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历史知识读物晋国600年(全四册)

晋国600年(全四册)

晋国600年(全四册)

定 价:¥218.00

作 者: 韩鹏杰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0476303 出版时间: 2024-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系列简介:《晋国600年》分为四册,生动讲述了先秦时期晋国六百余年历史,厘清了晋国政治制度演变的逻辑,深刻剖析了晋国兴、盛、衰、亡的历史原因。作者立足于古籍史料,同时参考了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晋国权位之争、制度之变和春秋争霸故事,并常佐以精彩点评,以晋国的霸业兴衰为中心展现了春秋时期云谲波诡的历史画卷。 分册简介:《晋国600年1:周礼秩序的解构与重构》聚焦于晋国从开国到晋文公时期初步确立霸主地位的历史进程,讲述了从唐叔虞到晋文公的具有代表性的晋国王侯将相如何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历经纷乱,治国强国,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确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国家行政运行机制。第二册《晋国600年2:中原霸权的兴盛与衰落》聚焦于自晋文公城濮之战到晋平公十二年晋楚弭兵会盟这一时期,生动讲述了晋国与秦、楚、齐三国近百年的争霸历程,展现了晋国鼎盛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人物风采。第三册《晋国600年3:封建危机的形成与爆发》聚焦于自赵武沦为赵氏孤儿至赵武去世这一阶段,描述了晋国世卿世禄制形成及公室势力日益衰微的历程,其间上沿下溯,展现了晋国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性。第四册《晋国600年4:霸业秩序的消亡与重生》聚焦于韩起出使至晋国末代国君被杀这一时期,讲述了晋国从霸业衰落到三家分晋的历史进程,展现了晋国末期政治格局和人物风采,以及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国的发展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韩鹏杰,晋中人士,新锐历史作家,多年来深耕历史地理领域,对晋地历史尤为精通。历史博主、今日头条签约作家,在网络上集结了大量先秦历史爱好者群体。

图书目录

◎图书目录
第一册 晋国600年1:周礼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001  第一章 从桐叶传说到曲沃代翼
003  第一节 晋国初立
003 剪桐封弟
005 童话辨伪
008 周公东征
010 营建东都
011 以藩屏周
012 制礼作乐
014 唐国古史
015 童话因辨
017 叔虞封唐
019 改唐为晋
023  第二节 文侯始兴
023 骊山烽火
026 平王东迁
029 文侯之命
032  第三节 曲沃代翼
032 晋乱肇始
034 乱在曲沃
035 出师未捷
036 功败垂成
038 周郑交恶
039 池鱼之殃
041 径庭之战
043 战略转变
045 晋国归一
047  第二章 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049  第一节 开疆拓土
049 成周之行
051 广莫为都
053 兴灭继绝
055  第二节 辟土服远
055 兼并诸侯
056 伐霍魏耿
059  第三节 假道伐虢
059 虢国史略
062 神降于莘
064 虢公贺鬼
065 虞国简史
066 荀息献计
068 伐虢灭虞
070 所谓忠信
