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留存的禅籍写卷计有300余件,分属百余种文献,事关禅宗经典及其注疏、早期禅宗语录、禅宗灯史、禅僧偈颂铭赞等众多内容,《敦煌写本禅籍辑校》撷取其中与禅宗史、禅宗思想研究密切相关的38种重要文献进行辑录和校释。这些文献大多虽早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系统的整理刊布尚付之阙如,前有日本学者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后有姜宗福《敦煌禅宗文献研究》、黄青萍《禅宗北宗文本的价值及禅法》、韩传强《禅宗北宗敦煌文献录校与研究》等,但收录文献有待丰富,从校勘学上讲,由于照片不清等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鲁鱼亥豕时有所见。就本人的观察所见,《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不论在文献收录还是在校勘方面,都在前贤的基础上有较大进步,所作录文、校勘等严格遵循文献整理的学术规范,所整理的文献数量远超以往,基本体现了敦煌禅宗文献的整体面貌。《敦煌写本禅籍研究》共计二十章,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为就敦煌禅籍研究史、敦煌禅籍所见早期中国禅史与禅法以及回鹘禅籍、禅史问题进行研究。观其内容,大致有三个特点:其一,作者收集资料基本齐备,而且追踪到新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外的新成果,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二,作者对敦煌禅籍、禅宗研究的学术史非常熟悉,善于总揽把握,对纷纭复杂的敦煌禅史禅法与禅籍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三,作者并非将前人成果做简单的综述,而是对许多问题加以分析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写本禅籍辑校》首次将敦煌出土的回鹘文禅籍《说心性经》进行系统研究,论证了该文献的渊源,并反映了禅宗对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发挥的积极作用,这一工作是由张田芳在杨富学的指导下完成的,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老问题,其对回鹘文献与禅宗史的研究来说,是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敦煌写本禅籍辑校》《敦煌写本禅籍研究》二书以姊妹篇的形式同时推出,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可靠的禅宗文献资料,同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无疑会推动禅宗历史文化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