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全世界几乎是一片运动的海洋,而美国的运动不仅如万花筒般名目纷繁,其主张更是堪称此后几乎所有社会运动的鼻祖。《美国1960年代》所讲述的社会运动,始于格林斯伯勒的静坐示威,终于1973年一些美洲原住民在伤膝谷起义和美军从越南回国。其间有“自由乘车”、休伦港集会、“密西西比之夏”、伯克利学运、塞尔玛游行、反越战、“爱之夏”、黑人力量、芝加哥大会、嬉皮士、棕色力量、妇女解放…… 为什么数百万美国人会投身社会运动,为什么他们会走上街头? 这是《美国1960年代》要探讨的问题。借由对当事人的采访、全国各地校园和档案馆收集的“地下”手稿以及诸多主流叙述,历史学家特里•安德森教授从格林斯伯勒开始,揭示了一个事件是如何在另一个事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在1970年代初爆发成了行动主义的万花筒。民权、学生力量和声势浩大的反越战运动,构成了1960年代运动的第一波浪潮。1968年间和之后,运动发生了变化和扩大,涌入了反主流文化、少数族裔赋权和妇女解放的新潮流。这些潮流,定义了一代美国年轻人,并对“美国”的本质提出了质疑;这些抗议,无一不在鼓励其他公民质疑他们的国家。 《美国1960年代》既不是个人回忆录,也不是关于新左派意识形态的论文,更不是所谓运动领导人的编年史。它是一部国家历史,是对一个决定性时代的令人信服且引人入胜的讲述,而这个时代至今仍是美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