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
写在前边
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颠沛流离,“没有想过会与黄浦江有什么关联”
第二章 遵嘱转学市政工程专业,踏进“不满百人的上海给水排水设计院”
第三章 十九岁接受个任务,设计洛阳拖拉机厂区道路桥
第四章 次实地参与“项目”柳江大桥设计,次发表土木工程
第五章 次单独外派到山东德州,“胆子在实践中一点点大起来”
第六章 “第二个寂寞时段”,坚持研读相对论;回乡葬父,叶落归根
第七章 20世纪70年代,参与设计上海座斜拉桥泖港大桥,“寻找第七个问题”
第八章 任职副总,完成“纠偏”,副总理方毅批示出访国际桥梁会议
第九章 住维也纳“家庭旅馆”,感受音乐与差异,“个人微小,但要为作贡献”
第十章 设计恒丰北路桥,掌握软土地基深桩数据;建成嘉陵江石门大桥,“黄浦江大桥有希望”
十章 旷世之作,上海梦圆,在黄浦江上造桥是有可能的
第十二章 “根据市批示,南浦大桥的主体设计由市政设计院牵头”
第十三章 “一对一”谈话,说:“老林啊,你有没有把握啊?有多少把握?”
第十四章 杨浦大桥通车,邓小平作诗“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并问:这座桥的总设计师呢?
第十五章 接力棒总要交出去的,年轻人接班“徐浦大桥总设计负责人”
第十六章 重庆鹅公岩悬索桥的设计成功,是“我们把世界上的四种桥型都做过了”
第十七章 黄浦江上造了三座同类型大桥,卢浦大桥“我要做成一个艺术品”
第十八章 钢板厚了“零点几公分”,增加重量“浪费了我两天时间来作调整”
第十九章 次获得国际桥梁结构协会“杰出结构奖”,铜匾“贴”在卢浦大桥的桥身上
第二十章 2005是“收官之年”,11月当选院士;12月座外海大跨度斜拉桥东海大桥通车
第二十一章 黄浦江大桥是我的作品,“四点体会,足慰平生,没有白活”
第二十二章 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为了创新
第二十三章 老屋挂着母亲像,老人家说过:瘦地种松柏,家贫子读书
第二十四章 2015年4月,林元培荣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
第二十五章 2020年11月参加“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合影坐在排
林元培工程大事记录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