丽中国迈出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表现坚韧潜力、中国式现代化踏上坚定征程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构建了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凸显新格局、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展现新走向、部分关联性政策形成新热点则共同提供了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当前自然教育发展面临着在变局中开拓新局的重大挑战,如何重塑其组织特性、组织职能和组织形态以承担更大的责任并发挥更大作用是自然教育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2.行业状况报告表明,从总体规模来看,全国涉及自然教育业务的机构共15770家,分布在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省域分布来看,广东自然教育机构数量居首(2322家);从产业性质来看,绝大部分自然教育机构为“民办”(92.89%);从经营规模来看,超半数的自然教育机构营收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53.66%)、人员规模在50人以下(73.97%)。3.机构特征报告表明,从机构类型来看,自然教育机构主要为工商注册(70.00%),少部分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成立年限来看,近两年成立者占比约36%;从服务对象来看,以小学学校团体和小学生为主;从服务类型来看,以提供自然教育活动(65.71%)和课程研发(65.71%)为主;从服务形式来看,以自然观察(77.14%)和自然科普/讲解(74.29%)为主;从财政情况来看,盈利或盈亏平衡机构占比约60%。4.服务对象报告表明,在对自然的态度和看法方面,90%以上的受访者持有积极观点;在对自然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程度方面,60%以上的受访者持有积极观点,大部分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的自然教育消费在3000元以内(71.01%)。受访者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di一动机是自我发展,zui大的阻力是时间不足,偏好自然体验类活动,偏好价格在200元/(人·天)以内。在自然教育的活动成效方面,受访者中对自然教育活动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率达到了68.59%。在参与自然教育的偏好和意愿方面,有77.20%的受访者表示未来12个月内有可能参与自然教育活动。5.自然教育基地(学校)报告表明,绝大部分自然教育基地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开展自然教育,四成以上的自然教育基地开放50%以上的面积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从开放程度来看,自然公园的开放度更高。从服务类型来看,面向小学开展自然科普是自然教育基地的主要服务方式,以开展自然科普/讲解(83.68%)、自然观察(68.95%)、自然解说/导览(61.05%)为主。从服务规模来看,基地年均服务人次一般不足5000人次(82.98%)。6.发展建议报告指出,2022年自然教育事业正发生深刻转型,未来一年中国自然教育的发展仍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调查,彻底厘清中国自然教育的“家底”;需要加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促进中国自然教育专业化;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领域协调联动,营造中国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报告建议,应当均衡区域分布,优化城乡布局,提高自然教育机构在全国的覆盖率;应当提升经营质量,建立不同机构的伙伴关系,向特色联盟方向发展;应当优化人才结构,促进自然教育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建设;应当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充分有效的自然教育行业政策支撑。此外,报告还对自然教育的重要相关部门和主体提出了一些具体行动建议。三、不足和局限性由于时间、资金和人员方面的不足,本报告所开展的调查研究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报告所涉及的调查研究已在可能范围内尽力保证样本典型性和代表性,但从整体来看仍然存在系统偏差较大的问题。总体来看,调查的样本框还不够充分,部分调查的样本量较小,样本代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本底数据缺乏,报告采取了多种方法来估算样本总体,但测算的精确度还需进一步提高,抽样方法和工具还需进一步完善。作者简介中国林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悠久、学科齐全、专家广泛、组织体系完备、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林业科技社团。近年来,中国林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四个服务”的职责定位,努力建设林草科技工作者之家,入选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行列,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连续多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优秀扶贫学会”等称号。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发布的《2022年全球科技社团发展指数报告》中,中国林学会名列全球农业科学学会top30名单,排名第10。中国林学会自2018年开始统筹推进自然教育工作,2019年4月召开自然教育工作会议,应305家单位倡议,成立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委员会,致力于建立完善自然教育体系,全面加强自然教育顶层设计,推进资源整合,统筹、协调、服务各地自然教育开展。发布《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牵头编制6项团体标准,出版《自然教育标准辑》,创办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北斗自然乐跑大赛、自然教育嘉年华等实践平台,开展自然教育师培训,遴选推荐自然教育优质活动课程、优质书籍读本和优秀文创设计产品,推选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等,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自然教育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