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鹌鹑

特种禽类养殖技术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科教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编


  一、鹌鹑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

  (一)生物学特性家鹑虽由野鹑驯化而来,但经人类70多年的精心培育,国内外已育成了20多种鹌鹑良种。因驯化史短,不少行为仍带有野性,但生物学特性与野鹑已大不相同。

  1.残留野性行为

  如在5日龄前的富神经质与逃窜行为,公鹑的善鸣与喜斗,鹌鹑好动性与爱跳跃等。

  2.嗜杂食性与颗粒料

  食谱极广,喜食颗粒状饲料、昆虫与青饲料。有明显的味觉嗜好,对饲料成分的改变非常敏感。

  3.性成熟早

  一般母鹑于6周龄左右开产,公鹑1月龄开始学啼,到45~50日龄有求偶行为,泄殖腔腺发育,裸露于肛门外上方,并常分泌泡沫状分泌物(不是精液)。

  4.择偶性强

  鹌鹑配偶制为单配制及有限的多配偶制。公、母鹑均有较强的择偶性,且交配多为强制性行为。公鹑精液少而精子密度大。

  5.无抱性

  即无就巢性。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从而为高产创造了条件,但需借助于人工孵化来繁殖后代。

  6.高产性

  无论蛋用型与肉用型鹌鹑均属高产禽类,从排卵到蛋产出仅需24小时,较鸡早2小时左右。

  7.适应性广

  鹌鹑虽然对温度较苛求,但在一般的环境条件下均能生活与生产,全世界都有分布。

  8.新陈代谢旺盛

  成鹑体温41~42℃。呼吸频率公鹑35次/分钟,母鹑50次/分。心跳频率150~220次/分。成鹑全血量约占体重的6.5%左右,红细胞4.3~5.1×106/立方毫米,白细胞25×103/立方毫米(其中嗜中性细胞50%,淋巴细胞40%~66%);血细胞的比容值为40%~45%。据南京农业大学检测,其血糖含量比乌骨鸡高2%,比一般家鸡高4倍,血中含有三种激素类物质。生长发育快,生产周期短,足见其新陈代谢之旺盛。

  (二)经济学特性

  1.繁殖力强

  人工孵化期仅17天,1对鹌鹑全年可繁育5个世代,鹑群可扩至千只以上。而鸡的孵化期为21天,1对蛋鸡仅可繁殖240只左右。

  2.性成熟与经济成熟早

  母鹑45天左右开产,而母鸡要120~140日龄开产。仔鹑3龄即可上市,最快的肉仔鸡要6周龄。

  3.产蛋率高

  只要养鹑环境合适,饲养工艺良好,年平均产蛋率可达80%~85%以上,高产者超过400个蛋以上。

  4.蛋重效能

  鹑蛋占其体重的7.2%~8.6%,鸡蛋则为其体重的2.9%~3.2%,从与自身体重比例看,鹑蛋比鸡蛋高2.5~2.7倍。

  5.年产蛋总量

  鹌鹑年产蛋总量是自身体重的20~25倍;而鸡年产蛋总重为自身体重的6.3~7.1倍。两者相比,鹌鹑比鸡要高3.2~3.5倍。

  6.饲料转化率

  5只母鹑的耗料量与1只产蛋鸡每日耗料量相当。母鹑的料蛋比为1.8~2.6:1;而鸡的料蛋比为2.5:1。

  7.单位面积的产蛋量

  按每平方米年产蛋总重来比较,鹌鹑可达462公斤,而鸡仅为316.3公斤,鹌鹑比鸡每平方米每年多产蛋145.7公斤。

  8.鹑蛋的营养价值高

  鹌鹑蛋所含蛋白质和鸡蛋的含量基本相等,但鹌鹑蛋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优于鸡蛋,鸡蛋中不含精氨酸,而鹌鹑蛋中有。鹌鹑蛋的营养价值与生物学效价比鸡蛋高,且有一定的辅助药效。

  9.鹑肉的营养价值好

  据分析,每100克鹌鹑肉所含的蛋白质与热量分别比鸡肉高3.3%和9.9%。鹑肉细嫩,风味好,为肉中上品,且有一定的辅助药效。

  10.鹌鹑的粪肥效高

  据分析,鹌鹑粪中的氮、磷、钾三种成分均高于鸡粪与猪粪,这对于水稻、花卉、果树、蔬菜有极大的作用,此外鹌鹑粪还可作为饲料,饲喂鱼类、鸡、猪、牛等效果都很好,还可利用鹌鹑粪培育蝇蛆,再利用蝇蛆饲料喂黄鳝、鳗鱼、虾、鳖、牛蛙、蟹等,效果良好,并可进一步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蝇蛆,提取高档生化制品,造福人类。