072 献公功业
075  第三章 “国无公族”制度的成型
077  第一节 手足相残
077 献公之忧
078 士蒍之计
080 聚邑之围
082  第二节 风波初起
082 献公私情
083 卜史之忧
085 轻阴乍起
087 一国三公
088 君臣之义
090 蒸礼风波
092  第三节 父子离心
092 太子为卿
094 谗言弥兴
096 骊姬夜哭
098 偏衣金玦
100 出征东山
103  第四节 骊姬之乱
103 暗潮汹涌
105 心意难平
107 里克中立
109 祠而归福
111 太子受诬
112 杀身成仁
115 新城雪月
117  第五节 祸起何处
117 祸水之源
119 观念之争
122 献公遗恨
125  第四章 “五世昏乱”与“秦晋之好”
127  第一节 二子争政
127 里克之乱
129 柏谷之谋
132 夷吾奔梁
133 信仁为亲
136 崤函谷地
139 尘埃落定
143  第二节 惠公当国
143 欲加之罪
145 丕郑之死
147 初入中原
149 泛舟之役
151  第三节 韩原之战
151 山雨欲来
153 幸而得囚
155 惠公被俘
157 狐氏妖梦
159 归君质子
162  第四节 惠公之惠
162 朝于国人
165 王城之盟
166 庆郑之死
168 惠公施政
170 陆浑之戎
175  第五章 晋文公流亡之路与称霸前的列国局势
177  第一节 备尝艰辛
177 渭水惊魂
179 五鹿获土
181 信任危机
183  第二节 中原乱象
183 齐桓之死
184 宋襄图霸
187  第三节 周游列国
187 乐不思归
189 重瞳骈胁
191 焉能尽礼
193 君明臣贤
195 无以为报
198  第四节 终成夙愿
198 怀公乱政
201 生死一线
202 婚媾怀嬴
204 朝堂歌礼
206 终成夙愿
209  第六章 周礼保守主义的复兴和晋文公改革
211  第一节 危机四伏
211 火烧公宫
213 纳投名状
215 物是人非
216 社稷之守
218  第二节 问诊国策
218 寻问根由
222 献惠改革
225 为君之道
227 爱有差等
230  第三节 渐进改革
230 郭偃之法
233 经济改革
234 严明法纪
237 官方定物
239 正名育类
241 被庐之蒐
245 举善援能
第二册 晋国600年2:中原霸权的兴盛与衰落
001  第一章 城濮之战与践土会盟
003  第一节 东出中原
003 报施救患
005 侵曹伐卫
009  第二节 城濮之战
009 子玉其人
010 战前斗智
013 退避三舍
015 临战心怯
016 出奇制胜
020  第三节 践土会盟
020 人莫予毒
022 大义勤王
024 始启南阳
027 以臣召君
031  第四节 重整山河
031 所谓外主
033 围许伐郑
036 元咺之讼
039 恩威并施
043  第二章 “秦晋之好”神话的彻底破灭
045  第一节 秦晋决裂
046 穆公背盟
049 弦高犒师
052 地缘冲突
055 郭偃之谋
057 崤山血雨
061  第二节 穆公幻灭
061 拜赐之师
063 穷寇勿迫
065 英雄遗恨
067  第三节 夷董之蒐
067 太傅矫命
070 重耳情史
073 狐赵之争
076  第四节 再起波澜
076 令狐之战
078 河曲之战
080 封堵政策
085  第三章 晋国的中原霸业中衰
087  第一节 无为霸主
088 襄公霸业
090 水诓敌
091 商臣弑父
093 结好诸侯
095 伐宋无果
096 讨齐无功
099  第二节 问鼎中原
099 一鸣惊人
102 皋浒之战
105 郑国叛晋
107 观兵周疆
108 国人大临
113  第三节 战云密布
113 先縠违命
116 皇戌劝战
118 战和不定
121  第四节 两棠之役
121 不宣而战
123 断指可掬
125 君子之风
129  第四章 齐楚联盟对晋国的挑战
131  第一节 忍辱负重
131 郤克受辱
133 九月围城
135 伐灭赤狄
139  第二节 晋齐首战
139 齐顷图霸
141 断道之会
143 联军伐齐
146 韩厥建功
149 爰娄之盟
151  第三节 信任危机
