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广大,环境和文化要素复杂,为探讨不同时空尺度的人地关系提供了丰富材料。中原地区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但我们对该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仍较匮乏,是当前环境考古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中原地区史前时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以不同空间尺度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论题,通过广泛的野外调查和对重点剖面的系统采样、实验室分析与集成研究,揭示早期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中原地区环境变迁、生业经济与聚落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邑兴废对环境的影响。本书力图探讨以下问题:1)中国早期农业的地貌背景,中国有没有类似西南亚新月沃地那样的山麓地带?2)中原地区环境变迁、农业发展和 聚落格局的关系;3)早期城邑兴废对环境的影响如何?4)中原地区植被、人口 变化与社会适应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