  二、常见品种和配套系

  我国常见鹌鹑品种可概分为蛋用型和肉用型两类,有从国外引进的,也有国内自行培育的,同样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与经济效益。由于多方原因,迄今国内尚缺乏一个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缺乏有关品种标准,技术指标都呈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因此在引种时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自身的经济条件与技术水平,到知名度高、非疫区、售后服务好的单位引种。

  (一)蛋用型

  本类型鹌鹑品种及其自别雌雄配套系,是以生产商品食用鹑蛋为目的。其雄雏除留种外,自别雄雏可作动物性饲料,仔公鹑也可作为肉用鹑饲养。淘汰的种鹑多作肉用。

  1.日本鹌鹑

  国际公认的蛋用型品种,其原祖为中国野鹑,在我国分布小,数量也少。日本鹌鹑体形娇小,轻盈活泼,富神经质,体羽紧贴体躯。体羽多呈栗褐色,其头部为黑褐色,其中中央有淡色直纹3条,背羽赤褐色,均匀分布着黄色直条纹和暗色横纹。成年公鹌鹑脸、下颌为赤褐色,胸羽呈红砖色;母鹑脸色淡褐色,下颌灰白色、胸羽淡褐色,上缀有粗细不等的黑斑点。成年公鹑体重104克,母鹑135克。35日龄见蛋,10月龄母鹑平均产蛋率达85%,年产蛋280~300个,平均蛋重10.34克。但由于日本鹌鹑体小和蛋小,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欠强。

  2.朝鲜鹌鹑

  由朝鲜采用日本鹌鹑培育而成,其体型稍大,体羽与日本鹌鹑相似,纯合度与均匀度差,但在我国覆盖面广。成年公鹑130克,母鹑150克。在限饲条件下,40~50日龄开产,年产蛋率75%,年产蛋量260~280个,蛋重10.5~12克,采种日龄90~300天。朝鲜鹌鹑经多年封闭育种,已培育出高产、稳产的几个品系,适应广,备受欢迎。

  3.隐性白羽鹌鹑

  我国自行培育的新品系,高产高效,在北京、河北、淮北等20个省市地区已推广,体型同朝鲜鹌鹑。白羽鹌鹑体羽在初生雏胎毛阶段为浅黄色,至初级换羽后即成白色,偶有黄色条斑。眼呈粉红色,喙、脚为肉色或黄色。体态优美,屠体洁白或呈浅黄色,美观,商品等级高。成年鹌鹑体重130~160克,40~45日龄开产,年均产蛋量270~300个,蛋壳上有棕色或青紫外线色斑块或斑点,在育雏期生活力稍差,宜采取高温育雏。

  4.南农隐性黄羽鹌鹑

  由南京农业大学种鹌鹑场发现的突变个体,并进行培育,体羽浅黄色,体型与体重与朝鲜鹌鹑相似,其产蛋率、抗病力超过朝鲜鹌鹑。高峰期产蛋率达93%~95%,年平均产蛋率达83%以上,反映良好。

  5.中国自别雌雄配套系

  由我国首创,利用隐性基因鹌鹑纯系具有伴性遗传的特性,与栗羽型母鹑(含肉用型栗羽鹌鹑)杂交时,其子一代可根据胎毛颜色自别雌雄,这一杂交组合,称为自别雌雄配套系。为商品蛋鹑的分群管理、培育与生产力的提高,节约雄雏的笼养面积与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广泛受到商品鹑场、养鹑户的欢迎,生产水平也稳中有升,甚至超过日本鹌鹑与朝鲜鹌鹑,形成了良好的买主市场。为发挥杂一代生产潜力,要求亲本纯度与生产水平要高,否则无杂种优势。

  (1)隐性白羽公鹑×朝鲜母鹑(粟羽)自别雌雄配套系杂交子一代初生雏淡黄色者为雌雏(近父本胎毛颜色),初级换羽后即为白羽,而栗色胎毛则为雄雏(近母本胎毛颜色)。自别准确率为100%,年均产蛋率在85%以上,高峰期在95%以上。必须加强育雏期的保温条件与饲养,才可获得高育雏率。

  (2)隐性黄羽公鹑×朝鲜鹌鹑(栗羽)自别雌雄配套系杂交子一代胎毛颜色为黄色者(背部隐有深黄色条斑)为雌雏,而栗褐色胎毛则为雄雏。准确率在99%以上,育雏率可达93%以上。杂交母鹑生活力与产蛋率超过亲本,年均产蛋率在85%以上。近2年多来向全国推广杂交黄羽母雏,普遍受到欢迎。

