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部分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作者:


一、《石田文集》内「丹铅此去不须图」句,「铅」讹「船」;又「千里渒水入荒陂」句,「陂」讹「陵」。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高中记过四次。

一、《野古集》内「剩种梅花构吟屋」句,「剩」讹「(剩去月改贝)」;又「雕笼宁似旧汀洲」句,「洲」讹」。州」;又「身系雕笼翠羽摧」句,「系」讹「系」。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六次。

一、《白云樵唱集》内「笠泽天寒骑影深」句,「深」讹「清」。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嘉曾记过二次。

一、《曹祠部集》内「桃花夹岸杳何之」句,「杳」讹「香」。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玉堂杂记》内「久无雨则涸」句,「雨」讹「两」。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陆湘记过二次。此系总阅钱<士云>阅。

一、《万首唐人绝句》内「千里嘉陵江水声」句,「声」讹「深」;又《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题下漏载白居易名;又《出宫人》二首,「宫」讹「官」;又「铜雀春深锁二乔」句,「乔」讹「桥」;又「宫人拍手笑相呼」句,「宫」讹「官」;又《明神》诗后,重出《汉宫》诗一首。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六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十二次。

一、《万首唐人绝句》内脱写「几个春来无泪痕」一句,此系全句脱写,非寻常讹脱可比。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五次。

一、《珊瑚钩诗话》内「扬雄作太玄以准易」句,「太」讹「大」;又「班孟坚作《两都赋》」句,「两都」讹「二京」;又陆机,「机」字讹「衡」。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张虎拜记过六次。

一、《梅溪后集》内「桂魄渐看成半璧」句,「璧」讹「壁」。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梅溪后集》内「兼联小阮之名」句,「小」讹「少」。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裴谦记过二次。

一、《秋涧集》内「睦婣任恤之方」句,「睦婣」二字倒置。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于鼎记过二次。

一、《秋涧集》内「条桑采藚仆天当」句,「藚」讹「卖」;又「美人睡起未全忺」句,「忺」讹「掀」;又「独游初不为良辰」句,「辰」讹「晨」;又「展尽画图还自惜」句,「尽画」二字倒置。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四次,分校官汪锡魁记过八次。

一、《中州集》内「谁人肯似边居士」,「边」字涂抹未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林蕙堂全集》内「遇华亭而听鹤」句,「亭」讹「庭」;又「媿乏八叉之才」句,「叉」讹「又」;又「妬益蛾眉」句,「蛾」讹「娥」;又《怀旧》诗序后原本有七言律诗四首,与后第十七卷中复出,谨加案删正;又「割肉犹然遗细君」句,「遗」讹「为」。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卜维吉记过十次。

一、《林蕙堂全集》内「浮云箫鼓烟花泠」句,【真按:疑当作冷(浮云箫鼓烟花冷)】。「箫」讹「萧」。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卜维吉记过二次。此系总裁沈<初>阅。

一、《拾遗录》内「又处夫材与不材之间」句,「与」讹「不」。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汪(上旦下永)记过二次。

一、《遂初堂书目》内「陆贾新语」句,「语」讹「话」。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汪镛记过二次。

一、《重编琼台藁》内「西风黄菜叶干时」句,「干」讹「亁」;又「安得江霞映日乎」句,「日」讹「目」;又「茭蒲尽处落鸿轻」句,「茭」讹「菱」。总抆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于鼎记过六次。

一、《诗话补遗》内「蝇成市于朝,蚊成市于夕」下,漏注「同上夏日」四字;又「醴泉有故源,嘉禾有旧根」下,漏注「同上」二字。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范鏊记过四次。

一、《湖广通志》内,脱去「之」字,涂抹未挖;又《人物志》下漏载「文苑」二字;又「南史宗少文传」句,「宗」讹「宋」,共二处。总校官缪琪记过八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八次。

一、《湖广通志》内「弃妻为之欷歔」句,「欷歔」二字倒置。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湖广通志》内「翠牙穿裛桨」句,「桨」讹「浆」。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常循记过二次。

一、《湖广通志》内「三湘愁鬓逢秋色」句,「鬓」讹从俗写作「鬂」。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常循记过二次。此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湖广通志》内「卢橘花开枫叶衰」句,「卢」讹「芦」。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陆湘记过二次。

一、《南宋院画录》内「钱唐厉鹗撰」,「撰」字讹写作「辑」,共二处。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四次。此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南宋院画录》内「钱唐厉鹗撰」,「撰」字讹写作「辑」。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四次。

一、《说苑》内「翙翙其羽」句,「翙翙」讹「哕哕」;又「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句,「两」讹「东」。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缪晋记过六次。

一、《所安遗集》内「筠篮日暮挑菜葵」句,「篮」字挖未填。总校官缪琪记过五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山堂肆考》内,阮籍「籍」字讹写作「藉」。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田尹衡记过二次。

一、《山堂肆考》内「而又有正则灵均之称者」句,「称」讹「穪」;又「宋谢灵运」,「宋」字讹「晋」。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王锺泰记过四次。

一、《山堂肆考》内「陈鸿《长恨歌传》」句,脱去「传」字;又「伟长」,「长」字讹写作「臣」;又「徐陵字孝穆」句,「孝」讹「道」。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六次。

一、《山堂肆考》内「宋宗炳字少文」句,「宋」讹「晋」;又「则棹小舟归」句,「棹」讹「掉」。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此系总阅窦<光鼐>阅。

一、《山堂肆考》内「先墨数升」句,「升」讹」。觔」;又「有就颜避跖之叹」句,「跖」讹「妬」;又「宋周颙」句,「宋」讹「晋」;又崔珏《水晶》诗前半用冰、胜、凝三字为韵,后半用簪、襟二字为韵,「簪」讹「升」。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六次。

一、《徐孝穆集笺注》内「烈士传」句,「烈」讹下列」;又「晋太元中」句,「元」讹「原」;又「张衡之所曾赋」句,「曾」讹「会」。又「曾名巧笑」句,「曾」讹「会」;又「嫣然一笑」句,「嫣」讹「娇」;又「裁变槐榆,并赈宗戚,南茨大麓」三句,挖补未填;又「魏何晏《景福殿赋》」句,「魏」讹「晋」。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十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十四次。

一、《李义山文集笺注》内「晋羊祜传」句,「祜」讹「佑」。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此系总阅李<绶>阅。

一、《李义山文集笺注》内「常惧虎皮之诮」句,「虎」讹「武」;又「汉萧何传」句,「萧」讹「箫」;又「若玉山之将颓」句,「颓」讹「崩」;又「伐云梦之竹以为笛」句,「伐」讹「代」;又「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句,「天」讹「大」;又「义山虱赋」,「赋」讹「贼」。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六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十二次。

一、《尧峯文钞》内「景陵践阼承平中」句,「阼」讹「胙」。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二次。

一、《静思集》内「美人楼上歌回文」句,「文」讹「纹」;又「心折孤村反哺乌」句,「反」讹「返」。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潘奕隽记过四次。

一、《咏物诗》内「鬓雪冷侵霜斧落」句,「冷」讹「泠」。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澹庵文集 附录》内,多写撰人名一行。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网山集》面签漏写「集部」二字,共二处。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二次。

一、《文忠集》内「藩篱被触突」,「藩」讹「籓」;又「谁言杭苇游」句,「杭」讹「航」;又「忆见奇童髧两髦」句,「髧」讹「髡」;又上书一首,「书」讹「记」。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四次,分校官钱世锡记过八次。

一、《通鉴续编》内「北齐」、「北周」二句倒置。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孙球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元明事类钞》内「幅员之广」句,「员」讹「(巾员)」,共二处。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四次。

一、《元明事类钞》内「吴仲圭也」句,「吴」讹「胡」;又「风鬟雾鬓」句,「鬓」讹从俗写作「鬂」,共二处。总校官缪琪记过三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六次。

一、《中说》内「孔稚珪」「稚」字讹「雉」;又「谢朓浅人也」句,又小注「朓字玄晖」,「朓」俱讹「眺」;又「江总诡人也」句,小注「字总持」,「总」俱讹「摠」。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五次,分校官雷纯记过十次。

一、《荥阳外史集》内「青毡不振」句,「毡」讹从俗写作「毡」。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张焘记过二次。

一、《荥阳外史集》内「延晖阁赋」句,又「命其阁曰延晖」句,「晖」俱讹「挥」。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一、《荥阳外史集》内「袁门矮屋凄」句,「凄」讹「栖」。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郭祚炽记过三次。此系总阅周<煌>阅。

一、《荥阳外史集》内「海上人家叹扊扅」句,「扊扅」二字俱讹缺点;又「为言形胜似商颜」句,「颜」讹「岩」;又「圯桥」,「圯」字讹「杞」。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郭祚炽记过六次。

一、《文宪集》内「道术散」句,「术」讹「(术去亍改攵)」。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李镕记过二次。

一、《文宪集》内「遂留主祈禜之事」句,「禜」讹「荣」。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章宗瀛记过二次。

一、《鲍明远集》内附《赠鲍侍郎》一首,应低一格,讹作顶格写。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易璇玑》面签漏写「经部」二字。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圭峯集》内「一笑浮生逐稻粱」句,「粱」讹「梁」。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松乡集》内「萧史凤归云缥缈」句,「萧」讹「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至正集》内「试从水面照华颠」句,「颠」讹「巅」。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二次。【真按:前文多作李斯咏!】

一、《怀麓堂集》内「旧事逢人说」句,「旧」讹「(旧中艹下加吅)」;又「坐来霜鬓几茎添」句,「鬓」讹从俗写作「鬂」;又「先朝故事非今日」以下四句,系七律一首,讹作另行。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六次。

一、《怀麓堂集》内「如皇庄田土」句,「庄」讹从俗写作「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吕氏家塾读诗记》内,陆玑「玑」字讹写作「机」。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元诗选初集》内「井梧风老叶声干」句,「干」讹「(车乞)」;又「不分西风霜叶脱」句,「分」讹「忿」;又「深宫昼日垂珠箔」句,「珠」讹「朱」;又「人生聚合等云萍」句,「萍」讹「浮」;又「檥岸舟轻不动波」句,「檥」讹「(木羲)」。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温常绶记过十次。

一、《元诗选 二集》内「昔年奎壁聚星图」句,「壁」讹「璧」。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温常绶记过二次。

一、《天隐子》内,多写撰人名一行。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汪镛记过二次。此系总阅钱<载>阅。

一、《席上腐谈》内「陶隐居真诰所述」句,「诰」讹「语」。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此系总阅达<椿>阅。

一、《马政纪》面签漏写「史部」二字。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池北偶谈》内「曰石帆者」句,「帆」字挖补未填;又「彭渊才恨曾子固不能诗」句,「彭」讹「刘」;又《兽种篇》后重出《官衔》一篇。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七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六次。【真按:前文多作李斯咏!】

一、《陵阳集》面签漏写「集部」二字。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内,子瞻「瞻」字讹写作「赡」。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内「迎佛骨于凤翔」句,「翔」讹「(翔去羊改半)」。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五百家注昌黎文集》面签漏填「集部」二字。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癸辛杂识前集》内「苏子卿啮雪啖毡」句,「毡」讹从俗写作「毡」。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雷纯记过二次。此系总阅窦<光鼐>阅。

一、《梅村集》内标题多写「赞」字。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张虎拜记过二次。

一、《梅村集》内标题多写「祭文」二字;又「烽火苏台吊伍胥」句,「苏」讹「胥」。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四次。

一、《学林》内「宋玉文曰」句,「文」讹「赋」;又「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二句,「花」讹「霞」,「杨柳」讹「野水」。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六次。

一、《古梅遗稿》面签漏写「集部」二字。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泊庵集》内,《瑞应赋》「赋」字讹写作「诗」;又「而献赋曰」句,「赋」讹「诗」;又「败屋数椽」句,「椽」讹「掾」。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六次。

一、《诗传诗说驳异》内「管叔封于邶」句,「叔」讹「尗」,共九处。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九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十八次。

一、《南阳集》内「一笼丹实寄间人」句,「丹」讹「舟」。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襄毅文集》内《菊庄入咏》「庄」字讹从俗写作「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画史会要》内「自称烟波钓叟」句,「叟」讹「(上由下文)」。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甄松年记过二次。此系总阅汪<永锡>阅。

一、《画史会要》内,杨维干「干」字讹「翰」;又「林逋北宋人」句,「北」讹「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甄松年记过四次。

一、《曝书亭集》内,士祯,「祯」字讹「正」,共二处;【真按:前方甫有上奏云上字缺笔避,下字全避,(1467-1468页)此祯避为正乃胤禛故也.又多将崇祯改成崇正者,王士祯而为王士正者,而今又以此为误,以为记过之资,不亦谬乱乎?】又徐贲,「贲」字讹「蕡」;又「舍人舒膝方昼寝」句,「昼」讹「画」。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四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八次。

一、《宋诗钞》内「盘中鹅炙亦肥甘」句,「炙」讹「(炙去火改肉)」;又「岁课非无术」句,「术」讹「木」;又「偎柳傍桃斜欲坠」句,「偎」讹「隈」;又「吴之振编」,「编」字讹「撰」,共十六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九次,分校官刘源溥记过三十八次。

一、《妙绝古今》内小注「泰族训原本」讹作「泰(族去矢改夫)一训」,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二次。此系总阅德<保>阅。

一、《宝晋英光集》内「跋羲献帖」;「羲」字挖补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刘宾客嘉话录》内「宋谢灵运」,「宋」讹「晋」。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汪锡魁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在轩集》内「百万亿铁围之山」句,「铁」讹「铁」。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邱桂山记过二次。

一、《权文公集》内「身随猿鸟在深山」句,「鸟」讹「乌」。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刘源溥记过二次。

一、《郡斋读书后志》内「卒年四十一」句,「四」讹「三」;又「范阳人」句,「范」讹「洛」。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四次。

一、《朝野佥载》内「杨盈川侄女」句,「川」讹「州」;又「开元中萧颖士」句,脱去「萧」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秦瀛记过四次。

一、《豫章文集》内「福兮祸所伏」句,「祸」讹「福」;又附录内多写撰人名一行。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高中记过四次。

一、《古诗镜》内「张籍」,「籍」字讹写作「藉」;又「刘桢骨干自饶」句,「桢」讹「祯」;又「明陆时雍编」,「编」字讹「撰」,共五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七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十四次。

一、《古诗镜》内标题《萧史曲》,又「萧史仙童处」句,「萧」讹「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孙溶记过四次。

一、《唐诗镜》内「开元中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句,「之涣」二字倒置。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唐诗镜》内「却思皇坟立人极」句,「却」字空白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张焘记过二次。

一、《唐诗镜》内「残灯无焰影幢幢」句,「幢幢」讹「憧憧」。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周鋐记过四次。

一、《唐诗镜》内「眼底桃花酒半醺」句,「醺」讹「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吴绍昱记过二次。

一、《圭塘小藁》内「顾婉娈之蛾眉」句,「蛾」讹「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徐立纲记过二次。

一、《圭塘小藁》内「柳梢烟重谪春娇」句,「梢」讹「稍」。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补笔谈》内「皆当摘入枳壳条」句,「摘」讹「樀」。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东田遗稿》内「咫尺徂徕有路经」句,「经」讹「通」。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常循记过二次。

一、《竹岩集》内「山分晴翠入诗清」句,「清」讹「澄」;又「吹送扬花满院飞」句,「吹送」二字倒置。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四次。

一、《蟫精隽》内「女能窥宋不劳施」句,「能」讹「论」。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蟫精隽》内「遂使孤飞一片雪」句,「雪」讹「云」;又「穹庐斜转氍毹月」句,「穹」讹「穷」。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四次。此系总阅汪<永锡>阅。

一、《蟫精隽》内「尝与杨眉庵、孟载颉颃」句,「颃」讹「顽」。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潘曾起记过二次。

一、《蟫精隽》内「隋宫云」句,「隋」讹「随」。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扬子云集》内「殪而逢蜾蠃」句,「蠃」讹「臝」。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父(文)记过二次。真按:牛稔文.此系总阅尹<壮图>阅。

一、《扬子云集》内「天子之乐也」句,「子」讹「下」。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二次。

一、《真迹日录》内「空余金薤琳琅屑」句,「薤」讹「虀」。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季学锦记过二次。

一、《曲江集》内「复尔共舟航」句,「航」讹「舫」。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经外杂抄》内「东曹掾」,「掾」字讹「椽」。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此系总阅钱<载>阅。

一、《须溪四景诗集》内「素娥空带九秋霜」句,「娥」讹「蛾」。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陆湘记过二次。此系总阅达<椿>阅。

一、《义丰集》内「春行秋令纪当时」句,「行」讹「得」。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沈凤辉记过二次。

一、《演繁露》内「户外昭容紫袖垂」句,「紫」讹「舞」;又续集内「唐王之涣」句,「之涣」二字倒置;又「梁沈约」,「梁」讹「宋」。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六次。

一、《史纠》内《梁颢传》,「颢」字偏写。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邹奕孝记过二次。

一、《六经图释,马名》内,「驖」字讹从金旁作「铁」。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季学锦记过二次。

一、《端明集》内,《望春词》,「词」讹写作「祠」;又「茂陵异日求遗草」句,「陵」讹「林」。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刘图南记过四次。

一、《复古诗集》内「岂物琅琊(扌卖)换駼」句,「駼」讹「騊」。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易裨传》内「谓易尽在于是」句,「尽」字涂抹未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李荃记过二次。

一、《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内「而桓谭以为绝伦」句,「桓」讹「恒」。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陆湘记过二次。

一、《皇清职贡图》内二页后六行墨污未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标题补注蒙〔求〕》内「为其可以黄可以黑」句,「黑」讹「墨」;又「彦国吐屑」句,「屑」讹「(尸八月)」;又「郭泰字林宗」句,「泰」讹「秦」;又「不喜弋猎」句,「弋」讹「戈」;又「世名清廉」句,「世」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朱钤记过九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十次。

一、《菽园杂记》内「旧以无字一面为阳」句,「旧」讹「(旧中艹下加吅)」;又「日食活羊一腔」句,「腔」讹「羫」;又「看予度石桥」句,「度」讹「渡」。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六次。

一、《麈史》内「杜审,子美祖也」,「祖」讹「父」。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汪(上旦下永)记过二次。

一、《石田诗选》内「隅目晶荧耳竹批」句,「批」讹「披」;又「楚骚尚矣」句,「楚」字挖补未填;又「耿耿鳏睛觉夜长」句,「睛」讹「晴」。总校王燕绪记过七次,分校官闵惇大记过六次。

一、《石田诗选》内「平生结好惟鸥鸟」句,「鸥」讹「沤」。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闵惇大记过二次。此系总阅尹<壮图>阅。

一、《高氏三晏诗集》内「天年高迈二疏傅」句,「傅」讹「传」;又人名下「原本阙里居官爵」,漏注「阙」字,共九处。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十次,分校官石鸿翥记过二十次。

一、《北游集》内「弦上繁阴暑气侵」句,「侵」讹「清」。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周兴岱记过二次。

一、《易斋集》内「屈身穹庐」句,「穹」讹「穷」。总校官杨懋记过一次,【真按:疑当作杨懋珩,脱一珩字!】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无锡县志》内「谓才绝画绝痴绝也」句,「痴」讹从俗写作「痴」。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罗修源记过二次。

一、《山村遗稿》内「恐惊沙上白鸥眠」句,「眠」讹「赋」。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严福记过二次。

一、《古列女传》内「匪怒伊敎」句,「伊」讹「匪」;又「成帝常微行」句,「帝」讹「童」;又「右扶风梁伯鸾之妻」句,「鸾」讹「淳」。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六次。

一、《广陵集》内小注「满子权诗附」句,「权」讹「权」;又「黑胆赤心男子事」句,「胆」讹「胆」;又标题《藏芝赋并序》句,脱去「并」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六次。

一、《儒林宗派》内小注「无繇子」句,「子」讹「父」。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两宋名贤小集》内「王乔过凫可生楫,萧史鸣凤徒纷如」二句,「乔」讹「桥」,「萧」讹「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康仪钧记过四次。

一、《玉台新咏》内「万户千门」句,讹作「千门万户」。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

一、《书史会要》内「字子政」句,「政」讹「正」;又「号淮海居士」句,「号」字挖补未填;又杨维桢「桢」字讹写作「贞」。总校官朱钤记过七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六次。

一、《五百家注柳先生集》内「故佩韦以自缓」句,「缓」讹「安」。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孙希旦记过二次。

一、《文山集》内「山中自赋诗一首」,原本阙首句,未注「阙」字。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文山集》内「恭惟某官」句,「恭」讹「共」;又「终日戚戚忍羁旅」句,「羁」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朱钤记过六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四次。

一、《图书编》内小注「芉姓子爵」句,「芉」讹「芋」。真按:疑当作芈字.芈姓子爵,芈讹芋也.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温常绶记过二次。

一、《楚辞章句》内「九章章句第十六」句,脱一「章」字。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二次。

一、《忠贞录》内「仰止如公不可攀,九族顿虚精化碧」二句,「攀」讹「虚」,「虚」讹「攀」。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于鼎记过四次。

一、《明皇杂录》内「适朕因阅近日大臣章疏」句,「疏」讹「跪」;又「罗列于帐前」句,重写「于」字;又「汝速计家事」句,「速」讹「连」;又「又于汤中垒瑟瑟」句,「瑟瑟」讹」。琴瑟」;又「连云太师」句,「太」讹「天」。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五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十次。

一、《汉武帝内传》内「向不持来耳」句,「持」讹「特」;又「王母命侍女」句,脱去「母」字;又「此是西胡康渠王所献」句,「胡」讹「湖」。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钱世锡记过六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柳河东集注》内「妇人丧髻」句,「髻」讹「(上髟下告)」。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柳河东外集注》内「出刘义庆世说」句,讹作「刘庆仪」。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冯敏昌记过四次。

一、《野航附录》内「楚聘寻常来北郭」句,「郭」字挖补未填;又「醉眠多是任天真」句,「任」字挖补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次,分校官于鼎记过四次。

一、《孙可之集》内「仰贻(眙)俯骇」句,「眙」字挖补未填。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五次,分校过(官)陈木记过二次。

一、《大雅集》内「弦索蚕缫绿水丝」句,「弦索」讹「弦素」;又「何人能制柘黄衣」,「柘」讹「枯」。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卜维吉记过四次。

一、《太平寰宇记》内「王绩,龙门人」,「续」讹「续」。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胡敏记过二次。

一、《李义山诗集》内「上清沦谪得归迟」句「「沦」讹「论」;又「鸾鹊天书湿紫泥」句,「书」讹「喜」;又「嗟余听鼓应官去」句,「鼓」讹「故」。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戴联奎记过六次。

一、《世说新语》内「宋刘义庆撰」,「刘」讹「王」。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蔡必昌记过二次。此系总阅窦<光鼐>阅。

一、《世说新语》内「眼如点漆」句,「漆」讹「(氵(上来下水))」;又「宋刘义庆撰」,「刘」讹「王」,共三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四次,分校官蔡必昌记过八次。

一、《书画题跋记》内,「明郁逢庆撰」,「撰」字讹写作「编」。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慎和记过二次。

一、《书画题跋记》内「明郁逢庆撰」,「撰」字讹写作「编」,共三处;又「木客潜窥古灶丹」句,「灶」讹从俗写作「灶」。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四次,分校官潘曾起记过八次。

一、《锦绣万花谷 前集》内,「江南无别信」句,「南」讹「海」;又「皮日休《桃花赋序》云」句,「桃」讹「梅」。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陈昌齐记过四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锦绣万花谷 前集》内,「自投汨罗死」句,「汨」讹「泊」;又「陶弘景」,「弘」讹「洪」;【真按:怎么可能写这个弘,必是新排印时所定,而原奏应系缺笔讳也.】又「良工锻炼凡几年」句,「锻」字挖补未填;又后集内「咏南山于周雅」句,「南」讹「西」;又「焦先莫知所出」句,「先」讹「光」;又「潘岳为河阳令」句,「河」讹「阿」;又小注「世说」讹「说苑」;又「唯有韩陵一片石」句,「片」讹「井」;又「环堵之室」句,「堵」讹「(土瞿)」;又「周庾信」,「周」讹「隋」;又续集内「长安巧手丁缓者」,「缓」讹「谖」,共二处;又「北富南贫」条下,漏写阮咸之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六次,分校官陈昌齐记过二十四次。

一、《琴史》内,「陶弘景」脱去「弘」字,【真按:怎么可能用弘字,原文必是缺笔.而之所以有此脱字,想也是为避讳挖改而忘了填故尔.】共二处。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一、《还山遗稿》内漏注「失题」二字。总校官缪琪记过五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广弘明集》「华渚降祥」句,「渚」讹「绪」。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曾炳记过二次。

一、《广弘明集》面签「广」讹「唐」。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元音》内「谁有勋名记太常」句,「太」讹「大」;又「杨维桢」,「桢」字讹写作「祯」。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四次。

一、《石洞集》内《大王庄行》,「庄」字讹从俗写作「庄」,共三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朱攸记过六次。

一、《迪功集》内第十四页误钉在十五页之后。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王锺泰记过二次。

一、《姚少监诗集》内「烟坐曙色低」句,「曙」讹「(目署)」。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文房四谱》内「陶弘景字通明」,【真按:此弘字原文应有缺笔!不再一一案注.】原本讹作「字彦通」;又「郦道元《水经》云」句,脱去「道」字;【真按:疑当作水经注.郦氏所作乃注,非经也.】又「陷水可脱」句,「陷」字挖补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七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六次。

一、《楚辞后语》内「瓠子决兮将奈何」句,「瓠」讹」。刳」。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范来宗记过二次。

一、《默斋遗稿》内「又闻为义庄」句,「庄」字讹从俗写作「庄」,共二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王汝嘉记过四次。

一、《四六话》内「怜其意而留之」句,「怜」讹「怜」。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徐步云记过二次。

一、《孝诗》内「王僧孺」,「孺」字讹写作「儒」。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秦泉记过二次。

一、《唐音》内小注「论语」,「语」字挖补未填;又「卢照邻字升之」句,「升」讹「杲」;又「双阙连甍垂凤冀」句,「甍」讹「(甍去瓦改昆)」。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七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六次。

一、《唐音》内「自号玉溪子」句,「玉」讹「王」;又「大藏经云有九次」句,下漏写「禅定饭熟麻,乃谓胡麻也」二句;又「浔阳江上不通潮」句,「江」字空白未填;又「蒲海晓霜凝马尾」句,「凝」字空白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六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八次。

一、《唐音》内「洞房深锁碧窗寒」句,「锁」字挖补未填;又漏写《春怨》诗一首;又板心破损三页未补;又「仙漏夜沉沉」句,「夜」字挖补未填;又「三十六宫土花碧」句,「土」讹「吐」。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十一次,分校官陆湘记过二十七次。

一、《湛然居士集》内「寓迹尘中」句,「寓」讹「万」。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施培应记过二次。此系总阅钱<载>阅。

一、《梅岩文集》内「是以有田游岩膏肓之论」句,「肓」讹「盲」;又附录内多写撰人名一行。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一、《江村销夏录》内「会稽杨维桢也」句,「桢」讹「祯」。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孙球记过二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归田类稿》内「其它若太史司马迁」句」「司马」二字挖补未填;又「殿廷白昼堕青蜺」句,「堕」讹「随」。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一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六次。

一、《钦定西域同文志》面签「经部」,讹写作「史部」。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古今注》内「淮南子」句,「子」讹「王」。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圜容较义》内墨污未补。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陈际新记过二次。此系总裁蔡<新>阅。

一、《白云集》内「归去午桥非旧日」句,「旧」字挖补未填。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杜诗详注》内「景纯仙篇」句,讹用朱写;又「哀二世赋」句,「哀」讹「袁」;又「庾信文」句,「文」讹「赋」。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六次。

一、《杜诗详注》内「傅玄诗」句,「傅」讹「传」;又「兰亭序」句,「序」讹「记」;又「江淹诗」,「淹」字讹「掩」。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许兆椿记过六次。

一、《史传三编》内「卞壸」,「壸」字讹「壶」;又《名臣传》二十四、二十五两条,多写「历代」二字;又苏轼下漏注「弟辙」二字。总校官缪琪记过四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八次。

一、《史传三编》内「为人美须髯」句,「须」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

一、《子略》内「太尉善其言」句,「尉」字挖补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二次。

一、《至大金陵新志》内「刘勰」,「勰」字讹写作「(思劦)」。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木记过二次。

一、《香祖笔记》内「盘姗勃窣上金堤」句,「金堤」上讹空一格。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慎和记过二次。

一、《香祖笔记》面签漏写「子部」二字,共二处。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二次。

一、《西陂类稿》内「朱彝尊」,「朱」字讹「金」;又「须知口腹难为操」句,脱去「为」字;又王士祯「祯」字讹「正」;又「六椀七椀余黑甜」句,「甜」讹「(甘舌)」;又「案头险韵公先探」句,「案」字空白未填。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九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十次。

一、《弘明集》内「蜾蠃负之」句,「蠃」讹「臝」;又「罄折之恭内」,「恭」字挖补未填。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六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四次。【真按:此弘字原文应有缺笔!不再一一案注.】

一、《五峯集》内「三年隔江潭」句,「潭」字挖补未填;又「南宫空说晋诸陵」句,「陵」讹「侯」。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六次,分校官邱桂山记过四次。

一、《皇甫司勋集》内,「东郭山庄」,「庄」字讹从俗写作「庄」。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本事诗》内「我与汝结今生缘」句,「生」讹「身」。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吴锡麟记过二次。此系总阅钱<载>阅。

一、《雅颂正音》内「虚游绝胜广塞居」句,「居」讹「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史记正义》内「以棹船为黄头郎」句,「棹」讹「濯」;又「赍金百斤」句,「金」字挖补未填;又「烈士徇名」句,「烈」讹「列」;又「宁生曳尾涂中乎」,「涂」讹「泥」。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八次,分校官张慎和记过八次。

一、《甘肃通志》内「列女」,「列」字讹「烈」。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叶菼记过二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甘肃通志》内「周庾信」,「周」讹「梁」。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叶菼记过二次。

一、《文选》内「岁将暮时既昬」句,「将」讹「既」;「相如末至居客之右」句,「末」讹「未」;又「张华字茂先」句,「茂」字挖补未填。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七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六次。此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文选》内「采英奇于仄陋」句,「仄」字挖补未填;又「将挂风人彼其之讥」句,又小注「彼其之子」句,「其」俱讹「已」;又「鬼瞰其室」句,「瞰」讹「(日敢)」。又「堆案盈机」句,「堆」讹「推」;又「瞻星比婺」句,「比」讹「北」;又「子无良媒」句,漏写「无」字;又「践椒涂之郁烈」句,「践」字挖补未填;又「良会夫妇之道」句,「良」字挖补未填;又「平子名衡」句,「名」讹「各」;又「为父买官尚方」句,「尚」讹「向」;又「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句,「且」讹「具」。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十四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十四次。

一、《丹铅总录》内「假贼手以戕忠臣」句,「戕」讹「(片戈)」;又「紫电青霜」句,「青」讹「清」,共二处。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王璸记过六次。

一、《丹铅总录》内「嗟尔穹庐子」句,「穹」讹「穷」;又续录内「大破贼」句,「大」讹「太」,共三处。总校官朱钤记过四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八次。

一、《丹铅总录》内「谢惠连雪赋」句,讹作「谢希逸」。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袁文邵记过四次。

一、《丹铅摘录》内「韩偓诗」句,「偓」讹「渥」;又「梁简文咏月诗」句,「简」讹「蕳」。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四次。

一、《丹铅余录》内「自土沮漆」句,「沮漆」二字倒置,共三处。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于鼎记过六次。

一、《诚斋集》内「高卧啮毡之类」句,「毡」讹从俗写作「毡」;【真按:前有多处谓毡之俗体为毡,今此毡又为毡之俗矣!】又「回头已度打头峯」句,「峯」讹「风」。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四次。

一、《诚斋集》内「笔床茶灶一渔船」句,「渔」讹「鱼」。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昌齐记过二次。此系总阅汪<永锡>阅。

一、《诚斋集》内「葭管气浮」句,「葭」讹「瑕」;又「须鬓尽白」句,「鬓」讹从俗写作「鬂。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四次。

一、《凭几集》内「山庄留赠」句,又「云峯潦绕午桥庄」句,「庄」俱讹「庄」。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四次。

一、《凭几集 续编》内「从来沙苑皆骐骥」句,「骐」讹「奇」。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此系总阅钱(士云)阅。【真按:当作钱<士云>!钱士云.】

一、《韵石斋笔谈》内「又以为陶贞白书」句,「贞」讹「真」。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此系总阅汪<永锡>阅。

一、《六艺之一录》内嵇康「嵇」字讹「稽」,共四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四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八次。

一、《息园存稿诗》内「篮舆傍水寻僧寺」句,「篮」讹「蓝」。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二次。

一、《浮湘藳》内「独客思归坐夜寒」句,「客」讹「坐」。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盛惇崇记过二次。

一、《东坡诗集注》内「明皇召李白作宫词」句,「白」讹「孛」;又「区区赋病梨」句,又「作《病梨赋》以自悲」句,「梨」俱讹「黎」。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许兆椿记过六次。

一、《东坡诗集注》内「孟郊字东野」句,「郊」讹「郭」;又「颖免冠谢」句,「冠」讹「官」。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四次。

一、《东坡诗集注》内「向子期《思旧赋序》云」句,「向子期」讹「叔向作」;又「葛洪字稚川」句,「字」讹「宇」。总校官朱钤记过四次,分校官严福记过八次。

一、《山中集》内「垤鹳鸣何验」句,「鹳」字涂抹未补。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五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唐诗品汇》内「罗裙玉腕轻摇橹」句,「橹」讹「撸」;又「久(扌弃)野鹤如霜鬓」句,「霜」讹「双」;又「梅妃」讹作「杨妃」;又「何必珍珠慰寂寥」句,「慰」讹「与」;又「共倚一征篷」句,「篷」讹「蓬」;又「管乐有才终不忝」句,「忝」字挖未填。总校官朱钤记过十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十二次。

一、《越绝书》内墨污未补;又「梨蒸不熟」句,「梨」讹「蔾」。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四次。【真按:前文多作李斯咏.○污,原文似作汗,据前文径改!】

一、《鲁斋遗书》内《秋寒诗》一首,原阙末联二句,漏脱「同心结」三字。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戴衢亨记过六次。

一、《物理小识》内「水气旺于冬」句,脱「于」字;又「锐起升高」句,「高」讹「堂」;又「共工从鲧」句,「鲧」讹「孙」;又「梅花点舌丹」句,「舌」讹「石」;又「不假种植」句,「植」讹「织」;又「湖州府」句,「府」讹「抚」。覆校官汪镛记过六次,分校官金光悌记过十二次。

一、《物理小识》内「唐李卫公」句,「李」讹「季」。覆校官汪镛记过一次,分校官常循记过二次。

一、《巵林》内「枭以凶叫」句,「枭」讹「凫」;又「军用不竭」句,脱去「军」字;又「池水合成璧」句,「璧」讹「壁」;又「如登春台」句,「登春」二字倒置;又「显于西土」句脱去,注「阙」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朱炘记过二次。

覆勘处:

一、《幔亭集》内「我到山中歇还陟」句,「陟」讹「涉」;又「吴元瀚」脱去「瀚」字;又「送曾人倩归岭南」句,「倩」讹「债」。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汪日赞记过六次。

一、《幔亭集》内,「同心结灯前偷看寸心都折」句,讹显字。又「舞元鹤」下脱写二十字;又「延岑将见通鉴建武五年」句,脱去「通」字;又「临孝存」句,「临」讹「林」。总校官朱钤记过八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十六次。

一、《榕檀问业》内「此是读书窾隙」句,「隙」讹「系」;又「庄周以虚室生白为吉祥」句,「庄周」讹「老聃」;又「那一件是管氏做得」句,脱「氏」字。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范鏊记过六次。

一、《榕檀问业》内「又岂有太羹玄酒」句,「羹玄」二字倒置;又「慎乃有位」句,脱去「有」字;又「奏蕤宾歌函锺舞大夏以祭山川」句,脱「舞大夏」三字。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五次,分校官蔡必昌记过十次。(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五二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四库馆进呈过《永乐大典》一次,共六十八种,三分计一千二百三十九本,内有指出错误、应记过者一百三十八本,今将总裁、总阅、分校记过次数开后:

《周官新义》卷三内「眚」误「(上生下月)」。总阅李绶抽阅一分,记过一次;三分同,分校庄承籛记过六次。

《春秋通训》卷六内「聩」误「瞶」,三分同,分校范衷记过六次。

《春秋左传谳》卷四内「商」讹「啇」,分校吴裕德记过二次。卷九内「谥」讹「谥」,三分同。分校吴裕德记过六次。

《春秋谷梁传谳》卷一内「伐」字少点,总阅倪承宽记过一次,分校吴裕德记过二次。卷四内「大」误「太」,三分同,分校吴裕德记过六次。

《絜斋家塾书钞》卷三内「逄」误「逢」,三分同,分校庄通敏记过六次。卷十内「如」误「若」,三分同,分校庄通敏记过六次。

《易通变》卷四十内「玄」误「元」,三分同,分校王春煦记过六次。真按:玄原文必有缺笔!又本又避违作元,此又以为误也!则清廷避讳则例是又不一甚矣.清刻本多作元,如郑玄为郑元,玄之又玄为元之又元,此竟以为误矣.

