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那些年重庆曾有的高贵与底线
刘子如
不负慈善不负国001
缝纫机是那时家庭的大件,这位靠售卖缝纫机致富的綦江孤儿,为何将
全部家产捐作慈善,并以七旬之躯奔赴抗日前线?
卢作孚
“我对事业负有责任” 049
他声名卓著,广受敬重,立德立功立言均臻化境,惜乎英年早逝;且看
他人生最后的几天旅程,应该能悟到许多。
杨粲三
无法完成的家族使命093
杨家创办的聚兴诚银行位居川帮六大银行之首,粲三身负家族传承重
责,可不管他多么在乎父亲的嘱托,终归无法躲过命运的洗礼。
康心如
诚信的极致131
那么艰辛颠簸的岁月,致富难,当大官更难,可这位左右逢源的成功人
士,却更看重自己的底线:终生诚信。
古耕虞
三代基业奉祖国169
有何等胸襟才会将三代祖业全部奉送国家?这位商界“大王”用百年生
涯告诉今人处世秘诀。
任宗德
青年实业家的初心201
靠有限的化工知识赚取巨额财富的青年实业家,何以与中国电影史上最
辉煌的“昆仑”一页交集,当浮华不再、千金散尽,淡泊终老时,他为
何能“心宽”呢?
刘航琛
绝世奇才的归途239
命运跟这位绝顶聪慧之人不断开着玩笑,可透过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似
乎一切的偶然亦属必然。
后记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