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西征打开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导致13—14世纪罗马教廷向蒙古大汗的一系列遣使,双方信札往来,谋求订立盟约。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将这一历史进程称为“亚洲高原同西方古交际史中之一异迹”。1923—1931年,伯希和在梵蒂冈蒙古外交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多种文献,对这一过程进行考证性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即《蒙古与教廷》。本书共分两卷:第一卷是对贵由致因诺曾爵四世波斯文答书的阐释和分析;第二卷是对审温·列边阿答、阿思凌、安德·龙如美三人事迹的说明和考证,以及14世纪上半叶蒙古与教廷交往的研究。虽历经百年,该书对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以及蒙古史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