《尚书精义》卷二十三内「戕」「(片戈)」互异,三分同,分校俞大猷记过六次。卷三十一内空白未填,分校俞大猷记过五次。卷三十八内「偾」误「愤」,三分同。分校俞大猷记过六次。卷四十五内空白未填,一分,分校俞大猷记过五次;「推」误作「惟」,一分,分校俞大猷记过二次。卷四十七内空白未填,分校俞大猷记过五次。

《金楼子》卷一内「妲」讹「胆」,三分同,分校王增记过六次。卷六内「甜」讹「(甘舌)」,一分,分校王增记过二次;「旧」讹「(旧中艹下加吅)」,一分,分校王增记过二次。

《常谈》卷一内「一」误「二」。总阅庄存与抽阅一分,记过一次;三分同,分校庄承籛记过六次。

《密斋笔记》卷四内「聩」误「(日贵)」,三分同,分校庄承籛记过六次。

《画墁集》卷二内「赪」误「頳」,三分同,总裁嵇<璜>抽阅二分,记过二次;分校于鼎记过六次。

《济南集》卷三内「隘」讹「獈」,三分同,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卷五内「曛」讹「(日熏)」,三分同,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卷二内「京」讹「原」,三分同,总阅周煌记过三次,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

《郧溪集》卷二十七内「箫」讹「萧」,二分同,分校吴省兰记过四次。

《潏水集》卷十六内「牖」字写不成体,三分同,分校庄承籛记过六次。

《忠穆集》卷八内「陵」讹「林」,一分;又「明」讹「武」,三分同,分校王增记过六次。

《相山集》附录内「宋王之道撰」应删,三分同,分校范衷记过六次。卷九内「棂」讹「醽」,三分同,分校范衷记过六次。卷十二内「邻」讹「怜」,三分同,分校范衷记过六次。

《云溪居士集》卷一内「晛」讹「睍」,三分同。总阅德保抽阅一分,记过一次;分校汪如洋记过六次。

《丹阳集》卷八内「太」讹「夫」,分校邹炳泰记过二次。

《紫微集》卷一内「溥」讹「团」,三分同,分校苏青鳌记过六次。卷七内「暑」讹「署」,二分同,分校苏青鳌记过四次。卷九内「形」讹「音」,三分同,分校苏青鳌记过六次。卷二十七内「县」字填写未全,分校苏青鳌记过五次。卷三十内「凰」讹「凤」,分校苏青鳌记过二次。

《方舟集》卷五内「鹿」讹「马」,三分同,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卷二十三内「澳」少水傍,三分同,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

《烛湖集》卷十八内「更」字少一画,分校邵晋涵记过二次。

《九华集》卷三内「雏」字误写俗体,总阅倪承宽记过一次,分校陈昌齐记过二次。

《臞轩集》卷六内「簸」讹「(上竹下欺)」,二分同,分校吴省兰记过四次。卷十四内「恐」讹「记」,分校吴省兰记过二次。卷十六内「皱」讹「绉」,三分同,分校吴省兰记过六次。

《檆溪居士集》卷三内「甄」字少两点,分校吴鼎雯记过二次。

《南湖集》卷四内「杭」讹「航」,三分同,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卷五内「涵」讹「(氵凾)」,三分同,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

《鹤林集》卷四内「清」误「青」,一分,分校平恕记过二次;「青」、「清」二字俱误,一分,分校平恕记过四次。

《竹隐畸士集》卷四内「神」讹「人」,分校范衷记过二次。

《定斋集》卷九内「甫」误「父」,三分同,分校平恕记过六次。卷二十内「璧」误「壁」,分校平恕记过二次。

《楳埜集》卷九内「璧」讹「壁」,分校许兆椿记过二次。

《伊滨集》卷五内「祠」讹「词」,二分同,分校吴鼎雯记过四次。卷七内「熏」讹「熏」,三分同,总阅倪承宽抽阅一分,记过一次;分校吴鼎雯记过六次。卷十一内「洲」讹「州」,三分同,分校吴鼎雯记过六次。

《双溪醉隐集》卷一内「际」字未写好,总阅汪永锡记过一次;分校吴省兰记过二次。卷四内「舟」讹「(舟少下一点)」,一分,分校吴省兰记过二次;「舟」讹「丹」,一分,分校吴省兰记过二次。

《紫山大全集》卷六内「辰」讹「晨」,三分同,总阅德保抽阅一分,记过一次,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卷十四内「作」讹「祚」,三分同,分校陈昌齐记过六次。

《庸庵集》卷七内「宾」讹「鱼」,分校庄承籛记过二次。

《江湖后集》卷十内「扬」讹「杨」,三分同,总裁曹<文埴>抽阅一分,记过一次;分校邵晋涵记过六次。卷二十内「鹃」讹「鹘」,分校邵晋涵记过二次。

以上,总裁嵇<璜>共记过二次,曹<文埴>共记过一次;总阅德保共记过二次,周煌共记过三次,庄存与共记过一次,汪永锡共记过一次,李绶共记过一次,倪承宽共记过三次;分校庄承籛共记过二十六次,范衷共记过二十六次,吴裕德共记过十六次,庄通敏共记过十二次,平恕共记过十四次,吴鼎雯共记过十八次,邵晋涵共记过十次,王增共记过十六次,王春煦共记过六次,俞大猷共记过二十九次,于鼎共记过六次,陈昌齐共记过五十六次,吴省兰共记过二十二次,汪如洋共记过六次。邹炳泰共记过二次,苏青鳌共记过二十三次,许兆椿共记过二次。(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五三 大学士英廉奏遵旨派员检阅各省解送明以后各书情形折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大学士 四库馆正总裁 管翰林院事臣英廉谨奏,为奏闻事。

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钦奉谕旨:四库馆书籍有应行钞誊者,有仅存名目不必缮写全书者,其仅存名目之书亦应将底本发还各省藏书之家,着传谕英廉即将此项书籍查明发还,仍将如何查办情形遇便覆奏。钦此。钦遵。当经臣英廉覆奏,臣与总纂纪昀等公同商酌,以各书内有词义违碍者,业经陆续查出,分次奏缴销毁,但卷帙浩繁,恐其中或尚有应毁字句,应再行通加覆俭,然后发回,庶无疎漏。等因。于四十五年五月具折奏明。奉旨:知道了。钦此。

随派纂修 翰林戴衢亨、蔡廷衡、潘廷筠、王春煦、吴裕德、吴省兰、汪如洋、程昌期、吴舒帷、吴锡麒、孙希旦、陆伯焜、陈万青等十三员,将各省解送之明代以后各书,逐一覆加检阅,详细磨勘,务将诞妄字句删毁净尽,不致稍有遗漏。兹据各该纂修等已全行阅竣,共看出应营销毁书一百四十四部,应酌量抽毁书一百八十一部。臣同该总纂纪昀等逐加复核,理合开具略节清单,同原书三百二十五部、二千一百二十三本,一并缴进请旨,分别销毁。至现在奉旨将明代奏疏广为搜采,裒集成编,此项书籍内间有载入奏疏之本,或有可备采录之处,臣等亦于书内详加查检,视其无有违碍者逐篇抽出,汇交尚书房,以便选录编纂,仍将所抽页数于每本上黏签声明,俟尚书房选毕交出时,再将各书原片另行缴进销毁。其余查无干碍之存目及重本各书,共计九千四百十六部,应遵旨发还各家,俟命下后,臣卽交翰林院行文各该督抚等,令其遇便委员赴馆领回,转行发还。其应毁各书,恐外间尚有流传之本,仍开单行知令各督抚一体查缴销毁。为此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奉旨:将抽出应毁篇页存览,其应发回原省各书,着发出再行查看。钦此。(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八五四 军机大臣奏四库全书分校王庆长呈请留馆片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据四库全书分校 议叙一等内阁中书王庆长呈请留补京职,仍在分校上行走。理合据呈转奏,将该员留馆分校,仍照吏部原议以京员补用,并将原呈一并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五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各馆纂办书籍情形片(附单三)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遵旨将各馆纂办书籍已未完竣及曾否刊刻、写入四库全书之处,交查各该处。兹据武英殿及翰林院、方略馆并各该处开送前来,谨逐一分晰开单进呈。俟发下,臣等遵照前奉谕旨,每两月查核奏闻一次。谨奏。

附一 纂办全竣现在缮写刊刻各书单

《皇舆西域志》,《西域同文志》,《热河志》, 《音韵述微》, 《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平定两金川方略》,《通鉴辑览》, 《辽金元三史》, 《明史本纪》, 《明纪纲目》, 《续文献通考》, 《辽金元国语解》, 《蒙古源流》, 《胜朝殉节诸臣录》。

附二 现在纂办各书单

《开国方略》, 《大清一统志》, 《盛京通志》, 《宗室王公表传》, 《满洲源流考》,《蒙古王公表传》,《日下旧闻考》, 《续通典》, 《续通志》, 《职官表》, 《兰州纪略》,《契丹国志》, 《明唐桂二王本末》。

附三 业经办完写入四库全书各书单

《满洲祭祀书》, 《国子监志》, 《临清纪略》, 已经武英殿刊竣。(军机处上谕档) 八五六 军机大臣奏《关中胜迹图志》已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类片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遵旨查《关中胜迹图志》已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类,并经缮写第一分,现已陈设文渊阁史部架内。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五七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三十日

三品顶带 留闽浙总督任 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查缴禁书,恭折奏闻事。

窃照浙江省查缴违碍书籍,经历任抚臣先后奏缴过十九次,臣于二十次奏缴时,因此案自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钦奉上谕展限二年呈缴之后,至四十五年十二月限满,诚恐闽浙地方辽阔,应禁各书难保无遗,恳请再予恩赐展限一年,详查收缴,荷蒙朱批俞允在案。随经臣严饬依限收缴去后。兹据印委各员将呈缴到各书籍陆续解局校勘,由布政使详送前来。

臣查现在缴送应禁书四十九种,计一百五十一部,又从前已缴各书今又陆续查出一百九十二种,计一千二十一部,方应祥《青来阁二集》板片一副,计二百二十一块。又尹嘉铨所著各书,前奉有严查进缴谕旨,当饬行各属并派委专员广为晓谕查办,今据缴到书四十五种,计二百五十五部,又坊刻《挈矩篇》板片一副,计三十四块,均应销毁。除行司委员解送军机处外,相应恭折奏闻,并另缮书目清单敬呈御览。

再,臣前奉展限一年,应自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一日奉到朱批之日起,扣至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满限。除再严督各属遍行实力搜罗,统于限内另行奏缴外,合并陈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查缴应禁书籍清单

现查出应禁书四十九种,共一百五十一部:

《三朝野记》一部,抄本。是书明李逊之辑。七卷,全。系私记泰昌、天启、崇祯三朝事迹,语多触碍。

《历志》一部,刊本。【真按:前有作历志者,不知是否又系简化字之阑入者也!】是书明周乃祺撰。计二十一卷,全。自盘古迄明,以甲子纪年,撮叙事实,末卷纪载万历、天启、崇祯年间事,大有悖碍。

《天元玉历祥异图说》一部,抄本。是书明仁宗御制,万历时工部主事余文龙校梓,绘图引释,列为七卷。系天文占候之书,应销毁。

《天元玉历》一册,抄本。是书标名刘伯温原本,并无《祥异赋》。【真按:应系「祥异赋」,(不当作书名号)盖指此三字样也.】但亦系占候之书,应一并销毁。

《四书绎注》二部,刊本。是书王锬辑。系吕、陆讲义。查陆陇其自有《松阳讲义》,不藉此书以传。至吕留良讲义久经查禁,未便存留。一部全,一部不全。

《子史类语》一部,刊本。是书明鲁重民编。共十四卷,分君德、君道、宪天等类。其第十卷有《驭夷》一类违碍。

《留溪外传》一部,刊本。是书陈鼎辑。十八卷,全。其纪述多有干碍之处。

《破梦闲谈》一部,抄本。是书沈寿世辑。共六卷。杂记崇祯时事,分亲藩、相臣、四镇等目。内记郊祀一则,及「北兵」字样,俱属缪妄。

《闽海纪略》一部,抄本。是书不着撰人姓名。分上下两卷。专纪郑成功及子思明寇乱事。内有「满兵」、「北兵」字样,词意悖谬。

《偶记》二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明郑仲夔撰。每部八卷,全。系记载见闻杂事,内有刘綎一条,语意触碍。

《译语》一部,抄本。是书不着撰人姓名。记载各国译语,自为注释,外间不应存留。

《经世要略》一部,刊本。是书明黄仁溥辑。止卷二、卷三,不全。内有《女直论传》,字句违碍。

《经武胜略》一部,刊本。是书明庄应会纂。共二十三卷。采辑邃古至明代征战事迹,分理治、帅师、材用、武定、谋成、制胜、军实、三才等八门。内多触碍之处。

《守圉全书》一部,刊本。是书明韩霖辑。分酌古、设险等篇。今止制器篇四册,不全。内有叙录孙传庭一疏,语多违碍。

《武库纂略》一部,刊本。是书明张一龙辑。共八卷,内缺数页。书中纪述左传至明末征战事迹,其第八卷内语有悖犯。

《国朝名臣奏疏》一部,刊本。是书首序已缺,无编辑人姓名。分上、下两帙,汇载明代奏疏。其万历、启祯时诸疏尤多触碍。

《杨鹤奏疏》一册,刊本。是书明杨鹤撰。查鹤在万历末年为浙江道御史。疏中多有指斥之处。

《张铨奏疏》一册,刊本。是书明张铨撰。铨于天启初巡按山东,复巡按辽东。其诸疏中多有触碍。

《黄绍杰奏疏》一册,刊本。是书明黄绍杰撰。绍杰在崇祯初为兵科给事中,复任刑科。其条陈边务诸疏,俱有违犯。

《吴焕奏疏》一册,刊本。是书明吴焕撰。焕系崇祯间御史。诸疏多有斥言时事之处。

《史孔吉奏疏》一册,刊本。是书明史孔吉撰。孔吉官户科给事中。疏中指陈时事,多有干碍。

《中枢集略》一部,刊本。是书明熊明遇撰。共十卷,全。系明遇为兵部尚书时,召对奏疏文檄等卷汇刻成书,中多触犯。

《蓟辽赞绪》一部,刊本。是书明周梦尹着。梦尹在崇祯时随张凤翼同往辽东,赞画军务。是书皆其奏疏、文移、谕檄、书柬,故语皆狂吠。

《止止斋集》二部,刊本。是书明沈演着。系各体杂文。按演在启祯间历官至刑部尚书。集中疏议、尺牍等篇,指斥甚多。一部全,一部不全。

《雅似堂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文德翼着。分诗集、文集,共十四册。其疏议、策问并《密云闻警》等诗,俱有违碍。

《识匡斋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刘康祉着。共十六卷,全。系各体诗文。诗内如《奉命饷辽》、《送许吉卿转饷》等篇,文内如《殷别驾序》、《忠烈侯庙碑》、《议处朝鲜疏》、《山西武场策》,俱有触犯字句。

《李卓吾文集》四部,刊本。是书明李贽撰。系各体诗文。每部十八卷,俱全。集中虽无指斥之语,而议论狂谬,应销毁。

《檀园集》三部,刊本。是书明李流芳撰。系各体诗文。每部十二卷,俱全。内有钱谦益所作传及志铭,其《闻警出都》诗、《徐陵如制义序》,亦有触碍字面。

《弃草》一部,刊本。是书明周之夔着。系各体诗文。内文集八卷,有《东西虏患策》、《南北兵策》及《孙如游神道碑》;诗集七卷,内有《谭宗师晋兵宪行》等篇,俱有触悖。

《流寓草》一部,刊本。是书明方以智着。共九卷,系各体诗。内有《闻入塞》、《出口》及《滕伯伦饮酒歌》等篇,俱多干犯。

《秋士偶编》一部,刊本。是书明宋存标撰。不分卷,全。内有《元论》一篇,甚为狂谬。余亦多触碍之处。

《秋士选诗》一部,刊本。是书明宋存标选。系懋观、懋晋、懋澄等诗及存标自作。内有《送友人从征》及《金陵词》,俱有触悖。

《六柳堂集》一部,抄本。是书明袁继咸撰。分上、中、下三卷。纪述总督九江时事,语多狂吠。

《冰槎集》一部,抄本。是书明张煌言着。不分卷。按煌言在海上称兵,是集皆其所作诗文,首标永历年号,语意悖犯甚多。

《亦园全集》一部,刊本。是书姚孙斐着。六卷,全。系各体诗。内有空格处,俱属违碍。而甲申、乙酉间诗,尤多谬妄。

《钝吟集》一部,刊本。是书冯班着。内分《冯氏小集》、《钝吟集》、《别集》、《余集》、《游仙诗》、《集外诗》及文稿各种。内如《甲申闻报》等诗,祭杨维斗、钱颐仲等文,俱有触碍。

《雪堂文选》一部,刊本。是书熊文举着。系各门人选辑。此部止四册,不全。内有司封起草、祀陵纪等篇,语有违碍。

《雪堂诗选》二部。刊本。是书熊文举着,邹漪选。每部八卷,全。内有《冬日杂兴》、《甲申秋日》、《山居偶成》等篇,皆多怨愤之词。

《杜溪文稿》一部,刊本。是书朱书着。共四卷。系序记杂文,前有戴名世序。其稿内《癸壬录自序》一篇,语意更为狂谬。

《宁都三魏集》七部,刊本。是书魏际瑞等着。际瑞与叔弟禧、季弟礼号称三魏。是集皆其兄弟所作诗文,凡序传志铭论策中,皆多违碍。一部全,六部不全。

《倚云阁集》一部,刊本。是书刘世燧撰。系各体诗文。共六卷,今缺卷五。诗内多有感愤之语。

《詹铁牛集》一部,刊本。是书詹贤着。系各体诗文。共六册,全。篇中议论偏谬,语多感悱。

《缺壶编》一部,刊本。是书王有年着。二卷,全。系各体杂文,语多感悱。其《书元史后》一篇,尤有乖触字句。

《陋轩诗》一部,刊本。是书吴嘉纪着。六卷,全。俱各体诗,词意感愤。其卷四内《泊观音门十首》,尤为谬妄。

《朴村诗文集》一部,刊本。是书张云章着。文集二十四卷,诗集十一卷。全篇中多怨诽之语。

《同人集》四部,刊本。是书冒襄辑。系裒集同人投赠之作,内有钱谦益、戴本孝等诗,本应删毁。中间称福王为帝,更属谬妄。二部全,二部不全。

《离六堂集》二部,刊本。是书释大汕撰。系各体诗词。每部十二卷,全。中多感慨之作,并有屈大均序及赠屈翁山莳。

吕评各种文稿六十部,刊本。是书俱吕留良选。内《唐荆川稿》十二部,《黄葵阳稿》十六部,《黄陶庵稿》二十一部,《章大力稿》十一部,共六十部。唐荆川等俱有专集,不藉此以传,应销毁。

《质亡集》二十五部,刊本。是书亦系吕留良评选各旧友时文,无足采录,均应销毁。

前缴各书内,现又查获一百九十二种,共计一千二十一部,又《青来阁二集》板片一副:

《明通纪辑要》二部,刊本。是书明陈建辑,马晋允增定。俱不全。

《明通纪纂》二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编。一部全,一部不全。

《通纪会纂》三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编,王汝南续。一部全,二部不全。

《明纪编年》二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编,王汝南续。一部全,一部不全。

《通纪直解》一部,刊本。是书明张嘉和辑,不全。

《历朝捷录》二十部,刊本。是书明顾充原本、锺惺等编。十五部全,五部不全。

《捷录大成》三十部,刊本。是书明锺惺辑。二十八部全,二部不全。

《捷录直解》十六部,刊本。是书明顾充原本,锺惺等编。十二部全,四部不全。

《捷录真本》九部,刊本。是书卽《捷录大成》另改名目重刊之本。六部全,三部不全。

《捷录原本》三部,刊本。是书明顾充编。俱不全。

《捷录大全》三部,刊本。是书明顾充原本,周昌年订。一部全,二部不全。

《捷录全编》七部,刊本。是书卽《捷录大全》另刊之本。三部全,四部不全。

《捷录评林》九部,刊本。是书卽《捷录旁训》另刊之本。俱全。

《捷录旁训》六部,刊本。是书即《历朝捷录》另刊之本。俱全。

《捷录法原旁注》二十五部,刊本。是书卽《捷录大成》另刊之本,二十二部全,三部不全。

《明从信录》二部,刊本。是书明沈国元辑。俱不全。

《两朝从信录》一部,刊本。是书明沈国元辑。不全。

《明法传录》三部,刊本。是书明陈建原本,高汝栻续。俱不全。

《两朝法传录》二部,刊本。是书明高汝栻辑。俱全。

《三朝法传录》三部,刊本。是书明高汝栻辑。一部全,二部不全。

《十六朝广汇记》一部,刊本。是书明陈建原本,陈龙可续。不全。

《明大事记》一部,刊本。是书明朱国桢辑。全。

《明史窃》三部,刊本。是书明尹守衡辑。俱全。

《古今全史》十部,刊本。是书明曹勋原本,舒宏谔等重辑。九部全,一部不全。

《注略》一部,刊本。是书明许重熙撰。不全。

《三朝要典》一部,刊本。是书明顾秉谦等撰。不全。

《永历记事》一部,抄本。是书明释明心撰。全。

《古今治平略》十三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明朱健辑。四部全,九部不金。

《治平要略》三部,刊本。是书明诸冯生纂。俱全。

《羣书典汇》一部,刊本。是书明黄道周辑。全。

《八编类纂》四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辑。俱不全。

《名山藏》一部,刊本。是书明何乔远辑。不全。

《四六类编》一部,刊本。是书明李日华选。不全。

《存古类函》一部,刊本。是书明陈组绶辑。不全。

《存古策函论函》一部,刊本。是书明陈震生辑。不全。

《策衡》一部,刊本。是书明茅维辑。不全。

《明表策选》二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明陈仁锡选。俱不全。

《表策类典》二部,刊本。是书明朱天璧选。一部全,一部不全。

《论表式典》二部,刊本。是书明朱天璧选。俱不全。

《后场鸿宝》一部,刊本。是书蒋方馨选。不全。

《二三场式典》二部,刊本。是书明朱天璧选。一部全,一部不全。

《后场艺府羣玉》二部,刊本。是书明焦竑等选。俱不全。

《后场旁训评林》一部,刊本。是书明冯梦祯选。全。

《明馆课》一部,刊本。是书明陈经邦原本,王锡爵辑。不全。

《增定明馆课》一部,刊本。是书明王锡爵辑。不全。

《广古今议论参》二部,刊本。是书明吴中龙等辑。俱不全。

《名山业》四部,刊本。是书明周锺编。三部全,一部不全。

《五经简咏》一部,刊本。是书冯王孙着。全。

《论文别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徐日久着。全。

《难题问答》十九部,刊本。是书王鸣昌辑。十部全,九部不全。

《明文归》二部,刊本。是书明陆云龙辑。一部全,一部不全。

《壬申文选》八部,刊本。是书明杜骐征等选。六部全,二部不全。

《职方地图》一部,刊本。是书明陈组绶编。全。

《殊域周咨录》六部,刊本。是书明严从简编。五部全,一部不全。

《辽东名胜志》一部,刊本。是书明曹学佺着。全。

《东夷考略》一部,刊本。是书苕上愚公撰。全。

《女直考》一部,抄本。是书无撰人姓名。全。

《四夷考》二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明叶向高编。俱全。

《三大征考》二部,刊本。是书苕上愚公着。俱全。

《登坛必究》五部,刊本。是书明王鸣鹤编。俱不全。

《明将略》二部,刊本。是书明潘康录。俱全。

《武备全书》一部,刊本。是书明汪万顷纂。不全。

《熙朝奏议》一部,刊本。是书明吴道行辑。全。

《万历疏抄》一部,刊本。是书无撰人姓名。不全。

《绀珠集》一部,刊本。是书明王玉汝纂。不全。

《明季遂志录》一部,刊本。是书明郑亦邹撰。不全。

《翰海》四部,刊本。是书明沈佳允、陈继儒等辑。一部全,三部不全。

《如面谈》一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纂。不全。

《鸳鸯谱》一部,刊本。是书明阴太乙辑。不全。

《四六新书》二十部,刊本。是书黄始选。十三部全,七部不全。

《新书广集》十七部,刊本。是书黄始选。十二部全,五部不全。

《尺牍新语》三十部,刊本。是书徐士俊选。二十部全,十部不全。

《尺牍新钞》十二部,刊本。是书高阜等选。八部全,四部不全。

《留青集》二十五部,刊本。是书陈枚辑。十六部全,九部不全。

《留青新集》十六部,刊本。是书陈枚辑,张国泰订。俱全。

《留青广集》二十部,刊本。是书陈枚辑。十四部全,六部不全。

《留青采珍集》十二部,刊本。是书陈枚辑,沈近思订。俱全。

《写心集》十二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七部全,五部不全。

《写心二集》六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俱全。

《结璘集》五部,刊本。是书周在浚纂。四部全,一部不全。

《广舆记》二十二部,刊本。是书明陆应阳撰。俱全。

《槎庵小乘》一部,刊本。是书明来斯行撰。不全。

《澹园续集》一部,刊本。是书明焦竑着。不全。

《黄离艹》一部,刊本。是书明郭正域着。不全。

《寓林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黄汝亨着。不全。

《青光》一部,刊本。是书茅元仪着。全。

《青油史漫》一部,刊本;《南枢陪论》一部,刊本;《三戍丛谈》一部,刊本;《东便门记事》一部,刊本;《三山逸邻》一部,刊本;《续三山逸邻》一部,刊本。是书俱茅元仪着。不全。

《几亭全书》三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二部全,一部不全。

《几亭外书》一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不全。

《几亭文录》一部,又《续文录》三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俱全。

《李氏全书》七部,刊本。是书明李贽着。四部全,三部不全。

《李氏焚书》十二部,刊本。是书明李贽着。俱全。

《碧山学士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黄洪宪着。不全。

《响玉集》一部,刊本;《公槐集》一部,刊本。是书俱明姚希孟着。俱不全。

《皇极篇》一部,刊本。是书明文翔凤着。全。

《容台文集》一部,刊本。是书明董其昌着。不全。

《容台诗集》一部,刊本;《容台别集》一部,刊本。是书俱明董其昌着。俱全。

《陈眉公集》二部,刊本。是书明陈继儒着,陆云龙评选。俱全。

《眉公诗钞》一部,刊本。是书明陈继儒着。不全。

《晚香堂小品》二部,刊本。是书明陈继儒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王季重杂序》一部,刊本;《游唤》一部,刊本。是书俱明王思任着。俱全。

《历游草》一部,刊本。是书明王思任着。不全。

《媚幽阁文娱》一部,刊本。是书明郑元勋选。全。

《湘帆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傅占衡着。全。

《三易集》二部,刊本。是书明唐时升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杜曲集》二部,刊本。是书明戴澳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揭蒿庵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揭重熙着。全。

《无梦园集》二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着。俱不全。

《陈明卿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着,陆云龙选。全。

《张侗初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张鼐着,陆云龙选。全。

《宝日堂初集》二部,刊本。是书明张鼐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已吾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陈际泰着。不全。

《太乙山房文集》二部,刊本。是书明陈际泰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七录斋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张溥着。不全。

《鸿宝应本》十四部,刊本。是书明倪元璐着。七部全,七部不全。

《萤芝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张明弼着。不全。

《芑山文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张自烈着。不全。

《邱邦士集》二部,刊本。是书明邱维屏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环中堂文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方孔照着。全。

《四忆堂诗》二部,刊本。是书侯方域着。俱全。

《南雷文定》二部,刊本;《南雷文约》一部,刊本。是书俱黄宗羲着。俱全。

《亭林文集》三十五部,刊本。是书顾炎武着。俱全。

《亭林诗集》三部,刊本。是书顾炎武着。一部全,二部不全。

《白耷山人文集》二部,刊本。是书阎尔梅着。俱全。

《白耷山人诗集》一部,刊本;《阎古古诗》一部,刊本。是书俱阎尔梅着。俱不全。

《阐义》一部,刊本。是书吴肃公着。全。

《春酒堂诗》三部,刊本。是书周容着。二部全,一部不全。

《荣木堂文集》一部,刊本;《荣木堂诗集》一部,刊本。是书俱陶汝鼐着。俱全。

《徧行堂续集》一部,刊本。是书释澹归着。全。

《青来阁二集》二部,刊本。是书明方应祥着。俱全。

《壶山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陈孝威着。木迭。

《大樗堂初集》一部,刊本。是书王隼着。不全。

《岭南三家诗选》一部,刊本。是书王隼选。不全。

《觚剩》五部,刊本。是书钮琇辑。四部全,一部不全。

《觚剩续编》十二部,刊本。是书钮琇辑。俱全。

《定山堂文集》一部,抄本;《定山堂诗集》一部,刊本;《龚鼎孳诗》一部,刊本;《香岩斋诗集》一部,刊本;《龚鼎孳奏议》二部,刊本。是书俱龚鼎孳着。俱全。

《牧斋诗》一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全。

《初学集》十五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十部全,五部不全。

《有学集》十八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十二部全,六部不全。

《杜诗笺注》三十五部,刊本。是书钱谦益注。俱全。

《列朝诗集》十六部,刊本。是书钱谦益辑。四部全,十二部不全。

《列朝诗集小传》三部,刊本。是书钱谦益撰。二部全,一部不全。

《牧斋尺牍》六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四部全,二部不全。

《广东文集》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选。不全。

《翁山文外》一部,刊本;《道援堂集》一部,刊本。是书俱屈大均着。俱不全。

《翁山诗集》二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广东新语》二部,刊本;《翁山诗外》一部,刊本;《翁山诗外选略》一部,刊本;《登华山记》二部,刊本。是书俱屈大均着。俱全。

《四书讲义》十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八部全,二部不全。

《四书语类》三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二部全,一部不全。

《四书语录》四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三部全,一部不全。

《论文汇钞》一部,刊本;《四书题说》一部,刊本。是书俱吕留良着。俱不全。

《易经详解》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八大家古文精选》三十八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三十部全,八部不全。

《吕子评语》一部,刊本;《晚村文集》一部,刊本;《晚村时文》一部,刊本;《晚村古文》一部,刊本。是书俱吕留良着。俱全。

《吕评罗文止稿》二十部,刊本;《吕评金正希文》二十部,刊本;《天盖楼各种文选》二十五部,刊本。是书俱吕留良选。俱全。

《吕评陈大士文》二十三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九部全,四部不全。

《吕评艾千子稿》八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五部全,三部不全。

《吕评钱吉士稿》十六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部全,六部不全。

《医贯》四十三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三十部全,十三部不全。

《南山集》一部,刊本。是书戴名世着。不全。

《戴田有文稿》二十八部,真按:戴名世,字田有。刊本。是书戴名世着。二十部全,八部不全。

《笠翁一家言》十五部,刊本。是书李渔着。四部全,四部不全;又另板四部全,三部不全。

《耐歌词》三部,刊本。是书李渔着。俱全。

《式馨堂诗集》一部,又《诗后集》一部,刊本。是书鲁之裕着。俱全。

《国朝诗观》一部,刊本。是书王锡侯选。全。

《试帖详解》三部,刊本。是书王锡侯纂。俱全。

《鸳鸯绦传奇》一部,刊本。是书海来道人着。不全。

以上通共书二百四十一种,计一千一百七十二部,又板片一副,计二百二十一块。(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

户部为遵旨查议事。

陕西司案呈,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五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自七月起至九月止,进过全书六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十六次之沈〔清〕藻、真按:沈清藻。记过十次之翁树棠、卢遂、记过六次之吴锡龄、记过二次之高中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记过之总裁嵇<璜>等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八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悞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奉旨: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分校、覆校各员应议者,止须罚俸三个月。钦此。钦遵在案。应将记过九次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记过一次之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蔡<新>、记过十次之户部侍郎 署吏部侍郎董<诰>、记过八次之兵部侍郎曹<文埴>、记过二次之总阅 大理寺卿李绶,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四十一次之总校 归班进士朱钤,记过十八次之检讨何思钧,记过十七次之归班进士今授江苏桃源县知县杨懋珩,记过十次之编修王燕绪,记过三次之归班进士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五十次之分校 编修周永年,记过二十次之编修励守谦,记过十八次之编修今授贵州学政潘曾起,记过十四次之编修于鼎、吏部主事冯培,记过八次之候补中书黄晃,记过六次之户部主事李楘、国子监助教陈木、候补中书陆湘、李荃、检讨孙玉庭,记过四次之内阁中书今升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国子监助教张曾炳、编修庄通敏,记过二次之中书杨世纶、编修陈昌齐、秦泉,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何思钧、王燕绪、张曾炳已患病调理,孙玉庭、秦泉已经丁忧,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查曹<文埴>有纪录二次,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六个月,连前共罚俸九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合计抵销。李绶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六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免其罚俸。于鼎有纪录二次,缪琪、潘曾起、李楘、叶兰、张曾炳俱有纪录一次,各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陈昌齐有纪录三次,冯培、秦泉俱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题,本月二十二日奉旨:嵇璜、蔡新、董诰俱着罚俸六个月,周永年、励守谦、庄通敏俱着罚俸三个月,何思钧、王燕绪、孙玉庭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曹文埴着销去纪录一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李绶、于鼎、潘曾起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陈昌齐、秦泉各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等因前来。

查此案兵部侍郎曹<文埴>等罚俸议以纪录抵销之处,毋庸议外。应将四库全书馆总裁 大学士嵇<璜>等罚俸之案注册,应扣俸银,行文内阁等衙门,于造送领俸册内声明坐扣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内阁移会) 八五九 两广总督巴延三为解送空格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三日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总督广东、广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革职留任觉罗巴<延三>为札遵事。

据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郑源璹会同按察使司按察使景禄详称:

奉两广总督部堂觉罗巴<延三>札开,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八日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板片者,即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本部堂。札司会同飞饬各属,遵照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立即签出呈缴,汇请解京填补。等因。又奉前任广东巡抚部院李<湖>札同前事,仰司奉此。依经转饬各府州县详细检查,并令责处该学教官就近搜访,如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致送。并奉前任广东巡抚部院李<湖>奏覆,俟各属缴书到省,委员覆阅汇齐签出,遵旨解京,恭候勅下馆臣查明,酌量填补。等因。于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十三日奉到朱批:览。钦此。在案。随据各属陆续将书本申缴到司,俱经发交书局委员覆阅去后。

兹据书局委员署广粮通判郑寅谷、署广丰库大使韩国璋申称,遵将先后奉发各种书本,细加查阅,内有《唐诗笺注》等八种,均系并无违碍、不应销毁之书,印本内多有空格处所,相应逐一签出,申缴委员解京填补等由到司。据此,本司等复核无异。今查有委解紫榆木段之顺德县典史王彬赴京之便,相应详请缮给咨批并印封壹个发司,以便封固,转给该委员王彬解送军机处查收,交馆填补。候奉发还,饬令各该州县查板补行填刻等由。到本部堂。据此,除另备咨批印封发司将各书封固转给该委员王彬领赍解送外,合先咨达。

再,广东巡抚系本部堂兼署,毋庸会衔,合并声明。

为此咨呈察照施行,须至咨呈者。

右咨呈军机处。(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六○ 满票签为发报进呈全书之期另添马匹负送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四日

满票签为移付事。

准缮写四库全书处付称,本月初一日准军机处交片,本日奉旨:此次巡幸盘山,随报进呈之四库书,每报呈进一百五十本。将来巡幸热河,每报呈进二百本。钦此。卽遵照办理无悞等因,相应移付贵处回明中堂,每报添设包马三匹负送等因前来。

本处已回明中堂,相应移付贵厅转行文兵部。每逢发报之期,另添包马三匹,在东华门伺候,以便应用可也。须至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八六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考证王羲之兼衔情形片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臣等遵旨交四库馆查晋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考晋《职官志》,郡置太守,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当时会稽有王封,故以太守为内史,其加右军将军,乃晋代兼衔之制。《晋书》所载,如陶侃为鹰扬将军,江夏太守温峤为建威将军,上党太守顾荣为右将军,丹阳内史郗愔为辅国将军,会稽内史王述为建威将军。会稽内史若此类者甚多。详核史传,当时太守亦不尽兼将军之号。其地居险要及控阨边塞者,特加此号,以为威重。会稽为濒海要地,故前后居此任者,率有加衔。又考《通典》,魏有左军,晋武帝又置前军、右军。泰始八年,又置后军,是为四军。将军有领兵屯卫之责,如晋裴頠为国子监祭酒兼右军将军,寻迁左军将军,屯万春门,其职当在京师。至王羲之之为右军将军,乃兼衔,非必实有领兵之责也。又按唐以前文武除授,不分二途。如将军一官,晋武帝时重其选,多以朝廷清重之士居之,当时率由文职迁转,亦有因辅政出镇而加号者。如晋《职官志》及杜佑《通典》各书,辨论甚详。臣等现率同总纂各员详悉考证,逐加按语。将来凡遇各项官制内有似此者,俱拟一并加按进呈。是否?伏候训示。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六二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所有《沧浪乡志》一案无庸查办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南巡抚李<世杰>,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上谕:

李世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内摘出各种字句,指为狂悖,并称饬属查明住址,密往各家搜讯,并将刊刻志书之高治清父子生监斥革,作序之教授翁垧解任质讯。等语。此事办理太过。外间刊刻书籍,如果有实在违悖不法语句,自应搜查严办。今阅李世杰所奏书内签出之处,如「幕天席地」,乃系刘伶《酒德颂》中成语,「玉盏长明」,系指佛灯而言,相沿引用,已非一日,何得目为悖妄?又志中所称「曾王父」字样,亦不过泥古之过。其名字内有称「弘远」、「弘开」者,尤为乡愚无知,不足深责。若俱以违悖绳之,则如从前之赵弘恩、陈弘谋等,又将何说?至书中如「德洋思溥」、「运际升平」等语,乃系颂扬之词。该抚亦一例签出,是颂扬盛美亦干例禁,有是理乎!书内如此等类,不一而足。各省查办禁书,若俱如此吹毛求疵,谬加指摘,将使人何所措手足耶!此事总因李世杰文理不通,以致办理拘泥失当如此。朕于此等字句微疵,从不肯有意推求,所谓不为已甚之素志,实天下人所共闻共见者,李世杰何未见及此!所有此案《沧浪乡志》,竟无庸查办。其刻书、作序并案内干连人等,俱着加恩宽免,概予省释。并将此通行传谕各督抚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南巡抚李<世杰>,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奉上谕:

昨据李世杰奏查办《沧浪乡志》一书,其签出之处种种失当,已详悉谕知,令其无庸查办矣。此等书籍,不过无识乡愚杂凑成编,并非有心违悖者可比。何必过事吹求。李世杰卽不通文理,亦应留心检阅,乃任听庸劣幕友属员谬加签摘,以致拘泥失当,滋扰闾阎。若办理地方事务皆似此草率,漫不经心,何以胜封疆重任耶!着将此遇奏事之便,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

又议承办《通鉴长编》内,于庙讳仅缺一笔,不行敬谨全避之编修吴省兰遵旨议处,照例降级一疏,奉谕旨:

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起居注册)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

大学士 四库馆正总裁 管翰林院事臣英廉谨奏:

