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禮” 字釋源 ………………………………………… (2)
第二節 “禮器” 的內涵及其概念演變 ……………………… (9)
一 “禮器” 的本質及 “禮” 與 “器” 的關係 …………… (9)
二 “禮器” 所反映出的 “禮” 之核心功能 ……………… (15)
三 “禮器” 的概念及其與 “隨葬器” 的區別 …………… (22)
四 “五禮” 與禮器分類系統 ……………………………… (30)
第三節 禮圖文獻與古器物研究概況………………………… (34)
一 以 «新定三禮圖» 為代表的宋代禮圖 ……………… (34)
二 禮圖文獻及古器物研究概況…………………………… (38)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50)
第二章 匏爵圖類釋……………………………………………… (53)
第一節 五爵、 玉爵…………………………………………… (54)
一 爵、 玉爵………………………………………………… (54)
二 觚 ……………………………………………………… (100)
三 觶 ……………………………………………………… (112)
四 角 ……………………………………………………… (128)
五 散 ……………………………………………………… (140)
第二節 其餘飲器 …………………………………………… (145)
一 觥 ……………………………………………………… (145)
二 匏爵 …………………………………………………… (162)
三 豐、 爵坫 ……………………………………………… (171)
第三章 尊彝圖類釋 …………………………………………… (180)
第一節 “尊彝” 概説 ……………………………………… (180)
一 “彝” 字形義概説 …………………………………… (182)
二 “尊” 字形義概説 …………………………………… (188)
第二節 六彝 ………………………………………………… (195)
一 雞彝、 雞彝舟 ………………………………………… (195)
二 鳥彝 …………………………………………………… (211)
三 斝彝 …………………………………………………… (221)
四 黃彝 …………………………………………………… (229)
五 虎彝 …………………………………………………… (234)
六 蜼彝 …………………………………………………… (243)
第三節 六尊 ………………………………………………… (247)
一 獻尊 …………………………………………………… (247)
二 象尊 …………………………………………………… (255)
三 著尊 …………………………………………………… (260)
四 壺尊 …………………………………………………… (266)
五 太尊、 瓦甒 …………………………………………… (274)
六 山尊 …………………………………………………… (280)
第四節 罍、 大罍 …………………………………………… (287)
第五節 卣、 蜃尊、 概尊、 散尊 …………………………… (298)
一 卣 ……………………………………………………… (299)
二 蜃尊 …………………………………………………… (305)
三 概尊 …………………………………………………… (310)
四 散尊 …………………………………………………… (313)
第四章 瓚器圖類釋 …………………………………………… (316)
第一節 圭瓚、 璋瓚 ………………………………………… (317)
第二節 大璋瓚、 中璋瓚、 邊璋瓚 ………………………… (329)
第五章 瑞玉圖類釋 …………………………………………… (333)
第一節 圭 …………………………………………………… (335)
一 鎮圭、 桓圭、 信圭、 躬圭 …………………………… (338)
二 青圭 …………………………………………………… (348)
三 大圭、 穀圭、 琬圭、 琰圭 …………………………… (350)
第二節 璧 …………………………………………………… (359)
一 穀璧、 蒲璧 …………………………………………… (359)
二 蒼璧 …………………………………………………… (363)
第三節 璋 …………………………………………………… (369)
一 赤璋 …………………………………………………… (370)
二 牙璋、 大璋 …………………………………………… (372)
第四節 琮 …………………………………………………… (377)
一 黃琮 …………………………………………………… (378)
二 駔琮、 大琮 …………………………………………… (383)
第五節 白琥 ………………………………………………… (385)
第六節 玄璜 ………………………………………………… (388)
第六章 宋代禮圖文獻的研究價值及 “以圖釋禮” 的
核心目的 ……………………………………………… (393)
第一節 “索象於圖” ———宋代禮圖文獻的地位及其
研究價值 …………………………………………… (394)
一 宋代禮圖對後世的影響及其重要性 ………………… (394)
二 聶崇義 «新定三禮圖» 的研究價值 ………………… (397)
第二節 “因名圖器” 和 “因器定名” …………………… (405)
一 禮圖文獻對金石學興起的貢獻 ……………………… (406)
二 金石學對禮圖文獻的影響 …………………………… (410)
三 金石學與禮圖文獻取向辨析 ………………………… (418)
第三節 “釋禮歸仁”: 禮圖與出土實物之間存在差異的
原因 ………………………………………………… (428)
一 客觀原因: 資料匱乏與審美差異 …………………… (428)
二 根本原因: “以圖釋禮” 的核心目的及其意義 …… (431)
三 從祭禮到思想: “釋禮” 對象的蜕變過程 ………… (434)
結 語 …………………………………………………………… (438)
參考文獻 ………………………………………………………… (440)
索 引 …………………………………………………………… (458)
出版後記 …………………………………………………………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