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力奋斗的结果。我国科学家不仅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也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众多的老一辈科学家中,吴征镒在植物学领域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精神,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历程,就是科学家精神最朴实的表达。吴征镒( 1916—2013年),江苏扬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1959年,我国启动《中国植物志》编撰,他从编委到第四任主编,完成了《中国植物志》 2/3的编撰任务;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新分类群有 1700多个,是我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植物学家;他与合作者基本摸清了中国植物的家底,阐述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来龙去脉,回答了中国植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前瞻性的建议。在他从事植物科学研究的 70余载中,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14项。在收获和荣誉面前,他说自己只是集体行列的一员,科技创新的成果是集体的功劳。正如他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回答一位记者采访时所说的,“得到这个奖,我很惶恐,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我愿意拿我的肩膀给年轻人当垫脚石,继续攀登和创新。”吴征镒一生热爱祖国,从少年时期的热血《救亡歌》到将拳拳爱国之心化作对植物学研究的孜孜以求,从他“坐十年冷板凳”梳理三万张植物卡片到弄清中国植物的家底,时刻走在创新的路上;“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是吴征镒治学的座右铭,他扎根边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从此植物王国多了一位“守护人”。在所获成就面前,他总是谦虚地说,所有的工作都是大家共同合作取得的成果;在学生面前,他言传身教,不仅教授知识,更启迪他们的科学思想,引领他们的科研之路。他的一生,为中国植物学的创新、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本书以吴征镒成长、求学和科研工作为主线,重点体现了其在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折射出他治学为人的真谛,显现出他一生追寻科学真理的坚毅和执着,展现了他无私、真诚、谦逊的品格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