前经臣遵旨将各省遗书内查出之应行抽毁各片,同原书一并进呈,奉旨将抽出应毁篇页存览,其应发回原省各书,着发出再行查看。钦此。臣遵卽交原办之纂修官戴衢亨、蔡廷衡、王春煦、吴省兰、吴裕德、吴舒帷、吴锡麟、孙希旦、陆伯焜、陈万青等,将此项应行抽毁各书原本通行覆加详核,现据逐一查检完竣。佥称此内应毁各条,俱已查明抽出,前经缴进销毁,其余详细检核,实在并无违碍字句等语。臣与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公同复核无异,理合奏明,诸遵照原奉谕旨,行知各省,令其遇便陆续领回。

再,查应行全毁各书,亦系从各省所进遗书中检出,恐外间未奉明禁,尚有留存,臣现在开缮清单,行知各该督抚,令其遵照严查解京销毁,毋使少有遗留。其应行抽毁之本,亦将应抽各条详悉开明知照,令其将应毁篇页严行查抽封固,一体解毁。如有原板者,将板内一并查明铲毁。合并声明。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谨奏,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八六六 署湖南巡抚李世杰奏覆遵旨省释《沧浪乡志》案内人员折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署理湖南巡抚臣李世杰跪奏,为遵旨奏覆事。

本年三月二十三日接奉上谕:李世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云云。钦此。臣跪读之下,仰见圣恩广大,启迪颛蒙,矜宥愚氓之至意。

臣卽于奉到谕旨之日,率同司道府唤集在省之高治清等,宣传恩旨,概予省释,并令伊等益知戒慎淑身,永戴皇上如天之仁。咸各叩头感颂回籍。尚有未唤到之干连人等,概停查唤。其解任来省质询之宝庆府教授翁炯,业经质明实系高治清借名作序,亦卽饬令仍回本任供职外,所有宣传恩旨,省释缘由,理合恭折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廿三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四日

安徽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上谕:李世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云云。钦此。臣跪读之下,仰见我皇上鉴空衡平,明察□烛,体恤下隐,无微不至。臣初任封疆,仰蒙训示,遇有此等案件,固不敢妄事吹求,上负圣德,而法有必行,亦不敢因屡奉恩旨,或存疏懈,惟有仰体圣心,详悉察勘,期于不枉不纵,以副圣主持平执法之至意。

所有臣奉到谕旨,理合恭折覆奏,伏乞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六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六八 护理江西巡抚冯应榴奏覆钦遵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缘由折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日

护理江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冯应榴跪奏,为钦奉圣训,恭折覆奏事。

本年四月初一日接奉上谕:李世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内,摘出各种字句,指为狂悖,并称饬属查明。等因。钦此。臣伏思违碍书籍原当查缴净尽,其谬托立言妄匿并不遵奉恩旨依限首缴者,一经发觉,断不应少有宽假。若不过字句失检,及迂儒泥于用古,语有微疵,自毋庸过为指摘。如有挟嫌图诈、借词讦告者,不但不应准理,并当立治其诬捏倾陷之罪,以弭戢刁风。我皇上至圣〔至〕明,于查缴禁书一事,从不稍有苛求,卽如近日因福建海澄县民周铿声、河南光州民萧万成挟嫌妄告悖逆二案,特颁谕旨,宣示臣民,业经通行晓谕在案。

兹复钦奉上谕,训示周详,臣跪读之下,益仰见圣主大公至正,不为已甚之至意。臣当卽转饬各属一体钦遵,自后核办禁书,不得拘泥吹求,办理过当,及轻听讦告,致长刁风。其有实在违背诗文书籍,必实力查缴,毋许片纸只字存留,又不得指为无碍,稍滋轻纵。

所有臣奉到谕旨缘由,理合缮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廿四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九日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九日奉旨:

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七○ 谕辽金元三史承办官平恕等俱着加一级纪录三次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五日

吏部议覆方略〔馆〕办理辽金元三史告威,遵旨议叙,将迅速妥协之承办官翰林院侍讲平恕等照例分别加级、纪录一疏,内阁奉谕旨:

平恕、李尧栋、黄寿龄、邱庭漋、章宗瀛俱着加一级,纪录三次。余依议。(起居注册)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

武英殿奏,呈进子、集两部第一分全书,业经装成列架,并添派缮书各签之进士王鹏等十三人赶缮各签请旨一疏,奉谕旨:

知道了。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天气晴霁时,卽陆续发回,不必俟至八月。(超居注册) 八七二 谕内阁着将《明朝宫史》照依原本抄入四库全书以为殷鉴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

昨于养心殿存贮各书内,检有《明朝宫史》一书,其中分类叙述宫殿、楼台及四时服食宴乐,并内监职掌、宫闱琐悉之事。卷首称芦城赤隐吕毖较次,其文义猥鄙,本无足观。盖明季寺人所为,原不堪采登册府,特是有明一代粃政多端,总因奄寺擅权,交通执政,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任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每阅明代宦官流毒事迹,殊堪痛恨。即如此书中所称,司礼监掌印秉笔等,竟有「秩尊视元辅,权重视总宪」之语。以朝廷大政,付之刑余,俾若辈得以妄窃国柄,奔走天下,卒致流寇四起,社稷为墟,伊谁之咎乎?着将此书交该总裁等,照依原本抄入四库全书,以见前明之败亡,实由于宫监之肆横。则其书不足录,而考镜得失,未始不可,藉此以为千百世殷鉴。并将此旨录冠简端。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七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钦遵谕旨嗣后一切书籍自应区别办理折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日

窃臣接奉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上谕:李士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真按:前文均作李世杰。】摘出各种句字,指为狂悖,加恩概予省释。等因。钦此。臣跪读之下,仰见我圣主大公至正、不为已甚之至意。

伏思直省不法之徒所著书籍内,或心存怨望,或词句悖妄,固当彻底严查,尽法究处,以警奸邪而彰国宪。若无悖逆之心,亦无违碍之语,自应区别办理。臣前在山西巡抚任内,办理举人王尔扬所作《李范墓志》一案,拘泥失当,荷蒙皇上敎诲矜全。兹复蒙圣明指示,嗣后凡遇一切书籍,臣当更加详慎,不敢无故吹求,亦不敢因奉此旨,稍存宽纵。

所有钦遵谕旨缘由,谨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七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集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真按:此处标点与前者不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钦遵。各在案。

上年十二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节经按季查核。所有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进过全书八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八十八次之宋枋远、记过三十四次之胡士震、记过六次之吴锡龄、记过四次之翁树棠、高中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曹文埴记过四次;总阅德保、周煌、汪永锡各记过二次,阿肃记过三次,谢墉、庄存与、钱载、吉梦熊、窦光鼐各记过一次,李绶记过四次,尹壮图记过五次;总校朱钤记过八十六次,缪琪记过八十一次,何思钧记过五十五次,徐以坤记过四十四次,仓圣脉记过三十九次,杨照记过三十七次,王燕绪、孙溶各记过三十一次,杨懋珩记过二十次,潘有为记过五次;分校汪日赞记过七十四次,胡予襄记过五十二次,李楘记过五十次,陈昌齐记过四十一次,雷纯记过四十次,汤垣记过二十八次,于鼎、李荃、孙球、蔡镇各记过二十四次,刘权之、范衷、王庆长各记过二十二次,郭祚炽记过二十次,王春煦、金光悌记过十八次,俞大猷记过十三次,许兆椿、李镕、李斯咏各记过十二次,【真按:前多作李斯咏。】吴典记过十一次,叶兰、牛稔文各记过十次,王坦修记过九次,励守谦、盛惇崇、罗万选、江学金、镜樾、邵晋涵各记过八次,刘校之、康仪钧、曹锡龄、王家宾、季学锦各记过六次,庄通敏记过五次,潘庭筠、吴寿昌、陈初哲、方炜、胡敏、饶庆捷、周鋐、苏青鳌、王增各记过四次,周兴岱、吴鼎雯、庄承籛各记过三次,叶菼、秦泉、蔡必昌、莫瞻菉、冯培、杨世纶、卜惟吉、沈培、张曾炳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七五 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永乐大典》各书错字并总裁等记过清单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

办理四库全书处于本年正月初九日进呈《永乐大典》第二、三、四分整散各书一千四百五十五册,内指出错字书一百七十二本。今将总裁、总阅、分校记过次数开后。

计开:

《续后汉书》「肓」讹「盲」,总阅尹壮图记过一次,分校王春煦记过一次;「网」讹「纲」,总阅尹壮图记过一次,分校王春煦记过三次;「稚」讹「雉」,总阅尹壮图记过一次,分校王春煦记过三次;「十八」讹「十六」,分校王春煦记过三次;「鄙宗」误「鄙愚」,分校王春煦记过三次;「下」讹「以」、「观」讹「叹」,总阅尹壮图记过二次,分校王春煦记过二次;「下」讹「以」、「观」讹「叹」,分校王春煦记过二次;「观」讹「叹」,分校王春煦记过一次。

《续资治通鉴长编》「障」讹「幛」,总阅周煌记过二次,分校刘校之记过三次;「贞观」讹「正观」,分校刘校之记过三次;「干」讹「亁」,分校王坦修记过三次;「几」讹「机」,分校王坦修记过三次;「藩」讹「籓」,总阅德保记过一次,分校王坦修记过三次;「邶」讹「卫」,分校李尧栋记过三次;「愊」讹「幅」,分校范衷记过一次;「府」字上有墨污,分校范衷记过五次;「听」字缮写潦草,分校王增记过一次;「对」讹「曰」,分校王增记过一次;「虽」作「((兑去儿改厶)佳)」,系俗体,分校陈昌齐记过一次;「议」字写不成字,总阅汪永锡记过一次,分校吴典记过一次;「蚕」作「蚕」,系俗体,分校吴典记过一次;「瑭」字讹写,分校邹炳泰记过一次;「连」讹「运」,分校邹炳泰记过一次;「佞」讹「侫」,分校俞大猷记过一次;「公」字上误加墨圈,分校于鼎记过一次;「枉」讹「祍」,分校范衷记过一次。「文宣」下原脱「二帝」二字,分校范衷记过三次;脱一「序」字,分校于鼎记过三次;「伐」讹「代」,分校邵晋涵记过三次;遗漏末行标明年号,分校俞大猷记过三次;「闱」讹「帏」,分校俞大猷记过三次;「罽」讹「(罽去厂)」,分校俞大猷记过三次;「麻」作「麻」,系俗体,分校俞大猷记过三次;「化」讹「熙」,分校吴鼎雯记过三次;「跸」讹「驆」,分校邹炳泰记过三次;「几」讹「凡」,分校邵晋涵记过二次;「牖」讹「牗」,分校邹炳泰记过二次;「斤」作「觔」,系俗体,分校邵晋涵记过三次;「赃」讹「赃」,分校吴典记过三次;「兴」讹「与」、「凄凄」讹作「凄凄」,分校苏青鳌记过二次;「凄凄」讹「凄凄」,分校苏青鳌记过二次【真按:何故重出一次,只差一「作」字!】,「献」作「献」,系俗体,分校陈昌齐记过二次;「阼」讹「祚」,分校陈昌齐记过三次;「赃」讹「赃」,分校陈昌齐记过二次;「赃」讹「赃」,分校王增记过一次。

《汉滨集》内「人」讹「今」,总裁曹<文埴>记过二次,分校陈昌齐记过三次。

《逍遥集》内「蛾」讹「娥」,分校庄承籛记过三次。

《后乐集》内「绎」讹「驿」,分校周兴岱记过三次。

《文选 颜鲍谢诗评》内「籍」讹「藉」,分校刘权之记过三次;「阶」字填补未完,分校刘权之记过十次。

《榘庵集》内「时雨时风」误作「时风时雨」,分校许兆椿记过三次。

《汉滨集》内「彼」字挖补未填,分校陈昌齐记过五次;「镇」字挖补未填,分校陈昌齐记过五次。

《昌谷集》内「蓬」讹「篷」,分校于鼎记过三次;「羡」字挖补未填,分校于鼎记过五次。

《缘督集》内「赣」讹「贑」,总阅窦光鼐记过一次,分校陈昌齐记过二次;「日」讹「目」,分校陈昌齐记过二次;「天」字空白未填,分校陈昌齐记过五次;「涵」字空白未填,分校陈昌齐记过五次;「逊」字空白未填,分校陈昌齐记过五次;「天」字重写,分校陈昌齐记过一次。

《大隐居士集》「网」字上有墨点,分校李尧栋记过一次。

《云溪集》内「日」讹「年」,分校王增记过一次。

《大金吊伐录》内「遑」讹「皇」,分校于鼎记过二次;「几」讹「机」,分校于鼎记过二次;「徧」讹「偏」,分校于鼎记过三次;「遑」字填写未匀,分校于鼎记过一次;「遑」讹「皇」,又脱写「冀」字,分校于鼎记过二次;

《西汉年纪》「豺」讹「(豸寸)」,分校李尧栋记过三次。

《左氏传续说》内「聩」讹「瞶」,分校刘权之记过三次;「杼」字填补未完,分校刘权之记过五次。

《周官集传》内「壁」讹「璧」,分校许兆椿记过三次;「箫」讹「萧」,分校讦兆椿记过三次;「毄」讹「(毄去口改山)」,分校许兆椿记过三次。

《周易详解》内「两」作「両」,系俗体,分校庄通敏记过二次;「朿」讹「东」,分校庄通敏记过二次;「盍」讹「盖」,分校庄通敏记过一次。

《厚斋易学》内「涵」讹「(氵凾)」,分校范衷记过三次;「系」讹「系」,分校范衷记过三次;「甫」讹「父」,分校范衷记过二次;「旨」讹「指」,分校范衷记过三次;「羑」字写不成字,总阅李绶记过一次,分校吴典记过一次;「瞰」讹「(耳敢)」,分校吴典记过一次;「大」讹「太」,分校范衷记过一次。

《家山图书律吕之图》内「正月」讹「三月」,分校刘权之记过一次。

以上总裁曹<文埴>记过二次;总阅李绶记过一次,总阅窦光鼐记过一次,总阅周煌记过二次,总阅德保记过一次,总阅尹壮图记过五次,总阅汪永锡记过一次;分校刘权之记过二十二次,分校许兆椿记过十二次,分校庄通敏记过五次,分校范衷记过二十二次,分校吴典记过七次,分校陈昌齐记过四十一次,分校刘校之记过六次,分校王春煦记过十八次,分校王坦修记过九次,分校王增记过四次,分校李尧栋记过七次,分校周兴岱记过三次,分校于鼎记过二十二次,分校邵晋涵记过八次,分校俞大猷记过十三次,分校吴鼎雯记过三次,分校庄承籛记过三次,分校邹炳泰记过七次,分校苏青鳌记过四次。(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七六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吏部为遵旨查议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题,四月初二日奉旨:嵇璜、蔡新、董诰、曹文埴、德保、达椿、庄存与、周煌、钱载、钱士霎、窦光鼐、倪承宽俱着罚俸六个月;王燕绪、励守谦、戴衢亨、汪镛、庄通敏、潘曾起、邵晋涵、冯敏昌、李镕、范来宗、孙希旦俱着罚俸三个月;何思钧、闵惇大、钱世锡、戴联奎、王允中、朱钤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沈初着销去纪录一次,仍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尹壮图、李绶、汪永锡、曹锡龄、缪晋、季学锦、陈昌齐、庄承籛、苏青鳌、严福、邹奕孝、章宗瀛、吴省兰、吴鼎雯、王春煦、周兴岱、罗修源、施培应、秦泉、范衷、王增、温常绶、朱攸、潘庭筠、吴锡麒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平恕、许兆椿、张焘、徐立纲、邹炳泰、裴谦、吴裕德、俞大猷、于鼎、汪如洋、汪(上旦下永)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录黏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计黏单壹纸。

附 吏部题遵旨会议四库全书处人员罚俸记过情形本

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上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进过全书六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七十八次之陈墉,记过六十六次之沈清藻,记过四十八次之陈文枢,记过四十六次之宋枋远、胡士震,记过二十八次之翁树棠,记过二十八次之卢遂,记过十次之高中,记过十次之吴锡龄,记过二次之王嘉曾,已经病故毋庸议外;【真按:似与前断句不同.病故之后有断句.下文同此.殆非出于一人之手或一时之手.】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蔡新、沈初各记过一次,董诰记过四次,曹文埴记过七次;总阅德保记过三次,达椿、庄存与、尹壮图、李绶各记过二次,周煌、钱载各记过五次,钱士云记过一次,江永锡记过六次,窦光鼐记过四次,倪承宽记过三次;提调吴裕德记过三十一次;总校王燕绪记过二百八十六次,朱钤记过一百三十一次,何思钧记过一百二十四次,仓圣脉记过八十九次,杨懋珩记过四十四次,缪琪记过三十四次;分校陆湘记过九十八次,励守谦记过九十二次,陈昌齐记过八十八次,刘源溥记过四十次,俞大猷记过二十九次,于鼎记过二十八次,庄承籛、范衷各记过二十六次,苏青鳌记过二十三次,缪晋、吴省兰各记过二十二次,李斯咏、真按:前才复有作李斯咏者.今此又复作李斯咏矣.蔡必昌、石鸿翥各记过二十次,吴鼎雯记过十八次,王增、卜维吉各记过十六次,平恕、曹锡龄、罗万选、钱世锡、温常绶、许兆椿各记过十四次,戴衢亨、汪镛、雷纯、金光悌、张慎和、庄通敏各记过十二次,郭祚炽、汪锡魁、范鏊、牛稔文、严福、潘曾起、邵晋涵各记过十次,王锺泰、朱攸、张虎拜、常循、闵惇大各记过八次,王春煦、汪如洋、潘庭筠、袁文邵、甄松年、邱桂山、汪日赞、王璸、胡予襄、戴联奎各记过六次,吴锡麒、李荃、汪(上旦下永)、潘奕隽、孙球、张焘、秦瀛、孙溶、叶菼、王汝嘉、陈木、冯敏昌、康仪钧、刘图南、季学锦、周鋐各记过四次,邹奕孝、周兴岱、罗修源、徐立纲、邹炳泰、王学海、王允中、裴谦、田尹衡、李镕、章宗瀛、吴绍昱、朱炘、盛惇崇、施培应、秦泉、徐步云、范来宗、张曾炳、胡敏、孙希旦、叶兰、沈凤辉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误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奉旨: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分校、覆校各官应议者,止须罚俸三个月。钦此。钦遵。在案。除记过十次之国子监助教汪锡魁已经病故毋庸议外;应将记过九次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记过一次之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蔡<新>、兵部侍郎沈<初>,记过四次之户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董<诰>,记过七次之兵部侍郎曹文埴,【真按:下文二厢字疑当作镶字!镶黄旗也.】记过三次之总阅 礼部尚书 厢黄旗汉军都统德保,记过二次之礼部侍郎 厢黄旗满洲副都统兼公中佐顿达椿、礼部侍郎庄<存与>、内阁学士尹壮图、大理寺卿李绶,记过五次之兵部尚书周<煌>、礼部侍郎钱载,记过一次之兵部侍郎钱士云,记过六次之内阁学士汪永锡,记过四次之宗人府府丞窦光鼐,记过三次之太常寺卿倪承宽,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三十一次之提调 翰林院编修吴裕德,记过二百八十六次之总校 编修今赏给中允衔王燕绪,记过一百三十一次之归班进士今赏给编修衔朱钤,记过一百二十四次之检讨何思钧,记过八十九次之编修已经降调今赏给庶吉士仓圣脉,记过四十四次之归班进士今授江苏长洲县知县杨懋珩,记过三十四次之归班进士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九十八次之分校 候补中书陆湘,记过九十二次之编修励守谦,记过八十八次之编修陈昌齐,记过四十次之候补中书科中书刘源溥,记过二十九次之编修俞大猷,记过二十八次之编修于鼎,记过二十六次之詹事府右中允庄承籛、编修范衷,记过二十三次之编修苏青鳌,记过二十二次之编修缪晋、编修吴省兰,记过二十次之内阁中书李斯咏、国子监助教今授山西徐沟县知县蔡必昌、内阁典籍石鸿翥,记过十八次之编修吴鼎雯,记过十六次之编修王增、助敎卜维吉,记过十四次之詹事府右庶子平恕、编修曹锡龄、助教罗万选、检讨钱世锡、检讨温常绶、编修许兆椿,记过十二次之修撰戴衢亨、编修汪镛、兵部额外主事雷纯、中书金光悌、吏部员外郎张慎和、编修庄通敏,记过十次之道政司经历郭祚炽、刑部主事范鏊、起居注主事牛稔文、编修严福、编修今授贵州学政潘曾起、编修邵晋涵,记过八次之典籍今升山西蒲州府同知王锺泰,编修朱攸、中书今授河南学政张虎拜、学录常循、编修闵惇大,记过六次之编修王春煦、修撰汪如洋、编修潘廷筠、【真按:前多作庭者.又有作廷,疑作廷者误也.俟考!○下文即作庭!潘庭筠、潘廷筠未详孰是.以温庭筠例观之,是作庭为是也.】典籍袁文邵、中书甄松年、中书邱桂山、詹事府主簿汪日赞、吏部员外郎王璸、助教胡予襄、编修戴联奎,记过四次之编修吴锡麒、候补中书李荃、检讨汪(上旦下永)、候补中书潘奕隽、中书孙球、翰林院侍读张焘、中书秦瀛、中书科中书孙溶、候补中书叶菼、检讨王汝嘉、助教陈木、编修冯敏昌、中书康仪钧、中书刘图南、詹事府左赞善季学锦、助教周鋐,记过二次之祭酒邹奕孝、编修周兴岱、编修罗修源、编修今授安徽学政徐立纲、司业邹炳泰、中书王学海、检讨王允中、编修裴谦、中书今授湖北荆州府同知田尹衡、编修李镕、编修章宗瀛、户部额外主事吴绍昱、中书今授山西平阳府同知朱炘、兵部额外主事盛惇崇、编修施培应、编修秦泉、中书徐步云、编修范来宗、国子监监丞张曾炳、刑部主事胡敏、编修孙希旦、中书今授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候补中书沈凤辉,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沈初已告假回籍,应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王燕绪、何思钧、罗万选、闵惇大、汪如洋、潘庭筠、【真按:前方作廷,此又作庭!】汪(上旦下永)、吴绍昱、张曾炳俱患病调理,缪晋、卜维吉、钱世锡、郭祚炽、张虎拜、戴联奎、王允中、秦泉俱经丁忧,王汝嘉已经降调,袁文邵已告假回籍,孙球已治丧回籍,朱钤系候补之员,汪日赞已丁忧服满,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康仪钧、徐步云俱经革职,其罚俸之处均应注册。查沈初有纪录一次,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六个月,连前共罚俸九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仍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尹壮图有纪录三次,李绶有纪录一次,汪永锡有纪录二次,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曹锡龄有纪录七次,缪晋、季学锦俱有纪录五次,陈昌齐、庄承籛、苏青鳌、牛稔文、严福、邹奕孝、章宗瀛俱有纪录三次,吴省兰、吴鼎雯、张慎和、王春煦、周兴岱、罗修源、施培应、秦泉俱有纪录二次,范衷、李斯咏、王增、温常绶、朱攸、潘庭筠、【真按:前页作廷字!】吴锡麒均有纪录一次,俱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蔡必昌、平恕、许兆椿、王锺泰俱有纪录四次,范鏊、张焘、徐立纲、邹炳泰俱有纪录三次,周鋐、裴谦俱有纪录二次,吴裕德、俞大猷、于鼎、江如洋、甄松年、王璸、汪泉、朱炘俱有纪录一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内阁移会) 八七七 谕《明臣奏议》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交聚珍版处排印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旨:

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并交聚珍版处排印。钦此。

质郡王等纂办《明臣奏议》于是日恭进。【真按:不知此处何故低如许多格.也未加注字,不知何体何意也.】(军机处上谕档) 八七八 山西巡抚农起奏汇缴应禁书籍及板片情形折(附清单二)【真按:前文多作汇字.亦有作汇者.斯或又简化字之干扰乎?k按:汇者,水流会合。集韵.去声.队韵:「汇,水回合也。」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柳州)南北东西皆水汇。」 聚集、整合。如:「汇整」、「汇刊」、「汇编」。货币由甲地交付,于乙地收取。如:「汇款」、「汇兑」。 汇者,相同种类聚集成的东西。如:「字汇」、「词汇」、「语汇」。易经.泰卦.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古。」孔颖达.正义:「汇,类也。以类相从。」聚集。如:「汇集」。晋书.卷九.孝武帝纪:「道子荒乎朝政,过国宝汇以小人。」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序:「(唐玄宗)置集贤院部分典籍、干元殿博汇群书至六万卷,经籍大备。」简化字乃汇也.】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二日

山西巡抚臣农起跪奏,为汇缴应禁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前奉谕旨查禁违碍书籍,节经前抚臣陆续奏缴在案。嗣又续准各省咨查并本省续行查获各书,据司道等将查获书籍饬委书局各员逐细校勘,详解到臣。臣亲加检阅,内各省咨查书十一种,残缺不全书十二种,又尹嘉铨所著书籍字迹共五十六种,俱系续经查获,应请销毁。至山西省自行查获书八种内,朱国桢所辑《大训记》十本,语有违碍;又陈枚所选《留青采珍集》二部,载有钱谦益、屈大均、龚鼎孳等诗词,并黄华与陈简侯、柴绍勋与令威兵部各启,语多疵谬;又潘光祖所辑《纲鉴金丹》三十六本,载有《潘氏总论》陈仁锡序,末后附有《昭代纪要》二本,系陈建辑注,立论均多谬妄;又《唐归合选》一本,载有吕留良评语,《明文大小题商》八本,载有钱谦益、吕留良评语,《唐诗鼓吹笺注》六本,载有钱谦益序文,均应抽毁;又祁瑾所著《鸡肋集》四本,语句鄙俚;又祁瑾所刻《纲鉴编年录》八十本,于庙讳、御名均未敬避。查祁瑾系山西高平县人,已经物故。现据该县于祁瑾家内起获不全板片一千零二十九块,又续行查出尹嘉铨所刻《小学义疏引》五页、《小学体要》散篇五页,《升香志》一本、《健余存稿》散篇二页,均应销毁。臣查现获各书俱系刻本,不无散布流传,务须查缴净尽,以绝根株。除严饬各属实力访查并移咨各省一体遍行查缴外,谨将各书黏签封固,同起获板片委员解送军机处查收,进呈销毁。

再,此外查有应填空格书籍三种,臣一并签出,解送军机处,酌量填补,合并陈明。并将各书部数名目缮具清单,恭〔呈〕御览。

理合恭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六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一 山西省查缴各种书籍清单

谨将山西省查获各种应禁书籍、板片缮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湖广咨查:《李笠翁传奇》二部,刻本;王步青《小题分编》一部,刻本;李赞廷《如面谭新集》九部刻本。

陕甘咨查:过珙《古文觉斯全编》五部,刻本;陈继儒《致富奇书》五部,刻本;吴乘权《纲鉴易知录》一部,刻本;李沛霖《四书诸儒辑要》五部,刻本。

两江咨查:徐文弼《诗法度针》三部,刻本;陈枚《写心集》一部,刻本;李笠翁《尺牍初征》一部,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一部,刻本。

以上共书十一种,三十四部,共计四百三十六本。

尹嘉铨书籍:《偶然吟》四本,又散页一分,刻本;《诗绩》八本,又散页一分,刻本;《讲习录续编》一本,又散页一分,刻本;《观摩录》一本,又散页一分,刻本;《思诚轩奏疏》一本,刻本;《絜矩编》二十八本,又散页五十三分,刻本;《随五草》三本,又散页二分,刻本;《见贤录》二本,又散页四分,刻本;《真率集》二本,刻本;《真率集续编》五本,又散页一分,刻本;《志士八则》一本,又散页六分,刻本;《心箴十二义》散页七分,刻本;《博陵尹氏试草》散页一分,刻本;《学道指归》散页四分,刻本;《偶然吟续编》三本,又散页一分,刻本;《扬风录》散页一分,刻本;《共学编》散页一分,刻本;《见善录》散页二分,刻本;《年谱》一本,刻本;《甘藩偶录》二本,刻本;《表扬录续编》一本,刻本;《昭华诗草》一本,刻本;《小学后编》一本,又散页五分,刻本;《小学义疏内篇》十七本,刻本;《小学义疏外篇》十六本,刻本;《四礼典要》十本,刻本;《女孝经》十本,副本;《宫箴切要》十四本,刻本;《圣功指要》十四本,刻本;《闺范图》十五本,刻本;《小学或问》一本,刻本;《小学考证》一本,刻本;《家礼存义》序文三十三页,刻本;《作吏要言》一本,刻本;《存人说约》十九纸;《心图诗序》一纸;《甘藩存义记》墨搨一纸;《既见录》散页十五分,刻本;《贤母年谱》二本,刻本;《评王步青女》二篇,刻本;《孝经列传》十四本,刻本;《讲习录》散页一分,刻本;《尹嘉铨文》十五篇,刻本;《修能要道》二纸;《希圣宗传》五纸;《求己真铨》三纸;《谒郭有道祠诗》一纸;《谒文潞公祠诗》一纸;《谒洁惠侯祠诗》一纸;《北学编》一本,又散页一分,刻本;《扬风扢雅》一本,刻本;《孝经分传》十本,刻本;匾额字迹二纸;条幅字迹二纸;《谒虞士师祠诗》一纸;《祭告中镇等庙诗》一纸。

以上书五十六种,计一百九十二本,散页一百九分,序文三十三页,墨搨墨迹四十纸,时文十七篇。

山西本省查出:朱国桢《大训记》一部,刻本;《唐归合选》刻本,陈枚《留青采珍集》二部,刻本;潘光祖《纲鉴金丹》二部,刻本;《明文大小题商》刻本;郝天挺、廖文炳批注《唐诗鼓吹笺注》刻本;祁瑾《纲目编年录》一部,刻本;祁瑾《鸡肋集》一部,刻本;尹嘉铨《小学义疏引》五页,刻本;尹嘉铨《小学体要》散页五分,刻本;尹嘉铨《升香志》刻本;尹嘉铨《健余存稿》散页二分,刻本;《纲目编年录》不全板片一千二十九块。

以上共书十二种,计二百二十四本,散页七分,又五页;板片一千二十九块。

残阙不全书:

湖南咨查:《李笠翁传奇》三部,刻本。

陕甘咨查:吕留良选《唐荆川稿》七部,刻本;过珙《古文觉斯全编》二部,刻本;吴乘权《纲鉴易知录》三部,刻本;陈继儒《致富奇书》二部,刻本;王瀛客《小题三易集》六部,刻本;李笠翁《古今史略》刻本;王凤洲《纲鉴正约会纂》一部,刻本。

两江咨查:《归震川别集》,刻本;《樵史演义》一部,刻本。

湖南咨查:徐暄《明文得珠》,刻本。

江苏咨查:《张忠烈存集》,刻本。

以上书十二种,计一百七十九本,散页二十五页。

附二 山西省解填空格书籍清单

谨将山西省解填空格书籍缮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杨继盛全集》一部。 《说唐诗》一部。 《古文选释》一部。(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七九 谕内阁谭尚忠所办《涛浣亭诗》一案殊属过当交刑部另行具奏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三日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谕:

谭尚忠奏,歙县已故贡生方芬所著《涛浣亭诗》,语多狂悖,伊元孙方国泰隐藏不首一案,请将已故之方芬削坟戮尸,其隐藏诗集之方国泰照大逆知情容隐律问拟斩决。等因。办理殊属失当,已批交该部议奏矣。据称查出方芬诗集内有「征衣泪积燕云恨,林泉不共鸟啼新」,又「乱剩有身随俗隐,间谁壮志足澄清」,又「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等句,虽隐约其词,有厌清思明之意,固属狂悖。但不过书生遭际兵火,迁徙逃避,为不平之鸣,并非公然毁谤本朝者可比。方芬老于贡生,贫无聊赖,抑郁不得志,诗意牢骚则有之,况其人已死,朕不为已甚。若如此即坐以大逆之罪,则如杜甫集中穷愁之语最多,卽孟浩然亦有「不才明主弃」之句,亦岂得谓之悖逆乎?此等失意之人,在草泽中私自啸咏者甚多,若必一一吹求,绳以律法,则诗以言志,反使人人自危,其将何所措手足耶?从前查办河南祝万青家祠匾对及湖南高治清所刻《沧浪乡志》,吹求字句,办理太过,屡经降旨通谕各督抚,毋得拘文牵义,有意苛求,岂谭尚忠竟未之知耶?此案着交刑部,卽照此旨另行核拟具奏。如方芬诗集内,或另有不法字句,不止如折内所称,该抚未经摘出,或有不敢陈奏之语,并着该部详悉查明,再行核办请旨。若别无不法字句,即可毋庸办理。朕凡事不为已甚,岂于言语文字反过于推求?各省督抚尤当仰体朕意。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

据三法司核奏河南生员程明諲为郑友清妄作寿文,内有「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语言悖逆,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等因一折,所拟未为允协。程明諲妄作寿文及圈点成语之处,不过文理不通,滥用恶套,与公然造作悖逆语言者有间。郑友清疑有违碍,用纸贴出,并未径行告讦,乃程明諲心生忿怒,率领生徒胡高同等輙肆拳殴,并写斥骂语言,黏贴街市泄忿,此等党同恶习,实启师生门户之渐,于世道人心甚有关系,程明諲之罪实在于此。该犯毋庸照大逆凌迟处死律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所有缘坐各犯,俱着宽免,无庸查办。其徒胡高同、杨殿材、王国华、李梦蓉等逞强肆殴,为师泄忿,均非安分之徒,卽着照部议完结,以示惩儆。余依议。朕办理庶狱,一秉大公,所犯情罪,悉视其人之自取。似此门户之见,尤宜整饬,以靖士风。将此通谕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一 掌云南道监察御史朱依鲁奏参修书处督催供事乖谬刁玩折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九日

掌云南道监察御史臣朱依鲁谨奏,为参奏修书处乖谬之督催、刁玩之供事,以端风纪事。

窃照武英殿办理四库全书提调、督催二处,各派供事承值,而督催处稽查功课,按季奏报,向由提调处供事开送。兹有承办督催事务 编修祥庆,于前月抄查出月报字数册内有私自改增之处,询知月报清单系提调处供事杨承业开写遗漏,因自知错误,不敢回明本官,私向督催处之供事庄宝符、陈三聘二人商同更正,亦未回明祥庆。祥庆当将庄宝符、陈三聘并杨承业一并责打,讵杨承业自恃非祥庆所管,语言顶触。维时提调处之供事多人,朋争不服,声言集聚于西华门外等候祥庆,欲加凌辱。祥庆闻风畏惧,潜散回家。是日,杨承业卽赴提调处告退,未经该提调究办。次日,祥庆忽又向提调代求免革,似此情节,种种乖谬,殊骇听闻。查祥庆身任督催,于所管供事私改档册,自当按法责处,杨承业系提调处供事,亦当移付讯究,乃胡涂任性,既经责处,又复畏惧求情,有玷官箴,相应请旨交部察议。至供事杨承业等虽非本管之官,因查出隐误被责,輙敢于殿廷禁地聚众喧争,更属目无法纪,但恐其中或有别情,非审讯不足以示惩警。

应拼请旨勅下该处总裁查明,分别办理,庶足以昭职守而儆刁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军机处原折) 八八二 河南巡抚富勒浑奏恭缴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十二日

河南巡抚臣富勒浑跪奏,为恭缴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前抚臣雅德于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将豫省查缴违碍书籍板片解送在案。臣抵任后,复又饬令所属实力搜罗,不使稍有藏匿。兹据布政司李承邺详据开封等府州县陆续缴到书籍三十八种,计六百九十四本、散页二百零六部、板片六百九十四块,俱经局员校勘,应营销毁违碍书籍造册呈送前来。

臣查核数目相符,除将书籍、板片造册解送军机处查收外,理合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八三 谕参奏督催供事之朱依鲁尚无挟私情弊着从宽免其深究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十九日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十九日奉旨:

御史朱依鲁参奏督催祥庆责处供事一事,经王、大臣等提集人证质讯,并无确据。讯之朱依鲁,亦称得自传闻,不能指实。御史奏事不实,本应交部治罪,姑念朱依鲁所奏尚无挟私情弊,着从宽免其深究。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四 军机大臣等奏检阅回民海富润所带书籍情形并拟旨进呈片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三日

臣等遵旨将朱椿奏到回民海富润携带各书内详加检阅,尚无违碍字句。至所有作序诸人,除赛玙一名业于书内刊明系曾任四川珙县知县,其余诸人开单另交吏部查明有无官职,再行请旨办理外,今将拟写谕旨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五 寄谕广西巡抚朱椿等不必查办回教书籍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三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广西巡抚朱<椿>、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三日奉上谕:

据朱椿奏盘查回民搜获书籍现在严办一折,内据称桂林府知府贵中孚禀报,盘获广东崖州回民海富润有抄录回字经二十一本,又《汉字天方至圣实录》、年谱等书,系江宁回民刘智所著,书内大意约略揄扬西域回敎国王穆罕默德之意居多。据该犯供称,得自陕西回民袁二所赠。已咨各督抚查缴书籍,恐系甘省漏网逆党,以此煽感人心,现在逐一严究,从重究拟等语。所办殊属过当。甘省苏四十三系回敎中之新致,卽邪敎也,今已办尽根株,至于旧敎回民,各省多有,而在陕西及北省居住者尤多,其平日所诵经典,亦系相沿旧本,并非实有谤毁,显为悖逆之语。且就朱椿现在签出书内字句,大约鄙俚者多,不得竟指为狂悖。此等回民愚蠢无知,各奉其敎,若必鳃鳃绳以国法,将不胜其扰。况上年甘省逆番滋事,系新敎与旧敎相争起衅,并不借经典为煽惑,朱椿独未闻知乎?朕办理庶政,不肯稍存成见,如果确有悖逆狂吠字迹,自当按律严惩,不少宽贷。若如此等回教书籍,附会其词,苛求字句,甚非朕不为已甚之意。此事着卽传谕朱椿并毕沅等,竟可毋庸办理。嗣后各省督抚遇有似此鄙俚书籍,俱不必查办。将此一并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六 署理两江总督萨载奏续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四日

