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大学问·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

大学问·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

大学问·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

定 价:¥89.00

作 者: 区志坚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9876423 出版时间: 2025-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一部全面剖析柳诒徵与南高史学群体的学术著作。本书聚焦柳诒徵的史学观点、治史方法及史学思想,同时分析以张其昀、陈训慈、缪凤林、郑鹤声为代表的学生群体对其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书中以南高发展历程为线索,系统爬梳学刊、校史等文献资料,整理出南高史学思想及发展脉络。他们以传统经学为根,既守护“礼”之文化命脉,又倡言“融化世界新知”,开创了一条中西融通的史学道路,与北大“疑古”史学和“窄而深”的治史思路截然不同。本书以“新史学”演进为背景,在与北大史学相比较的视野下解读南高学派,还原了民国史学的完整生态,为理解中国史学现代化过程中的坚守与创新提供了关键视角。

作者简介

  区志坚,香港树仁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田家炳孝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史、社会文化史、香港地区历史教研工作。

图书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柳诒徵与南高治史风尚的形成 25 
第一节 柳诒徵的生平及其学术27 
第二节 清末民初师范教育的发展 54 
第三节 江浙学风和江南藏书业的发展 63 
第四节 反传统思想及中西文化调和论的出现 75 
第五节 南高留美教员与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 89 
 
第二章 南高史学系的成立与发展(1915—1925) 107 
第一节 南高史学部的成立 108 
第二节 南高史学部的课程 113 
第三节 南高史学系学生概况 124 
第四节 史地研究会及《史地学报》 128
第五节 学衡社与《学衡》杂志 135 
 
第三章 南高史学者的分合关系(1926—1931)  141 
第一节 《史学与地学》的出版 142 
第二节 中大史学系成立及《史学杂志》的创办  148 
第三节 《史学杂志》的内容 164 
第四节 南高史学系出版物的流通及其特色166
 
第四章 柳诒徵的史学观点及其治史方法 177第一节 以礼为中心的史观 178 
第二节 通史及“通则”“独造”的文化史观 193 
第三节 信古的史观及反疑古史学 203 
第四节 地方史及史地学的提倡 212 
第五节 致用的考证方法  219 
 
第五章 南高史学的继承与发扬
——缪凤林、郑鹤声、陈训慈、张其昀等人的史学研究 233 
第一节 缪凤林的中国通史及中国礼俗史研究  237 
第二节 郑鹤声的中国史学史及历史教育研究  257 
第三节 陈训慈的地方学术史及中西史学研究  270 
第四节 张其昀的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教育学  282 
第五节 其他从事史地学研究的南高学生 293 
 
结论 310 
附录一 1915—1923 年南高国文史地部教员表 321 
附录二 南高史学工作者在《史地学报》发表论文数目表 323 
附录三 南高史学工作者在《史学与地学》发表论文数目表 326 
附录四 南高史学工作者在《史学杂志》发表论文数目表 327 
附录五 国立中央大学的源流与变迁简表 328附录六 南高史学工作者大事年表  330 
附录七 南高文史地部教员及学生照片(1923年) 332 
参考书目  337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