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法占区的德国公务员(1945—1948)

法占区的德国公务员(1945—1948)

法占区的德国公务员(1945—1948)

定 价:¥139.00

作 者: 徐之凯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33371 出版时间: 2024-0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二战后盟国对德占领过程中法占区特有的德国公务员任用问题,就战后法德人员关系变化、德国行政架构的非纳粹化与法占区特殊的人力资源运用模式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旨在以法德关系史,尤其是从占领状态下社会治理实践中法国占领者与德国公务员的互相接近、相互合作和寻求互洽过程反映两国关系的转变与治理理念的趋同。论著依托法国最新解密档案史料,基于本人法文博士论文形成,较之于本人2015年的专著《大国合作的试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研究》更聚焦于法占区这一特殊地域,尤其关注法方从“被占领者”到“占领者”的心态转变与决策变革。法国占领当局利用占区独立自主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当地德国人力资源为占区行政及法国在德利益服务,对法国在被占领的德国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基于人性治理及行政效率要素的重新审视。两国在公务员任用理念上的互动创新,尤其是在占领时期治理实践下对于多种任用模式与人才政策的尝试,为解读欧洲一体化趋势下法德合作的演进做出了深入的历史溯源。

作者简介

  徐之凯,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世界史研究生导师,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Université Paris-Saclay)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世界大战史、欧洲当代史、法德关系史。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学术史回顾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原始档案与官方文件
第二章  法占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环境
  第一节  理想化而又艰难的理念:盟国占领机制
    一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盟国占领理念的形成
    二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德国投降
    三  从欧洲咨询委员会到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
    四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基本原则
    五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行政构架
  第二节  为何是法占区?一套特立独行的占领政策
    一  战后初期法国国际政策与核心:对德占领
    二  “不合作”态度
    三  “袖珍占领区”
    四  法方军政府的建立
    五  法占区权力结构:“三驾马车”模式
    六  巴登巴登的“小维希”
    七  法方军政府的占领策略
    八  法方军政府的终结
  第三节  “德国鬼子”还是“欧洲弟兄”?
    一  从“鬼子”到“变色龙”
    二  从“邻居”到“弟兄”
第三章  “善于服务者”——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雇员
  第一节  历史回溯与概念定义
    一  法占区德国公务员的历史源起
    二  “德国雇员”:一个社会学上的概念
  第二节  直接受法方军政府任用的德国人:从“仆役”到“干员”
    一  “被征用的奴仆”:法方占领之初的对德征调(1945-1946)
    二  “受雇佣的员工”:军政府直属德国雇员任用的正规化
    三  “获优待的千员”:法方军政府德国雇员的地位特殊化(1948)
第四章  “宝贵的德国人”——法方军政府间接任用的德国公务员
  第一节  德国行政“去中央集权化”的开端与“清洗”运动的组织方式
    一  “应急之举”:在法占区行政管理中任用德国公务员的起因
    二  法占区公务员清洗运动的发端
  第二节  “变”而治之:清洗运动中的德国公务员与法占区的政策转变(1946)
    一  “改头换面”的公务员:1946年对德国公务员的清洗
    二  “去政治化”的公务员:1946年德国公务员政治状况
    三  德国“新公务员”的培养与法占区行政学校的创立
  第三节  法方军政府对德国公务员管控的弱化(1947-1948)
    一  法占区德方当局权力的增长与德国公务员章程
    二  法占区非纳粹化的结束
    三  法方行政学校建设规划的最终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