151 蜀地匮盟
153 收服郑国
155 政令不一
157  第五章 从第一次弭兵会盟到鄢陵之战
159  第一节 华元弭兵
159 好恶同之
160 南冠楚囚
162 接力促和
164 郤至使楚
166  第二节 联吴制楚
167 夏姬绯闻
168 巫臣叛楚
170 楚国内争
172 凿通勾吴
175  第三节 战云纷飞
175 吕相绝秦
178 子反背盟
180 战火复燃
182  第四节 鄢陵之战
182 楚有六间
183 巢车对答
185 好整以暇
187 魏锜射月
188 楚军夜遁
191  第六章 从悼公复霸到第二次弭兵会盟
193  第一节 复霸战略
194 巩固宋盟
195 安抚鲁国
197 胁齐入盟
199 吴入夏盟
201 魏绛和戎
205  第二节 疲楚复霸
205 服郑安陈
208 郑人背盟
209 无信之盟
211 战时经济
214 郑国盗乱
216 萧鱼之盟
219  第三节 晋齐争锋
219 迁延之役
222 梁之会
224 湛阪之战
225 荀偃梦讼
227 平阴之战
229 齐国内争
230 齐人伐晋
232 崔杼弑君
234  第四节 弭兵终战
234 重建互信
237 康王治政
239 楚才晋用
240 齐集商丘
242 晋楚争盟
244 未来可忧
247  附录
第三册 晋国600年3:封建危机的形成与爆发
001  第一章 嬴姓赵氏在晋国的兴起
003  第一节 赵氏孤儿
003 故事缘起
005 天不绝赵
006 舍生取义
007 离合悲欢
009 事件溯源
012  第二节 冬日之日
012 赵氏族源
014 仕晋历程
016 结好先氏
018 扶助郤氏
020 施恩韩氏
021 拔擢阳氏
024  第三节 夏日之日
024 军功阶层
027 赵盾秉政
029 荀氏简史
031 比而不党
033 诸浮会议
035 计赚士会
039  第二章 世卿世禄制的形成与危机
041  第一节 赵盾弑君
041 宫廷夜宴
043 董狐直笔
045 弑君有理
047 灵公不君
049 诿过于君
052  第二节 世卿世禄
052 成公归国
054 晋之乱制
056 重建公族
058 卿位世袭
062  第三节 景公治政
063 世卿危机
065 赏善罚恶
067 士会修法
069 韬晦哲学
072 执政方阵
077  第三章 下宫之役探微
079  第一节 赵氏内忧
079 原同屏括
080 宗主之争
083 东窗事发
086  第二节 下宫之役
086 栾书为政
088 郤克之愿
091 迁都新田
093 革弊布新
096  第三节 景公之死
096 赵武继禄
097 甸人献麦
099 陷厕而卒
103  第四章 车辕之役与晋厉公之死
105  第一节 车辕之役
105 士燮之忧
107 德不配位
110 一家三卿
112 猎杀三郤
114 厉公之死
117  第二节 三郤之罪
117 伯宗之死
119 赵文子冠
120 悲情管姜
122 郤犨乱鲁
125  第三节 大预言家
125 勇而知礼
127 民恶其上
129 佻天不祥
130 观容知心
133  第四节 内乱之源
133 姑成家父
135 多怨有庸
136 族大逼君
138 制度之困
143  第五章 晋国诸卿利益格局重组
145  第一节 悼公新政
145 先声夺人
148 整饬卿制
151 起用旧族
152 修法论礼
155  第二节 世卿联盟
155 刑善礼让
157 祁姓范氏
161 姬姓荀氏
164  第三节 新贵联盟
164 司马韩厥
167 公族穆子
169 韩起之谋
171  第四节 互助联盟
171 公族栾氏
173 四处树敌
175 知过不隐
177 姬姓魏氏
181  第五节 危机将至
181 周礼悖论
183 卫人出君
185 世家纷起
189  第六章 封建制危机全面爆发
191  第一节 公族之觞
191 众附亲离
194 士匄其人
195 去枝绝本
198 安全声明
200 禁锢栾氏
203  第二节 固宫之役
203 栾盈奔齐
206 栾盈归晋
208 拼死一搏
210 死而不朽
213  第三节 晋君少安
213 好营重赋
217 好色荒淫
218 靡靡之音
221 好音穷身
