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应对危机的经世思考 / 1
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理想秩序 / 70
第三章 洋务思潮和早期维新思潮 / 111
第四章 救亡呼唤维新变法 / 248
第五章 鸦片战争以来的反侵略思想和义和团运动 / 328
第六章 空前的思想启蒙 / 443
第七章 民主革命与君主立宪思潮的兴衰 / 561
第八章 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民初思想文化斗争 / 681
第九章 “吾人之最后觉悟”: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 1
第十章 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93
第十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此伏彼起的思想文化论争 / 315
第十二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 507
第十三章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上的思想差异 / 617
第十四章 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思想文化斗争 / 699
第十五章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和思想界对它的批判 / 848
第十六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 1009
第十八章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和思潮的兴起 / 1
第十九章 民族危机下各种思潮的新变化、新出现 / 93
第二十章 中国向何处去:内忧外患中思想界的争论和选择 / 289
第二十一章 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从“左”倾教条主义到马克思主
第二十二章 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和思潮的高涨 / 480
第二十三章 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宪政运动的兴起和展开 / 565
第二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 636
第二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的
第二十六章 现代新儒家和战国策派以及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他们的批判 / 807
第二十七章 “中间路线”及其破产和中间势力的转变 / 904
第二十八章 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建国主张及其失败 / 1016
第二十九章 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方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