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文物考古西周基层地域组织研究

西周基层地域组织研究

西周基层地域组织研究

定 价:¥58.00

作 者: 林森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3214539 出版时间: 2024-1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历史文献和出土文字等多方面的资料,对于此前学界认为的晚商至西周时期普遍的生则聚族而居、死则聚族而葬的观点提出了反证。认为在以血缘宗族为主流的社会形态之外,至少在殷墟就已经存在地域性的居民组织。到西周时期,地域性居民组织进一步发展,有“里”和“师”两种实现形式,其功能都是控制人民,保证兵役、徭役等赋役的供给。对西周时期基层地域组织的相关认识和结论可以供考古工作者、先秦史学者参考和借鉴。尤其是对于商周时期墓地的研究,除了继续关注墓地所葬人群的血缘关系之外,还应当考虑是否存在地缘因素。本书还尝试探究中国古代基层地域组织形成的原因:在地域性基层居民组织出现之前,统治权力的实现通常都是依靠天然的血缘纽带,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出身确定家族归属,而统治阶层就是通过血缘家族(或更高层级的宗族、部族)来实现对人群的组织和管理的。当单纯依靠血缘纽带不足以实现对所有居民进行控制时,地缘组织随之应运而生。而地域组织之所以能够形成,还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大量的、不同族属的人群混居在一起。具体到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的逐步确立,周人族群随之分布到了更广阔的领土中去,与当地各种原住民族群开始发生接触。之后随着周公二次东征的胜利,数量众多的殷遗民族群被迫从其原住地迁徙到了成周、周原、沣镐以及部分诸侯国等等聚邑中,由此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不同族属人群的杂居,这便是西周时期基层地域组织逐渐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

  林森,男,1985年生,河北邢台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考古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田野考古、夏商周考古、中国古代青铜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在《考古》《文物》《史学集刊》《考古与文物》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和发掘简报10余篇,参与过河北满城要庄、吉林梨树长山、浙江安吉古城、内蒙古克什克腾哈巴其拉、山西夏县师村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整理工作,主持山西夏县辕村遗址的发掘。

图书目录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西周时代丰镐地区基层地域组织研究…………………………… 9
  第一节  “族坟墓”辨疑…………………………………………………… 9
  第二节  张家坡西周墓地分析 ………………………………………… 13
  第三节  从丰镐地区墓地看西周的“里”……………………………… 27
第二章  西周时代成周地区基层地域组织研究 ………………………… 32
  第一节  洛阳北窑西周墓地分析 ……………………………………… 34
  第二节  洛阳北窑铸铜作坊遗址分析 ………………………………… 41
  第三节  成周中小贵族及平民组织模式分析 ………………………… 44
  第四节  论成周里人及其他 …………………………………………… 60
第三章  西周时代周原地区基层地域组织研究 ………………………… 65
  第一节  概述周原遗址的考古发现 …………………………………… 66
  第二节  周原遗址居民族属研究 ……………………………………… 75
  第三节  周原遗址居民居住模式分析 ………………………………… 87
  第四节  小结…………………………………………………………… 102
第四章  西周时代诸侯国基层地域组织研究…………………………… 105
  第一节  晋国…………………………………………………………… 106
  第二节  虢国…………………………………………………………… 110
  第三节  小结…………………………………………………………… 119
第五章  基层地域组织溯源……………………………………………… 123
  第一节  晚商时期血缘宗族墓地分析………………………………… 123
第二节  殷墟西区墓地族坟墓说辨析………………………………… 129
  第三节  小结…………………………………………………………… 136
结语………………………………………………………………………… 139
参考文献…………………………………………………………………… 144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