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Ⅰ
致谢 XIII
第一部分 导论 001
引言 004
地理环境 005
社会环境 014
对社群和国家的重新定位 026
历史学家的选择 047
第二部分 古代印度 049
第二部分年表 050
远古时期 052
印度文明的雏形 052
吠陀文化 063
政治与宗教发展 073
吠陀时代晚期的宗教 082
孔雀王朝的性质 095
迈向古典模式 105
早期印度教 111
南部的发展 118
早期帝国时代 120
笈多古典模式 128
古典模式的阐述和扩展:南方 135
第三部分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印度 145
第三部分年表 146
中世纪的印度 149
引言 149
中世纪王国 156
南方王国的角色 176
伊斯兰教的到来 183
印度伊斯兰教的发展 196
德干高原和南部 207
毗奢耶那伽罗王国 209
国家与社群 214
近代早期的印度 220
引言 220
莫卧儿帝国 226
莫卧儿帝国继位之战 245
莫卧儿帝国的最后一幕 256
马拉塔时刻 265
欧洲的影子 276
东印度公司 280
引言 280
发展的共同轨迹 288
公司对过去的沿袭 300
一个新秩序的出现 307
哗变与反抗 315
公司后期的制度 317
第四部分 当代南亚 319
第四部分年表 320
皇权取代东印度公司 323
当代国家 323
兵变之后 326
英属印度的统治 339
19 世纪后期的政治经济 350
文化变革、教育和新的阶级 359
阶级、种姓和性别的政治化 372
迈向自由 389
两种类型的民族主义 389
早期国大党及其对手 393
战争、牺牲和群众政治动员 407
帝国主义矛盾的敌人 411
首次竞选 419
运动间隙 427
新政治的条件 437
甘地的胜利 439
公民不服从 440
政治中的左翼 463
右翼胜出 474
战争与最后一幕的开始 482
分治的苦涩胜利 497
新国家,旧民族 510
领土的历程 510
独立的承诺 512
平行线上的巴基斯坦 526
绿色革命:富足的承诺 537
新旧环境问题 538
妇女的状况:未兑现的承诺 548
社群政治:破碎的多元主义 554
印度与世界 560
被信守的承诺,未兑现的承诺 564
另一个印度 566
尼赫鲁共识 568
侵蚀共识 571
左翼的失败 577
印度教民族主义 581
印度教右翼的崛起 584
经济自由化 588
印度国家 593
注释 599
延伸阅读(参考书目) 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