署理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缴应禁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宁书局收缴违碍书籍,屡经奏明委员解京,并经抚臣闵鹗元会折具奏,请再展限一年,饬属实力购缴在案。臣复谆饬搜查,叠檄行催。兹据江宁布政使刘嶟将各属陆续申续新获违碍《木待楼》等书七种,重复违碍《杜诗笺注》等书一百七十五种、七百九十七部,《广舆记》书板一副五百二十一片,造册详送。现饬委员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并分咨各省一体查缴。臣仍督承各属上紧实力购访,迅速呈缴,务使犬吠狼嗥,根株净尽,以仰副圣主正人心与厚风俗之至意。【真按:疑为误字,督承下属,不知何意也.承乃下事上之言.】

臣谨会同江苏抚臣闵鹗元恭折具奏。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清单

今将江宁书局收缴违碍书籍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木待楼诗集》一部,二本。明张(广表)着。诗多隐僻,字句违碍,现查板片解毁。《勿斋集诗抄稿》一本。兴化王熹儒着。诗内语有违碍,应请禁毁。《指南集》一本,不全。无编辑人姓名。内有张潮所著笔歌凯旋,应行铲除。《藼圃录》一部,一本。徽州汪天与等编辑。内有屈大均、王仲儒诗序,应行抽毁。《国朝诗选》二本,不全。彭廷梅选。内有钱谦益、屈大均、龚鼎孳、王仲儒莳,应请抽毁。《九边图说》一部,二本。明霍冀等汇辑。内有辽东镇图、蓟图,应请禁毁。《历朝应制诗选》一本,不全。武林陈淏选。内有钱谦益诗,应请抽毁。

以上新书七种,应请分别销毁、铲除、抽禁。

重复违碍《杜诗笺注》等书一百七十五种,计七百九十七部。

《广舆记》书板一副五百二十一片。(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八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四月以后进过书籍卷数开单进呈片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查各馆现在纂办未竣各书,臣等前奉旨:

每两月后将各书进过卷数查明,汇奏一次。钦此。

兹查本年四月以后,承办各书按卯轮进,均无贻悞。谨将进过各书卷数分晰开列清单,恭呈御览。谨奏。 (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各馆纂修拟定各书完竣日期等清单进呈片(附清单)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臣等遵旨将各馆现在纂办未竣各书,于何时可以全竣之处,交查各馆,并着查明未进卷数,酌定各书完竣日期,据实声覆。兹据各该馆纂修拟定各书完竣日期及已未进卷数呈送前来。谨分晰开单,恭呈御览。俟发下臣等行知各该馆遵照赶办,毋稍迟悞。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奉旨:

《兰州纪略》着于本年办竣,《皇朝通典》、《通志》着予限三年,于乾隆五十年卽行全竣。其余各书俱着照单依限赶办、钦此。

附 各馆现办各书酌定完竣日期清单:《大清一统志》,已进过二百九十七卷,未进约六十卷,计期于四十八年十二月完竣。《盛京通志》,已进过三十卷,未进约七十卷,计期于四十八年七月完竣。《职官表》,已进过十六卷,未进约五十卷,计期于四十八年十二月完竣。《兰州纪略》,已进过四卷,未进约十六卷,计期于四十八年八月完竣。《日下旧闻考》,已进过一百六十六卷,未进约二十卷,计期于本年十二月完竣。《明唐桂二王本末》,已办竣,现在加案覆进,卽送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契丹国志》,现在赶办,拟于九月内全部进呈。《满汉源流考》,已进过十四卷,未进约七卷,计期于本年十二月完竣。《续通志》,已进过二百七十八卷,未进约四百三十卷,计期于四十八年十二月全竣。《皇朝通典》、《通志》,此二书甫经接办,尚未进起,卷帙浩繁,约于五十二年夏季完竣。《开国方略》,共三十二卷。现拟于十二月内进起,计期于四十八年四月完竣。《宗室王公表传》,共十卷。现拟于本年十月内进起,计期于四十八年五月完竣。《蒙古王公表传》,已进过四卷,未进约二十八卷,计期于四十八年十二月完竣。(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九 谕内阁卓天柱因两目青盲着从宽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五日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五日内阁奉上谕:

前据陈辉祖奏审拟仁和县已革监生卓天柱收藏伊先人卓长龄等违碍诗集,照大逆缘坐办理等因一折,已批三法司核拟具奏矣。此案卓长龄等五犯,如果伊等现存,自应按律问拟,因命军机大臣将该省解到各书集覆加阅看签记。今据签出各书进呈,朕阅其诗集内语意牢骚,词句违碍,亦不能免,但究系康熙初年之人,且物故已久,所〔有〕卓长龄等五犯,着加恩免其戮尸,其余缘坐各犯俱着一体宽免。至卓天柱于此等诗集,理应早为呈首,乃敢隐匿收藏,殊干例禁,该督等问拟斩决,固属罪所应得。但据该督奏称该犯两目青盲,未曾见过诗集,着从宽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余着照该督所奏完结。该部知道。折并发。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九○ 谕内阁着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扬州文汇阁等处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内阁奉上谕:

朕稽古右文,究心典籍,近年命儒臣编辑四库全书,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以资藏庋。现在缮写头分告竣,其二、三、四分限于六年内按期蒇事,所以嘉惠艺林,垂示万世,典至巨也。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朕翠华临(艹泣),【真按:应系莅莅之异体,然从艹从泣,疑为误字,焉可从泣也!】士子涵濡敎泽,乐育渐摩,已非一日,其间力学好古之士、愿读中秘书者,自不乏人。兹四库全书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如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皆有藏书之所,着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各该处,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观摩誊录,用昭我国家藏书美富、敎思无穷之盛轨。至前者办理四库全书考募各誊录,皆令自备资斧,五年期满,给予议叙,至为优渥。但人数众多,未免开幸进之门。且现在议叙者尚虞壅滞,若因此致碍选途,又非朕策励人才之本意。此次续缮四库全书三分,俱着发给内帑银两,雇觅书手缮写,在钞胥等受值佣书,自必踊跃从事,而书成不致滥邀议叙,亦于铨政无碍。所有应办各事宜及添派提调、校对等官,着交四库全书馆总裁悉心妥议具奏,以副朕振兴文教、嘉与多士之至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九一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等着江浙商人捐建文澜阁并添置三阁书格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传谕两淮盐政伊龄阿、浙江布政使署理织造盛住,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奉上谕:

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其二、三、四分限于六年内按期蒇事,并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等阁以供藏庋。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现特发内帑银两,雇觅书手,再行缮写全书三分,分贮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内拟改建文澜一阁,以昭美备。着传讽陈辉祖、伊龄阿、盛住等,所有大观堂、金山寺二处,藏贮《图书集成》处,所空余格甚多,卽可收贮四库全书。若书格不敷,着伊龄阿酌量再行添补。至杭州圣因寺后之玉兰堂,着交陈辉祖、盛住改建文澜阁,并安设书格备用。伊龄阿、盛住于文渊等阁书格式样皆所素悉,自能仿照妥办。至修建书格等项工费无多,卽着两淮、浙江商人捐办,伊等情殷桑梓,于此等嘉惠艺林之事,自必踊跃观成,欢欣从事也。将此各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八九二 江西巡抚郝硕奏查缴违碍书籍及板片请旨销毁折(附清单一)【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又前见江西巡抚已换人(或署--冯应榴护理.),何故郝硕复为江西巡抚,岂有事暂离?】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西省设局查书,自乾隆四十三年八月起至四十六年闰五月,共计查出应禁书一万五千四百五十一部、板一万零六百二十八块,【真按:竟出现简化字,不知是原件如此,抑或阑入未刊者.】陆续奏明销毁。嗣经臣具折奏请展限,【真按:前具折展限者似非郝硕!乃冯应榴者.】钦奉俞允行知在案。兹据布政司详称,据局员查明,各属缴到书内有违碍应行全毁之《闽中游草》等书十种,又应行摘毁之《四书液》一种,详缴前来。臣复加查核,谨开列清单,同原书黏签恭呈御览。一面通饬本省暨咨明各省,将此次查出应禁书籍并板片一体查缴,务期净尽,毋使流传。

再,查自上年六月起至本年六月,据各属士民陆续缴到前奉查禁应毁书六百六十八部,计二千八百二十七本,又应毁书板八百六十七块,经局员核明由司复核呈送。臣亲加检阅无异,除开单派员循例解京交军机处查收请旨销毁外,合并奏闻。仍容饬属再行竭力查缴,不使谬妄著作片页存留,以仰副圣主维持世道人心之至意。

臣谨会同署两江总督臣萨载、江西学政臣胡高望合词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清单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今将江西省各属呈缴应行全毁、摘毁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闽中游草》抄本一本。上犹蔡世勋着。内《谒大忠祠》及《剑津》诗,语涉狂妄,应请销毁。《关东游草》抄本一本。上犹蔡世勋着。语多荒谬,应请销毁。《初度诗》一本。龙泉蔡文诏着。诗句多诞妄,应请销毁。《条议草》一本。黎阳杨日升着。妄议时政,语多剌谬,应请销毁。《石香斋诗集》一本。南丰陈旒着。内咏五雪六雪诗,词句狂妄,应请销毁。《溉园文集》二本。南昌万时华着。中有指斥字句,应请销毁。《溉园诗集》一本。南昌万时华着。诗句有谬妄处,应请销毁。《青琐遗编》二本。广昌罗万程着。内有触碍字句,应请销毁。《精忠传》三本。坊间刻本。多有未经敬避字样及指斥金人之语,应请销毁。《说岳全传》十本。仁和钱彩编次。内有指斥金人语,且词句多涉荒诞,应请销毁。《四书液》十四本。瑞金杨枝衍纂。内多天盖楼吕晚村字样,应请摘毁。(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九三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十日

吏部为遵旨查议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四日题,本月初七日奉旨:

嵇璜、曹文埴、德保、周煌、阿肃、谢墉、庄存与、钱载、窦光鼐、李绶俱着罚俸六个月;王燕绪、范衷、李镕、励守谦、邵晋涵、庄通敏、王增俱着罚俸三个月;吉梦熊着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朱钤、饶庆捷、何思钧、潘庭筠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汪永锡、尹壮图、于鼎、俞大猷、汪学金、钱樾、吴典、邹炳泰、许兆椿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王春煦、方炜、周兴岱、吴鼎雯、秦泉、莫瞻菉、陈昌齐、苏青鳌、庄承籛、李尧栋、刘权之、王坦修、季学锦、曹锡龄、刘校之、吴寿昌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黏单壹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黏单

吏部题会议四库全书馆人员记过处分本

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进过全书八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八十八次之宋枋远,记过三十四次之胡士震,记过六次之吴锡龄,记过四次之翁树棠、高中,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曹<文埴>记过四次;总阅德保、周煌、汪永锡各记过二次,阿<肃>记过三次,谢<墉>、庄存与、钱载、吉梦熊、窦光鼐各记过一次,李绶记过四次,尹壮图记过五次;总校朱钤记过八十六次,缪琪记过八十一次,何思钧记过五十五次,徐以坤记过四十四次,仓圣脉记过三十九次,杨照记过三十七次,王燕绪、孙溶各记过三十一次,杨懋珩记过二十次,潘有为记过五次;分校汪日赞记过七十四次,胡予襄记过五十二次,李楘记过五十次,陈昌齐记过四十一次,雷纯记过四十次,汤垣记过二十八次,于鼎、李荃、孙球、蔡镇各记过二十四次,刘权之、范衷、王庆长各记过二十二次,郭祚炽记过二十次,王春煦、金光悌记过十八次,俞大猷记过十三次,许兆椿、李溶、李斯咏各记过十二次,吴典记过十一次,叶兰、牛稔文各记过十次,王坦修记过九次,励守谦、盛惇崇、罗万选、汪学金、钱樾、邵晋涵各记过八次,邹炳泰、李尧栋各记过七次,刘校之、康仪钧、曹锡龄、王家贤、季学锦各记过六次,庄通敏记过五次,潘庭筠、吴寿昌、陈初哲、方炜、胡敏、饶庆捷、周鋐、苏青鳌、王增各记过四次,周兴岱、吴鼎雯、庄承籛各记过三次,叶菼、秦泉、蔡必昌、莫瞻菉、冯培、杨世纶、卜维吉、沈培、张曾炳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除记过二次之国子监监丞张曾炳已经病故毋庸议外,应将记过九次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记过四次之兵部侍郎今调户部侍郎 署吏部侍郎曹<文埴>,记过二次之总阅 礼部尚书 厢黄旗汉军都统德<保>【真按:疑当作镶字!镶黄旗也.】、兵部尚书周<煌>、内阁学士汪永锡,记过三次之吏部侍郎 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阿<肃>,记过一次之吏部侍郎谢<墉>、礼部侍朗庄<存与>、礼部侍郎钱<载>、内阁侍读学士吉梦熊、宗人府府丞今授浙江学政窦光鼐,记过四次之大理寺卿今授内阁学士李绶,记过五次之内阁学士尹壮图,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八十六之总校归班进士今赏给编修衔朱钤,记过八十一次之归班进士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五十五次之检讨何思钧,记过四十四次之候选国子监博士徐以坤,记过三十九次之庶吉士仓圣脉,记过三十七次之兵部额外主事杨照,记过三十一次之编修今赏给中允衔王燕绪、中书科中书孙溶,记过二十次之归班进士今授江苏长洲县知县杨懋珩,记过五次之候补中书潘有为,记过七十四次之分校 詹事府主簿汪日赞,记过五十二次之国子监助教胡予襄,记过五十次之户部员外郎李楘,记过四十一次之编修陈昌齐,记过四十次之兵部额外主事左中允季学锦,记过五次之编修庄通敏,记过四次之编修潘庭筠、侍讲吴寿昌、修撰今授湖北荆宜施道陈初哲、编修方炜、刑部主事胡敏、检讨饶庆捷、助教周鋐、编修苏青鳌、王增,记过三次之编修周兴岱、吴鼎雯、侍讲庄承籛,记过二次之候补中书叶炎、【真按:当作菼字,前文均作叶菼!】编修秦泉、助教今授山西徐沟县知县蔡必昌、编修莫瞻菉、吏部员外郎冯培、中书杨世纶、助教卜维吉、学正沈培,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吉梦熊已经丁忧,应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朱钤、杨照、雷纯、郭祚炽、方炜、饶庆捷、秦泉、蔡必昌、莫瞻菉、卜维吉俱经丁忧,何思钧、罗万选、潘庭筠已患病调理,刘权之、汪日赞已丁忧服满,孙球已治丧回籍,蔡镇已经终养,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康仪钧已经革职,其罚俸之处仍应注册。查汪永锡有纪录一次,尹壮图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于鼎、蔡镇、俞大猷有纪录一次,汪学金、钱樾、周鋐、冯培有纪录二次,吴典、邹炳泰有纪录三次,许兆椿、蔡必昌有纪录四次,各有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王春煦、方炜、周兴岱、吴鼎雯、秦泉、莫瞻菉俱有纪录一次,李楘、陈昌齐、牛稔文、苏青鳌、庄承籛俱有纪录二次,李尧栋有纪录三次,刘权之、王坦修、季学锦有纪录四次,王庆长有纪录五次,曹锡龄有纪录六次,刘校之有纪录八次,吴寿昌有纪录九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均应注于纪录,合计抵销。(内阁移会) 八九四 谕内阁着四库馆总裁等编纂《河源纪略》并录入全书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四日

内阁奉谕旨:

今年春间,因豫省青龙冈漫口,合龙未就,遣大学士阿桂之子干清门侍卫阿弥达前往青海,务穷河源,告祭河神。事竣复命,并据按定南针绘图具说呈览。据奏星宿海西南有一河,名阿勒坦郭勒。蒙古语,阿勒坦卽黄金,郭勒卽河也。此河实系黄河上源。其水色黄,回旋三百余里,穿入星宿海,自此合流,至贵德堡,水色全黄,始名黄河。又阿勒坦郭勒之西有巨石,高数丈,名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噶达素,北极星也;齐老,石也。其崖壁黄赤色,壁上为天池,池中流泉喷涌,酾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勒坦郭勒,则真黄河之上源也。

其所奏河源,颇为明晰。从前康熙四十三年皇祖命侍卫拉锡等往穷河源,其时伊等但穷至星宿海,卽指为河源,自彼回程复奏,而未穷至阿勒坦郭勒之黄水,尤未穷至阿勒坦噶达素齐老之真源。是以皇祖所降谕旨并《几暇格物编》「星宿海」一条,亦旦就拉锡等所奏,以鄂敦他腊为河源也。今既考讯明确,较前更加详晰,因赋《河源》诗一篇,叙述原委。又因《汉书》「河出昆仑」之语,考之于今,昆仑当在回部中。回部诸水,皆东注蒲昌海,卽盐泽也。盐泽之水入地伏流,至青海始出,而大河之水独黄。非昆仑之水伏地至此,出而挟星宿海诸水为河渎,而何济水三伏三见,此亦一证。因于《河源》诗后复加按语,为之决疑传正。嗣检阅《宋史 河渠志》有云:「河绕昆仑之南,折而东,复绕昆仑之北」诸语。夫昆仑,大山也,河安能绕其南又绕其北?此不待辩而知其诬。且昆仑在回部,离北万里,谁能移此为青海之河源?既又细阅康熙年间拉锡所具图,于贵德之西有三支河,名昆都伦,乃悟昆都伦者,蒙古语为横也,横卽支河之谓。此元时旧名,谓有三横河入于河,盖蒙古以横为昆都伦。即回部所谓昆仑山者,亦系横岭。而修书者不解其故,遂牵青海之昆都伦河为回部之昆仑山耳。既解其疑,不可不详志,因复着读《宋史 河渠志》一篇。兹更检《元史 地理志》,有《河源附录》一卷,内称:「汉使张骞道西域见二水交流,发葱岭,汇盐泽,伏流千里,至积石而再出。」其所言与朕蒲昌海卽盐泽之水,入地伏流意颇合。可见古人考证,已有先得我心者。按《史记 大宛传》云:「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河注中国。」《汉书 西域传》「于阗国」条下所引亦同,而说未详尽。张骞既至蒲昌海,则或越过星宿海,直至回部地方,或回至星宿海,而未寻至阿勒坦郭勒等处。当日还奏,必有奏牍或绘图陈献,而司马迁、班固纪载弗为备详始末,仅以数语了事,致后人无从考证,此作史者之略也。然则《武帝纪》所云:「昆仑为河源」,本不悞,特未详伏流而出青海之阿勒坦噶达素,而经星宿海为河源耳。【真按:上页与此页多引他书之昆仑者,可据以核是否此为编者简化字混乱之迹也!或应作昆仑方是.惜现下无原件供核对矣.唯请编印此书者能再勘焉.】至元世祖时,遣使穷河源,亦但言至青海之星宿海,见有泉百余泓,便指为河源,而不言其上有阿勒坦噶达素之黄水,又上有蒲昌海之伏流,则仍属得半而止。朕从前为《热河考》,卽言河源自葱岭以东之和阗、叶尔羌诸水潴为蒲昌海卽盐泽,蒙古语谓之罗布淖尔,伏流地中,复出为星宿海。云云。今覆阅《史记》、《汉书》所记河源,为之究极原委,则张骞所穷,正与今所考订相合,又岂可没其探本讨源之实乎!

所有两汉迄今,自正史以及各家河源辨证诸书,允宜通行校阅,订是正讹,编辑《河源纪略》一书。着四库馆总裁督同总纂等,悉心纂办,将御制河源诗文冠于卷端。凡蒙古地名、人名译对汉音者,均照改定正史,详晰校正无讹,颁布刊刻,并录入四库全书,以昭传信。特谕。(起居注册)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臣伊龄阿跪奏,为钦奉上谕事。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奉上谕: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等因。钦此。

跪读之下,仰见皇上圣治光昭、乐育人文之至意。随卽亲诣大观堂之文汇阁检查书格,现在藏贮《图书集成》外,所余空格尽多,查金山文宗阁书格一律相同,将来收贮四库全书卽有不敷,所添书格无几,一面转饬商人遵办去后。

旋据总商江广达等呈称,商人适逢圣世,荷蒙皇上敎养生成,无微不至。兹以江浙为人文渊薮,特发内帑,雇觅书手,缮写四库全书,分贮文汇阁等处,广布流传,洵为千古未有之盛典,商等闻命之下,欢忭无地。窃思文汇、文宗两阁并建在淮南地方,今方贮全书,系商等分应承办之事,何敢动费帑金。况查两处书格俱全,卽有添补,工费有限,所有雇觅书手银两,商等理宜照数按年呈□□□□□□□□□等情。臣伏查四库全书珍藏中秘,今蒙嘉□□□,江浙两省均得分贮,诚为荣遇,千载难逢,该商等桑梓情切,踊跃欢欣,自以分应承办之事,不敢上费圣心,实出至诚。合无仰恳天恩,允准敕交总办四库全书大臣,酌定雇觅书手银数章程,或于年终汇解,或分春秋二季解交之处,一并饬知臣以便解交。

所有遵奉谕旨及商众下情,理合恭折陈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七日奉朱批:不必,仍当用官项。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九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书告竣呈览请旨陈设刊行折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

臣永瑢等谨奏,为《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告成,并改定《总目》编次、《考证》均经完竣,恭折奏明事。

臣等前经钦奉谕旨:以《全书总目提要》卷帙甚繁,翻阅不易,应别刊《简明书目》一编,俾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考镜源流,用昭文治之盛。钦此。钦遵。办理在案。

兹据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等将抄录各书,依四库门类次第标列卷目,并撰人姓名,撮举大要,纂成《简明目录》二十卷。谨缮写稿本,装作二函,恭呈御览,伏候钦定。至《总目提要》业于上年办竣进呈,荷蒙圣训指示,令将列圣钦定诸书及御制、御批各种,均按门类,分冠本朝著录各书之上,毋庸概列部首。现在亦已将体例遵奉改正,另行排次,仍编成二百卷,装作二十函,谨一并覆进。又《四库全书考证》,亦据纂修官王太岳、曹锡宝等汇总排纂,,编成一百卷,装作十函,理合一并进呈。统俟发下后,拟将《简明目录》缮写正本,陈设于经部第一架第一层之首,仍遵将历奉修书谕旨恭冠目录之首。所有进书表文及应行开列在事诸臣职名,臣等谨分折另缮进呈,请旨一并写入书前,以昭右文盛轨。其《总目提要》及《考证》全部,臣等均拟缮写正本,于文渊阁中间东西御案上次第陈设。此系全书纲领,未便仍分四色装潢,应请用黄绢面页以符中央土色,俾卷轴森严,益昭美备。其文源、文津、文溯三阁,俟书成后照此办理。

至《总目提要》及《简明目录》二书,均系仰禀圣裁,折衷考订,兼综百氏,苞括羣书,洵足嘉惠艺林,应请交武英殿刊刻颁行,垂示万世。

是否应如此办理,伏候训示遵行。为此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

皇六子多罗质郡王臣永瑢

皇八子多罗仪郡王臣永璇

皇十一子臣永瑆

大学士 公臣阿桂 大学士臣英廉 大学士臣嵇璜

领侍卫内大臣 尚书公臣福隆安

领侍卫内大臣 尚书臣和珅 尚书臣梁国治

侍郎臣金简

侍郎臣董诰 侍郎臣曹文埴(军机处原折) 八九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刘权之协同校办《简明目录》可否遇缺补用片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

查上年《全书总目提要》全部告成,其协勘官 编修汪如藻、程晋芳、李潢及查校人员等,均经仰蒙圣恩,特旨交部议叙;其办理《考证》之纂修王太岳、曹锡宝,亦已于本年正月内蒙恩擢授司业。惟查有原派协勘之候补洗马刘权之一员,前后在馆五年,现在协同校办《简明目录》,颇为勤勉,但洗马仅有一缺,该员需次无期,可否准其于对品侍讲缺出通行补用,以示鼓励。又查校官祝堃一员,由中书中式进士,改授庶吉士,前后在馆六年,历经派办《总目》及《简明目录》,行走亦属勤奋,可否一并准其照例授职之处,均出自圣恩。至派办总目处誊录二十二名、供事八名,考证处誊录七名、供事四名,及向办《总目》、续办《简明目录》之查校誊录一名、供事七名,均系自备资斧効力行走,可否照此次《永乐大典》之例,给予议叙,出自皇上天恩。如蒙俞允,臣等卽咨部照例分别办理。

再,《全书总目》、《简明目录》及《考证》各部,现在进呈者祇系稿本,应俟发下后,另行赶缮正本各四分,预备陈设,应卽令原派《总目》、《考证》上行走之誊录二十九名、供事十二名,上紧赶办,俟四分正本完竣后,再行咨部铨选。谨奏。(军机处原片) 八九八 谕刘权之着借补侍讲祝堃免其散馆照例授职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奉旨:

刘权之遇有侍讲缺出,准其借补。祝堃着免其散馆,照例授职。余依议。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等编纂片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

遵旨查得本日恭进《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编修吴省兰公同编纂,复经侍郎纪昀敬谨改定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 谕编撰《四库全书表》之陆锡熊等着各赏缎疋等物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日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日奉旨:

编撰《四库全书表》之大理寺卿陆锡熊、编修吴省兰,着各赏缎二疋、扇一匣、笔一匣、墨一匣。其改定表文之侍郎纪昀,着赏缎一疋、扇一匣、笔一匣、墨一匣。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满洲源流考》错误处改正并请议处承办人员片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

本日发下《满洲源流考》内错悞之处,蒙皇上指出,惶悚无地,除将原书遵旨改正外,所有承办此书之候补司业曹锡实及未经校正之修撰戴衢亨,相应请旨交部分别议处。臣和珅、董诰未能预行看出,咎亦难辞,应请一并交部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二 军机大臣奏谨拟写王杰仍充四库馆总裁谕旨进呈片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

据王杰告称:面奉谕旨,令仍充四库馆总裁。臣等谨拟写谕旨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三 谕内阁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

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钦此。【真按:前乃总裁,此为副总裁?】(军机处上谕档) 九○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源纪略》凡例内地名改正黏签呈览片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

臣等遵旨将纂办《河源纪略》凡例内今古地名应用分别之处,改正黏签呈览,交馆遵办。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 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卽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各在案。

本年三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今自四月起至六月止,续进过第二分全书七次,内有行在呈进节次发下查改错误之书,遵旨于回京后一并覆奏,应请归秋季办理。其已经覆奏分别记过之处,臣等详加查核,除总裁、总阅等员前因赶办第二分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所有总校官杨照记过一百四十五次,徐以坤记过一百三十五次,潘有为记过八十八次,朱钤记过八十二次,王燕绪记过八十次,孙溶记过六十九次,仓圣脉记过五十七次,何思钧记过五十二次,杨懋珩记过二十二次,缪琪记过十次;分校官张慎和记过四十次,牛稔文记过二十四次,卜维吉、张虎拜各记过二十二次,郭祚炽、王天禄记过二十次,张焘、钱樾各记过十六次,李斯咏、雷纯、曹锡龄各记过十四次,陈木、汪镛、王庆长各记过十二次,于鼎、陆湘各记过十次,吴寿昌、胡予襄、叶兰各记过八次,赵秉渊、朱绂、李荃、吴典、王汝嘉、罗修源、李镕、田尹衡、周鋐、沈培各记过六次,励守谦、潘曾起、袁文邵、孙球、陈昌齐、邱庭漋、蔡廷衡、孙玉庭、胡敏各记过四次,柴模、王璸、潘庭筠、郭晋、李岩、缪晋、金光悌、季学锦、萧九成、庄通敏、汪学金、吴绍浣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覆改建文澜阁并商等呈请缴缮书银两折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

闽浙总督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奏覆事。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七月初八日奉上谕: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其二、三、四分限于六年内按期蒇事。等因。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臣跪读之下,仰见我皇上嘉惠艺林、广示乐育之至意。遵卽商藩司盛住亲至〔圣因〕寺后之玉兰堂,勘得该处后槛外逼近山根只九尺余,地势潮湿,难以藏贮书籍。且院宇地盘浅隘,亦难另行改建。惟查玉兰堂之东迤下有藏书堂,现为藏贮《图书集成》之处,堂后地盘宽阔,其后照三楹,臣与藩司盛住面加相度其地,堪以改建文澜阁。并仿照文渊等阁书格式样,臣亦商令盛住妥为敬谨制办,以便收贮四库全书。

正在缮折奏覆间,卽据总商何永和等呈称,商等世业浙鹾,身蒙恩遇,愧无丝毫报效,今恭逢圣主加惠两浙人文,特颁旷典,实系商等分应承办之事。且改建等项,需费无多,所有雇觅书手缮写全书之费,商等亦理宜按数呈缴,何敢上费天心,动支帑项,恳请据情代奏等情。臣窃思江浙两省均蒙圣恩,分贮全书,永光文治,洵为千载难逢之盛典。该商等谊切桑梓,情深欣跃,据呈实出至诚,合无恳请我皇上俯准,敕交总办四库全书大臣,查明雇觅书手应需银数,寄信到浙,以便转饬遵照。

所有臣奉到谕旨酌拟改建文澜阁处所暨商人欣跃下情,相应会同布政使署杭州织造盛住恭潜具奏,并绘图进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二日奉朱批:已有旨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七 吏部为知照清字经馆等承办《清文鉴》人员清册事致典籍厅移会(附连单)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十八日

吏部为知照事。

文选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等部会题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连单一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连单

吏部题分别等第议叙承办《清文鉴》等书人员本

会议得四库全书处将清字经馆、方略馆承办《清文鉴》等书之总校、分校,誊录、托忒字官、收掌、回字敎习、供事人等分别等第,造具履历清册,咨送到部。查列为一等缮校托忒字官 内阁中书已邀议叙主事升用之成泰,二等分校官 内阁中书已邀议叙主事升用之福松,照例准其入于单月,遇有主事缺出卽用一人;二等校对官 内阁中书色克通额,照例准其入于单月,以主事七缺之后升用一人。以上议叙人员,先用一等,次用二等,如等第班次相同者,按其俸次议叙日期先后选用,仍自到馆之日起,扣足五年方准注册。内有前次承办《清文鉴》已邀议叙者,应自前次报满日扣足五年注册;其有无丁忧、告假等项事故,均令该馆于报满时声明扣算。如有应选班次转在此次之先者,应将此次议叙之处一等准改纪录三次,二等准改纪录二次。等因。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二日奉旨:依议。钦此。(内阁移会) 九○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酌定雇觅书手缮写全书章程折【真按:前多作雇字!】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日

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详议具奏事。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九日内阁奉上谕:朕稽古右文,究心典籍,近来命儒臣编修四库全书,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以资藏庋。现在缮写头分告竣,其二、三、四分限于六年内按期蒇事,所以嘉惠艺林,垂示万世,典至巨也。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朕翠华临莅,【真按:此字可证前文上艹下泣者乃讹文也.】士子涵濡,敎泽乐育,渐摩已非一日,其间力学好古之士,愿读中秘书者自不乏人。兹四库全书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如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皆有藏书之所。着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各该处,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观摩誊录,用昭我国家藏书美富、敎思无穷之盛轨。至前者办理四库全书,考募各誊录,皆令自备资斧,五年期满给予议叙,至为优渥。但人数众多,未免开幸进之门。且现在议叙者,尚虞壅滞,若因此致碍选途,又非朕策励人才之本意。此次缮写四库全书三分,俱着发给内帑银两,雇觅书手缮写,在钞胥等受值佣书自必踊跃从事,而书成不致滥邀议叙,亦于铨政无碍。所有应办各事宜及添派提调、校对等官,着交四库全书馆总裁悉心妥议具奏,以副朕振兴文教、嘉予多士之至意。钦此。仰见我皇上崇文敷敎,嘉惠艺林,不惜多费帑金,缮写四库全书三分,庋藏江浙名胜之地,俾多士得以就近观摩誊录,广布流传,用以垂示万世。

所有应定章程,臣等谨悉心酌议,条具于左:

一、第二、三、四分四库全书,俱在武英殿办理,因卷帙浩繁,所有殿内房屋不敷存贮,前经奏明将写成正本,于文华殿两配殿分贮。今添写全书三分,不但武英殿并无空闲房间收贮,卽紫禁城内亦别无可以设局处所。且此次办书,仰蒙发帑雇募钞胥,【真按:一折之内雇、雇双行?】与现在分给誊录缮写者不同,自应另立一局,专办其事,庶彼此不致牵混。臣等公同商酌,于入官房屋内择有二十余间者拨出四所,按经、史、子、集设局办理。

一、全书三分,计十万八千册,每册约以三万字为率,以每人每日写至一千余字计算,必须多雇写手,方不至蒇事过迟。查武英殿定例,缮写刻样软字,每一千字给工食银四钱。但查缮写刻样,必须字字精工,通部一律端楷,所以定价较优,今逐册分缮,比之上板字样差易为力,拟照定例酌减,每一千字给银二钱五分,并须先收字数后给工值,以杜弊混。

一、雇觅书手,应先行出示五城,广行召募,令其赴馆,发给样纸,各写数行呈送。臣等验其字迹端楷,堪以写书者,准其承领缮录,并将所呈字样交与提调钤印存案,以便交书时核对,如有草率与字样不符,卽随时驳换,令其赔纸另写。再,所雇书手人数众多,难以查催,拟就其中择其稍有才干、人尚诚实者,作为领办,一切纸张书籍,令其承领分给,以便汇总查核。

一、现办二、三、四分四库全书,所有承办官员各有专司,断难兼顾。今添写三分,应另派提调八员、收掌八员,分管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各二员,以专责成。至收发记档及搬运书籍,分发纸张,头绪繁多,均须供事承管,应添设供事四十八名,于各部贴写书办中挑取,户部十名、刑部十名,其余四部,每部五名,又于翰林院考取供事内挑取八名。该书办等如果奋勉出力,行走勤慎,书办补放经承,供事咨明原衙门补缺。若不过循分当差,每月给以饭食银两外,毋庸另议。

一、现在进呈四库全书,系分校校出,复经总校覆勘,再由总裁、总阅等抽阅,方始呈进。此次添办之书,系雇觅书手,与誊录限以五年者不同,如书中有错误之处,至总校始行校出,未免有需时日,办理周章。应责成各分校详慎校勘,如有错误即可随时驳换、更改,归成全部,卽交总裁、总阅等抽阅呈进,毋庸另设总校。至分校看书,若多限字数,卽不能校阅精详,以每人每日二万字为率,应添设分校六十员,由翰林院、内阁、国子监等衙门遴派。如有迟误草率者,臣等随时参处更换。

一、此次办书,仰蒙特发内帑,支费浩繁,应另派内务府广储司银库官员专司其事,按季支领。零星给发,仍每季结报,与字数核对,以昭慎重。至写书交书,每卷每页多寡不同,必须按篇核算,以杜浮冒。应设立督催司员四人,并于内务府算手内遴派妥人,随时核算字数,详慎办理。

一、武英殿所有底本,现在赶办第三、四分,一时未能交出。今添写三分书,所需底本,应先尽官刻各书及《永乐大典》副本发写,其在馆贮有重本者,亦可陆续咨取发缮,约计可得十之四五。至每一底本发出,卽令书手全写三分,庶缮校尤得迅速。

一、现办四库全书,俱用金线榜纸,若添写三分,仍照前项纸色,恐致牵混,且恭绎谕旨,此书分贮各处,许多士编摩誊录,在于广布流传,与天府珍藏,稍有不同,拟用坚白太史连纸刷印红格,分给缮写,以示区别。

以上各条,俱系臣等公同酌定,现在需办章程,理合分款缮折奏明,恭候皇上训示。如蒙俞允,臣等卽行遵办。至开馆后,如随时酌定事宜内有应具奏者,臣等再行奏闻办理。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奉旨:依议。钦此。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日

皇六子多罗质郡王臣永瑢

皇八子多罗仪郡王臣永璇

皇十一子臣永瑆

大学士臣英廉

大学士臣嵇璜

领侍卫内大臣 尚书 公臣福隆安

领侍卫内大臣 尚书臣和珅

户部尚书臣梁国治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王杰

户部侍郎臣金简

户部侍郎臣董诰

户部侍郎臣曹文埴 九○九 山东巡抚明兴奏汇缴尹嘉铨着应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山东巡抚臣明兴跪奏,为汇缴应毁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搜缴尹嘉铨编纂悖谬书籍一案,前奉谕旨:以尹嘉铨曾任山东藩司,必有刊刻流传之处,并着传谕该抚详悉访查,一体销毁等因。钦遵在案。

当经前抚臣查出该犯尹嘉铨所竖五贤祠碑记一块,又登历山诗石刻一块,均已磨毁,并声明已查出《絜矩论》、《既见录》、《小学义疏》及尹会一所著《小学纂注》,计书四种。等因。奏明在案。

臣抵任后屡饬各属严查解缴,以凭汇解。兹据布政使孙士毅详据各属陆续查出书二十六种,连前在局书四种,通共已钉书二十九部一百六十六本,未钉书二百五十一部,外有查出尹嘉铨奏缴《御书匾联诗章抄稿》一本,《郯城鲧志序文》板片二页。等因到臣。理合缮写书目清单呈览,并委员解交军机处查缴。

为此恭奏,伏祈圣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六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查缴尹嘉铨书籍目录清单

《既见录》。七本 《小学纂注》,四十九本;《小学义疏》,五十二本,又二部未钉;

《絜矩编》,十本,又二百四十八部未钉;《闺范图》,一本; 《圣功指要》,五本; 《家礼存义》,四本; 《官箴切要》,二本; 《心箴十二义》,四本;《志事八则》,一本,又与《心箴》合钉一本; 《偶然吟》,三本;《作吏要言》,三本; 《见贤录》,四本; 《孝经分传》,一本; 《观摩录》,一本; 《蒙求规》,一本; 《思诚轩奏疏》,一本;《升香纪胜》,一本;《随五草》,二本,又一部未钉; 《真率集》,二本; 《士鉴录》,二本;《学道指归》,一本;《圣门指路》,一本;《诗绩》,一本;《四礼典要》,一本;《小学或问》,一本; 《既见录诗》,一本;《孝经列传》,一本; 《女孝经》,一本; 《表扬录》,一本。

以上共书三十种,已钉二十九部、一百六十六本,未钉二百五十一部。

尹嘉铨奏缴《御书匾联诗章抄稿》一本,《郯城县志序文》板片二页。【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来乱者.】(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一○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第二十二次缴送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闽浙总督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奏闻事。

