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一位语言学家的本心 014
谭其骧:悠悠长水汇大海020
陈其人:一生致力《资本论》的“布道者” 026
章巽:以世界眼光治中西交通史032
贾植芳:从历史中来,到学问中去038
宁树藩:史论结合,为新闻史研究探寻新路径044
洪文达:以全球眼光研究中国经济050
章培恒:打通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056
胡寄窗:将中国经济思想史推向世界 062
张世禄:奠定中国现代语言学科学基础 068
胡裕树:在继承和创新中前进的语言学闯将 074
蒋孔阳:面向未来的美学家 080
陆谷孙: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086
朱东润:为中国文学打开一条出路 092
王 中: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先行者 098
潘念之:孜孜不怠于社会主义法学研究 104
吴蕴瑞:以科学之眼,带人们认识真正的体育 110
蔡尚思:在中国的思想长河里披沙拣金 116
方 重:“我的毕生只做了教学、翻译两件事”122
吕思勉:历史是维新的证佐,不是守旧的护符 128
王造时:以口以笔,探求救国道路134
吴文祺:播下“语言研究必须中国化”的种子 140
陈从周:以园林为引,勃发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146
徐森玉:从未夸耀居功的“文物守护神” 152
李亚农:穿越硝烟,探索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158
赵景深:戏曲小说研究的拓荒者 164
李平心: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思考 170
张仲礼:爱祖国,爱上海,爱社会科学 176
蒋学模:“不能守旧,不怕守旧” 182
舒新城:为教育、为出版的一生 188
郭绍虞:披沙拣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奠基 195
王运熙:以求真之精神,在古典文学园地耕耘 202
李剑华:推进中国社会学创建与复兴 209
贺绿汀:不断从民族音乐汲取养分的人民音乐家 215
刘大杰:为中国文学史书写奠定重要里程碑 221
顾廷龙:专为前贤行役,不为个人张本 227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研究的奠基者 233
陈子展:中国古典文学园地的“楚狂老人” 239
伍蠡甫:论贯中西,艺通古今 245
熊佛西: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大众化开路 251
张耀翔:以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为业 257
王蘧常:不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263
罗竹风:“不唯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新起点 271
周原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奠基人 277
王元化:重建有学术的思想,精研有思想的学术 283
周谷城:“纵论古今,横说中外” 289
彭 康:在国家利益前提下,考虑学校、个人利益295
沈志远:忠于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301
全增暇:哲学研究要贯通古今中外 307
施蛰存:“万水千山来小坐” 313
萧孝嵘:探索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之路吗319
潘序伦:现代会计学宗师,职业教育之楷模 325
廖世承:在中国教育领域推广科学实验 331
张 斌:要在汉语语法学领域当个“单项冠军” 338
金仲华:于错综复杂中把握国际问题实质 345
夏禹龙:毕生追求理论创新 351
孟宪承:用一生装点中国现代教育 357
刘佛年:奠定教育学教材编写基本框架与原则363
言心哲:为社会工作建立科学的基础 369
王养冲:做有道德的人,为社会著书立说 376
吴 泽:在现实的感召之下从事历史研究 382
陈旭麓:以“新陈代谢”理解中国近代史 388
陈彪如:经济研究要服务于伟大的改革实践 394
钱谷融:倡导“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家 400
胡焕庸:开创人口地理学,超越人口地理学406
冯 契:怀抱自由心灵,一生探索“智慧” 412
李春芬:以毕生之力开拓世界区域地理研究 418
杨 宽:为阐扬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而努力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