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从《吴越春秋》看“说谎”
一、 伍子胥和勾践:两个“说谎”大师的较量
二、 为什么要“说谎”
三、 司马迁们的失声
四、 解读“说谎”的视角
第一章 “说谎”与打开《吴越春秋》的三把钥匙
一、 先秦思想家眼中的“隐”
二、 《吴越春秋》与绕着讲的传统
三、 把“说谎”看成一场博弈
第二章 主动“说谎”的三个理由
一、 为了洗刷耻辱
二、 为了调和角色冲突
三、 为了权力
四、 “说谎”、正名与正义
第三章 为他人的被动“说谎”
一、 渔父和女子:“说谎”、自尽与回报
二、 刺客要离:“说谎”与投江不得
三、 隐士公孙圣:不“说谎”的后果
四、 圣臣范蠡:被动“说谎”与全身而退
五、 儒者子贡:“说谎”与保全鲁国
第四章 “谎”与自欺
一、 文种和伍子胥:自欺以忠
二、 夫差与太宰:自欺以仁
三、 刺客专诸:自欺以智
四、 延陵季子:自欺以义
第五章 “谎”与“知”
一、 不知而知:让对方轻视自己
二、 由知而知:不需要“欺骗性”的“谎言”
三、 赵晔的自知:放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四、 是否忠臣:世人眼中的伍子胥
五、 是否昏君:夫差的两种死法
第六章 赵晔的“谎言”:藏思想于故事
一、 《吴越春秋》:一种阐述思想的新模式
二、 天与人:天是权威还是幌子
三、 言与意:言者和听者交流的可能
四、 人与人:从等级到独化
五、 人性:善恶之间选择名教或自然
余 论 故事即思想
注 释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