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法律和社会历史中的纳妾
跨文化翻译
身份和自主性
法律是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反映
法律方法
研究概况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民国早期法律中的纳妾
法律和习俗
民国早期:清代到国民党法律的桥梁
民国早期法律中纳妾与婚姻的区别
纳妾的法律适用
地方审判厅的混乱
民法中的妻妾并论
第三章 民国中期法律中的纳妾
纳妾作为通奸的法律建构
妾作为家属的法律建构
第四章 民国早期和中期法律中家属的利益
任意驱逐
扶养
第五章 民国早期和中期法律中的脱离关系和扶养
妾脱离关系的权利
脱离关系后的扶养
第六章 民国早期和中期法律中婚姻和纳妾的界限
社会实践中的仪式
民国早期法律中的仪式
民国早期纳妾的法律空间
1929—1930年民法典中的仪式
从同意到共犯
第七章 法律形式主义意外承认纳妾构成重婚
妾被赋予妻的身份
仪式要求和地方风俗
没有仪式,就没有婚姻
动机和利益
第八章 法律实用主义下的纳妾
比较视野下的婚姻和婚姻立法
纳妾作为重婚的法律建构
事实婚姻与同居的法律区别
作为事实婚姻的纳妾
第九章 法律实用主义下的纳妾案件处理
已有的纳妾案件
新的纳妾案件
离婚
宣传与现实
纳妾的消失?
结 论
纳妾
妾
法律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