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桥畔
看似一座桥,实则是一道横跨在河流之上文化银河,它将潮州文化不断充盈,繁星垂天,浸润潮人;进而以此为原点,筚路褴褛,远渡重洋,薪火赓续,点燃世界文明,以此实现文化天下的愿景。
湘子桥,渡己渡众之舟
湘子桥形断意连,似无实有,断续灵动,似有神助,实得民心。它接续千年,历任官员以此为仕途成绩单,渡己渡众。
1.桥,在此被重新命名
2.九官赓续,美人之美
3.形断意连,暗渡民生
4.知汝远来应有意
红头船,如烈焰在海面燃烧
自从一抹偶然的红色涂在船头,便如一束潮人生存的希望被点燃,下南洋之路尽管凶险重重,大船却承载着黎民百姓的梦想,一艘船牵绊着另一艘船,美美与共;红头船主定舵驶过七洲洋,像一束束在海面上燃烧的焰火,将中国文化大规模输出。
5.因海禁而生
6.大船驶过七洲洋
7.船与船,美美与共
8.压舱石,坚定了善意的方向
9.消失在蓝色的海面
10.免费船票,渡你下南洋
老妈宫的眼神
海邦剩馥,汕头开埠,老妈宫前离人无数,那些被贩卖的“猪仔”走了,最终他们又托着一纸批书归来,满纸辛酸血泪;自此,侨批像雁阵一般,在亲情和家国的脉管里迂回曲折,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如一盏灯烛,烛照着抗日的正义力量。
11.海邦剩馥的崛起
12.沦为时代的贱民
13.我要回唐山
14.雁阵一般的侨批
15.侨批要攥在自己手中
16.烽火中,东兴点亮一盏灯
17.侨批,在崭新的日子里坚守
为家邦,为你血中那份特质
你血中那份特质是什么?家邦如天。
当你听到那一腔潮音,那就是家的声音;当你得知国邦有难,倾其家资,点燃红色薪火,肩扛抗战大旗,回家归邦。祖国在上,天空在上,奔赴延安,同生共死。
18.一腔潮音打五折
19.持守一簇革命薪火
20.华侨中最早的红色火种
21.微若草芥,肩扛抗战大旗
22.祖国在上,天空在上
23.新四军中的华侨诗人
24.奔赴延安的人民艺术家
五、下南洋的文化脚印
却有那么一簇脚印,混杂在这影影憧憧的下南洋人群之中,那步履跌跌撞撞,面孔灰头土脸,在泥泞扑地的如晦风雨中,像一双星辰般的眸子,照耀着南下潮人的路径,温暖着华侨的灵魂,进而将湘子桥斑斓的文化星火播撒在了南洋乃至世界各地。
25.在异邦安顿灵魂
26.咸菜坛中有黄金
27.一篇祭文定柔佛
28.归去来兮,一个举人的汕头
29.一个形散神聚的家族
君子豹变,其文斐也
湘子桥畔,人来人往,如潮涌动;有形的东西被长久地持守,而同时这些东西又豹变为一种无形,随着时代的潮音,渗透到了时代最前沿的潮头。
化有形为无形,正如形断意连的湘子桥,潮人的文化魂魄在潮起潮落中引渡未来。而也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30.白玉令
31.陶瓷的文化魂魄
尾声:将他们的名字如焰火般高高擎起
潮人崇尚文化,其方式单一,惟将一些人名錾刻于石坊,高高擎起,如焰火一般,置于头顶;潮人心存感恩,这些名字便如星辰一般,被供奉在其心灵天空,照耀着潮州母地,以此擘画他们的未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