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科普读物人类类人意识与类人智能

类人意识与类人智能

类人意识与类人智能

定 价:¥48.00

作 者: 蔡恒进,蔡天琪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7202778 出版时间: 2024-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探讨意识起源、勾勒人工智能未来图景的学术性科普图书。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生存的担忧。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什么?机器能产生意识吗?如何度量机器的智能?在人工智能热潮涌现的今天,本书作者直面人工智能研究乃至众多前沿科学研究都绕不过去的关键课题——意识难题。在本书中,作者追溯生命起源,指出触觉在意识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从物理系统、意识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三个维度理解生命系统来认知意识与智能,提出了意识的模型和智能的度量方法,实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基本理论的突破。理论探讨之外,作者还给出了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各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新的思路。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本书为普通读者了解人工智能和立足新时代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作者简介

  蔡恒进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心智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施普林格·自然国际期刊《人工智能与伦理》(AI and Ethics)编委,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版多本学术著作和科普畅销书,其中《人机智能融合的区块链系统》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获2017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蔡天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博士后,中国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CSA GCR)元宇宙技术安全工作组专家成员,英国区块链协会循证区块链中心(BBA CEBB)成员。获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主动哈希交互网络(AHIN)共同提出者。

图书目录

第1章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001
1.1 再现的时空演变结构003
1.2 以有涯随无涯006
1.3 认知坎陷的生命周期007
1.4 意识的价值属性009
1.5 意识难题013
第2章 自我意识的诞生017
2.1 触觉大脑假说019
2.2 生命、意识与智能的连续谱024
2.3 原意识031
2.4 认知膜034
第3章心智的非定域性及其起源037
3.1 研究心智问题的支点039
3.2 非定域性与可迁移性044
3.3 心智的模型050
3.4 从物理系统中涌现出的心智054
3.5 太古宙孔隙生命世假说057
第4章 智能的定义与度量061
4.1 意识与智能的关系063
4.2 智能的定义066
4.3 智能度量模型070
4.4 简单的智能模拟074
4.5 智慧与愚蠢079
第5章因果链重构085
5.1 附着与隧通087
5.2 意识的统摄作用092
5.3 人造物作为意识的凝聚095
5.4 推理尖隙跨越097
5.5 与其他意识模型的比较099
第6章情感与优化107
6.1 系统1、系统2与脱域110
6.2 情感的产生111
6.3 同理心从何而来115
6.4 情感的工程实现与机器的情感119
第7章 通用人工智能125
7.1 行为主义、联接主义和符号主义的贯通127
7.2 奖赏就能通往通用人工智能吗?136
7.3 注意力就能通往通用人工智能吗?139
7.4 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边界144
7.5 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四条路径147
第8章类人驾驶与人形机器人153
8.1 自动驾驶发展现状155
8.2 完全自动驾驶难以企及158
8.3 基于理解的类人驾驶159
8.4 以“我”为主的、基于同理心的决策机制161
8.5 人形机器人的坎陷化感知能力163
第9章 未来可期167
9.1 人造物的智能169
9.2 物理因果简化为心理因果172
9.3 深度学习的成功175
9.4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新路径176
9.5 德福一致的可能未来178
参考文献18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