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末年,官场贪腐,乱象丛生,清王朝开始由盛世跌落。在位近六十年的乾隆,设计了最特殊的禅让模式。于是,太上皇不是退位的皇帝,而是升格的皇帝。权位错置的政治格局之下,父子皇帝如何在亲情与皇权之间拿捏分寸?一众朝臣尤其是宠臣和珅,如何经营当下与谋划未来?这次禅让对清王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本书以乾隆禅让为切入点,从乾隆六十年开始,把约五年的时间跨度中的军国大事一一展现,如苗疆动乱、福建官场贪污案、白莲教起事、海盗蜂起等,通过奏折、实录等史料对事件的发展过程、皇帝的决断、内阁的处理等进行了纪实性描述,将乾隆禅让的初心与最终规划,两朝帝王在禅让时期的相处模式,枢阁大员在朝政中种种表现,剖析得细致而深刻,生动地描摹了这一特殊时期大清朝局中的历史人物群像,并对这一时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意义进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