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东南亚边境地带的走私与国家,1865—1915

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东南亚边境地带的走私与国家,1865—1915

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东南亚边境地带的走私与国家,1865—1915

定 价:¥118.00

作 者: [美] 埃里克·塔利亚科佐 著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丛编项: 理想国译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3948326 出版时间: 2025-0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从1865年至1915年,英国与荷兰在东南亚划分了各自的殖民范围,开辟出新的边界线。然而,这一过程却助长了由鸦片贩子、假币走私者、人贩子和军火商组成的庞大地下经济网络,边境地带的走私活动尤为活跃。通过深入研究报刊杂志、旅行日记、司法档案、历史影像、航海日志、国际条约以及口述历史等史料,塔利亚科佐展示了英荷殖民国家形成期间,统治力量与走私者在边境地带进行的激烈较量。为了巩固统治,殖民政府探索、划定并执行其领土边界,借助测绘、通信、水文学、交通运输、医学、法律和军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图加强对走私活动的监控和打击。然而,走私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反抗手段;走私者也非来自单一的社会阶层或民族群体,而是涵盖了殖民地内外不同背景的人群。他们利用地方知识、分散居住的人口、腐败的官员,甚至模仿国家的某些技术手段,持续挑战殖民帝国的权威。在此过程中,普通民众、合法商人、走私者与海盗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合法与非法活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面貌。时至今日,走私仍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边境生活的一部分,走私者与国家之间的博弈未有止息。尽管边境常常被严格管控,但总有人试图突破限制。因为,对权力、道德和利益的追求从未停息。

作者简介

  埃里克·塔利亚科佐(Eric Tagliacozzo),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比较穆斯林社会项目主任、现代印度尼西亚项目主任,在近代东南亚史、亚洲海洋史等领域耕耘多年。除了《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外,另著有《最漫长的旅程:东南亚人及其麦加朝圣》(The Longest Journey:Southeast Asians and the Pilgrimage to Mecca)、《亚洲海洋大历史:从叶门到横滨的跨海域世界》(In Asian Waters:Oceanic Worlds from Yemen to Yokohama)等,并主持编写多部研究东南亚和亚洲历史的著作和期刊。 译者:闾佳,资深翻译工作者,主攻通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及科普方向的非虚构类作品,译有《牛奶可乐经济学》2008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奖)、《人体简史》(2020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影响力》系列、《理性乐观派》《游戏改变世界》系列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编 开辟边疆:
第一部分 建设边疆:在物理空间中划出界线
第二章 测绘边疆
第三章 执行边疆
第四章 巩固边疆
第二部分 想象边疆:国家视野中的边境沿线威胁
第五章 暴力的幽灵
第六章 边疆的“外籍亚裔”
第七章 来自当地人的威胁
第二编 穿越边疆:
第三部分 秘密贸易,漏洞百出的边境
第八章 毒品走私
第九章 跨国伪币制造者
第十章 非法人口贩运
第四部分 跨越英荷边疆的非法武器交易
第十一章 弹药和边境:军火的背景
第十二章 实践与逃避:武器走私的动态
第五部分 边疆故事:格拉姆·梅里肯的悲伤
第十三章 违禁品和“金万安”号帆船
第十四章 非法世界,1873—1899
第十五章 结语
注 释
地名人名拼写和用法说明
致 谢
常用名称缩写
参考书目
索 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