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文物考古聚落、资源与道路:早期中国中原与周边的文化互动与交流

聚落、资源与道路:早期中国中原与周边的文化互动与交流

聚落、资源与道路:早期中国中原与周边的文化互动与交流

定 价:¥168.00

作 者: 庞小霞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735979 出版时间: 2024-04-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考学、地理学、文献学的材料,对中国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交流路行了综合研究。侧重考察早期文化交流的道路,深入研究了通道中的中转站、控制点等,探讨了其在交流通道中的枢纽作用;同时考察了交流通道运输传播的资源、物品。从文化互动通道的角度探索中国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形成,扩展了有关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模式与动力等研究内容,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形视角下的重要成果

作者简介

  庞小霞:女,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和先秦历史地理,出版《商周之邢综合研究》专著1部,并在《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中原文物》、《考古学集刊》等发表文章30余篇。

图书目录

章绪论
一早期中国的内涵
二中国国家及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
三研究目的、方法及价值
二章中原与东方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流通道
节中原与东方地区的地貌与河流水系
一区域内的地貌概况和主要交通孔道
二区域内两汉以前的河流水系
二节龙山文化晚期中原和东方地区的互动交流
一中原和东方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考学文化
二考学材料反映的两地交通路线
三交流通道的特征和交流内容
三节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和东方地区的互动交流
一二里头文化时期区域内的考学文化和分期
二考学材料反映的文化交流的路线
三交流通道的特征和交流内容
三章中原与南方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流通道
节中原与南方之间的地貌及对交通道路的影响一地貌状况.
二东周及秦汉以后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所载两地的交通道路
二节中原地区和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互动通道
一江汉平原和洛阳盆地之间的重要地理通道
二新石器时代中原和江汉平原的互动交流通道概述
三屈家岭文化的北播
四石家河文化的北上通道及王湾三期文化的南下通道
三节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和江汉平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一考材料反映的两地间交流通道
二中原地区和江汉平原交流的物
三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和江汉平原互动交流的特点
四节商周时期中原和南方地区的互动交流
一西周时期铭文及考材料反映的两地交通道路
二商代中原和南方地区的交流通道概述.
三商代中原和南方地区交流的西路
四商代中原与南方地区交流的中路.....
五商代中原和南方地区交流的东路
六商时期中原和南方互动通道的特征
七商代中原和南方地区铜、铅矿料的交流
四章中原与太湖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流通道
节地形地貌反映的交流通道及相关区域内的考学文化
一西路一长江水道
二中路一淮水上中游平原地带,
三东路一东部沿海地带
四太湖地区和中原地区相关考学文化
二节仰韶时期太湖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流通道
一太湖地区北岱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流通道
二太湖地区与长江中游的文化互动与交流通道
三仰韶时期长江水道在文化交流中的特点
三节龙山时代太湖与中原地区的互动与交流通道
一龙山时代太湖地区的考学文化?
二龙山时代中原地区与太湖地区之间的考学文化
……
二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黄河津渡...
三考材料反映的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交流路线及特点
三节洛阳盆地与晋南之间的互动交流
一“中条沮津”道....
二虞坂巅斡道.......
三“轵关陉”道....
七章新砦文化时期中原和周边区域的互动交流
一新砦期遗存的含义及年代...
二新砦文化的内涵和分布
三新砦文化和周边区域的文化互动
八章二里头青铜礼制文明的兴起
一二里头文化一期遗物的来源分析
二二里头文化二期遗物的来源分析
三二里头文化一、二期重要遗迹来源分析
四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五二里头青铜文明崛起的原因
九章早期交通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