窃臣前于第二十次奏缴违碍书籍时,因闽浙两省地方辽阔,查禁难保无遗,恳恩展限一年,详查收缴。于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一日钦奉朱批俞允,扣至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限满。兹据印委各员将五月二十一日以前呈缴到各书籍陆续解局,校勘明确,由布政使汇核呈送前来。

臣查现在二十二次缴送应禁书十种,计二十四部,又从前已缴各书,今又查出一百七十一种,计一千五百六十部,统计一百八十一种,共一千五百八十四部,均应解京销毁。除行司委员解送军机处外,相应恭折奏闻,并另缮书目清单敬呈御览。

再,近准四库全书馆奏明应行全毁并酌量抽毁各书,诚恐外间未奉明禁,尚有留存,开缮书目,行文各省遵照严查,分别解京销毁等因。臣现在严督各属,遍行实力搜罗奏缴,务期净尽,勿任稍有留存遗匿。

合并陈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七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第二十二次奏缴应禁书目清单

现查出应禁书十种,共二十四部:

《朱子异同条辨》二部,刊本。是书系李沛霖同弟桢订。计四十卷,俱全。书中每条采拾先儒论说之后,附以吕留良讲义,应销毁。

《甲乙事案》一部,抄本。是书文秉撰。分上下二卷,全系专纪明福王由崧在南京时事。书中有指斥字句,应销毁。

《戎事类占》一部,刊本。是书明孙汝成着。计二十卷,全。所载多系占验之术,未便存留。

《太乙统宗宝鉴》一部,抄本。是书不着撰人姓名。所载多系壬遁之局,列为四卷。亦系占验之学,未便存留。

《读书论世》四部,刊本。是书明吴肃公撰。俱全。自唐虞三代,以迄于明,论列史事,分为十六卷。中间语多偏僻,其所论统系及金朝髡发之类,尤为悖谬。

《两朝遗诗》一部,刊本。是书陈济生选。全系裒集明天启、崇祯时人之作,计十卷。中多狂悖字句,应销毁。

《此观堂集》一部,刊本。是书明罗万藻着。全书中多有挖空字句,玩其文义,均系指斥之词。

《吴文恪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吴道南着。共三十二卷,内缺卷六至卷十一。集中语多违碍。

《梳山赠言》一部,刊本。是书王隼编。不全。系裒集友人投赠诗文,中多屈大均作,应销毁。

《痴山集》十一部,刊本。是书陈孝逸着。计六卷,十部全,一部不全。孝逸生于明末,集中诗词、书牍颇多干碍之处。

前缴各书内,现又查缴书一百七十一种,共计一千五百六十部:

《明通纪》二十一部,刊本。是书明陈建辑。五部全,十六部不全。

《明实纪》一部,刊本。是书明陈龙可撰。不全。

《明通纪直解》七部,刊本。是书明张嘉和辑。四部全,三部不全。

《明通纪汇纂》十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编,王汝南续。七部全,三部不全。

《明通纪纂》四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编。三部全,一部不全。

《明纪编年》三部,刊本。是书明锺惺辑,王汝南续。一部全,二部不全。

《酌中志略》一部,抄本。是书明刘若愚辑。全。

《历朝纲鉴辑略》四十部,刊本。是书朱璘编。三十二部全,八部不全。

《明从信录》八部,刊本。是书明沈国元辑。二部全,六部不全。

《明法传录》一部,刊本。是书明陈建辑。不全。

《两朝法传录》一部,刊本。

《三朝法传录》一部,刊本。是书俱明高汝栻订。不全。

《明世法录》十三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纂。俱不全。

《捷录大成》四部,刊本。是书明顾充辑。俱全。

《历朝捷录》十部,刊本。是书明顾充辑。二部全,八部不全。

《捷录全编》一部,刊本。是书卽《捷录大成》改本,不全。

《捷录直解》五部,刊本。是书明顾充辑。一部全,四部不全。

《捷录真本》一部,刊本。是书即《捷录大成》改本,全。

《古今名将传》十一部,刊本。是书陈元素编。六部全,五部不全。

《古今议论参》二部,刊本。是书明林德谋辑。一部全,一部不全。

《广古今议论参》一部,刊本。是书明吴中龙等辑。全。

《古今治平略》三部,刊本。是书明朱健辑。二部全,一部不全。

《八编类纂》一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辑。不全。

《全边略纪》二部,刊本。是书明方孔照撰。一部全,一部不全。

《四夷考》二十五部,刊本。是书明叶向高撰。二十部全,五部不全。

《女直考》二部,刊本。是书天都山臣辑,不着姓名。俱不全。

《登坛必究》十一部,刊本。是书明王鹤鸣辑。一部全,十部不全。

《殊域周谘录》二部,刊本。是书明严从简辑。一部全,一部不全。

《辽小史》二部,刊本。是书明杨循吉序。全。

《名山藏》二部,刊本。是书明何乔远撰。俱不全。

《鸿宝应本》五部,刊本。是书明倪元璐撰。一部全,四部不全,

《隲言》一部,刊本。是书明徐日久撰。全。

《金小史》一部,抄本。是书明杨循吉序。全。

《皇极篇》一部,刊本。是书明文翔凤着。全。

《南极篇》一部,刊本。是书明文翔凰着。全。

《东极篇》一部,刊本。是书明文翔凤着。全。

《历志》一部,刊本。是书明周乃祺撰。全。【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来乱者.历志.k按:志者,记住、记忆。如:「永志不忘」。新唐书.卷一○二.褚亮传:「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 记录、记载。列子.杨朱:「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邑有贤宰,里无悍妇矣。志之,以补循吏传之所不及者。」表示。如:「志哀」、「志庆」。 文体名。一种记事文。如:「碑志」、「读书志」。 标识、记号。南齐书.卷五十五.孝义传.韩系伯传:「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皮肤上所生的微凸小点。通「痣」。南齐书.卷四十二.江佑传:「高宗胛上有赤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额三理,腹三志。」反而志乃志之简化字。】

《名山业》一部,刊本。是书明周锺编。不全。

《三大征考》一部,刊本。是书苕上愚公序,不着姓名。全。

《天元玉历祥异图说》二部,抄本。是书明余文龙校。俱不全。

《广舆记》四十九部,刊本。是书明陆应阳辑。俱全。

《五杂俎》一部,刊本。是书明谢肇淛撰。不全。

《福堂寺贝余》一部,刊本。是书明茅元仪撰。不全。

《东林书院志》一部,刊本。是书明严瑴撰。全。

《二三场艺府羣玉》一部,刊本。是书明焦竑等选。不全。

《表式典》一部,刊本。是书明朱天璧选。不全。

《状元策》二十五部,刊本。是书明焦竑辑。俱不全。

《潜确类书》十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编。俱不全。

《觚剩》七部,刊本。是书钮琇编。三部全,四部不全。

《留溪外传》一部,刊本。是书陈鼎撰。全。

《明馆课续集》三部,刊本。是书明王锡爵辑。 一部全,二部不全。

《几亭外书》九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俱不全。

《几亭全书》六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一部全,五部不全。

《几亭文录》四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三部全,一部不全。

《李氏文集》六部,刊本。是书明李贽辑。三部全,三部不全。

《李氏全书》三部,刊本。是书明李贽辑。二部全,一部不全。

《李氏焚书》五十九部,刊本。是书明李贽辑。三十五部全,二十四部不全。

《焚余续草》一部,刊本。是书明赵维寰着。全。

《卽山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沈承着。全。

《古处斋诗文集》一部,刊本。是书陈祖法着。不全。

《亭林文集》十四部,刊本。是书顾炎武着。七部全,七部不全。

《亭林诗集》六部,刊本。是书顾炎武着。五部全,一部不全。

《偈庵集》四部,刊本。是书明程嘉燧着。俱全。

《松圆浪淘集》十部,刊本。是书明程嘉燧着。七部全,三部不全。

《黄叶庵诗》五部,刊本。是书释智舷着。一部全,四部不全。

《莲须阁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黎遂球着。不全。

《拟山园集》一部,刊本。是书王铎着。不全。

《吹万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李熙载撰。不全。

《游匡庐记》一册,刊本;《游唤集》一册,刊本;《历游草》一册,刊本;是书明王思任着。俱不全。

《南雷文定》五部,刊本。是书明黄宗羲着。三部全,二部不全。

《南雷文约》二部,刊本。是书明黄宗羲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丁清惠公集》一部,刊本。是书明丁宾撰。全。

《寓林集》二部,刊本。是书明黄汝亨撰。俱全。

《四忆堂诗》七部,刊本。是书侯方域撰。俱全。

《锺伯敬诗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着。不全。

《黄离草》一部,刊本。是书明郭正域撰。全。

《雪堂诗钞》二部,刊本。是书明熊文举着。俱不全。

《杜溪文稿》一部,刊本。是书朱书着。不全。

《隐秀轩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锺惺撰。不全。

《揭蒿庵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揭重熙撰。全。

《三易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唐时升撰。全。

《孙宇台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孙治着。不全。

《田间诗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钱澄之着。全。

《已吾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陈际泰着。不全。

《耐耕堂诗文集》一部,刊本。是书罗棨着。不全。

《萤芝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张明弼撰。全。

《槎庵小乘》一部,刊本。是书明来斯行撰。不全。

《陋轩诗》一部,刊本。是书吴嘉纪撰。全。

《歇庵集》十部,刊本。是书明陶望龄着。四部全,六部不全。

《宁都三魏集》十三部,刊本。是书魏禧等着。俱不全。

《茅檐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魏学洢着。全。

《大樗堂初集》一册,刊本。是书王隼着。不全。

《晚香堂小品》一部,刊本。是书陈继儒着。不全。

《夕阳寮诗稿》一部,刊本。是书明阮旻锡着。不全。

《大呼集》二部,刊本。是书梁显祖辑。俱全。

《碧山学士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黄洪宪着。不全。

《天佣子集》一部,刊本。是书明艾南英着。不全。

《阎古古诗》一部,刊本。是书明阎尔梅着。不全。

《青来阁二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方应祥撰。不全。

《定山堂诗集》二部,刊本。是书系龚鼎孳撰。一部全,一部不全。

《芝麓诗钞》四部,刊本。是书系龚鼎孳撰。俱全。

《恬致堂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李日华撰。全。

《容台集》一部,刊本。是书明董其昌着。不全。

《容台别集》一部,刊本。是书明董其昌着。全。

《西斋集》一部,刊本。是书王仲儒着。全。

《咸陟堂文集》二部,刊本;《咸陟堂诗集》二部,刊本;《咸陟堂二集》四部,刊本。是书释成鹫着。俱全。

《六柳堂集》一册,抄本。是书明袁继咸着。不全。

《笠翁一家言》八部,刊本。是书李渔着。一部全,七部不全。

《媚幽阁文娱》一部,刊本。是书郑元勋选。全。

《正气录》二部,刊本。是书张贞生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山晓阁明文续选》二部,刊本。是书孙琮选。俱全。

《冰署笔谈》一部,刊本。是书明黄汝良撰。不全。

《难题问答》一部,刊本。是书王鸣昌辑。全。

《忧患集》二部,刊本。是书戴名世撰。俱全。

《孑遗录》一部,刊本。是书戴名世撰。全。

《岭南三家诗》一部,刊本。是书王隼选。不全。

《岭南五朝诗》一部,刊本。是书黄俊升选。全。

《翁山诗集》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不全。

《翁山诗外》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全。

《翁山文钞》二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俱全。

《登华山记》四册,刊本。是书屈大均撰。

《广东新语》三部,刊本。是书屈大均辑。一部全,二部不全。

《牧斋尺牍》一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全。

《杜诗笺注》七十九部,刊本。是书钱谦益注。俱全。

《初学集》二十六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十七部全,九部不全。

《有学集》四十七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十七部全,三十部不全。

《列朝诗集》八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俱不全。

《列朝诗集小传》二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俱不全。

《吕选八大家古文》二十四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七部全,十七部不全。

《留青全集》七十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二十八部全,四十二部不全。

《留青新集》六十五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二十二部全,四十三部不全。

《留青二集》三十三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二十四部全,九部不全。

《留青广集》一百四十一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九十部全,五十一部不全。

《留青采珍集》四十九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五部全,四十四部不全。

《翰海》二部,刊本。是书明沈隹允、【真按:当作沈佳允!】陈继儒等辑。俱不全。

《如面谭》一部,刊本。是书明锺惺辑。不全。

《藏弆集》八部,刊本。是书周在浚辑。五部全,三部不全。

《尺牍新语》十一部,刊本。是书徐士俊等辑。十部全,一部不全。

《写心集》三部,刊本。是书陈枚等编。一部全,二部不全。

《国朝诗品》三部,刊本。是书陈以刚选。二部全,一部不全。

《国朝诗的》一部,刊本。是书陶煊选。全。

《诗经详解》一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全。

《四书语录》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四书讲义》五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四部全,一部不全。

《吕评钱吉士稿》三十五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二十五部全,十部不全。

《吕评陈大士稿》三十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二部全,二十部不全。

《吕评金正希稿》二十八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二十三部全,五部不全。

《吕评艾千子稿》二十五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九部全,六部不全。

《吕评黄葵阳稿》十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七部全,三部不全。

《质亡集》三十四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七部全,十七部不全。

《天盖楼各种文选》一百九十一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一百八十四部全,七部不全。

《晚村时文》一册,刊本。是书吕留良着。

《戴田有稿》四部,刊本。是书戴名世着。三部全,一部不全。

《尹嘉铨时文》一部,全;《絜矩篇》三十五部,俱全;《女鉴录》一部,不全;《小学大全》一部,全;《孝经列传》一部,全;《闺范图》一部,全;《小学或问》一部,全;《小学义疏》九部,四部全,五部不全;《随五草》二部,全;《思诚轩奏疏》一册,全;《偶然吟》一册,全;《北学编》一册,全;《近思录》四篇一部,不全;《近思录》一部,全。是书均尹嘉铨着,俱刊本。

以上通共书一百八十一种,计一千五百八十四部。(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一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日

户部为遵旨查议事。

陕西司案呈,本年七月十三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进过全书八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之宋枋远等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记过之总裁嵇<璜>等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等因。于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抄出到部。除记过二次之国子监监丞张曾炳已经病故,毋庸议外;应将记过九次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记过二次之内阁学士汪永锡,记过一次之内阁侍读学士吉梦熊,记过四次之大理寺卿今授内阁学士李绶,记过五次之内阁学士尹壮图,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五次之候补中书潘有为,记过二十四次之中书李荃、孙球,记过十八次之中书金光悌,记过十二次之中书李斯咏,记过六次之中书康仪钧,记过二次之候补中书叶菼、中书杨世纶,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吉梦熊已经丁忧,应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孙球已治丧回籍,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康仪钧已经革职,其罚俸之处,仍应注册。查汪永锡有纪录一次,尹壮图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等因。于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四日题,本月初七日奉旨:嵇璜、曹文埴、德保、周煌、阿肃、谢墉、庄存与、钱载、窦光鼐、李绶俱着罚俸六个月,王燕绪、范衷、李镕、励守谦、邵晋涵、庄通敏、王增俱着罚俸三个月。吉梦熊着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朱钤、饶庆捷、何思钧、潘庭筠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汪永锡、尹壮图、于鼎、俞大猷、汪学金、钱樾、吴鼎、邹炳泰、许兆椿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王春煦、方炜、周兴岱、吴鼎雯、秦泉、莫瞻菉、陈昌齐、苏青鳌、庄承籛、李尧栋、刘权之、王坦修、季学锦、曹锡龄、刘校之、吴寿昌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等因前来。

查此案,内阁学士尹壮图等罚俸议以纪录抵销,均毋庸议外,应将大学士嵇<璜>等罚俸之案注册,应扣俸银行文内阁等衙门,于造送领俸册内声明坐扣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典籍厅。(内阁移会) 九一二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允准商总等捐建文澜阁雇觅书手仍用官帑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二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闽浙总督陈<辉祖>,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二日奉上谕:

据陈辉祖奏遵旨改建文澜阁,安设四库全书一折内称,勘得玉兰堂逼近山根,地势潮湿,难以藏书,拟于玉兰堂之东迤下藏书堂后堪以改建,并称据商总等呈请改建等项及雇觅书手缮写之费,情愿按数呈缴等语。玉兰堂既据陈辉祖奏称地势潮隘,难以藏书,现在盛住奏请陛见,且俟伊到京后询明该处情形,将文渊阁式样带去,再行办理。商总等呈请损项自办,【真按:疑当作捐字,捐项自办!】该处改建文澜阁,出自伊等情殷桑梓,踊跃输忱,尚可准行。

至雇觅书手缮写,现已饬动官帑办理。前据伊龄阿奏扬州商人请捐办大观堂、金山寺二分缮书费用,已于折内批示:不必,令仍动用官项。【真按:疑当作今字!】所有浙商呈请公捐之处,亦可不必。将此传谕陈辉祖并盛住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一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原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九日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会事。

照得本院奏请兵部侍郎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一折,于本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报具奏。九月初一日奉旨:纪昀着兼充文渊阁直阁事。钦此。

相应抄录原奏知照贵厅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黏原奏一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翰林院奏请兵部侍郎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折

奏为请旨事。

窃臣等前经奏准文渊阁直阁事,应以内阁学士、詹事、少詹事、侍讲学士兼充,并声明遇有员缺,由翰林院列名奏请简授,奉旨:所议是。依议。钦此。钦遵。在案。

嗣于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翰林院侍讲学士陆锡熊升任光禄寺卿,臣等复以原议内虽无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之例,但该员现充四库全书处总纂,合无仰恳天恩,仍准兼衔,无庸开缺,亦经奏明蒙恩允准在案。

今文渊阁直阁事 内阁学士纪昀升任兵部侍郎,仍兼四库全书处总纂。臣等与查陆锡熊事同一例,可否仍以纪昀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之处,出自皇上天恩。理合奏明请旨,为此谨奏。(内阁移会)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一日

臣永璇、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为请旨事。

恭照盛京文溯阁应行陈设《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四库全书》一部,现在陆续上紧装钉,并前后敬谨用宝入匣,自应随时分拨起运,统于明年四月以前全行送往,以期稳妥。查此项书籍俱经裁切打磨出细,并装有绢面,与现在恭送热河草钉之本、可以用车装载者不同,必得按例抬运,方为慎重。所有应用抬夫,若由京雇往,恐沿途难以照料,前经臣金简面奏,请交直隶总督饬令沿途地方官按站雇觅民夫,运至山海关,交与盛京将军及奉天府尹沿途接运,荷蒙允准。今届秋凉地燥,正抬运稳便之时,所需书籍业已装钉入匣,足敷按拨运送。谨拟先将《古今图书集成》五百七十六函,并《四库全书》一千函,作为第一拨,卽于九月下旬起程。其余《四库全书》五千一百四十四函,分作四拨陆续起运。相应奏明请旨,以便行文直隶总督及盛京将军、奉天府尹衙门,令其预行雇夫,并派员赴京领运,沿途押送。其运到之后,务令相择宽敞高燥房屋存贮。至现在需用箱只等项,臣等督同司员妥协办理,务期盛贮周密,不致擦损。仍于每拨起运时,遴派武英殿妥员随往,以便沿途协同照料,到时点交该将军收庋。

再,内阁学士臣陆费墀前经面奏,恭请前赴盛京办理排次上架事宜,亦蒙俞允。应俟明岁第五拨书籍全数发运时,奏明日期前往。

合并陈明。为此谨奏。请旨。(军机处原折) 九一五 满本堂为并无恩拔副贡科甲出身人员派充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日【真按:疑当作七,乾隆四十七年也(上下文均尚为四十七年,何故突来四十八年九月事),下同!○然下文(下页)有作捌者,则此或为排错位置尔.】

满本堂为移付事。

准续办四库全书处文称,移取恩拔副贡、科甲出身之中书人员,派充分校等因前来。查本堂并无恩拔副贡、科甲出身人员,相应移付贵厅查照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一六 满票签为并无科甲出身人员派充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日

满票签为移付事。

准续办四库全书处文称,移取续经补缺及额外行走中书人员派充分校等因前来。查本处人员内,并无科甲出身,向无派充分校。相应移付贵厅,转行文续办四库全书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真按:疑当作七字!】

吏部为知照事。

文选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清字一折,相应译汉抄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连单一祇。

右移会稽察房。

附连单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请将富炎泰坐补办理辽金元史书务折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称:臣等遵旨办理辽、金、元三史等书【真按:疑当作七字!然标题正文皆误的机会不大,疑系放错位置了!】,每俱用三合字样,应用满、蒙、索伦、唐古忒、回番话语注节之字,事务繁多。此项书籍原系校对官呈麟一人总办,今呈麟病故,臣等公同议得,大理寺卿富炎泰系文进士出身,而在内翻书房行走年久,学问亦可。呈麟员缺,请将富炎泰坐补。如此与办理书务,甚有俾益。【真按:当作裨字!裨益.】可否之处,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肆拾捌年九月二十一日奏,奉旨:知道了。钦此。【真按:如此则前文之八更不可能为误字了.应系误置尔.(若大写还误,那何劳改用大写耶,可笑)】(内阁移会) 九一八 军机大臣奏文溯阁收贮全书分拨起运日期并行知直奉督尹预为妥办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三日【真按:由为七可知前之为八者为误字或误排矣.】

臣等将应送盛京文溯阁收贮之《四库全书》,分作五拨,起程日期,公同各总裁等商酌,其第一拨拟于本年十月二十日起运,第二拨拟于十一月二十日起运,第三拨于明年正月初五日起运,其第四、第五拨运送之书,照例间月一起行走,至三月初五日可以全数运竣。其沿途照料押送,遵旨每拨派内务府司员一员前往。

至抬运人夫一项,每拨约需四、五百名,必得地方官雇备,按站给价,呼应较灵。臣和珅昨面奉谕旨:自京至山海关,令通永道李调元沿途往来经理;自山海关至盛京,令兼管府尹伯兴于交界处照料接运。钦此。所有抬运人夫一项,卽责成伊二人料理妥协,庶随到随运,押送之员得以行程迅速。

所有臣等酌议分拨起程日期,现在行文知照直隶总督郑大进及兼管奉天府府尹伯兴预为遵照妥办,理合奏闻。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三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五日

吏部为遵旨查议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七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

王燕绪、汪镛、于鼎、李镕、励守谦、潘曾起、蔡廷衡、孙玉庭、庄通敏俱着罚俸三个月;朱钤、萧九成、何思钧、潘庭筠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吴寿昌、曹锡龄、季学锦、张焘、邱庭漋、陈昌齐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缪晋、朱绂、吴典、王天禄、钱樾、罗修源、汪学金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录黏单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黏单壹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黏单 吏部题四库全书馆人员记过罚俸本

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本年四月起至六月止,续进过第二分全书七次,内有行在进呈,节次发下查改错误之书,遵旨于回京后一并覆奏,应请归秋季办理。其已经覆奏分别记过之处,臣等详加查核,除总裁、总阅等员前因赶办第二分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所有总校官杨照记过一百四十五次,徐以坤记过一百三十五次,潘有为记过八十八次,朱钤记过八十二次,王燕赭记过八十次,孙瑢记过六十九次,【真按:应即孙溶.前文均作孙溶!本页下文即作溶!】仓圣脉记过五十七次,何思钧记过五十二次,杨懋珩记过二十二次,缪琪记过十次;分校官张慎和记过四十次,牛稔文记过二十四次,卜维吉、张虎拜各记过二十二次,郭祚炽、王天禄各记过二十次,张焘、钱樾各记过十六次,李斯咏、雷纯、曹锡龄各记过十四次,陈木、汪镛、王庆长各记过十二次,于鼎、陆湘各记过十次,吴寿昌、胡予襄、叶兰各记过八次,赵秉渊、朱绂、李荃、吴典、王汝嘉、罗修源、李镕、田尹衡、周鋐、沈培各记过六次,励守谦、潘曾起、袁文邵、孙球、陈昌齐、邱庭漋、蔡廷衡、孙玉庭、胡敏各记过四次,柴模、王璸、潘庭筠、郭晋、李岩、缪晋、金光悌、季学锦、萧九成、庄通敏、汪学金、吴绍浣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十一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应将记过一百四十五次之总校官 兵部额外主事杨照,记过一百三十五次之候选国子监博士徐以坤,记过八十八次之候补中书潘有为,记过八十二次之归班进士今赏给编修衔朱钤,记过八十次之编修今赏给中允衔王燕绪,记过六十九次之中书科中书孙溶,【真按:前文还误作瑢!】记过五十七次之降调编修今赏给庶吉士仓圣脉,记过五十二次之检讨何思钧,记过二十二次之归班进士今授江苏长洲县知县杨懋珩,记过十次之归班进士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四十次之分校官 吏部员外郎张慎和,记过二十四次之起居注主事牛稔文,记过二十二次之国子监助教卜维吉、内阁中书今授河南学政张虎拜,记过二十次之通政司经历郭祚炽、编修王天禄,记过十六次之翰林院侍读张焘、编修钱樾,记过十四次之内阁中书李斯咏、兵部额外主事雷纯、编修曹锡龄,记过十二次之助教陈木、编修汪镛、工部主事王庆长,记过十次之编修于鼎、候补中书陆湘,记过八次之侍讲吴寿昌、助教胡予襄、内阁中书今升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记过六次之中书赵秉渊、编修朱绂、中书李荃、编修吴典、检讨王汝嘉、编修罗修源、李镕、内阁中书今湖北荆州府同知田尹衡、助敎周鋐、国子监学政沈培,记过四次之编修励守谦、编修今授贵州学政潘曾起、内阁典籍袁文邵、中书孙球、编修陈昌齐、邱庭漋、蔡廷衡、检讨孙玉庭、刑部主事胡敏,记过二次之归班进士柴模、吏部员外郎王璸、编修潘庭筠、分发中书郭晋、国子监学录李岩、编修缪晋、中书金光悌、詹事府左中允季学锦、检讨萧九成、编修庄通敏、汪学金、庶吉士吴绍浣,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杨照、朱钤、卜维吉、张虎拜、郭祚炽、雷纯、赵秉渊、郭晋、缪晋、萧九成俱经丁忧,仓圣脉、何思钧、潘庭筠已患病调理,王汝嘉已经降调,袁文邵已回籍葬亲,孙球已回籍治丧,柴模已归班铨选,徐以坤、潘有为、陆湘俱系候补之员,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查吴寿昌有纪录九次,曹锡龄、王庆长俱有纪录伍次,季学锦有纪录四次【真按:何故此独作大写之五.】,张焘、邱庭漋俱有纪录叁次,牛稔文、陈昌齐、王璸俱有纪录贰次,均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叁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壹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周鋐有纪录五次,陈木、缪晋俱有纪录四次,赵秉渊、朱绂、吴典俱有纪录贰次,张慎和、王天禄、钱樾、罗修源、汪学金俱有纪录壹次,今议罚俸叁个月,均应注于纪录,合计抵销。【真按:又作大写又作小写不知何故!○又一折之中罚作二体!】(内阁移会) 九二○ 军机大臣奏将各馆纂办未竣各书分晰开单进呈片(附清单)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六日

查各馆纂办未竣各书,前于六月内奏定期限在案。兹自七月以后陆续纂办,除《明唐桂二王本末》一书,业经遵旨加按全竣外,所有《一统志》等书,按卯轮进,俱未逾限。谨将各书分晰开单,恭呈御览。谨奏。

附 各馆纂办书籍清单

《大清一统志》,原限四十八年十二月内完竣。自定限后进过五次,共计六卷。

《盛京通志》,原限四十八年秋季完竣。自定限后进过五次,共计八卷。

《职官表》,原限四十八年十二月内完竣。自定限后进过五次,共计七卷。

《兰州纪略》,原限本年十二月内完竣。自定限后进过三次,共计八卷。

《日下旧闻考》,原限本年十二月内完竣。自定限后进过五次,共计十一卷。

《满洲源流考》,原限本年十二月内完竣。自定限后进过三次,共计三卷。

《契丹国志》,改纂已竣。现在赶缮正本。

《续通志》,原限四十八年十二月内完竣。自定限后进过三次,共计二十六卷。

《皇朝通典通志》,原限五十年完竣。自本年二月接办时,当经行文各省咨取文册书籍,以凭纂辑,现在未据解馆。一面迭次咨催,一面上紧赶办。

《开国方略》,原限四十八年夏季完竣。现在上紧纂办。

《宗室王公表传》,原限四十八年夏季完竣。现在对译清文红本,上紧纂办。

《蒙古王公表传》,原限四十八年冬季完竣。自定限后,进过《清字表传》三卷、《汉字表传》二卷。(军机处上谕檔) 九二一 湖北巡抚姚成烈奏解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并缮单呈览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七日

湖北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恭折奏闻事。

窃照各种违碍书籍,湖北先经委员到处详查,于省城设局校勘,业已十次,查缴九千九百九十一部,节经奏明解送军机处,并经督臣舒常于第十次缴书折内声明,楚省幅陨辽阔,【真按:疑为员之讹!】诚恐查察未周,饬属随获随缴,不得借口限满转致漏匿在案。

兹据局员等续经查获《田间集》等书十六种,计二十四部,系四库馆通行禁毁之书;又《古今治统》等书七种,计八部,系翰林院咨查应毁之书;又《南雷文约》等书九十七种,计一百二十六部,系各省咨查现获之书;又《辽金志》等书二十三种,计二十四部,系湖北省查获宋、元、明人所著违碍之书;又附缴尹嘉铨著作《絜矩编》等书三种,计一百八十一部;又石卓槐著作及批点《芥圃诗钞》各书七种,计七部;又冯王孙著作及抄录《批点五经简咏》等书十五种,计十二部、三束、二十三纸。通计一百六十八种,三百八十二部,并附解《甔甀洞稿》各书板一千八百八十二块,造册送核前来。

除逐一点明封固,另行委员解赴军机处查办外。所有湖北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缘由,臣谨会同督臣舒常合词具奏,并缮清单恭呈御览。现仍饬属随时留心查缴,务期净尽,并将楚省此次查获应禁之书,开单分咨各省,一体查办。合并陈明,伏祈皇上睿鉴。臣谨奏。

朱批:览。

附 湖北省第十一次查缴应禁书籍并书板清单

湖北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今将湖北省第十一次查缴应禁书籍及尹嘉铨等所著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一、准四库馆咨查禁书,湖北省查获十六种,计二十四部:

《田间集》一部,刊本。系钱澄之着。计二本,全。

《黄离草》二部,【真按:前似均作艹!黄离艹.】刊本。系郭正域着。内一部计十三本,缺十卷;又一部,计二十本,全。

《绀珠集》二部,刊本。系王玉汝着。各六本,全。

《天佣子集》一部,刊本。系艾南英着。计十本,全。

《四品稿》一部,刊本。系李若讷着。计七本,止存五卷至九卷。

《明通纪》一部,刊本。系陈建辑。计四本,缺三卷、四卷。

《通鉴会纂》三部,刊本。系锺惺订。内一部计十五本,全;又一部计十三本,止存一卷至九卷、十七卷至二十卷;又一部计十一本,缺一卷、十一卷。

《眉公十集》一部,刊本。系陈继儒着。计四本,全。

《七录斋》一部,刊本。系张溥着。计三本,止存一卷、三卷、四卷。

《太乙山房集》一部,刊本。系陈际泰着。计一本,全。

《通鉴要》一部,刊本。系陈仁锡纂。计二本,全。

《四书语录》三部,刊本。系吕留良着。内一部计十本,全;又一部计五本,止存五卷至四十六卷;又一部计七本,全。

《通鉴纲目》一部,刊本。系陈仁锡纂。计二本,止存九卷至十六卷。

《桃笑集》一部,刊本。系官抚辰着。计二本,全。

《隐秀轩》二部,刊本。系锺惺着。内一部计七本,止存二卷至八卷;又一部计六本,止存二卷至八卷。

《翰海》二部,刊本。系陈继儒定。内一部计六本,全;又一部计四本,全。

一、准翰林院咨查应行全毁抽毁各书,湖北省查获七种,计八部:

《古今治统》二部,刊本。系徐奋鹏着。各八本、俱全。应全毁。

《珂雪斋集》一部,抄本。系袁中道撰。计四本,全。应全毁。

《王季重杂文》一部,刊本。系王思任着。计五本,全。应全毁。

《杨大洪集》一部,刊本。系杨涟撰。计二本,全。应全毁。

《赐闲堂集》一部,刊本。系申时行撰。内卷二《题清秋出塞图》一首二页,语多驳杂,应抽毁。

《绿滋馆稿》一部,刊本。系吴士奇撰。集内《桐梓县志叙》四页有偏谬语,应抽毁。

《去伪斋集》一部,刊本。系吕坤撰。卷一《边计民艰疏》第十一条,卷三《寄石东泉书》,卷五《送宫保方金湖焰》、《陕西武乡试录序》、《山东武乡试录序》十七页,俱有偏谬,应抽毁。

一、准各省咨查禁书,湖北省现获九十七种,计一百二十六部:

《南雷文约》一部,刊本。系黄宗羲着。计四本,全。

《焦氏笔乘》一部,刊本。系焦竑着。计六本。全。

《留青采珍集》二部,刊本。系陈枚选。内一部计二十四本,全;又一部计二十六本,全。

《世史纪要》一部,刊本。系叶羲昂纂。计三本,止存三卷、六卷、八卷。

《国朝典汇》一部,刊本。系徐学聚辑。计一本,止存五十六卷至六十四卷。

《乾坤正气录》一部,刊本。系周懋勷编。计四本,全。

《抚蓟疏草》一部,刊本。系申用懋着。计二本,全。

《近代诗钞》一部,刊本。系周京辑。计五本,全。

《杜律笺注》一部,刊本。系钱谦益注。计二本,全。

《今文化成》一部,刊本。系许泰交撰。计三本,全。

《文归》一部,刊本。系锺惺、陈继儒评。计六本,全。

《明文录》一部,刊本。系吕留良评。存五篇。

《昭代纪要》二部,刊本。系锺惺订,陈建辑。内一部二本,全;又一部三本,全。

《治平类纂》一部,刊本。系朱健着。计十六本,全。

《诗法度针》二部,刊本。系徐文弼着。内一部三本,全;又一部四本,全。

《八家文选》一部,刊本。系锺惺评。计九本,全。

《朴村文集》一部,刊本。系张云章着。计四本,全。

《今古合录》一部,刊本。系王世贞纂。计一本,止存首卷。

《新增鉴略》一部,刊本。系马裕撰。计二本,全。

《读史约编》一部,刊本。系周维秬着。计一本,全。

《通鉴要删》一部,刊本。系宗臣纂。计一本,止存一卷。

《明纪纲鉴补》一部,刊本。系朱璘辑。计四本,全。

《明续纪》一部,刊本。系卜大有纂。计一本,全。

《资治纲鉴》一部,刊本。系锺惺订。计四十本,全。

《杜溪文稿》一部,刊本。系朱书着。计四本,全。

《捷录》一部,刊本。系顾充着。计四本,止存一卷、三卷、五卷、六卷。

《黄陶庵全集》一部,刊本。系黄淳耀着。计八本,全。

《黄陶庵集》一部,刊本。系黄淳耀着。有钱谦益序,计五本,全。

《徐文长文钞》一部,刊本。系徐渭撰。计二本,全。

《徐文长逸稿》一部,刊本。系张汝霖、王思任评选。计四本,全。

《东林列传》二部,刊本。系陈鼎辑。内一部计七本,全;又一部计十本,全。

《街南文集》一部,刊本。系吴肃公着。计八本,全。

《苍霞余草》一部,刊本。系叶向高着。计三本,缺十二卷至十四卷。

《魏氏全集》一部,刊本。系魏禧着。计四十本,全。

《鸿苞集》一部,刊本。系屠隆着。计二十四本,全。

《按吴疏稿》一部,刊本。系王道直着。计六本,全。

《瀑音选》一部,刊本。系苗蕃着。计六本,全。

《寄言》一部,刊本。系梅之熉着。计一本,全。

《今文觉斯》一部,刊本。系过珙评。计二本,止存三卷、四卷。

《陈大樽稿》三部,刊本。系陈子龙着,吕留良评。内二部各六本,全;又一部,计四本,全。

《唐诗合选》二部,刊本。系锺惺、李攀龙选。各六本,全。

《十种曲》三部,刊本。系李渔着。内一部计十八本,全;又二部各十本,全。

《历史大方纲鉴》二部,刊本。系李廷机着。内一部计二十八本,全;又一部计二十四本,全。

《峄桐集》一部,刊本。系刘伯宗着。计六本,全。

《朱子异同条辨》一部,刊本。系李振裕撰。计三十四本,全。

《锺伯敬集》一部,刊本。系陆云龙评。计七本,全。

《兵镜》二部,刊本。系吴维顺辑。内一部计七本,止存一卷至四卷、七卷至十二卷;又1部计四本,止存二卷、三卷、八卷至十三卷。

《眉公诗钞》一部,刊本。系陈继儒着。计四本,全。

《归莲梦》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四本,全。

《熊经略书牍》一部,刊本。系熊廷弼着,计四本,全。

《新增要略补》一部,刊本。系马裕订。五本,止存首卷、一卷、二卷。

《锺伯敬文钞》二部,刊本。系锺惺着。各二本,全。

《四书会意解》三部,刊本。系张潮订。内一部二十一本,迭;又一部十六本,全;又一部十七本,全。

《翰苑英华》二部,刊本。系邓志谟着。内一部四本,全;又一部三本,全。

《氏族笺释》三部,刊本。系熊竣运着。内二部各四本,全;又一部六本,全。

《荣木堂集》一部,刊本。系陶汝鼐着。计一本,全。

《历朝纲鉴全史》一部,刊本。系苏浚订。计十二本,全。

《纲鉴通纪》一部,刊本。系王世贞纂。五本,止存三卷至十五卷。

《纲鉴纪要》一部,刊本。系苏浚纂。十七本,缺三卷、六卷、十一卷。

《通鉴集要》二部,刊本。系董其昌校,内一部九本,全;又一部八本,全。

《纲鉴总论》一部,抄本。系潘荣祖着。计一本,全。

《历朝纲鉴辑要》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十三本,全。

《通鉴总论》二部,刊本。系陈仁锡纂。各二本,全。

《鉴略必读》一部,刊本。系劳文昭纂。计一本,全。

《捷录旁训》一部,刊本。系顾充着。计四本,全。

《李卓吾明通纪》一部,刊本。系陈建辑。一本,残。

《通鉴会纂》一部,刊本。系诸燮纂,陈继儒订。十九本,止存一卷至四卷、六卷至二十八卷。

《古今全史一览》一部,刊本。系谭元春着。计五本,全。

《受祜堂》一部,刊本。系张泰交着。计八本,全。

《策类典》一部,刊本。系朱天璧选。计三本,全。

《诗持》一部,刊本。系魏宪选。计十本,全。

《武备志》一部,刊本。系傅禹辑。计五本,全。

《王李合稿》一部,刊本。系陈继儒选。计六本,全。

《明鉴会编》二部,刊本。无编辑姓氏。内一部三本,止存四卷、五卷、十一卷至十五卷;又一部三本,止存一卷至七卷、十三卷至十五卷。

《张太岳集》一部,刊本。系张居正着。计十六本,全。

《元明捷录》一部,刊本。系冯绍京撰。二本,止存一卷、二卷。

《九边图》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一本,全。

《忆记》一部,刊本。系吴甡着。计一本,全。

《梧冈诗集》一部,刊本。系黄载华着。计一本,全。

《留穉堂集》一部,刊本。系刘祖启着。计二本,全。

《元宴斋》一部,刊本。系胡尔慥重校。计一本,全。

《事类捷录》一部,刊本。系邓志谟着。计四本,全。

《见闻录》一部,刊本。系陈继儒着。计三本,全。

《朴村诗集》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二本,全。

《兼山诗集》一部,刊本。系杨廷麟着。计二本,全。

《介寿辞》一部,刊本。系沈大绶评。计一本,全。

《柴庵疏集》一部,刊本。系吴甡着。计九本,全。

《少微通鉴》一部,刊本。系唐顺之订。六本止存二卷、四卷、十四卷至十六卷、十八卷、十九卷。

《侯朝宗诗钞》一部,刊本。系侯方域着。计二本,全。

《天元历理》一部,刊本。系徐发着。二本,止存三卷、四卷、五卷。

《乾坤宝典》一部,抄本。无编辑姓氏。计二本,全。

《甔甀洞稿》二部,刊本。系吴国伦着。各二十本,全。

《天下名家诗观》一部,刊本。系邓汉仪着。七本,缺四卷、八卷、十二卷。

《袁黄纲鉴》三部,刊本。系熊明遇撰。内二部各三十二本,全;又一部二十四本,全。

《凤洲纲鉴》三部,刊本。系朱璘辑。内一部五十五本,全;又一部四十五本,全;又一部二十本,全。

《世史类编》三部,刊本。系王世贞撰。内一部二十五本,全;又一部十七本,缺一卷至四卷;又一部二十四本,全。

《今文得》三部,刊本。系孙维祺评。内二部各五本,全;又一部四本,全。

一、湖北省续查宋、元、明人著作违碍各书,共二十三种,计二十四部:

