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厚重,历代名人辈出。历史上的陕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是历代中原王朝的一个边防重地,是华夏各民族文化的一个交融之地,是多次农民革命的一个重要策源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圣地。这是 一块历史厚重的土地,传统凝重的土地,英雄辈出的土地,红色革 命的土地。中共延安时期,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其名著《西行漫记》中,曾感慨地说 :“走进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纵队来到转战陕北的最后一站——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打算离开居住了13年的陕北,前往华北的西 柏坡。渡船安全到达黄河东岸的山西省临县碛口镇高家塔村的河滩上,毛泽东下了船,最后一次久久凝望陕北大地,深情地说:“陕 北是个好地方!”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家谱”,是 一地之全史、一方之百科全书,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更是历朝历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自信。而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 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中有多少“亮色”——伟大的祖先、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事迹、伟大的言论等。为了宣介陕北历史文化,增加世人尤其是陕北大、中、小学生,对陕北这块土地的了解与认知,提高陕 北人民文化自信,增加作为陕北人的自尊与荣耀,特以社会公益模 式开办陕北历史文化名人堂,并同时出版《名人堂》图书。《名人堂》,拟以图书的形式介绍陕北历史文化名人78 位,其中主籍(籍贯为陕北人)名人49位,客籍(外地人在陕北) 29 位。 图书内容主要为陕北历史文化名人的画像及事迹。人物画像委托西安美院青年画家张喆先生创作,人物事迹由刘文海博士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