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绪论001
一、选题缘起001
二、学术史回顾002
三、相关概念界定015
四、文献综述023
第二章近代西北地区俯瞰037
一、近代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039
(一)自然生态环境特征039
(二)生态环境恶化及自然灾害046
二、近代西北地区政治军事战略地位的提升055
(一)西北五省行政区划的形成055
(二)关中政治中心地位的失落059
(三)从边疆远地到抗战大后方065
三、近代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073
(一)农业的恢复与经济近代化073
(二)西北的人口与民族084
(三)地方文化的发展096
第三章抗战爆发后的内迁104
一、抗战爆发后的西北地位与作用104
(一)“建国的根据地”104
(二)同西南一起,保全民族精华108
(三)民族团结,固边御侮114
二、内迁高校之生活图景117
(一)落地即生根开花118
(二)偏居而弦歌不辍123
(三)备战而黉舍宛然130
三、内迁工厂之新景观133
(一)十里铺的窑洞工厂135
(二)童工进厂记141
(三)纺织工人之生活150
第四章抗战时期西北社会之衣食住行162
一、饰发与放足162
(一)简朴耐寒之民风及变动163
(二)民族服饰之五光十色175
(三)剪辫易放足难179
二、西餐与茶烟183
(一)传统的饮食结构与习惯184
(二)东来的新风尚189
(三)茶酒习俗与鸦片吸食陋习192
三、“长安居大不易”203
(一)居住场所及其变迁203
(二)居住环境及其变化210
四、“一滴汽油一滴血”217
(一)新式交通工具入陕217
(二)西北行之新旧辉映224
(三)行旅之目的和范围231
第五章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公共卫生生活236
一、“阙如”237
(一)传统医卫条件及观念237
(二)公共卫生体系的阙如244
二、契机248
(一)西北疫情248
(二)卫生建设251
三、构建255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256
(二)卫生助理员的烦恼267
四、变动274
(一)悄然变化的生活方式274
(二)影响变化的各种因素279
第六章抗战时期西北地区文化教育生活284
一、变革时代285
(一)父亲的决定285
(二)新学制来了290
(三)死读书还是闹学潮295
二、抗战时期304
(一)留学归来304
(二)办教育、办报纸315
(三)少数民族教育337
三、历史特征350
第七章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娱乐休闲生活358
一、传统娱乐的延续与发展359
(一)看戏耍社火最痴狂359
(二)西北山野“漫花儿”370
(三)“围浪”“跳神”庄亦谐378
二、新式娱乐的兴起与局限385
(一)话剧385
(二)电影388
三、不良娱乐生活沉渣泛起397
四、地方知识分子对传统娱乐的改良和影响402
(一)移风易俗,改造地方402
(二)民主建制,观念革新407
(三)旧瓶新酒,内容为王414
(四)艺术革新,回归市场425
(五)弘扬地方文化,丰富社会生活430
第八章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宗教信仰生活436
一、基督教信仰的稳步推展440
(一)陕西教区之兴盛441
(二)甘宁青新的发展453
二、伊斯兰教的革新拓展459
(一)伊斯兰教在西北的传布459
(二)陕西回族的情况介绍467
三、佛道信仰的衰落与振作472
(一)汉传佛教信仰的衰而复振472
(二)道教信仰的衰落486
四、民间诸神信仰并行不悖492
结语“引得春风度玉关”503
参考文献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