《辽金志》一部,刊本。系元叶隆礼着。计一本,全。内载女直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冯琢庵文集》一部,刊本。系明冯琦着,于慎行序。万历乙巳年刻。计六本,全。内《赠郝公蓟辽序》等篇,语有违碍,应销毁。

《宋元通鉴》一部,刊本。系明薛应旗辑,陈仁锡评。天启丙寅年刻。计三十六本,全。内论辽金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纲鉴金丹》二部,刊本。系明潘光祖辑,李长庚、陈仁锡序。崇祯辛未年刻。内一部计三十四本,全;又一部计五本,止存五卷至八卷、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四十卷。内载潘氏总论,语有违碍,应销毁。

《内方公集》一部,刊本。系明童承叙撰,翁大立序。万历己丑年刻。计四本,全。内《考牧》等诗,语有干碍,应销毁。

《短札字字珠》一部,刊本。系明王焞选,朱锦文序。万历丁巳年刻。计五本,全。内载李贽、陈继儒等尺牍,语有干碍,应销毁。

《古文奇奇赏》一部,刊本。系明李一鹏纂。计十本,全。内载吴国伦《拟岳飞答秦桧书》、孙矿《抚辽疏序》、黄辉《辽东奏议序》,语有干碍,应销毁。

《征吾录》一部,刊本。系明郑晓着,计一本,止存上卷。内叙明初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通鉴笺注》一部,刊本。系明王世贞纂,汪明际批评,陈继儒序。计四十本,全。内载南宋、元末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建文书法儗》一部,刊本。系明朱鹭辑。计二本,全。内载钱谦益、李贽等诗,应销毁。

《玉堂丛语》一部,刊本。系明焦竑辑,顾起元、郭一鹗等序,万历戊午年刻。计三本,全。内《献替》一条,语有干碍,应销毁。

《试草》一部,刊本。系明金声着。计一本,全。内《乐府歌》语有违碍,应销毁。

《西征集》一部,刊本。系明梅国桢着,王都俞序。崇祯戊寅年刻。计四本,全。疏内语有违碍,应销毁。

《宜云疏草》一部,刊本。系明周师旦着,吴崇礼、汪道亨序。万历丁巳年刻。计三本,全。疏内语有违碍,应销毁。

《衡湘集》一部,刊本。系明梅国桢着。计四本,全。内论李贽事迹,语涉荒诞,应销毁。

《渔村合稿》一部,刊本。系明金声、陈际泰时文。计一本,全。内多吕留良评语,应销毁。

《署冏疏草》一部,刊本。系明申用懋着。崇祯五年刻。计一本,全。疏内语有违碍,应销毁。

《同善会书》一部,刊本。系明武张联着,李澹园、李悦心序。崇祯辛巳年刻。计一本,全。内载钱谦益鉴定,应销毁。

《罗湖野录》一部,刊本。系宋僧晓莹撰。绍兴乙亥年刻。计二本,全。内载陈继儒重校,应销毁。

《类辑》一部,刊本。系明戚继光着,何言序。计四本,内缺九卷至十二卷。首载《小传》及二卷《请兵疏》、四卷《覆关院》等条,语有干碍,应销毁。

《戴悟龙遗集》一部,刊本。系明戴三阳着。计二本,全。内《仁犬记》、《明妃》诗,语涉谬妄,应销毁。

《湛辉阁草》一部,刊本。系明王应斗着,熊维则等序。计九本,全。内二卷《挽石歌》、《鼻塞吟》等篇,语有感慨,应销毁。

《李氏说书》一部,刊本。系明李贽着。计四本,全。书内讲解语多乖谬,应销毁。

一、附解尹嘉铨著作违碍各书,计三种,一百八十一部:

《絜矩编》一百七十九部,刊本。各四册,全。

《贻教堂书》一部,刊本。计八本,全。

《小学大全》一部,刊本。计五本,全。

一、附解石卓槐著作及批点各书七种,计七部:

《芥圃诗钞》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剑南诗钞》一部,刊本。计三十本,全。

《唐诗类释》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杜诗详注》一部,刊本。计十三本,全。

《考卷文启》一部,刊本。计四本,全。

《读杜心解》一部,刊本。计八本,全。

《左绣》一部,刊本。计八本,全。

一、附解冯王孙著作及抄录批点各书十五种、十二部、三束、二十三纸:

《五经简咏》二部,刊本。各二本,全。

《周易简咏》一部,抄本。计二本,全。

《周礼简咏》一部,抄本。计二本,全。

《五经简咏残稿》二十三纸。

抄时文一束。

抄诗一束。

《雪心赋》一部,抄本。计一本,全。

拟表及策略一束。

《律赋偶笺》一部,刊本。计三本,存二卷、三卷、四卷。

《经史辨体》一部,刊本。计二十二本,全。

《豳风月令》一部,刊本。计一本,全。

《古文雅正》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四书正义》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试策法程》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笠翁诗韵》一部,刊本。计二本,止存一卷至五卷。

以上共计一百六十八种、三百八十二部、三束、二十三纸。

一、附解各违碍书板一千八百八十二块:

《甔甀洞稿》板三副,共一千二百五十三块。

《弹词注》板共二百五十五块。

《经史提纲》板六十六块。

《鲁文》板一百七十二块。

《絜矩编》板四副,共一百三十六块。(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二二 寄谕各省督抚务须留心体察四库馆议叙分发人员毋稍姑容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十一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十一日奉上谕:

据雅德参奏玩视命案、废弛阘茸之四库馆议叙试用知县唐灿,请革职以肃吏治一折,已批交该部知道矣。雅德此奏甚是。四库馆议叙人员,俱照例分发各省试用,虽其中自不无一、二可用之材,但开馆之初,工程既大,所用人数众多,其在馆効力,亦不过雇觅钞胥,为博取功名之地,未免贤愚混杂。督抚之责,专在纠察属吏,凡有旷官溺职、贻悞地方者,原应随时纠劾,立挂弹章,而于四库馆议叙分发人员,尤应严为甄别,不可稍事姑息,致滋玩悞。着传谕各省督抚,务须一体留心体察,如有似此分发不职之员,卽行据实参奏。其庸碌无能者,或改敎,或休致,毋得稍事姑容,以仰副朕澄叙官方、整饬吏治之意。将此遇便谕令各督抚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二三 军机大臣奏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等书缴进销毁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日

臣等遵旨查阅各省送到违碍书籍,业将应毁之本陆续开列清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

兹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及尹嘉铨所著各书,谨逐一查明,装成七十箱,另开清单缴进销毁。

再,各省送到重本,内有沿途经雨水沾湿霉烂、难以翻阅者,计有十六捆,谨一并全行附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二四 谕内阁毛奇龄《词话》内谬妄字句交馆改正并将书内列名总纂等议处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馆进呈原任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所撰《词话》一书,内有「清师下浙」字样,殊属背谬。毛奇龄系康熙年间翰林,书内着载我朝时事,理应称或大兵、王师等字样,乃指称清师抬写,竟似身事前明、未经在本朝出仕者,谬妄已极。毛奇龄尚系素有文望之人,且身故已久,朕不肯因其字句背谬,遽照从前戴名世等之案办理。但此等书籍经纂修、校对阅过,卽应按照馆例签改进呈,乃漫不经心,俱未看出,实非寻常疎忽可比。除将原书交馆改正,并查明此外有无似此字样一并签改外,所有书内列名之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王燕绪,分校官刘源溥,俱着交部分别议处。至誊录生不通文理,照本缮写,着加恩免其查办。并着行文外省各督抚细心查办,有似此者一体改录。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二五 谕内阁《明臣奏议》体例乖舛着将六阿哥等交部议处并另行编次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

前经降旨派皇子同总师傅等编辑《明臣奏议》一书,原因明季朝多秕政,廷臣谠言直谏者亦不乏人,特令广为搜采,裒集成编。自应考订朝代,前后按次编录,方于时事得失原委了然。今阅书内并不按照朝代次序,且各篇内所载报闻不省等字样,或书某家,或又不书,体例乖舛,可见诸皇子办理此书,并不能仰体朕借鉴垂训之意,留心细阅,而总师傅等亦不详加厘正,草率了事。六阿哥、八阿哥本年未经随围,着同总师傅德保、曹秀先、周煌交部严加议处;十一阿哥、十五阿哥虽随往热河,蔡新先已告假,亦难辞咎,着交部议处。其余原派校缮之师傅、翰林等,亦仅照本誊抄,不行校核,俱着一并交部议处。至聚珍版排字,自应照进呈原本每疏各为一篇,庶今易为更定,乃连缀成帙,致通身难改,而又未经声明。除董诰随往热河加恩免其交议外,金简、曹文埴亦着交部严加议处。其专管排印之翰林彭绍观、祥庆着一并交部议处。此书竟不合体式,并着原派皇子、总师傅等另行按年更正,编次体例,呈览后再交武英殿排印。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二六 军机大臣奏查核五月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一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又总校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在案。

本年五月十二日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其五月十八日以后,行在呈进节次发下错误之书,遵旨归秋季办理。今自五月十八日起至九月底止,呈进过第二分全书十一次共计一万六千五百册,臣等详加查核,除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分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所有提调官吴裕德记过四次;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九百二次,朱钤记过八百二十八次,孙溶记过三百三十三次,潘有为记过三百四次,徐以坤记过二百五十七次,仓圣脉记过一百九十次,何思钧记过一百七十四次,杨照记过一百四十六次,缪琪记过十九次;分校官方炜记过八十四次,李斯咏记过八十二次,郭祚炽记过六十次,季学锦记过五十六次,周鋐记过五十二次,雷纯记过五十次,胡予襄、李镕各记过四十八次,牛稔文记过四十六次,邹奕孝记过四十四次,励守谦记过四十三次,汪镛记过四十次,庄通敏、胡敏、章宗瀛各记过三十六次,罗修源、王庆长各记过三十四次,许兆椿、邱庭漋各记过三十二次,宋镕记过三十一次,李荃、王天禄、叶兰各记过三十次,常循记过二十六次,袁文邵、陈木各记过二十四次,吴锡麟记过二十三次,朱绂、吴寿昌、于鼎各记过二十二次,胡荣、卜维吉、刘源溥各记过二十次,何循、曹锡龄各记过十八次,钱樾、陈昌齐、蔡必昌、张焘、赵怀玉各记过十六次,李奕畴、杨世纶、吴典各记过十四次,严福、潘曾起、孙希旦各记过十二次,程琰、孙球、王嘉宾各记过十次,罗万选、刘景岳、吴省兰、张埙、沈培、陆湘各记过八次,方大川、吴绍昱、康仪钧、郭晋、刘图南、吴垣、王锺健、罗国俊、祖之望、汪学金、柴模各记过六次,沈孙琏、徐秉敬、吴舒帷、朱攸、黄寿龄、施培应、戴联垄、王璸、裴谦、刘英、陈际新各记过四次,汪日赞、王坦修、吴翼成、王锺泰、秦泉、莫瞻菉、徐立纲、张虎拜、何西泰、缪晋、江琏、【真按:下文有作涟者!(1712页)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己有云涟或作琏(621页)】马犹龙、甄松年、许烺、李岩、赵秉渊、戴均元、田尹衡、李尧栋、蔡廷衡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二七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陈睿谟奏疏》等禁书情形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三日

江苏巡抚降三品顶带留任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

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奉谕旨展限,俾各呈缴,仍免治罪。所有苏州书局第十五次应缴各书,经臣于上年十一月内恭折奏缴在案。

兹据各属陆续查出违悖各书申送到局,由司汇请奏缴前来。臣逐一查核,除重复查出已禁书二百十二部,又缴到《陈睿谟奏疏》等书应销板片五副,另委员解京销毁外;所有现经查出违碍应销书十七种,或悖谬狂吠,或诞妄失实,谨将悖妄处所逐一黏签封固,开具清单,恭呈御览。其各书板片,分别移行查起并通咨各省一体查缴,臣仍严切晓谕所属,凡有稍涉悖妄者,俱令及时呈缴,毋得稍有藏匿,致干重谴,以期净绝根株。

臣谨会同署两江总督臣萨载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查缴悖妄书籍清单

谨将江苏省现在查出应营销毁悖妄各书,开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四六云涛》六本。明竟陵锺惺选注。

《仰节堂集》八本。明安邑曹于汴着。

《增城集》六本。明伊阙李校桢撰。

《朱术(土旬)奏疏》二本。明朱术(土旬)着。

《王希泉疏草》四本。明广安王德完着。

《敬日草》四本,抄本。明晋江蒋德璟着。

《闽绩记略》一本,抄本。明陈永锡着。

《余少原集》十本,不全。明婺源余懋衡着。

《陈睿谟奏疏》二本,不全。明陈睿谟着。

《肚单集》一本,不全。明金坛张明弼着。

《会议疏单》二本,不全。无纂辑人姓氏。

《二三场类纂捷要》四本,不全。无选辑人姓氏。

《时表》二本,不全。无选辑人姓氏。

《愚谷诗藁》二本。南州徐开任着。

《自知录杂着》七本。太仓陆毅着。

《所见书画录》六本。娄东陆时化编辑。

《且过还少二集》二本。金坛徐元骐着。(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二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查《御批通鉴纲目》内《发明》等种书写格式片 【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当作御批通鉴纲目.】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四日

臣等遵旨恭查《御批通鉴纲目》内《发明》、《书法》二种,每条另行低二格写,其《考异》等条,则附纲者依纲顶格,附目者依目低一格,前编、正编皆如此。盖《考异》等条如书之批注,故各随其本文。至《发明》、《书法》如文之评论,故每条另载于后,不与正文参杂。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二九 满本堂为查无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

满本堂为移付事。

准四库全书处文称,本馆奉旨续缮四库全书三分,应派分校官六十员,遵照原奏移咨内阁、翰林院、国子监各该衙门,即将现任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人员全行开列官单,并将有无现充各馆纂修、协修、分校等官之处详细移送。等因前来。查本堂并无由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人员,相应移付贵厅,查照转行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

朕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者。《通鉴》一书关系前代治乱兴衰之迹,至纲目祖述麟经,笔削惟严,为万世公道所在,不可稍涉偏私。试问孔子《春秋》内有一语如《发明》、《广义》之肆口嫚骂所云乎?【真按:满清所以致治也.而今为汉人者忝言孔孟者多矣.而今政坛,则可谓销声匿迹矣.不如满人与东倭.】向命儒臣编纂《通鉴辑览》,其中书法体例有关大一统之义者,均经朕亲加订正,颁示天下。如「内中国而外夷狄」,此作史之常例,顾以中国之人载中国之事,若司马光、朱子义例森严,亦不过欲辨明正统,未有肆行嫚骂者。朕于《通鉴辑览》内存弘光年号,且将唐王、桂王事迹附录于后,又谕存杨维桢《正统辨》,使天下后世晓然于《春秋》之义,实为大公至正,无一毫偏倚之见。至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因地而名,与江南、河北、山左、关右何异?孟子云「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此无可讳,亦不必讳。但以中外过为轩轾,逞其一偏之见,妄肆讥讪,毋论桀犬之吠,固属无当,卽区别统系,昭示来许,亦并不在乎此也。况前史载,南北朝相称,互行诋毁,此皆当日各为其主,或故为此讪笑之词。至史笔系千秋论定,岂可骋私臆而废公道乎?夫历代兴亡,前鉴不远,人主之道,惟在敬天勤民,兢兢业业,以绵亿万载之丕基。所谓「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诚不在乎区区口舌之争。若主中国而不能守,如宋徽、钦之称臣、称侄于金,以致凌夷,南渡不久,宗社为墟,卽使史官记载曲为掩饰,亦何补耶?所有《通鉴纲目续编》一书,其辽金元三朝人名、地名,本应按照新定正史一体更正;至《发明》、《广义》内三朝时事不可更易外,其议论诋毁之处,着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以符孔子《春秋》体例。仍令黏签进呈,候朕阅定。并将此谕冠之编首,交武英殿照改本更正后,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各照本抽改。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

臣等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遵照皇上阅定二册,于各册内悉心酌核,谨将拟改各字用黄签注明黏贴,并于书头黏签标识,恭呈御览。

再,臣永璇查此书系宋荦校刊,并非官刻,因卽至武英殿查现在库贮书九十四部,并无板片。应否即将此库贮之书照签挖补,每省颁发一部,令其遵奉谕旨一体改正。至书内人名、地名,应行译改者甚多,拟卽交馆查照辽金元三史画一更正,伏候训示。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三二 寄谕河南巡抚李世杰向宋荦子孙查明《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板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河南巡抚李<世杰>,【真按:原讹《珅》,照例径改!】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奉上谕:

从前《御批通鉴纲目》全书,系原任吏部尚书宋荦奉勅校刊进呈。是书《续编》、《发明》、《广义》内,于辽金元三朝时事有议论偏谬之处,且三朝人名、地名亦应按照新定正史一体更正,现已明降谕旨,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以符孔子《春秋》体例,候朕阅定后卽照改本更正。但现在武英殿并未存有是书板片,是否系宋荦当日刊刻,其板片仍存伊家?着传谕李世杰转饬地方官卽向其家子孙查明原板。如仍在伊家,卽检齐解交武英殿,仍严饬胥役人等毋得藉端滋扰。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三三 满票签为开送分校人员名单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九日

汉票签为移付事。【真按:竟有这种错误!(标题作满,此却作汉!)则怀疑前面四十八年肆拾捌年者是误置,或真讹谬矣.】

准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咨称,照得本馆奉旨续缮四库全书三分,应派分校官六十员,遵照原奏于内阁、翰林院、国子监等衙门派充。相应移咨各该衙门,卽将现任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人员全行开列官单,并将有无现充各馆纂修、协修、分校等官之处卽详细注明,移送本馆。等因前来。

查本衙门中书现充各馆纂修、分校者,毋庸开送外;今将本处现在未经充当分校之典籍孙梅等四员,并查开中书科中书周燮等六员,相应开列名单,移付贵厅,转行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查照办理可也。须至移付者。

计开:

内阁典籍孙梅,中书刘天宠、邵志望、张琠。

中书科中书周燮、杨潭、李韶泰、马青、叶恩纶、李式。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三四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运往盛京文溯阁头拨全书已送至山海关交奉尹接运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十日

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臣英廉谨奏,为奏闻事。

案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抄奏内开,应送盛京文溯阁收贮之四库全书,分作五拨起程,面奉谕旨:自京至山海关,令通永道李调元沿途往来经理。钦此。钦遵。知会到前督臣郑大进。当卽飞饬遵照将应需抬运人夫妥协雇备去后。兹据通永道李调元禀称,遵卽赴京,会同内务府司员常福,将头拨书籍等项共一百八十二抬,于十月二十日自京起程。沿途需用抬夫,均系雇备足用,按站给价,随到随运,并无迟误,亦无擦损。于十月二十九日抵山海关,三十日送至关外红墙交界处所,交与奉天府府尹伯兴,逐一点收,接运前进。等情前来。

臣覆查无异,除饬该道俟二拨书籍起程,仍会同委员妥协照料运送外,所有应送盛京头拨书籍已运至山海关与奉省交替缘由,理合缮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三五 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溯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卽行挖补或换篇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谨查历次进呈文溯阁四库全书内,蒙指出讹错之处,俱随时交武英殿总校、提调等查对原本,臣等再行详看改正。其一、二字讹舛者,卽行挖补,如错至数行及半页者,卽行换篇装订,不致遗漏迟悞。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三六 盛京兵部侍郎伯兴奏参领运头拨全书懈弛之广宁县知县杨鹏翮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奴才奉命自山海关交界处所督运四库全书,业经先期飞饬沿途州县,敬谨多备人夫,迅速运送,毋致临时贻误。等因。行文在案。

奴才由山海阙外交界处所接运,按站押送,所有沿途领运州县官系宁远州知州伊汤安、署锦县知县李廷扬、广宁县知县杨鹏翮、承德县知县文良四员。其知州伊汤安、知县李廷扬、文良三员雇觅人夫,均各足数多余,运送亦皆整齐迅速。惟广宁县知县杨鹏翮界内人夫,不但不能多余整齐,且运至第三日行到平拉门地方,抬夫竟将书箱五六抬抛掷路旁雪地,逃散而去。【真按:实在太扯!】奴才尾随督运,恰至其所,急行查问。见该县侍立道旁,面禀抬夫业已逃散,现在差役各处雇觅等语。【真按:那时真窘!】奴才随面加斥责,令其作速雇觅人夫,飞行押送。后于起更时该县始行押运到站。奴才彼时卽思具折参奏,不意于次日抬至新民屯地方,复将书箱数抬抛掷村内,并无一人照管【真按:实在太扯!】此怕是有内情,恐是付费不足或过严苛或无合情理双甘愿之契约之类.】。奴才行至其所,见之不胜恐惧。新民屯系人烟凑集、车马壅挤之处,所运书籍设或稍经触碰,关系匪轻。奴才卽派随行驿丞在彼看守,俟承运官一到,卽行催逼雇觅人夫,星速赶运,后亦更余方能到站。

伏思运送四库全书,此次系接运头拨,该员办理已属如此懈弛,其后运四拨,何以望其妥协。似此罢玩之员,【真按:国无!待查!词亦无!】断难姑息,若不严加参劾,何以示警。奴才到省,一面与府尹奇臣商酌,另派干员远往广宁县,协同敬谨预备运送二拨书籍外;相应请旨将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交部严加查议,以昭炯戒,庶沿途领运州县各官益加警惕,不致稍有迟误矣

为此据实参奏,伏祈睿鉴施行。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朱批:另有旨谕@。钦此。【真按:别处另有旨谕,已有旨矣,有些有注,多则未注.体例不一.】(军机处录副奏折)@见第九六八件上谕。【真按:疑当作九三八!(九六八件非上谕,乃军机大臣奏也!!)】 九三七 谕内阁《明臣奏议》一书除六阿哥等罚俸外其余人员着免其议处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

前因皇子等及师傅编辑《明臣奏议》一书,体例不合,其聚珍版排印亦复错悞,业经降旨交部分别议处。但此书究系六阿哥、八阿哥在京专办,过无可辞,着照例各罚尚书俸一年。其随同办理之皇子及总师傅并校缮之师傅、翰林等,俱着加恩免其议处。至武英殿管理排印之总裁、提调等,所有处分并着加恩一体宽免。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三八 寄谕奉天府尹伯兴另行缮折参奏广宁县知县杨鹏翮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侍郎兼管奉天府尹伯<兴>,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上谕:

据伯兴参奏广宁县知县杨鹏翮领运四库全书,任听抬夫逃散,将书箱抛掷路旁,懈弛罢玩,断难姑容,现在另派干员前往广宁预备运送第二拨书籍外,请旨将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交部严加查议一折。所办殊属非是。该县领运书籍,任听抬夫于途中两次脱逃,将书箱抛弃,则办理地方一切事件诸事废弛可知,自应一面具折参奏革职,一面委员接印,查明该县经手仓库钱粮有无未清,方为正办。【真按:清高宗之致治.】乃伯兴业经另行派员前往预备运送书籍,而又不将杨鹏翮卽行参奏革职,仅请交部查议,殊不知事理轻重。府尹有稽察属员之责,运送书籍又系专派伯兴办理,似此一味姑息,其何以整饬吏治耶?着将原折发还,令伯兴遵照另行缮折参奏外,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三九 满票签为不能开送举人龄福充任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满票签为移付事。

准翰林院来文内称,续办四库全书移取科甲出身人员。等因前来。查本处举人出身之觉罗龄福,现系委署侍读,办理本章,甚属紧要,不能兼行,毋庸开送。【真按:兼差的标准.】相应移付贵厅转行文翰林院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四○ 盛京兵部侍郎伯兴奏第一拨全书运到盛京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臣伯兴谨奏,为奏闻事。

臣于本年十月初八日钦奉谕旨:四库全书着兼管府尹伯兴于山海关交界处照料接运。钦此。钦遵。臣随缮折恭谢天恩,并将赶赴山海关预备接运缘由声明具奏在案。

臣于十月十六日起程,二十五日抵山海关交界处所等候。至三十日直隶通永道李调元、内务府郎中常福将四库全书暨陈设箱匣运送出关,臣督率州县预备抬夫查明接运,所由州县运送,尚属迅速妥协。惟广宁县知县杨鹏翮办理未善,已另折参奏。其接运箱匣于十一月拾叁日护运到省,交收讫。【真按:何故月为小写日为大写?】

所有第一拨运到缘由,理合恭折奏闻。其余四拨,俟全行运完之日再行汇总具奏。为此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四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词话》错谬之总纂官纪昀等处分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吏部为钦奉上谕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题,本月二十一日奉旨:纪昀、陆锡熊俱着降一级,从宽留任;陆费墀、王燕绪俱着降一级,留任。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录黏单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黏单壹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吏部题遵旨将失察《词话》一书有关人员议处本

议得内阁抄出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奉上谕:四库馆进呈原任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所撰《词话》一书,内有「清师下浙」字样,殊属背谬。毛奇龄系康熙年间翰林,书内恭载我朝时事,理应称大兵或王师等字样,乃指称清师抬写,竟似身事前明,未经在本朝出仕者,谬妄已极。毛奇龄尚系素有文望之人,且身故已久,朕不肯因其字句背谬,照从前戴名世等之案办理。但此等书籍经纂修、校对等阅过,卽应按照馆例签改进呈,乃漫不经心,俱未看出,寔非寻常疎忽可比。除将原书交馆改正,并查明此外有无似此等字样一并签改外,所有书内列名之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王燕绪,分校官刘源溥,俱着交部分别议处。至誊录生不通文理,照本缮写,着加恩免其查办。并着行文外省各督抚,细心查办,有似此者一体改录。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除誊录生臣部遵旨免其查办并行文翰林院通行各督抚遵照外,查四库馆书籍,该纂修等俱应详慎确核,遇有背谬字句,卽行签改进呈。今毛奇龄所撰《词话》书内有背谬字样,未经查出签改,殊属不合。应将总纂官 兵部侍郎纪昀、大理寺卿陆锡熊,均照未经查出降一级调用例,降一级调用;总校官 内阁学士陆费墀、编修王燕绪,分校官 中书科学习中书刘源溥,均照承办错误降一级留任例,降一级留任。此案非寻常错谬可比,该员等虽有加级纪录,均不准其抵销。(内阁移会) 九四二 多罗质郡王永瑢奏第二分应缮全书缮校全竣折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臣永瑢等谨奏,为盛京文溯阁陈设四库全书缮校全竣,恭折奏闻事。

窃臣等奉命办理第二分全书,遵旨限以一年完竣。随经奏明,专派提调 编修吴裕德经管督办,并派进士吴树萱、柴模充作收掌,专司一切稽查、核对、收发事件。又于各总校内专派中允衔王燕绪、编修衔朱钤二员总司校勘。自本年二月二十七日起,除《永乐大典》及各馆未辨成书酌留空函外,陆续共呈进过三万二千册有零。该员等俱各奋勉出力,昼夜赶办,并无贻误稽延。

所有第二分应缮各书,业经全数呈览。谨恭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皇六子多罗质郡王臣永瑢

皇八子多罗仪郡王臣永璇

皇十一子臣永瑆

大学士臣嵇璜

领侍卫内大臣 尚书 公臣福隆安

领侍卫内大臣 尚书臣和珅

户部尚书臣梁国治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王杰

户部侍郎臣金简

户部侍郎臣董诰

户部侍郎臣曹文埴(军机处原折) 九四三 军机大臣奏文溯阁全书完竣遵旨将总校王燕绪等提奏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本年十月十八日金简告知臣等,于召见时面奉谕旨:俟第二分存贮文溯阁书成,交军机大臣提奏总校王燕绪、朱铃(钤)。【真按:朱钤.】钦此。今据四库馆奏第二分存贮文溯阁全书业经办理完竣,理合将总校王燕绪、朱铃(钤)遵旨提奏。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四四 谕第二分全书校缮完竣总校王燕绪等着加恩授职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旨:

第二分四库全书校缮完竣,办理尚属迅速,其承办之总校王燕绪,着加恩于服阕后,遇有中允缺出卽行补用;朱钤着卽授职编修;收掌吴树萱、柴模着加恩授为内阁中书,卽行补用。钦此。(军机处上谕檔) 九四五 盛京兵部侍郎伯兴奏自陈原参杨鹏翮事姑息错谬请旨交部严加议处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

奴才伯兴跪奏,为奏明请旨事。

窃奴才于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上谕:据伯兴参奏广宁鲧知鲧杨鹏翮领运四库全书,任听抬夫逃散,将书籍抛掷路旁,懈弛罢玩,断难姑容。现在另派干员前往广宁,预备运送第二拨书籍外,请将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交部严加查议一折。所办殊属非是。该县领运书籍,任听抬夫于中途两次脱逃,将书箱抛弃,则办理地方一切事件诸事废弛可知。自应一面具折参奏革职,一面委员接印,查明该县经手仓库钱粮,有无未清,方为正办。乃伯兴业经另行派员前往,预备运送书籍,而又不将杨鹏翮卽行参奏革职,仅请交部查议,殊不知事理轻重。府尹有稽察属员之责,运送书籍又系专派伯兴办理,似此一味姑息,其何以整饬吏治耶?着将原折发还,令伯兴遵照另行缮折参奏外,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奴才跪读之下,愧悚交至。伏念奴才此次接运书籍,全赖地方官预备妥协,始无迟误。乃该广宁县知县杨鹏翮雇觅抬夫,于中途两次逃散,奴才仅参奏请旨,交部严加查议,其平日办理地方事务,诚如圣谕,诸事废弛可知。奴才原参折内并未请旨革职,实原不知事理轻重,今蒙圣恩训饬,如梦方醒。除会同府尹奇臣参奏请旨,将广宁县知县杨鹏翮革职,所遗员缺拣员请补外;奴才前次办理错谬之处,应请旨交部严加议处,以为办事稍涉姑息者戒。奴才不胜战栗、待命之至。

为此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奉朱批:该部知道。钦此。真按:本书内多作朱!(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四六 闽浙总督富勒浑奏奉旨改建文澜阁估需价银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

再,钦奉上谕:【真按:疑上尚有文,何故一开头写个再字?】四库全书已经告竣,再行缮写三分,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府圣因寺内,以昭美备。圣因寺玉兰堂着交陈辉祖、盛住改建文澜阁备用。钦此。经陈辉祖等查勘玉兰堂后逼近山根,地势潮湿,难以藏贮,惟藏经堂后堪以改建。奏奉谕旨:盛住现在奏请陛见,且俟伊到京后询明该处情形,将文渊阁式样带去,再行办理。钦此。钦遵。在案。

臣抵浙后,卽令盛住将玉兰堂后地盘形势详细绘图,并将需用工料先行估计,俟赴京时奏请训示。至西湖花神庙中原像,钦奉谕旨撤毁,另溯(塑)湖神之像。后殿另塑花神、花后,以昭信祀。花神庙后楼拆建大殿,供奉花神,两配殿着安奉催花使者。钦此。

先经估需工料银一千五百二两零,动工兴修,臣已嘱福崧留心督催妥办。合并附片奏明。谨奏。

同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四七 军机大臣福隆安等奏请将阅过全毁抽毁各书摘开书目刊行片【真按:禁毁书目之成书】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初十日*

臣福隆安等谨奏,为奏明事。

查违碍各书,由外省陆续解进及由四库馆于各处送到遗书内签出者,节经臣等遵旨详细阅看,将必应销毁之本分次开单,连原书进呈销毁。其应行抽毁及毋庸销毁之本,亦经分别查办进呈。所有各省解送四库馆遗书内,其应行全毁及抽毁之本,业经大学士英廉于本年三月内奏明,派令各纂修等覆加检核,逐一开缮清单,行知各该督抚,令其遵照严查,分别办理在案。至外省查办违碍书籍,俱系解交军机处转交总纂纪昀、陆锡熊等协同各纂修逐细检阅,分别呈进。【真按:此应系翁方纲在四库全书馆的工作.】现在阅进之书,大约重本居多,续获者渐少,似于查办违碍各书已可得十之八、九。今将届限满之期,恐各该处尚未编(遍)知,不能画一办理,自应将此项书目通行宣布,传示周知,俾各一体凛遵,庶于查办益加严密。

臣等查各省解毁书籍内,有沿途经雨水沾湿成块难于翻阅者,业经奏明将原捆缴进销毁无凭开列书名外;其阅过奏定之全毁、抽毁各本,实在共七百八十九种,应请摘开书目,各注明撰人姓名,汇刊成册,通行各该省,令其编(遍)加晓谕,庶乡曲愚民不致冒昧收藏,自干法禁,而按目查考,搜缴更当净尽,无复稍有遗留矣。谨另缮清单一并进呈,俟发下即交与武英殿刊刻颁发。嗣后如有应毁新本,再行随时增刊续入。真按:禁毁书目之成书.