224 乐圣师旷
228  第四节 大夫多求
228 以乐慆忧
231 公室将卑
233 古之遗直
235 君子之交
238 晋政多门
241 司马叔齐
244  第五节 英雄迟暮
244 九原问答
246 往者可追
248 不复此乐
252 朝不及夕
254 良臣将死
257  附录
第四册 晋国600年4:霸业秩序的消亡与重生
001  第一章  晋国霸业的衰落
003  第一节 寻盟之会
003 韩起出使
006 郑人朝楚
008 祓殡而襚
011 东虢之会
013 当璧犹在
015 穆叔敬命
017 令尹为王
020  第二节 晋政多门
020 韩起忧贫
023 贪婪正卿
025 晋齐联姻
027 归戚于卫
029 鲁莒纠纷
032  第三节 诸侯皆贰
032 征朝不时
034 平公之丧
035 与君代兴
036 平丘会盟
038 叔鱼之谋
041 公室将卑
043  第二章  霸业秩序的合法性危机
045  第一节 楚国内乱
045 申地之会
048 韩起使楚
051 楚王宏志
053 伐灭陈蔡
055 蔡公之乱
057 楚不为患
059  第二节 无伯之害
059 鲁邾纠纷
062 不以货免
064 三桓出君
066 天之弃鲁
068 寄居乾侯
070 客死异乡
073  第三节 霸政危机
073 东西二王
075 黄父之会
077 讨晋檄文
079 晋为不道
081 召陵之会
084 吴军入郢
086 方城之战
088 盛极而衰
091  第三章  六卿瓜分公室与对外扩张的狂潮
093  第一节 荀吴伐狄
093 毁车为行
095 五伐鲜虞
098 鼓国归属
100 陆浑归晋
103  第二节 公族枝叶
103 祁氏之难
105 巫臣之女
107 颠倒黑白
109 枝叶凋零
111 举不失亲
114  第三节 新郑之行
114 韩起访郑
117 诗以言志
119 晋主大夏
121 明君贤相
123  第四节 反晋联盟
123 虚与委蛇
125 郑国叛晋
127 卫国叛晋
130 鲁国叛晋
131 宋国叛晋
135  第四章  霸业秩序的最终消亡
137  第一节 六卿关系图谱
137 邯郸叛赵
140 新旧对立
142 新老更替
144 泛新联盟
147 逼反邯郸
150  第二节 季世药方
150 子产刑书
153 邓析竹刑
154 晋作刑鼎
157 履亩而征
159 县郡体制
161  第三节 东阳内乱
161 肇乱之端
162 战略相持
164 战略转折
166 铁丘之战
169 物伤其类
171 战略反攻
172 战略收官
175  第四节 霸业终章
175 吴王争霸
178 黄池会盟
181 越王争霸
183  第五章 晋国历史的终结
185  第一节 晋阳之战
185 索地风波
188 明谋定策
191 晋阳围城
193 二主必叛
195 三分智氏
198  第二节 历史迷雾
198 心佷败国
200 斩岸堙溪
201 谋卫伐郑
203 多陵人者
205 常山宝符
209 举贤纳谏
213 才德之论
215 智瑶其人
216 侠士豫让
219 豫让之死
221 成王败寇
224  第三节 战争复盘
224 待解之谜
226 先发制人
230 以小博大
233 战略之选
237  第四节 桐叶凋零
237 晋君传承
239 魏国霸业
242 郑国覆亡
245 赵国内乱
248 赵氏谜团
250 三晋伐齐
252 长城之战
254 三晋封侯
256 兄弟离心
259 联盟瓦解
262 晋宗覆灭
265  第六章  霸业秩序的兴与灭
267  第一节 先秦的天下观
267 霸业缘起
270 政治联盟
273 礼崩乐坏
276 文化危机
280  第二节 霸业形成机制
280 上下求索
283 秩序重建
286 尊王攘夷
289 分灾救患
292 定纷止争
295  第三节 晋国霸业的基石
295 定义霸主
298 地缘优势
300 人才优势
303  第四节 霸业衰亡路线图
303 诸侯懈怠
305 两相敷衍
305 众叛亲离
307 联盟解体
308 文化融合
311 霸政余韵
315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