合并声明。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四八 江南道监察御史费孝昌奏陈不设领办多设分校仰祈圣训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江南道监察御吏臣费孝昌跪奏,为敬陈管见,仰祈圣训事。

窃照四库全书馆钦奉谕旨,着于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缮写全书三分,安置各该处,俾江浙士子得以观摩誊录,俱发内帑银两雇觅书手缮写。仰见我皇上不惜帑金,广敷文教,嘉惠艺林至意,诚千古未有之隆轨也。嗣经该馆奏准章程条例,内开:书手缮写,每字一千给值二钱五分,毋庸设立总校。其分校六十员于翰林院、内阁、国子监等衙门遴选派办,如有迟误草率,随时参处。又因所雇书手人数众多,难以查催,拟就其中择其稍有才干、人尚诚实者,【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之干乱者!】作为领办,一切纸张书籍,令其承领分给。各等语。

伏查此种钞胥人等,非有顶带人员可比。一时应募而来,聚散无常,贤否不一,求其才品兼优者,实难其选。今遽责以领办书籍纸张等事,纸张犹可言也,书籍则系内府尊藏之本,倘有疏虞,关系匪小。且发写书籍既交伊等承办,则雇值银两势不得不交伊等给领。夫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是以书手未经募集,而图充领办者早已纷纷攘逐。恐伊等一朝权在,借端掯勒,扣克分肥等弊,不能保其必无。而况未写之前,由领办一番经手,既写以后,复由分校一番经手,无论增一领办,卽增一不写字之书手,工食帑项虚縻,【真按:疑当作糜字.】就此前后两番收发,亦未免头绪繁多,旷延时日。臣不揣愚昧,窃谓领办一项竟可不设,只须多派分校。约计书手千名,统以二百员分校。每分校一员,责令雇觅书手五名。夫以一分校官之同乡亲友,能缮写者五人,不待外索,加以耳目切近,稽查便宜,万无人书散失之患。而各书手计字给值,卽令分校官亲行支给,亦可人人得邀实惠,感荷皇上。至于原定分校六十员,闻咨取之后,至今尚未足额。揆厥由来,缘此番有分校而无总校,责成既专,处分亦重,遂致各存观望之心,大失急公之道【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困难.人性本贱呀.嗟呼如真者固不乏人,然非常人尔.】。然而欲折其心,则惟有多派之一法。盖多则力分而事易,少则任专而责重,其势然也。应请于各部院衙门等官概行咨取,量加酌派,其有实在当头办事不能分身兼顾者,令各该堂官确切声明,方免开送,否则以规避论。总而计之,书手千名,一日可得一百万字,一年可得三万六千万字。而分校每员每日校勘五名书手之字,不过五千,既得从容,自能详慎。卽已派四分书分校之员,不过每日添阅五千字数,亦不至遽形竭蹶。如此办理,庶事易集而弊窦不滋。

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饬馆议覆施行。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朱批:此奏亦有所见。该馆大臣详议具奏。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四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等《三藩纪事本末》有无违碍等情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遵旨将《三藩纪事本末》一书其中有无违碍语句,询问总纂纪昀、陆锡熊等。据称。此书现于四库全书内编列存目,其中并无违碍。各省查缴禁书时,将此书列入,一并解入销毁。现在翰林院捡出存贮者,尚有一百三十五部。所有此次发下《三藩纪事本末》一部,系从前呈进销毁各书误夹入霉烂错杂书捆内,未曾捡出之本。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改委署通永道兰第锡护送文溯阁第三拨全书缘由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臣英廉谨奏,为奏明事。

窃查应送盛京文溯阁收贮之四库全书,分作五拨起运,前奉谕旨,自京至山海关,令通永道李调元往来经理。钦此。钦遵。业经该道将第一拨、第二拨书籍照料出关在案。

兹查第三拨书籍,已定于正月初五日起程,李调元因与永平府知府弓养正互揭,经臣参奏,奉旨革职拿问,现在审拟。【真按:李调元竟如此!不知是否同一人。下页尚有!】所有应送盛京书籍,臣已饬委现委署通永道兰第锡赴京,会同内务府司员妥协装运,沿途往来照料,敬谨护送。

理合将改委运送缘由,恭折奏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五一 寄谕署直隶总督英廉即将李调元案质讯明确迅速定拟具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英<廉>,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奉上谕:

前据英廉参奏通永道李调元于运送盛京书籍,沿途任听家人胥役需索门包使费,并住宿宴饮必须大戏小班伺候。各情节。业经明降谕旨,将李调元革职拏问,交英廉提同案内人证严审确情,究拟具奏矣。此案应讯人证提齐质讯,想李调元亦断不能狡饰抵赖,无难定案,何以尚未见英廉定拟之折?着传谕英廉,卽将此案质讯明确,迅速定拟具奏。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二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覆遵旨提审通永道李调元案内人证情形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大学士兼直隶总督臣英廉谨奏,为奏覆事。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十二月二十七日奉上谕:

前据英廉参奏通永道李调元,于运送盛京书籍任听家人需索门包等因。钦此。

臣伏查此案,臣于钦奉朱批后,卽一面行司提审;一面专差标弁,迎提该参道家人、衙役及各州县沿途办差家人,兼程赴省听催质讯在案。今该参道丁役俱已到省,其各州县供应家人尚未到齐。已到者,现在严审;未到者,随到随审。第自保至山海关一带,往返一千五、六百及二千余里不等,是以人证未能即到。兹奉谕旨,臣复飞差干弁沿途迎差,饬令星夜趱行,务于三日内齐集到省。一俟质讯明确,卽行定拟具奏,断不敢稍有迟延外,谨先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五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四库馆议叙县丞张起隆情形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遵旨询问张起隆。据称:于乾隆四十四年由四库馆议叙县丞,分发河南试用,未经补缺,四十五年蒙恩袭职。起隆自幼于经典科仪素亦留心学习,自承袭后卽敬谨朝夕礼斗,并于一切祈祷法典认真演习,现在尚能晓得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四 满票签为开送拔贡副榜等出身各员名单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汉票签为移付事。【真按:又来了!怎么前面才错字又再错.可见此等错还不是难犯者.(前题作满,此却作汉)】

准续办四库全书处片称,将内阁应派分校等官,现任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之典籍、中书各员,全行开列官单,并有无现充各馆纂修、协修、分校之处注明,移送本馆。等因前来。今将内阁典籍、中书各员出身并有无现充各馆纂修、协修、分校之处,分别注明,移付贵厅,转行续办四库全书处,查照办理可也。须至移付者。

计开:

协办侍读方大川,安徽举人,现充四库馆方略馆分校;金光悌,安徽进士,现充四库馆分校;费振勋,江苏进士,现充四库馆分校,黄签处总校;杨世纶,江苏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鲍之锺,江苏进士,现充四库馆分校,《职官表》协修;刘图南,江苏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

军机处行走中书张曾效,安徽举人;张姚成,浙江进士,现充方略馆纂修;张敦培,江苏进士;毛凤仪,江苏进士;王学海,直隶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秦瀛,江苏举人;沈琨,浙江举人。

典籍厅孙梅,浙江进士;石鸿翥,湖南举人,现出仓差。

中书董联瑴,顺天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甄松年,广东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邵志望,浙江举人;邱桂山,顺天进士,现充四库馆分狡;顾宗泰,江苏进士,现充四库馆分校,三通馆纂修,《职官表》协修;沈凤辉,浙江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王中地,河南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王照,安徽进士,现充四库馆分校;马犹龙,山东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刘天宠,陕西进士;胡绍基,福建进士,现充四库馆分校;李斯咏,直隶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李荃,江苏举人,现充四库馆分校;贾锬,直隶举人;张时风,浙江举人;张琠,山东进士。

中书科中书周燮,监生;杨潭,捐贡生;李韶泰,捐贡生;马青,捐贡生;李式,捐贡生,病故;叶恩纶,举人。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五五 户部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事致稽查房移会(附黏单)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户部为再行酌定等事。

湖广司案呈,内阁抄出永<瑢>奏前事一折,【真按:所引之原书只作永字,此瑢乃按例补是也.】除行文外,相应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黏单一纸。

右移会稽察房。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附 黏单 永瑢奏为续办四库全书三分事宜请旨折

臣永瑢谨奏,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三分事宜,奏闻请旨事。

窃臣等奉命续行缮办四库全书三分,颁发江浙,嘉惠士林,业将筹办章程分款具奏,荷蒙允准在案。兹臣等谨将选派提调、督催、校对、收掌等官,勘定设局处所,并详细筹办事宜,逐一请旨遵行,分款条列于后:

一、伏查原奏按经、史、子、集,设局四处分办,今臣等查勘得东华门外云神庙、风神庙二处及地安门内帘子库、官房二处,堪以分设四局。

一、伏查原奏应派提调、收掌各八员,督催四员,今查设局既有四处,其督催司员每局止有一人,未免事多人少,应请每局亦派二员,方敷催办。臣等谨公同选派编修吴敬舆、罗修源、胡荣,检讨恭泰、徐鉴,庶吉士阿林,郎中刘坤,七品小京官苏保八员,充作提调,员外郎福升、德元、通源、长庆,主事福勒浑、常仪、六十八、【真按:怪名也.】松庆八员,充作督催,中书科中书叶恩纶、周锡,候补助敎鸣清、候捕笔帖式恒诚、良禧,候补小京官达庆,候选布政使经历李传燮,候选主簿谢扬镇八员,充作收掌。每局各派二员分办,臣等仍留心察看,如有办理草率迟误者,随时奏明更换。

一、伏查原奏应派分校六十员,臣等行文各衙门咨取。现据内阁、翰林院等处陆续送到者三十六员。查武英殿所办四分全书处原设有分校九十员,现在头分、二分均已校竣,其三分、四分正在校勘。今续添三分全书,甫经办理,其分校原毋庸过多,现送到之三十六员内,臣等拣选得可充分校者共有二十四员,先行尽数派充校阅。俟武英殿所办之三分、四分陆续校毕,臣等即将前设分校随时拨添校阅续办三分,更觉妥便。

一、书手人数众多,难于稽核,必须设立书头,分股酌派作为领办,以重责成。其领办之人拟用举贡生监,因其粗晓文义,且身立衣衿,于一切检查约束之处尚知慎重,庶不致草率从事。并取具同乡官印结备案,倘书头藉端滋事,卽行严加惩治,并出结之同乡官一并参处。再,书手缮写字数,责成领办逐日按名催缮,毋得在一千字以内,如能多缮,听其自便。

一、书手写得各书应令领办代为交局,并自行开明字数页数。提调验明字迹整齐及不致错乱遗脱篇页者,方准查收,按日发交分校校勘,再移交督催处核其所报字数相符,覆知提调按月造档,知会广储司给价。如有以少报多之弊,责令按三倍罚写,其缮写草率与原呈字样不符者,提调随时驳令赔纸换写,如提调等辄将潦草之字滥收,或字本整齐而故意吹求驳换,一经臣等查出,即行严参究办。

一、领银应设照票,先期由广储司刊办票式编号,钤印交提调存贮,俟分校校对无误及督催处核准字数后,再由提调填注应领人姓名,令其亲身执票赴领,以杜混冒滋弊。

一、字价前经奏准,每一千字给银二钱五分,应令广储司按照市平给发,所有余平银两作为本馆公用。遇有应行支给之处,由提调等核寔请领,仍照例按年报销。如遇余平一项不敷应用之时,臣等再行筹划奏办。

一、提调、督催、收掌等官,俱照四库全书馆之例,毋庸给与公费银两,但每日在馆办事,似应查照武英殿纂修饭食之例,每月每员折给银四两八钱,令其在馆自备。此项银两卽于平余项下支销。

一、伏查原奏供事、皂役人等,应酌给饭食银两。查此项人役,各馆之例每月每人给银三两,自应照例办理。至苏拉人等有原食钱粮者,应将其所得本等钱粮扣算,再行找给,【真按:此找即今找钱之找.】总以每月每人通共给银三两为率,不得冒滥重支。此项亦应平余项下支销。【真按:平余国无词有.】

一、四局房屋堆贮书籍,关系甚重。如遇有风雨损漏之处,随时知会营造司修理,其所需架柜桌椅等物,亦应令营造司办给,酌量敷用,毋得滥行支应,以滋糜费。

一、伏查原奏写书格纸,改用坚白太史连,系欲与先办四分显有分别,以免牵混。今由户部取到太史连纸样,质地尚属坚致,惟尺幅较小,臣等按将板心略为收入,将来四面裁齐,装钉成书,较之先办之四分,其高矮阔狭所差不过七八分,似亦不甚悬殊。【真按:四库全书之用纸.】谨将原用式样及拟改式样分别黏签,恭候钦定。

以上各条,臣等公同悉心筹酌,理合缮折具奏,伏候皇上训示施行。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奏(奉)旨:依议。钦此。钦遵。于本月二十三日抄出到部。

(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真按:既取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取与核对,则不少字样径改矣!可见此书所录字样也未必依于原件.】 九五六 军机大臣奏呈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并分送有关人员遵办片

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四日

据尚书房交到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共八部,臣等谨将一部呈览。现在朱椿启程回任,卽遵旨交与一分,又令顺道带往湖北交姚成烈一分,又交巴延三一分,并令带往江西,交郝硕一分,又交伍拉纳一分,俱令其一体遵照办理。其余各分,俟有各该省人员到京,再令带往。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七 谕和珅着与阿桂梁国治同办《开国方略》

乾隆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

乾隆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奉旨:

和珅着与阿桂、梁国治同办《开国方略》。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八 军机大臣奏各馆纂办未竣各书分晰开单呈览片(附清单)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二日

查各馆纂办未竣各书,臣等遵旨于上年六月内酌定完竣限期,并于十月内将续进卷数核奏在案。兹自上年十月以后陆续纂办,除《兰州纪略》、《日下旧闻考》二书俱经依限完竣外,所有《一统志》等书,节次轮进,均未逾限。又《河源纪略》一书,现在上紧纂辑,亦应按卯进呈。谨将各书分晰开单,恭呈御览。谨奏。

附 各馆纂办书籍清单:

《大清一统志》,原限四十八年十二月内完竣。自上年十月后进过七卷,连前共进过三百十卷,未进四十四卷。

《盛京通志》,原限四十八年秋季完竣。自上年十月后进过九卷,连前共进过四十七卷,未进五十三卷。

《职官表》,原限四十八年十二月内完竣。自上年十月后进过三卷,连前共进过二十四卷,未进约二十余卷。

《续通志》,原限四十八年十二月内完竣。自上年十月后进过二十五卷,连前共进过三百二十九卷,未进约三百余卷。

《皇朝通典通志》,原限五十年冬季完竣。自上年十二月内,奏请用军机处印封咨取各直省文册碑刻等件,以凭纂辑,现在未据解馆。一面再行咨催,一面上紧赶办。

《开国方略》,原限四十八年夏季完竣。本年正月内进过八卷,未进二十四卷。

《宗室王公表传》,原限四十八年夏季完竣。自上年十月后进过一卷,未进过九卷。

《蒙古王公表传》,原限四十八年十二月内完竣。自上年十月后进过八卷,连前共进过十二卷,未进十七卷。

《满洲源流考》,纂办已竣。现在缮写正本进呈。

《契丹国志》,改纂已竣。现在缮写正本进呈。

《河源纪略》,约二十余卷。现在赶纂,缮写正本,拟于二月内进起,期限本年冬季全竣。(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九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饬属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解京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三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江苏巡抚闵<鹗元>,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三日奉上谕:

原任吏部尚书宋荦校刊《通鉴纲目续编》,前经谕令李世杰转饬地方官,向其家子孙查明原板解交武英殿。兹据李世杰覆奏,【真按:此奏本书未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伊家并无存留板片。宋荦曾任江苏巡抚,其《通鉴纲目续编》一书,或卽在苏州刊刻,存留该处,亦未可知。着传谕闵鹗元卽饬属查明是书板片解京。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 谕《日下旧闻考》告竣所有誊录供事等准其议叙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五日真按:日下旧闻考之成书时间.

大学士英廉等奏《日下旧闻考》奉命纂辑告竣,所有誊录、供事等均请议叙一疏,奉谕旨:准其议叙。(起居注册) 九六一 谕《满洲源流考》告竣所有纂修各官等准其议叙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八日

《满洲源流考》奉命编纂告竣,所有纂修各官及誊录、供事等均请给予议叙一疏,奉谕旨:准其议叙。(起居注册) 九六二 军机大臣奏查《古玉图谱》载在子部谱录类并《简明目录》缮写情形片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查《古玉图谱》一百卷,前经奉旨,令载入四库全书存目,今载在子部谱录类中。

再,查《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进呈,发下改正,另缮清本,并遵旨纂出《简明目录》二十卷,于四十七年六月进呈。蒙皇上钦定发下,缮写四分于四阁陈设。现已缮出第一分,于本年正月送武英殿装潢,其余三分缮写将竣,现在校对。谨奏。【真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成书时间.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之成书时间.】(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三 军机大臣奏查核上年冬季所进第二分全书错误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阅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在案。

所有乾隆四十七年秋季进过书籍错误业于上年十一月初二日查核交部,其上年冬季进过第二分全书七次,臣等详加稽核,除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七次;总校官朱钤记过八百八十五次,王燕绪记过七百八十四次;分校官陈木记过四十二次,李斯咏记过三十六次,刘源溥记过三十二次,许兆椿记过三十次,常循记过二十八次,陈昌齐、吴锡麒各记过二十六次,赵秉渊、胡予襄各记过二十二次,李镕、庄通敏、雷纯各记过二十次,汪镛、朱绂、吴树萱各记过十八次,曹锡龄、何循各记过十六次,季学锦、周鋐各记过十四次,王春煦、罗万选、郭祚炽、张焘、甄松年各记过十二次,叶兰、朱攸各记过十次,励守谦、牛稔文、潘曾起、章宗瀛、方大川、胡敏、马犹龙、柴模、吴翼成各记过八次;王庆长、钱世锡、邱庭漋、田尹衡、李筌、【真按:当作荃字!前文均作李荃也!】罗修源、王中地、严福、周琼各记过六次,施培应、宋镕、王坦修、裴谦、沈培、江涟、【真按:前文作琏(江琏).然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已云江涟或作江琏矣!】汪学金、于鼎、吴省兰、王天禄、张九镡、莫瞻菉、刘汝誉各记过四次,【真按:下文有作謩者!刘汝謩(p.1723)】高棫生、吴典、饶庆捷、李元春、甘立猷、刘图南、张埙、翟槐、邱桂山、孙希旦、黄秉元、康仪钧、倪廷梅、王允中、范来宗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在籍原任侍郎沈初等恭谢恩赐江浙分贮全书三分折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初九日

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

窃臣据在籍原任兵部侍郎沈初、候补京堂钱琦、原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汪度等呈称,恭照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钦奉上谕:以四库全书告竣,江浙为人文渊薮,特发内帑银两,缮写全书三分,分贮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内拟建文澜阁,以昭美备等因。钦此。钦遵。窃惟我皇上治炳同文,泽覃多士。锡芸函于黉序,奎壁腾辉;悬藻翰于湖山,星云耀采。秘箧全罗册府,编摩颙切乎东南;储书特赐艺林,嘉惠旁敷于吴越。发帑金而辑录,选胜地以尊藏。近瞻辇跸之尘,光依日月;大启图书之府,瑞应苞符。圣水澜长,派衍渊源津溯;瑶编文萃,部分甲乙丙丁。嘉名与宗汇同颁,峻阁共斗牛并灿。欢腾学海,庆洽儒流。初等识愧管窥,学惭墨守,夙叨尘乎馆阁,胥感荷乎钧陶。幸窥玉笈珠囊,沾教泽而愿勤探索;仰望云车日驭,傍春堤而弥切就瞻。初等曷胜踊跃欢忭之至。恳请据情代奏。

等因到臣。臣不敢壅于上闻,谨会同闽浙总督臣富勒浑、浙江学政臣窦光鼐据情转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九六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库全书总目》于上年七月进呈尚未缮竣陈设片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十八日

臣等遵旨将《四库全书总目》从前于何时进呈及曾否于文渊阁陈设之处,交查四库馆。兹据覆称,《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及《简明目录》二十卷,于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进呈,发下另缮正本四分,于现在缮录。真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成书时间.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之成书时间.因有各馆未成之书,尚须续纂提要,依类归入,是以未经陈设,现在上紧催办。等语。谨奏。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 (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六 谕苏州织造四德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刷印存贮情形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奉上谕:

昨据闵鹗元覆奏《通鉴纲目续编》系宋荦在江苏巡抚任内校刊,其板片交织造衙门存贮,现在委员解京等语。此项板片存留该织造衙门,现在书肆曾否有人刷印,并此外有无别种书板收贮之处,着传谕四德一并详悉查明,开单覆奏,到日再降谕旨。钦此。

军机大臣奉旨:传谕苏州织造四德。(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七 军机大臣奏询明苏州织造衙门存贮《通鉴纲目续编》并无刷印翻刻等情片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遵旨询问舒文,据称苏州织造衙门存贮《通鉴纲目续编》板片,并不刷印,亦无翻刻。此外,记得尚有存贮板片,系何项书板不能记忆。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挖补填写《通鉴纲目续编》情形片(附清单)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遵旨查得尚书房所办挖捕填写《通鉴纲目续编》,宫内各处陈设十二部,俱已填写交进;圆明园、三山、热河、盘山等处陈设共三十二部,现在挖补;其武英殿库贮九十四部,内已写得十二部,由军机处发交各省十部,尚存二部;又尚书房现在填写八部,其余七十四部现在陆续挖补。所有发过各省分,谨开单呈览。谨奏。

附 改补《通鉴纲目续编》发过各省清单:

广西,交朱椿。 湖北,交朱椿顺道带往。 广东,交巴延三。 江西,交巴延三顺道带往。 河南,交伍拉纳。 甘肃,交冯光熊。 陕西,交冯光熊顺道带往。 直隶,交袁守侗。 浙江,交盛住。 湖南,交王站柱。(军机处上谕档) 九六九 寄谕各省督抚务须实力妥办更正《通鉴纲目续编》仍于年终汇奏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

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之处,特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黏签呈览,并遇便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其照本抽改。现在将次办竣,陆续颁发,各该督抚等务须实力妥办,总在不动声色,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不致遗漏,亦不得滋扰。至各该省自接奉颁发原书后,遵照抽改,共若干部,仍着各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以凭查核。将此遇便各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七○ 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咨取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二日

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咨取事。

照得本馆续缮四库全书三分,奏准于内阁、翰林院、国子监等衙门咨取分校官六十员,前准各衙门咨送分校者,业已尽数派充。今二十四员中已有升转派差之员,不敷办理,相应行文贵衙门,将十一月以后有无补缺、销假到署人员,系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者,并注明有无别馆差使移送过馆,以便办理可也。须至咨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内阁移会) 九七一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添辑《热河志》进呈御览片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五日

臣和珅、臣梁国治谨奏:

臣等遵旨添辑《热河志》,将乾隆四十六、七两年事宜依类增入,并恭载辛丑、壬寅御制诗文。所有全书前后体例,俱经查对画一,敬谨装潢,进呈御览。恭候发下,卽交武英殿刊刻,并缮入四库全书。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七二 军机处为《通鉴纲目续编》等板片解京事致苏州织造札文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六日

办理军机处为札行事。

本年三月二十二日奉旨传谕苏州织造,将该衙门存贮《通鉴纲目续编》板片委员解京等因。本日户部侍郎金简查奏《纲目前编》、《正编》板片亦在该衙门存贮,相应行知该织造,卽将《前编》、《正编》板片,《续编》一并委员解京毋迟。为此札知该织造,卽行遵照办理可也。

右札苏州织造。(军机处上谕档) 九七三 满票签为本处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七日

满票签为移付事。

据四库全书处文称,咨取各衙门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即行开送,充当分校。等因前来。

查本处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相应移付贵厅,转行咨覆四库全书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七四 满本堂为本堂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七日

满本堂为移付事。

准四库全书处文称,本馆奉旨续缮四库全书三分,应派分校官六十员,遵照原奏,移咨内阁、翰林院、国子监各该衙门,卽将现任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人员,全行开列官单,并将有无现充各馆纂修、协修、分校等官之处,详细移送。等因前来。查本堂并无拔贡、副榜、举人以上出身人员,相应移付贵厅查照转行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七五 军机处为遵旨换回《通鉴纲目续编》事致苏州织造札文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十日

办理军机处为札知事。

本日该织造奏到苏州行宫陈设《通鉴纲目续编》二部等因一折,奉朱批:总随便送进。钦此。又奉旨:着将现在挖改者发去两部,即将该处陈设二部换回。钦此。除将改补《通鉴纲目续编》二部四套交该织造赍折人带回外,合行札知该织造遵旨办理,不必覆奏。须至札者。(军机处上谕档) 九七六 军机处为《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奉旨更正发还事致各督抚咨文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十一日

办理军机处为知会事。

照得《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七、八两函内,有辽金时事,持论偏谬之处,现在奉旨改正,发交各省督抚,将该省流传之本并坊间翻刻板片一体遵照挖改,书板着仍发还本家。所有颁发样本两套,遇便缴还军机处。

为此知会,并将钦奉上谕一道一并封寄。贵督抚接奉后,卽行遵照办理可也。须至咨者。

外书一套。(军机处上谕档) 九七七 吏部为知照四库馆人员遵旨分别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十五日

吏部为遵旨查议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题,本月二十七日奉旨:吴裕德、吴锡麒、李镕、庄通敏、汪镛、朱攸、励守谦、潘曾起,钱世锡、罗修源、周琼、汪学金、于鼎、王天禄、刘汝謩、【真按:前似均作誉!(刘汝誉)下又都作謩.】高棫生、甘立猷、孙希旦、范来宗,俱着罚俸三个月;王燕绪、莫瞻菉、饶庆捷、王允中,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何循、王春煦、施培应、翟槐、章宗瀛、邱庭漋、严福、吴省兰、许兆椿、陈昌齐、季学锦、曹锡龄,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朱钤、朱绂、张焘、裴谦、张九镡、吴典、王坦修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黏单壹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吏部题四库全书馆人员罚俸记过本

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于上年十一月初二日查核交部,其年冬季进过第二分全书七次,臣等详加查核。除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七次,总校官朱钤记过八百八十五次,王燕绪记过七百八十四次;分校官陈木记过四十二次,李斯咏记过三十六次,刘源溥记过三十二次,许兆椿记过三十次,常循记过二十八次,陈昌齐、吴锡麒各记过二十六次,赵秉渊、胡予襄各记过二十二次,李镕、庄通敏、雷纯各记过二十次,汪镛、朱绂、吴树萱各记过十八次,曹锡龄、何循各记过十六次,季学锦、周鋐各记过十四次,王春煦、罗万选、郭祚炽、张焘、甄松年各记过十二次,叶兰、朱攸各记过十次,励守谦、牛稔文、潘曾起、章宗瀛、方大川、胡敏、马犹龙、柴模、吴翼成各记过八次,王庆长、钱世锡、邱庭漋、田尹衡、李荃、罗修源、王中地、严福、周琼各记过六次,施培应、宋镕、王坦修、裴谦、沈培、江涟、汪学金、于鼎、吴省兰、王天禄、张九镡、莫瞻菉、刘汝謩各记过四次,高棫生、吴典、饶庆捷、李元春、甘立猷、刘图南、张埙、翟槐、邱桂山、孙希旦、黄秉元、康仪钧、倪廷梅、王允中、范来宗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误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钦奉谕旨: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分校、覆校各官应议者,止须罚俸三个月。钦此。钦遵在案。应将记过七次之提调 翰林院编修吴裕德,记过八百八十五次之总校 编修朱钤,记过七百八十四次之编修今奉旨以中允补用之王燕绪,记过四十二次之分校 国子监助教陈木,记过三十六次之内阁中书李斯咏,记过三十二次之候补中书科中书刘源溥,记过三十次之编修许兆椿,记过二十八次之国子监学录常循,记过二十六次之詹事府右赞善陈昌齐、编修吴锡麒,记过二十二次之内阁中书赵秉渊、助敎胡予襄,记过二十次之编修李镕、编修庄通敏、兵部主事雷纯,记过十八次之编修朱绂、内阁中书吴树萱,记过十六次之编修曹锡龄、编修何循,记过十四次之左中允季学锦、助敎周鋐,记过十二次之编修王春煦、助敎罗万选、通政使经历郭祚炽、翰林院侍读张焘、内阁中书甄松年,记过十次之内阁中书今升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编修朱攸,记过八次之编修励守谦、起居注主事牛稔文、编修今授贵州学政潘鲁起、【真按:疑当作曾字.前均作曾(潘曾起)!】编修章宗瀛、内阁中书方大川、刑部主事胡敏、内阁中书马犹龙、中书柴模、候补中书科中书吴翼成,记过六次之工部主事王庆长、检讨钱世锡、编修邱庭漋、内阁中书今升湖北荆州府同知田尹衡、内阁中书今升直隶广平府同知李荃、编修罗修源、内阁中书王中地、编修严福、编修周琼,记过四次之编修施培应、内阁侍读宋镕、检讨王坦修、编修裴谦、学正沈培、候补中书江涟、编修汪学金、编修于鼎、编修吴省兰、编修王天禄、编修张九镡、编修莫瞻菉、编修刘汝謩,记过二次之编修高棫生、编修吴典、检讨饶庆捷、分发中书科中书李元春、编修甘立猷、内阁中书刘图南、中书张埙、编修翟槐、内阁中书邱桂山、编修孙希旦、内阁中书黄秉元今更名黄晃、内阁中书康仪钧、钦天监天文生倪廷梅、检讨王允中、编修范来宗,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王燕绪、雷纯、赵秉渊、郭祚炽、胡敏、田尹衡、莫瞻菉,饶庆捷、王允中俱经丁忧;罗万选、张埙已患病调理;刘源溥、江涟、李元春、吴翼成俱系候补之员,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康仪钧已经革职,其罚俸之处仍应注册。查何循、王春煦、牛稔文、施培应、翟槐俱有纪录一次,李斯咏、章宗瀛、邱庭漋、严福、吴省兰俱有纪录二次,许兆椿、陈昌齐、季学锦、宋镕俱有纪录三次、【真按:当作逗号!】常循、曹锡龄、马犹龙、王庆长俱有纪录四次,俱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朱钤、赵秉渊、胡予襄、朱绂、张焘、甄松年、裴谦、张九镡、吴典俱有纪录一次,刘图南有纪录二次,陈木、王坦修俱有纪录三次,周鋐有纪录四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内阁移会) 九七八 军机大臣奏列入全书存目之《问山集》字句谬妄请卽撤毁片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前蒙发下丁炜所著《问山集》四本,臣等详细阅看,其中字句谬妄之处,谨逐一签出呈览。

查是书经两淮采进,现在四库全书内列入存目。前此该总纂等因存目书内恐有违碍应毁之本,呈请总裁奏明,派员覆阅办理。而是书因该馆提调遗漏送阅,是以未经列入汇奏应毁之数,应请卽行撤毁,其存目之处一并扣除。【真按:禁毁过程的漏洞。】并行文福建巡抚雅德查出板片,解京销毁。至从前遗漏之该提调官,应请交部议处。总纂官未经查出,亦属疎忽,应请一并交部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十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七九 谕内阁福隆安气体微弱着派八阿哥永璇管理清字经馆及全书馆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二日

又奉谕旨:【真按:此应系节录,上应尚有文本.】

福隆安现在气体微弱,所有清字经馆总裁并稽察功课及四库全书馆总裁、稽察功课,着派八阿哥管理。(起居注册) 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春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抽出错悞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免,【真按:校于前文似有脱节.】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悞,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阅检看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在案。

所有乾隆四十七年冬季进过书籍错悞,业于本年二月二十八日查核交部。其本年春季进过第三分全书七次,臣等详加稽核,除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官关槐记过四次;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七百二十三次,潘有为记过三百四十三次,孙溶记过三百三十三次,仓圣脉记过二百三十次,徐以坤记过二百二十二次;分校官吴省兰记过一百八次,雷震记过四十次,罗万选记过三十六次,吴锡麒记过三十二次,励守谦记过三十次,胡予襄记过二十四次,季学锦记过二十三次,刘源溥、罗修源各记过二十二次,汪镛记过二十次,胡敏、周鋐、嵇承志、郭晋、叶兰各记过十八次,甄松年、邱庭漋、李荃各记过十六次,杨世纶、陈木、徐立纲、何循、朱绂各记过十四次,牛稔文、于鼎、朱攸、许兆椿、汪学金、罗国俊、陈昌齐各记过十二次,邹奕孝、庄通敏、章宗瀛、王天禄、张志枫、康仪钧各记过十次,孙玉庭、王庆长各记过八次,曹锡龄、严福、张焘、郭祚炽、李岩、王坦修、沈培、徐秉敬各记过六次,柴模、闵惇大、黄寿龄、范来宗、何西泰、徐文干各记过四次,李鼎元、张能照、李斯咏、施培应、常循、程琰、王春煦、戴均元、王〔照〕、【真按:王照。其何以知此乃王照也?下文尚有王煦之是否为王照者尚未可知也!】戴联奎、秦泉、萧广运、方大川、章煦、王璸、袁文邵、金兆燕、孙球、吴鼎雯、蔡廷衡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改正孔安国序内舛误处并请将仿刊各书改正片【真按:四库全书篡改原书。四库全书校勘典籍。】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臣等遵旨恭查尚书孔安国序内「遂乃定礼乐」句,「礼」字误行加图,谨卽改正。至「惧览之者不一」句,玩其文义,自应作「惧览者之不一」,乃各本沿讹袭谬,俱作「览之者」,实属舛误。应请将现在仿刊宋版本及官版各书,一体交武英殿改正,伏候训示。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二 军机大臣奏苏州织造将《通鉴纲目》板片解送至京片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昨据苏州织造四德将《通鉴纲目前编》十八卷共板四百四十四块,《正编》五十九卷共板一千九百八十五块,委员解送至京,除将板片交武英殿收贮外,理合奏闻。至《纲目续编》板片,已据闵鹗元于三月内查出解京,合并声明。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三 谕内阁遗漏销毁《问山集》之总纂等官着分别罚俸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吏部奏遗漏销毁《问山集》之总纂、提调等官罚俸一疏,内阁奉谕旨:

汪如藻着罚俸六个月;孙士毅着于现任内罚俸三个月;萧际韶、德昌着各销去纪录二次;曹城、瑞保、五泰、孙永清、史梦琦、陆锡熊着各销去纪录一次,俱免其罚俸;陈崇本着销去纪录一次,仍罚俸三个月;冯应榴着销去寻常纪录一次,【真按:纪录还有分寻常者.】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纪昀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起居注册) 九八四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将《河源图》黏签进呈片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四日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四日臣等遵旨取到《河源图》,谨于图内河源黏贴黄签,并将现绘小图一并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五 军机大臣奏《铁网珊瑚》内前后重复请将总校等交部议处片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六日*

昨蒙发下《铁网珊瑚》四本,卷一、卷二、卷十一、卷十二前后重复。查四库书讹字定例分别记过,交部察议。此项书全卷重复,为向来所无,该总校、分校等俱未看出,非寻常疎忽可比。除将原书寄京查改外,相应请旨将该员等交部分别议处。谨奏。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六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六 军机处为《十三经解》《佩文韵府》板片全数解京事致苏州织造札文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十三日

办理军机处为札知事。

据苏州织造禀称,织造衙门存贮《十三经解》、《佩文韵府》板片,应否一并解缴等语。查此次板片,自应遵照原奉朱批,将各项板片全数解京。俟本年大运紬缎解京,即可搭解,【真按:可见解京及当时丝织品解京的途径.】若板片过多,一次不能全解,亦应设法陆续分解,毋任迟延。须至札者。(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骈字类编》内桃字一行补入事致八阿哥等函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十八日

启者:

本日面奉谕旨:

四库馆进呈《骈字类编》草木部内,「桃」字门应另列一行,方接写正文,乃书内卷首竟将此行落去。总校仓圣脉于此等错悞未经看出,殊属草率,着将该总校加倍记过。嗣后如再有似此草率之书,定卽严处不贷。至此卷应于正文内设法匀挤,将「桃」字一行补入,以符行款。倘卷内字数难匀,即将全卷改换罚写。将此谕令武英殿总裁知之。钦此。【真按:四库全书的校书程序.】

谨遵旨寄知八阿哥、金、曹两位大人遵照办理,不必专折覆奏。专此启闻。(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八 军机处为御制《宋孝宗论》刻于文溯阁碑阴事致盛京将军咨文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办理军机处为咨会事。

前准绘图,拟于盛京殿傍立石,恭泐御制《宋孝宗论》,业经面奏奉旨:着刻于文溯阁记之碑阴。钦此。今依碑阴宽长尺寸,谨将清汉字御笔一张、篆额一张,寄交贵将军遵照办理可也。(军机处上谕档) 九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纳喇性德系纳兰成德改名片【真按:即纳兰性德.】

乾隆四十八年七月十二日

臣等遵旨查纳喇性德是否卽系纳兰成德改名之处,交查武英殿。兹据覆称:查《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叶赫地方纳喇氏,纳喇旧写纳兰。又查《钦定八旗通志》内载,成德改名性德,仕至头等侍卫。其刊刻《通志堂经解》各种,在未经改名之先,故尚称纳兰成德。今四库全书本并依《八旗通志》改作纳喇性德。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 寄谕江苏等各督抚留心访查《通鉴纲目续编》刻板一体铲改

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尚书和<珅>字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各督抚,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奉上谕:

据郝硕奏查改《通鉴纲目续编》,遍行明白晓谕,旋据金溪县坊贾呈缴书板一副,现在照本逐条铲改,俟改竣日复核明确,同板片一并发还该坊,听其售卖等语。自应如此办理。《通鉴纲目续编》流传已久,在北五省及边省或未必翻刻,至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书肆本多,必有翻刻板片刷印售卖、希图获利者,若于刻板内铲改,则既可免抽换之烦,而改正流传更可永远画一,各该省曾否如此办理,何以末据奏及。着将郝硕原折抄寄令各该督抚阅看,务再留心访查刻板,一体铲改,毋致遗漏,亦不得滋扰。将此遇便各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一 军机大臣奏王应麟《玉海》遵旨拟加按语呈览片

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发下王应麟《玉海》。臣等遵旨拟加按语呈览,恭候钦定,发交曹文植(埴)另行缮录,真按:曹文埴.装入各部全书本卷。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查明《续通鉴纲目》《发明》等夹签呈览片

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三十日

臣等遵旨查《续通鉴纲目》,《发明》系明余杭周礼撰,其书于弘治中进呈;《广义》系华亭张时泰撰,官秀水县训导,其书于嘉靖中进呈。彼时交史馆附刻《续通鉴》后。查送京销毁书内,现有此种,今于四库全书《千顷堂书目》查出,开载此条,谨夹签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三 军机大臣奏查核夏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二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检勘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总裁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又本年六月内,经臣金简、曹文埴奏请将奉旨加倍记过之总校、分校等专案核办,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交部议处,并奉旨允行。各在案。

所有本年春季进过书籍错误,业经臣等查核交部,其夏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之处,臣等详加稽核,除加倍记过之员另行交部并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全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二次;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千一百十四次,仓圣脉记过四百二十四次,孙溶记过三百十八次,徐以坤记过二百八十八次,潘有为记过二百三十六次;分校官罗修源记过一百十二次,庄通敏记过九十次,陈昌齐记过六十九次,王中地记过六十四次,王庆长记过五十四次,郭祚炽记过五十二次,叶兰、胡敏各记过四十八次,许兆椿记过四十次,励守谦记过三十八次,程琰记过三十四次,朱攸记过三十次,李镕记过二十八次,何西泰、李荃各记过二十四次,章宗瀛记过二十二次,甄松年记过二十次,周镕、常循各记过十八次,【真按:疑为周鋐之讹!(涉下文宋镕而讹)办理四库全书档案2者都有,俟考!】宋镕、汪镛、王天禄、胡予襄各记过十六次,季学锦、王坦修、罗万选各记过十四次,方大川、张虎拜、吴寿昌各记过十二次,吴锡麒、雷纯、洪其绅、【真按:此人似此一见.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亦然!翁方纲亦仅见,且于奖惩案里几乎全未见之,岂若此然?然则尤奖惩以观者,未易竟功也.】张九镡各记过十次,王璸、牛稔文、李斯咏、闵惇大、莫瞻菉、徐立纲、金光悌各记过八次,【真按:下有有作金光第者,应系误字!】缪晋、戴联奎、朱绂、袁文邵各记过六次,陈木、曹锡龄、马犹龙、蔡廷衡、吴树萱、王照、章煦各记过四次,李鼎元、卜维吉、郭晋、康仪钧、吴典、张焘、李元春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二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四 谕《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

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三日

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三日奉旨:

《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五 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移取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初八日

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移取事。

照得本馆续缮四库全书三分,所有分校人员不敷派校,前经续取在案。查贵衙门现在额外行走人员未经兼馆者尚多,亦应一体移取,希卽于日内将续经补缺及额外行走人员一体移送到馆,以便办理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内阁移会)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臣等遵旨询问阿弥达。据称:上年奉命往祭河源,自西宁至星宿海,共走二十四、五日,每日约行一百余里,计程约二千七、八百里。星宿海在青海西。我祭时,向西念雅满达噶经、绿逊罕经。次日望祭玛沁山,向东南礼拜,念搭本多格使特札什咱克巴经。所祭玛沁山,问之蒙古人云,卽汉语所谓大雪山。我去时,从西宁至青海向西行走,俱系大山,并未顺黄河而行。因彼处沿河一带并非驿站,且人烟甚少,径亦纡回,是以就近从山路行走。这大雪山须顺河而行,始能见得亲切,我虽未经由此山,闻得西宁边外此山最大,上多巨石。再,星宿海在大雪山西北,上流相距有一千余里,河源从星宿海流出千余里,始至大雪山,顺山环绕曲折,流向东南。等语。

臣等又将《一统志》所称阿木尼玛勒占木逊山名,询之巴忠,据称:番人谓古为阿木奈,玛勒为大黄河上之山,占木逊为海,阿木尼,「尼」字似系对音之讹。等语。核其名义,盖谓古时黄河经由之山,河水至此大汇,似与《禹贡》「导河自积石」之意亦颇相近。至阿弥达所祭之大雪山,据称实系星宿海下流相去尚有一千余里,则积石之黄河从星宿海河源而来。《禹贡》所称「导河自积石」,乃从星宿海下流施功,已无疑义。

合将所询阿弥达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一并覆奏。俟发下,臣等再附报寄交纪昀、陆锡熊,令其率同纂修,再将《皇舆全图》与《河源纪略》一书,逐一详细核对,其译音讹错之处一并改正。俟回銮后加签贴说进呈,恭请训示。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七 应销毁书籍总档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

初办第一次应销毁书四种:【真按:禁毁书目.】

《昭代典则》,一本。系刑部尚书黄光升辑。此册仅存第五、第六二卷。其书载明初事实,略仿纲目体例。前后俱散失无存。查此书四库馆已经销毁。

《明宣宗宝训》,一本。系宣德《宝训》。查从前明代《实录》、《宝训》已经奏明销毁,此册仍应销毁。

《明献皇帝宝训》,三本。系明嘉靖初命儒臣所纂《恭睿帝宝训》,十卷。从前明代《实录》、《宝训》已经奏明销毁,此册仍应销毁。

《两广去思录》,共二本。系明正德十一年二粤士大夫赠总镇太监保定刘璟还南都各体诗文,上下二卷。前后有费宏、邵宝序。

续办第二次应毁书十一种:

《北楼日记》,一本。未详何人所撰。语多违碍,应毁。

《许少薇疏草》,一本。系明兵部尚书东阳许宏纲撰。内有边饷事宜,语涉违碍,应毁。

《留省焚余》,一本。系明给事中陈尧言疏稿。内有明末奏疏,语涉忌讳,应毁。

《掌铨题稿》,一本。系明臣疏稿。语涉违碍,应毁。

《徐忠烈公遗集》,一本。系明海盐徐从治撰。因篇首有钱谦益墓志铭,应毁。

《冯默庵诗文稿》,一本。系明末冯舒撰。因有钱谦益序,应毁。

《赵芝亭疏稿》,一本。系明御史赵洪范撰。因多明末奏章,语有干碍,应毁。

《抚豫奏言》,三本。系明瀛海元默撰。明末奏疏,语涉违碍,应毁。

《蒋侍御疏草》,二本。系明蒋允仪撰。明末奏章,语有干碍,应毁。

《泡香馆集》,一本。系明末兵部尚书安陵梁廷栋撰。筹边奏议,语涉干碍,应毁。

《宣云奏疏》,系明巡按宣府御史吴允中撰。内有关涉辽东事迹,语稍违碍,应毁。

续办第三次应毁书四种:

《万历三大征考》,一本。系明苕上愚公撰。按苕上愚公,乃湖郡茅瑞征。所述三大征考乃哱氏、倭国、播州三处,惟图内显有干碍,应毁。

《东安志》,一本。系明孟际可撰。查此书内显涉忌讳,应毁。

《鱼山剩稿》,二本。系明熊开元所撰奏疏杂文,共七卷。查此书多崇祯间疏议,语涉干碍,应毁。

《杨忠烈公文集》,三本。系明杨涟所撰奏疏等文,现存三册。查此书内,语涉干碍,应毁。

续办第四次应毁书共十种:

《珵美堂集》,一本。系明末水佳允所撰散体各文,语有干碍,应毁。

《闽藩拙议》,一本。查此书系明黄景章所撰解粮规议,内显涉忌讳,应毁。

《张茂仁游山记》,一本。系明张应武及其从子张振德所撰。应武有《雁荡天台游记》,振德有《越游大峨山游记》。查此书序内有干碍字样,应毁。

《明臣奏疏》,一本。查此书「武备」、「边防」诸疏,语有干碍,应毁。

《两朝从信录》,一本。查此书系四库全书处应毁之书。

《山居草》,一本。系明末陈昌言所撰古今各体诗。查此书语有干涉,应毁。

《遥掷稿》,二本。系国初虞山冯武所撰古今各体诗,语多感慨,应毁。

《戊申笔记》,一本。此书系方麓居士金坛王樵笔记,内有干犯,应毁。

《朱南冈文集》,一本。系明朱廷声所撰奏疏诗稿,字句干碍,应毁。

《张惇物集》,一本。系明张蒙训所撰诗文集,各一卷。语有干碍,应毁。

续办第五次应毁书共二十四种:

《九边图说》,一本。系明兵部所进。内有忌讳,应毁。

《奉使朝鲜稿》,二本。系明朱之蕃着。内有忌讳,应毁。

《马中丞奏疏》,一本。系明马鸣世撰。内有忌讳,应毁。

《黄公奏稿》,一本。系明黄嘉善撰。内有忌讳,应毁。

《掖垣奏议》,一本。系明李世祺撰。内有忌讳,应毁。

《西台奏议》,一本,三卷。系明左佩玹撰。内有忌讳,应毁。

《留台奏疏》,一本,二种。系明李文熙撰。内有忌讳,应毁。

《西台疏草》,一样二本。系明李乔仑撰。书内显有干犯,应毁。

《西台奏疏》,一本。系明宋师襄撰。内有忌讳,应毁。

《人文纪略》,一本。系明宋仪望所著。仅存记序。内有忌讳,应毁。

《左忠毅公集》,二本。系明左光斗着。内有忌讳,应毁。

《廖恭敏稿》,一本。系明廖庄所著。内有忌讳,应毁。

《图书编》,一本。不全。系明章潢所编,仅存卷四十三。内有忌讳,应毁。

《明朝官制大全》,一本。不全。今存卷一。其例内显有干犯,应毁。

《明文翼运》,一本。不全。系明文选本,仅存卷四十八。内有忌讳,应毁。

《明奏疏》,一本。不全。系明神宗年间奏疏,仅存卷四。显有干犯,应毁。

《明奏疏》,一本。系崇祯年间南京助教施元征奏疏。内有忌讳,应毁。

《视师纪略》,一本。系明谢三宾所记。书内显有干犯,应毁。

《东溟疏稿》,一本。系明王邦直撰。内有忌讳,应毁。

《华美录》,一本。系明内监刘清苑镇浙时绅缙歌颂诗词,并有后序。仅存卷八至卷十三一本,似与《两广去思录》一律,应毁。

《两垣奏议》,一本。系明万历给事中逯中立奏议。「防边疏」内语涉干犯,应毁。

《疏草》,一本。系明监察御史黄宗昌所撰,疏草后附恒山游诗。内有钱谦益序,应毁。

《明实录宝训》,二十本。查明代《实录》、《宝训》前经奏明销毁,此书仍应毁。

《拟山园》,二本。不全。系明时王觉斯所著。仅存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七、七律诗。语有干碍,应毁。

续办第六次应毁书共十八种:

《岭西水陆兵纪》,一本。系明万历间喻政所撰。俱水陆边防务事宜,并附船图,序文中有干碍,应毁。

《明代帝后纪略》,四本。系明万历间编辑有明一代帝后并藩封谱系。查明代《实录》、《宝训》俱经销毁,此亦应毁。

《明代圣政》,二本。系明天启、崇祯间勅谕奏疏,语涉违碍,应毁。

《旭山集》,一本。系明金忠士所著边略、防御各事宜。中有干碍,应毁。

《玉堂荟记》,一本。系明杨士聪所撰。俱崇祯一朝事迹,中有违碍,应毁。

《明大政纪》,一本。系明谭希思所辑有明一代政纪。内显有干碍处,应毁。

《吾学编》,三本。系明郑晓所撰边防事宜。内有违碍,应毁。

《明资治通纪》,一本。系明陈建编辑有明一代政治,体仿纲目。中有干犯,应毁。

《征吾录》,一本。系明郑晓所撰。内有违碍,应毁。

《朝鲜征倭纪略》,一本。系明按察使萧应宫奏疏。内多干碍,应毁。

《崇祯存实疏抄》,八十八本。系明崇祯六、七年间,内外臣工条陈奏议。其武备、边防诸疏,均多违碍,应毁。

《经世挈要》,二本。系明曹飞条陈筹兵奏疏。内显干碍,应毁。

《掌铨题稿》,八本。系明吏部题稿。内有违碍,应毁。

《明奏疏》,一本。系明天启间陆澄源奏疏。语涉干碍,应毁。

《闻见录》,一本。系明贾新铭记。中有干犯,应毁。

《辽海编》,一本。系明倪克让往封朝鲜道途所赋诗辞,其子倪岳编集。中有违碍,应毁。

《熊明遇奏疏》,一本。系明天启间御史熊明遇奏疏。内有干犯,应毁。

《掌卫疏稿》,五本。系明崇祯间锦衣卫奏疏。中有避忌,应毁。

续办第七次应销毁书共五种:

《西台建白》,抄本二本。系明末御史金忠士奏疏,其子星耀亦有疏数篇。虽未显涉干犯,然语多狂谩沽直,应毁。

《倪文正公奏牍》,二本。系四库馆办理抽毁之书。此奏牍自应销毁。

《豹陵集》,十一本。系明末梁云构所作诗、文、序、论、疏、启,凡二十六卷。内有违碍,应毁。

《使蜀稿》,一本。系明庐陵刘惟德着,传序诗铭诸体略。其间有字句疵碍,应毁。

《庙堂忠告》,一本。系张养浩所著。残破不全,应毁。(内阁档) 九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太子河沿伪情形并将《旧一统志》等书黏签呈览片【真按:当作讹字.因其正文如此故袭之尔.(前已有沿讹一词)】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初五日

臣等谨查太子河,古名大梁水,见《汉书 地理志》、郦道元《水经注》,皆言其水西南流入辽水。至《辽史 地理志》始有太子河之称。明顾祖禹《方舆纪要》一书,【真按:乃题祖禹为明人 !!】谓太子河卽故衍水,以燕太子丹匿此得名。考《史记 刺客传》:「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顾祖禹以辽东境中无衍水,因附会《辽史 地理志》之太子河为卽古衍水,其非有所本可知。今查太子河,国语谓塔思哈河,谓虎也。音与太子河相近,其为沿伪无疑。【真按:当作讹字.】《旧一统志》所引宜加按语,辨明改正。今将旧《一统志》、《方舆纪要》黏贴黄签,恭呈御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九九 谕内阁着皇子同军机大臣等编辑《古今储贰金鉴》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

历览前代建储诸弊,及我朝家法相承,于立储一事之不可行,已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史册所载,因建立储贰致酿事端者不可枚举,自当勒成一书,以昭殷鉴。着皇子等同军机大臣及上书房总师傅等,将历代册立太子事迹有关鉴戒者,采辑成书,陆续进呈。卽着皇孙之师傅为誊录,书成名为《古今储贰金鉴》。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 谕内阁所有现办满汉臣工表传等着总裁等董饬纂办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国史之修,所以彰善瘅恶,信今传后。我国家凝承景贶,垂裕万年,前曾降旨将开国以来王公大臣及在朝满汉文武,内自卿贰以上,外自将军、督抚、提督以上,并综核生平实迹,各为立传。盖因前代诸史,皆由后世史官编纂,胜朝事迹,历年久远,湮没失传,以致网罗散佚,采及裨官,【真按:当作稗,稗官.看来章奏诏谕错字尚不少,然此等应系抄录者之误吧 (参见下真按:清代档案的保存)】褒识好恶,任意轩轾,率无定评,何如及早裒集,免致闻见失真,传疑袭讹乎!【真按:清高宗的史学】兹国史诸臣列传进呈,皆经朕亲览,详加核定,公是公非,不少假借,以期征实垂信。但国史体例与历代史不同,馆臣纂辑惟应据事直书,无庸分别各门。至若忠烈廉孝,以及奸臣宦官,历代皆附入列传。我朝百代升平,【真按:当作百年,何至百代耶?】并无此等事也。惟《贰臣传》一门,前经降旨另编甲乙,乃我朝开创。所有此实扶植纲常,为世道人心之计,自应另立专门,以存直道。至叛逆之臣,如吴三桂等,亦应明正罪状,另立一门,用昭斧钺之严。所有现办满汉臣工表传、蒙古王公事迹,其在乾隆四十年以前者,俱着该总裁等董饬纂办,勒限五年,陆续进呈。候朕钦定成书颁行,并写入四库全书,垂为信史。至该馆采录事迹,向俱恭照《实录》红本,核实纪载。第自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以来,五十余年所有谕旨批奏事件,未经发抄者尚多,着先将乾隆四十年以前军机处所存档案,令该总裁、纂修详晰查阅裒辑,以昭典核。钦此。【真按:清代档案的保存.可见章奏诏谕大抵又有抄录者,故讹字不少,非俱原本也.】(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彭元瑞办理四库全书谕旨进呈片

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

据侍郎彭元瑞告称:面奉谕旨,令其办理四库全书。臣等拟写谕旨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 谕着彭元瑞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

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奉旨:

彭元瑞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三 军机大臣奏夹签进呈全书内圣祖申谕阿哥挞辱大臣侍卫一条片

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臣等遵旨于四库全书内,恭查圣祖仁皇帝圣训申谕阿哥挞辱大臣侍卫一条,谨夹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四 军机处为知会文澜阁御笔碑刻匾额墨宝事致浙江巡抚咨文

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办理军机处为知会事。

杭州西湖添建文澜阁,所有碑刻匾额,现在奉旨发下御笔墨宝四张,贵督卽遵照卷幅背面所开办理可也。为此知会。

右咨浙江巡抚。(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户部为遵旨查议事。

陕西司案呈,本年十月二十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和珅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本年春季进过书籍错悞,业经臣等查核交部,其夏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悞之处,臣等详加稽核,除加倍记过之员另行交部,并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全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官吴裕德等记过,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二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真按:标点与前文不同!照前例当作钦此。钦遵。】抄出到部。应将记过二百三十六次之候补中书潘有为,记过六十四次之内阁中书王中地,记过三十四次之内阁中书程琰,记过二十次之内阁中书甄松年,记过十六次之内阁侍读宋镕,记过十二次之中书方大川、张虎拜,记过八次之中书李斯咏、中书金光第,【真按:前文均作悌(金光悌),此应是错字!然下文又作第!再下文又作悌.】记过六次之内阁典籍袁文邵,记过四次之中书马犹龙、中书吴树萱、中书柴模、中书王煦、【真按:当是照之讹(涉下文章煦而误也!),前文似均作王照!甚至有以校补者.(王〔照〕).○另,清史艺文志有王煦!】中书章煦,记过二次之中书郭晋、中书康仪钧,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张虎拜、章煦、郭晋俱经丁忧,袁文邵已回籍葬亲,潘有为系候补之员,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康仪钧已经革职,其罚俸之处仍应注册。查方大川、王煦俱有纪录二次,【真按:此仍作煦字?不知是照之讹否.然前文均作王照也!】李斯咏有纪录一次,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免其罚俸;金光第有纪录四次,马犹龙有纪录三次,宋镕有纪录二次,程琰有纪录一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日题,本月十五日奉旨:

吴裕德、何思钧、罗修源、庄通敏、励守谦、朱攸、李镕、汪镛、王天禄、吴锡麒、戴联奎、蔡廷衡,俱着罚俸三个月;闵淳大、莫瞻菉、何西泰,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吴寿昌、章宗瀛、曹锡龄、陈昌齐、许兆椿、季学锦、徐立纲、李鼎元、张九镡、吴典,着各销去纪录一次,俱免其罚俸;朱绂、缪晋、张焘、王坦修、洪其绅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等因前来。

查此案,翰林院侍讲吴寿昌等罚俸议以纪录抵销,并注于纪录抵销,均毋庸议外,应将翰林院编修吴裕德等罚俸之案注册,行文翰林院等衙门于造送领俸册内声明坐扣可也。【真按:国无!词亦无!按:此坐与坐罪、坐罚金之坐相同也.连坐之坐.】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典籍厅。(内阁移会) 一○○六 军机大臣奏稽核秋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总校等官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检勘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总裁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又本年六月内,经臣金简、曹文植(埴)奏请将奉旨加倍记过之总校、分校等专案核办,真按:曹文埴.交部议处,并奉旨允行。各在案。

所有本年夏季进过书籍错误,业经臣等查核交部,其秋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之处,臣等详加稽核。除加倍记过之员另行交部并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全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总校何思钧记过八百七十六次,孙溶记过五百二十六次,徐以坤记过五百十一次,潘有为记过三百四十三次,仓圣脉记过三百二十次;分校郭祚炽记过一百九十八次,励守谦记过一百二次,罗万选记过八十六次,章宗瀛、李斯咏各记过五十八次,叶兰记过五十四次,钱樾记过四十八次,朱绂、王庆长各记过四十六次,胡予襄记过四十次,庄通敏、朱攸各记过三十六次,李荃记过三十四次,雷纯记过三十二次,许兆椿记过二十八次,陈昌齐、汪墉各记过二十六次,牛稔文记过十八次,王照、缪晋、邱庭漋各记过十六次,严福、何循、翟槐、马犹龙、金兆燕各记过十四次,甄松年、季学锦、孙希旦各记过十二次,常循、周鋐、汪学金、罗修源、秦泉、王天禄、戴联奎、程昌期各记过十次,祖之望、李镕、刘源溥、陈木、潘庭筠、祝堃、祁韵士各记过八次,闵惇大、王坦修、吴绍昱、田尹衡、吴冀成各记过六次,金光悌、【真按:前文有作金光第者.】胡敏、张九镡、徐秉敬、卜维吉、方大川、吴典、赵怀玉、郭晋各记过四次,刘图南、于鼎、郭在逵、李鼎元、汪昶、蔡廷衡、沈培、张能照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七 军机大臣奏《通鉴纲目续编》令各省挖改江苏等省覆奏片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

查《通鉴纲目续编》,奉旨令各督抚照本挖改,并令于年终汇奏一次。兹查江苏、安徽、浙江、江西、陕西、广东、甘肃等省,已于奉旨后陆续覆奏。本日郝硕奏到之折,系遵旨年终汇奏,各省俱尚未奏到。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八 湖广总督舒常奏本年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

湖广总督兼署湖南巡抚臣舒常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查湖南省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六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内开,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诋毁之处,特删润改补,并遇便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其照本抽改,务须实力妥办,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不致遗漏,亦不得滋扰。至接奉颁发原书后,遵照抽改共若干部,着于年底汇奏一次。钦此。经抚臣伊星阿通饬遵照妥办在案。

兹据湖南布政使秦承恩详称,恭查《御批通鉴纲目续编》,现经删润改补之本,自前司王站柱在京领賷到楚,当卽行查通省,晓谕各书肆及藏书之家,凡有旧本概行缴出解省,以便发交局员抽改。嗣据益阳等属先后具报,生员温志瑜等及书肆缴出《通鉴纲目续编》共一十六部解省,俱经发局钦遵颁出之本逐一抽改,将抽下旧本中或数字或数行均卽销毁,其改竣各本仍给还原缴之人。余俟再有缴本,随解随办,并饬将书肆所售《通鉴纲目续编》之本,如查有板片卽抽解汇销,均勿遗漏,亦无滋扰等情。详请汇奏前来。

臣覆加查核无异。除仍饬实力安详妥办外,所有本年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数目,理合遵旨于年底汇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一○○九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留心访查《通鉴纲目续编》翻荆板片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闵<鹗元>、浙闽总督富<勒浑>、浙江巡抚福<崧>,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奉上谕:

据农起奏《通鉴纲目续编》有一种翻刻之本,未经载有「御批」字样,现饬令书局委员一律抽改,并将板片铲削抽换等语。《通鉴纲目续编》山西省尚有翻刻之本,业据农起查明改正,况江浙为人文之薮,书贾云集,刻书翻板,是其长技,外间自必有流传翻刻之本。全在该督抚实力搜查抽改,认真办理。着传谕萨载、富勒浑、闵鹗元、福崧等再行饬属留心访查,将翻刻板片一体抽改,铲削更正。将此并谕各督抚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一○一○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广东巡抚臣尚安跪奏,为循例奏闻事。

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之处,特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黏签呈览,并遇便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其照依抽改,将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不致遗漏,亦不得滋扰。至各该省自接奉颁发原书后,遵照抽改共若干部,仍着各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钦此。钦遵。在案。

兹届年终汇奏之期,据广东布政使郑源璹会同按察使李天培详称:《资治通鉴纲目续编》一书,据各属申报,因本数繁多,价值稍贵,绅士不肯出资购买,是以藏本甚少,现在止据南雄、潮州二府及南海、番禺、海丰、高要、高明、鹤山、阳江、开建等八县,申送《纲目续编》一十七部,业已钦遵谕旨,查照改本,抽换清楚,转发收领。等由前来。

臣等除仍饬各属再行实力妥办,务使存留书籍之家全数呈缴抽换,毋致遗漏外,谨循例恭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一○一一 寄谕各省督抚务将《通鉴纲目续编》翻刻书籍板片全行查出抽改铲削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和<珅>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奉上谕:

刘峩奏《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一条,悖谬之处照所发改本一并更正一折,内称有《续通鉴纲目》一部,无御批字样,系民间售卖之本,应一体送局抽改等语。《通鉴纲目续编》,外间有翻刻之本,前亦据农起奏到,曾降谕旨,江浙各督抚实力搜查抽改。今据刘峩奏直隶亦有翻刻售卖之本,是此种翻刻书籍、板片,各省均有流传,自当一体抽改铲削。着传谕各督抚饬属留心访查,将翻刻之板片、书本,务须全行查出,一律改正。其挖出正本、翻本书内违悖字样,毋论一、两页及二、三行或数字,均着收存汇齐,送京销毁,不致外间稍有留传,使无知诞妄之徒又行抄播,方为妥善。将此遇便传谕各督抚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吏部为遵旨查议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励守谦、钱樾、汪镛、何循、翟槐、孙希旦、王天禄、戴联奎、程昌期、李镕,潘庭筠、闵惇大、张九镡、于鼎、郭在逵、张能照俱着罚俸三个月;何思钧、庄通敏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朱绂、汪学金、缪晋、邱庭漋、王坦修、严福着各销去纪录一次,俱免其罚俸;朱攸、罗修源、秦泉、章宗瀛、蔡廷衡、许兆椿、陈昌齐、季学锦、祝堃、祁韵士、吴典、李鼎元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吏部题四库全书馆人员罚俸记过本

议得内阁抄出大学士阿<桂>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本年秋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之处,臣等详加稽核。除加倍记过之员另行交部,并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全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总校何思钧记过八百七十六次,孙溶记过五百二十六次,徐以坤记过五百十一次,潘有为记过三百四十三次,仓圣脉记过三百二十次;分校郭祚炽记过一百九十八次,励守谦记过一百二次,罗万选记过八十六次,章宗瀛、李斯咏各记过五十八次,叶兰记过五十四次,钱樾记过四十八次,朱绂、王庆长各记过四十六次,胡予襄记过四十次,庄通敏、朱攸各记过三十六次,李荃记过三十四次,雷纯记过三十二次,许兆椿记过二十八次,陈昌齐、汪镛各记过二十六次,牛稔文记过十八次,王照、缪晋、邱庭漋各记过十六次,严福、何循、翟槐、马犹龙、金兆燕各记过十四次,甄松年、季学锦、孙希旦各记过十二次,常循、周鋐、汪学金、罗修源、秦泉、王天禄、戴联奎、程昌期各记过十次,祖之望、李镕、刘源溥、陈木、潘庭筠、祝堃、祁韵士各记过八次,闵惇大、王坦修、吴绍昱、田尹衡、吴翼成各记过六次,金光悌、胡敏、张九镡、徐秉敬、卜维吉、方大川、吴典、赵怀玉、郭晋各记过四次,刘图南、于鼎、郭在逵、李鼎元、汪昶、蔡廷衡、沈培、张能照各记过二次,俱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除检讨汪昶已经病故,毋庸议外;应将记过八百七十六次之总校官 检讨何思钧,记过五百二十六次之中书科中书孙溶,记过五百十一次之候选国子监博士徐以坤,记过三百四十三次之候补中书潘有为,记过三百二十次之庶吉士仓圣脉,记过二百九十八次之分校官 通政司经历郭祚炽,记过一百二次之编修励守谦,记过八十六次之国子监助敎罗万选,记过五十八次之编修章宗瀛、内阁中书李斯咏,记过五十四次之内阁中书今升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记过四十八次之编修今任四川学正钱樾,记过四十六次之编修朱绂、工部员外王庆长,记过四十次之国子监助教胡予襄,记过三十六次之编修庄通敏、编修朱攸,记过三十四次之内阁中书今升直隶广平府同知李荃,记过三十二次之兵部额外主事雷纯,记过二十八次之编修许兆椿,记过二十六次之詹事府右赞善陈昌齐、编修汪镛,记过十八次之户部主事牛稔文,记过十六次之内阁中书王照、编修缪晋、编修邱庭漋,记过十四次之编修严福、编修何循、编修翟槐、内阁中书马犹龙、国子监博士金兆燕,记过十二次之内阁中书甄松年、詹事府左中允季学锦、编修孙希旦,记过十次之国子监学录常循、助敎周鋐、编修汪学金、编修罗修源、编修秦泉、编修王天禄、编修戴联奎、编修程昌期,记过八次之刑部主事祖之望、编修李镕、候补中书科中书刘源溥、助教陈木、编修潘庭筠、编修祝堃、编修祁韵士,记过六次之编修闵惇大、检讨王坦修、户部额外主事吴绍昱、内阁中书今升湖北荆州府同知田尹衡、候补中书科中书吴翼成,记过四次之内阁中书金光悌、刑部主事胡敏、编修张九镡、内阁中书徐秉敬、助教卜维吉、内阁中书方大川、编修吴典、候补中书赵怀玉、分发中书郭晋,记过二次之内阁中书刘图南、编修今任广西学正于鼎、检讨郭在逵、检讨李鼎元、编修蔡廷衡、学正沈培、编修张能照,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何思钧、仓圣脉、罗万选、庄通敏、金兆燕已患病调理,郭祚炽、雷纯、严福、汪学金、胡敏、田尹衡、卜维吉俱经丁忧,徐以坤、潘有为、刘源溥、徐秉敬、吴翼成、赵怀玉、郭晋俱系候补之员,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查朱绂有纪录六次,汪学金、金光悌俱有纪录四次,缪晋、邱庭漋、马犹龙、周鋐俱有纪录三次,陈木、【真按:下文有陈本者!不知是否为误字!】王坦修、刘图南俱有纪录二次,严福有纪录一次,俱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朱攸、罗修源、秦泉、祖之望俱有纪录四次,章宗瀛有纪录三次,李斯咏、王庆长、常循、蔡廷衡俱有纪录二次,胡予襄、许兆椿、陈昌齐、王照、季学锦、祝堃、祁韵士、方大川、吴典、李鼎元俱有纪录一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

(内阁移会) 一○一三 谕内阁皇长孙绵德生子着晋封固山贝子并将此旨入于《储贰金鉴》

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十四日

内阁奉谕旨:

皇长孙绵德,前因与革职礼部郎中秦雄褒往来馈遗书画,革去承袭定郡王,嗣复加恩封为公爵。绵德为皇长子定安亲王嫡长子,系朕长孙,设如书生拘迂之见,若明洪武时懿文太子既殁,刘三吾建议谓皇孙世嫡,礼宜承统,洪武泥于法古,遂立建文为皇太孙,其后酿成永乐靖难之变。祸乱相寻,臣民荼毒,昔刘三吾一言丧邦之所致也。【真按:刘三吾之罪.】朕惟深鉴于历代建储之失,是以再三宣谕,并令纂辑《储贰金鉴》一书,为万世法戒。若如洪武之泥古,立储封建,以祖宗神器之重轻为付托,岂我大清宗社万年之福乎!今念绵德之子奕纯,新岁可以得子,朕庆抱元孙五世一堂,实为古稀盛事,自应特沛恩施,以衍奕禩云礽之庆。绵德着加恩晋封固山贝子,嗣后宜益加谨饬,常存敬畏,以期永承恩泽,副朕谆切训勉之至意。此旨并着入于《储贰金鉴》。(起居注册) 一○一四 质郡王永瑢等奏办理江浙三分全书亟需校对请于生监中召募分校折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初一日*

质郡王永瑢等谨奏,为奏闻请旨事。

臣等恭办江浙三分四库全书,蒙皇上嘉惠南人士子,大发帑金,雇募缮写,臣等仰体圣意,务期功以速成,帑归实用,核对无误,经理得宜。查臣等前经挑选字画端楷之书手一千名,现在分头缮写,计每人每日写字二千,每月可得书四千本。又经奏定分校之翰林、中书等五十七员,照例每人每日校字二万,计每月仅校得书一千一百余本。彼此核算,每一月所写之书,一二月尚难校清,递积递多,须八年之久方能完竣。在书手等佣书为活,朝夕所需计字给价,势难等久侍。【真按:疑为待之讹!】以未经校对之书,不知可用与否,卽行给价,殊非慎重帑项之道。将来书手各散,数年后抽换填补,在在棘手,是速写之需急校,事势显然。惟是京员中可任分校者甚少,或本员现有馆属,或本衙门各有应办事件,搜罗再四,实无其人。若照前四部派官总校,则恩□未得屡邀,且铨法更多壅滞,臣等公同商酌,此三分书原为加恩士子而设,拟卽于生监中募有情愿校对者,择其文理明通,每人派以三年内校书五千余本,得二十一人足敷办理。如果三部应期全竣,仰恳皇上天恩,钦赐举人,准其一体会试,但不得入吏部举班选用,以碍铨法,亦不许大挑滥邀官职。其有潦草错误者,按季汇送吏部查核,照七品官讨俸之例缴充本馆公用,按年报销,似此劝惩互施,庶期迅速告竣。如蒙圣恩俞允,容臣等陆续召募,有人,卽行□书校对,一面将姓名履历咨明吏、礼二部存案。

再,校对后业经呈进御览之书,臣等拟卽遵旨发交各该省,并将木匣纸捐式样一并发去,【真按:当作绢字.纸绢.绢乃四库书之封面也.】令其就近陆续照式装潢。如此则发运较为便易,而各该省办理亦复裕如矣。

是否有当,为此具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初一日奉旨:依议。钦此。(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一○一五 谕内阁陆费墀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十九日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陆费墀既为侍郎,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六 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

前因江浙为人文渊薮,特降谕旨,发给内帑,缮写四库全书三分,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各藏庋一分。原以嘉惠士林,俾得就近抄录传观,用光文治。第恐地方大吏过于珍护,读书嗜古之士,无由得窥美富,广布流传,是千缃万帙,徒为插架之供,无裨观摩之实,殊非朕崇文典学,传示无穷之意。将来全书缮竣,分贮三阁后,如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陆续领出,广为传写。全书本有总目,易于检查,祇须派委妥员董司其事,设立收发档案,登注明晰,并晓谕借钞士子加意珍惜,毋致遗失污损,俾艺林多士,均得殚见洽闻,以副朕乐育人才、稽古右文之至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七 军机大臣奏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尚无迟延等事片

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初一日

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如《一统志》、《盛京通志》、《职官表》及翻书房翻译各书,现俱随本报按卯进呈,尚无迟延。其四库全书前经曹文埴奏明于回銮后恭进,是以此次行在所进书籍觉少。至查核各书清单,现在寄信京中,详悉查核,俟覆到日,臣等详加酌核,再行奏闻。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稽核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交议折

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二十二日*

臣和<珅>等谨奏: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检勘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总裁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又上年六月内,经臣金简、曹文埴奏请将奉旨加倍记过之总校、分校等,专案核办,交部议处,并奉旨允行。各在案。

所有四十八年分秋季进过书籍错误,业经臣等查核交部,其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之处,臣等详加稽核,除加倍记过之员另行交部,并总裁各员前因赶办第二、三分全书,奏请停其抽阅,并无记过次数外;查有提调关槐记过二次;总校孙溶记过三百七十次,何思钧记过二百九十三次,徐以坤记过二百六十五次,潘有为记过一百九十六次,仓圣脉记过一百五十次;分校康仪钧记过七十八次,常循记过四十四次,冯敏昌记过四十次,金光悌记过三十八次,章宗瀛记过三十六次,翟槐记过三十四次,牛稔文、陈昌齐、雷纯俱记过二十次,温常绶、汪镛、裴谦俱记过十八次,潘绍观、金兆燕、朱绂俱记过十六次,王庆长、李镕、张焘、罗国俊、甄松年俱记过十四次,王天禄、郭祚炽俱记过十二次,庄通敏、胡予襄、胡敏、许兆椿、周鋐俱记过十次,郭在逵、蔡廷衡、赵怀玉、李荃、钱世锡、沈凤辉、刘汝謩、李奕畴俱记过八次,罗万选、章煦、莫瞻菉、秦瀛俱记过六次,吕云栋、苏青鳌、祁韵士、徐立纲、陈本、【真按:前似均作陈木!不知是否为误字,或别有一人? 】吴翼成、吴省兰、马犹龙、钱越、【真按:当作樾字,前均作钱樾!】黄寿龄、许兆棠、蒋予蒲俱记过四次,刘源溥、汪学金、张位、吴甸华、闵思毅、费振勋、刘图南、杨世纶、萧九成、叶兰、王照、江涟、李斯咏、季学锦、罗修源、嵇承志、曹锡龄、邹奕孝、董联瑴、王念孙俱记过二次,【真按:王念孙与四库全书.】应请交部照例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二十二日奉旨:交该部。钦此。(军机处上谕档)【真按:此条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亦有!】 一○一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明时江宁太庙遗址并有无祀祭情形片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初一日

臣等遵旨查江宁城内明时太庙在何处,并祀祭典礼是否南北并行。查四库馆内有《南京太常寺志》,内载「明嘉靖年间,南京太庙毁于火,从湛若水等之请,遣大臣前往祭告,将南京太庙香火暂并于南京奉先殿,不复建庙。其旧址仿古坛墠遗意,仍高筑围墙守护,嗣后勿得整修,着为令」。等语。至南京有无祀祭,查《太常寺志》载:「南京太庙祇有每日早神,宫监进入司香,别无享祭礼仪」;又「南京奉先殿有早午膳馐,有朔望岁时节令祭祀,有献新品物」。等语。是南京似无祀祭礼文,臣等谨将原书黏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议处海成情形片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遵旨查海成于乾隆四十二年在江西巡抚任内,因王锡侯编造《字贯》,中多悖逆,未经看出办理,问拟斩决,奉旨改为斩监候。于四十三年二月奉旨释放,派往乌什,在章京上効力行走,十一月赏给头等侍卫职衔,派往哈尔沙尔办事。四十四年十月奉旨补放工部侍郎。四十五年调往库车办事。因前在哈尔沙尔时,于大学士、九卿定拟李侍尧罪名一案,海成越职妄言,依违具奏,奉旨交部严加议处,经吏部议以革职,仍留该处自备资斧効力。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一 军机处为移送《御批续通鉴纲目》漏改书页事致江苏巡抚咨文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办理军机处为移知事。

照得《御批续通鉴纲目》内遗漏未改各条,已交武英殿逐条改挖,兹将已改各书页汇齐一册,并清单一件,贵抚接收后,即行遵照改挖可也。

右咨江苏巡抚。(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二 军机大臣奏覆四库全书内查无袁枢原书片【真按:袁枢著作考.】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六日

前奉旨查朱子《答袁机仲书》论二方六卦六辰一条,于四库全书内检查袁仲机原书呈览。臣等谨查《宋史 袁枢传》载,其所著有《易传解义》、《辨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而不言有集。又朱彝尊《经义考》载,枢所著《易学索隐》、《易传解义》、《周易辨异》、《易童子问》四种,并着曰佚。而明人收藏书目,亦并无枢集之名。是枢所著书本未流布,故后世无传。今四库全书内检查未有其书,谨据寔覆奏。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发下《四库全书提要》填写年月缘由片【真按: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末后注明日期的缘由.】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六日

遵查发下《四库全书提要》末行有本年闰三月恭校上者。查向来缮校各书,所写年分均系按照各呈进年分填写,从前进过一、二、三分书均系如此办理。惟月分有填写在前、进呈在后者,因无甚关碍,是以进呈时卽用原填月分,以省挖补痕迹。真按:四库全书的校书程序 现在运送热河备进各书所填月分,自二月至四月不等。理合据实覆奏。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四 军机处为《雉园存稿》业经销毁无从查考校定人事致河南巡抚咨文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八日

办理军机处为咨覆事。

准贵抚咨称:明季傅梅所著《雉园存稿》一部,应请发交查明校定何人,以便办理等情。准此。查《雉园存稿》前经直隶省奏进,当经本处呈进销毁,并未存留,现在无从查考,相应咨复贵处自行办理,为此知会。

右咨河南巡抚。(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五 军机大臣奏谨将四库全书分架图册夹签呈览片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

查四库全书排架,系依照编目体例,每部以类为次,史部内《御批通鉴辑览》一书,不但各卷评语均出圣制,其中纲目大书分注,亦一本睿裁,是以敬谨列入史部编年第七、第八架。至圣祖仁皇帝《御批纲目》,系就原书冠以评语,是以与《评鉴阐要》一体录入史评类中,令列史部第三十三架。谨将分架图册夹签呈览。谨奏。(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一○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将《意林》原书取进呈览事致浙江巡抚函

乾隆四十九年六月三十日

径启者:

前次浙江所进遗书内有《意林》一书,系宁波范氏天一阁藏本,奉有御题并抄入四库全书,后于四十七年由翰林院交仁和县县丞张力行带回发还本家在案。兹奉谕旨:将《意林》原书取进呈览。钦此。专函奉闻,希将《意林》原书遇折使之便,卽送至行在军机处,以便呈览为要,不必具折覆奏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