  (二)肉用型

  是专门培育产肉为主要用途的品种和品群。其商品种蛋孵出后,不分公母雏,过3~4周龄的饲养和育肥后,作为肉用仔鹑上市。当然,淘汰的种鹑体型硕大,作为肉鹑也颇受欢迎。

  1.迪法克(FM系)鹌鹑

  该品种适应性与生活力强,体羽呈栗褐羽型。体型大,头与喙均小,初生雏胎毛色泽鲜明,成鹑羽毛呈黑褐色,间杂有红棕色的直纹羽毛。成年公鹑体重300~350克,开产日龄38~43天,年平均产蛋率70%~75%,蛋重12.5~14.5克。每只日耗料33~35克,已向全国推广。

  2.莎维玛特鹌鹑

  体型大,体态与羽色基本同迪法克鹌鹑,其生长速度与生产性能的某些方面已超过迪法克FM系鹌鹑。成鹑体重350~400克,开产日龄为40天左右,年产蛋量250个以上,蛋重13.5克左右,3周龄平均体重125~150克,5周龄平均体重超过220克。料肉比2.8:1。生产效率与效益相当可观。

  3.中国白羽肉鹑

  是我国从迪法克FM系肉鹑中突变的杂白色个体培育而成。白羽肉鹑体羽偶有杂色羽,尚有待于进一步纯合与提高。成年体重200~250克,开产日龄42天左右,平均产蛋率70%~80%,蛋重13克左右,料蛋比3.5:1,采种日龄为90~250日龄。据北京报道,白羽肉鹑与白羽配套杂交,经数代培育成个大、胸宽、胴体白净、净肉率高的又一个新品群。

  三、饲料料型与饲粮配方

  (一)饲料料型

  1.粉料

  指饲粮原料经粉碎,按饲粮配方比例要求混合后的成品。加工工艺简单,饲粮品质良好,加工成本稍低,一般养殖户多采用,但由于未加抗氧化剂,自配制后贮用期不宜超过15天。另外人工搅拌均匀度不够,即使机械搅拌,在装袋与运输过程中饲粮均匀度差,且容易溅落,造成浪费。粉尘也较多,影响鹌鹑呼吸道健康,黄梅天气易造成霉变。

  2.颗粒料

  营养全面,适口性强,均匀度好,耐贮运。鹌鹑颗粒料的直径1~10日龄为1毫米,11~20日龄2毫米,21~35日龄2.5~3毫米,成鹑3毫米。唯一缺点是加工费略高。从饲养效果看,全价颗粒料采食时间短,浪费少,是增产、高效、节料的一重要手段。

  3.碎裂料

  是经机械筛下的碎裂状颗粒料,根据雏鹑日龄需要,通过不同筛选后的碎裂料,便于采食。

  4.湿料

  是指用鱼、肉汤或其它下水或青绿多汁饲料经打浆机粉碎后,与干粉料混合饲喂鹌鹑的料,在夏季可促进食欲,但须适当控制水分。冬季宜加湿汤拌料,须现拌现喂,要常洗涤食槽,防止霉变而致消化道疾病或中毒。

  (二)饲粮配方

  南京农业大学种鹌鹑场近年来采取以下两类配方:一类是自行配制,按照当地的饲料种类、价格、质量、鹌鹑的营养需要等配制;另一类是在鸡配合饲料基础上,根据生长和生产需要掺加有关饲料,同样可达到中等投入,中上产出,有利可图的目的。各地因饲料价格、鹑产品价格不同,鹑场(户)可酌情灵活调整。表1、表2是根据南京地区实际情况而设计的2个配方,供参考。

  表6-1南京农业大学种鹌鹑场鹑料配方(%)

  饲料雏蛋鹑商品蛋鹑

  种鹑肉鹑(周龄)

  (0~3周龄)0~34~5玉米60.263.262.651.662.0麸皮3.03.03.03.03.0豆粕19.07.913.824.020.3菜粕5.54.1-4.2-进口鱼粉10.015.013.615.011.4骨粉0.5--0.40.4贝壳粉0.33.73.90.430.37石粉0.192.02.00.20.2赖氨酸0.16---0.17蛋氨酸---0.070.06食盐0.150.10.10.10.1预混料1.01.01.01.01.0细砂砾0.51.01.00.50.5

  注:①夏季:玉米减5%,加鱼粉1%,豆粕2.5%,矿物质0.5%,预混料1%;冬季:加5%~7%玉米粉。②南京农业大学饲料添加剂厂专供鹑用预混料。

  表2南京农业大学种鹌鹑场鹌鹑代用料配方(单位:公斤)

  饲料雏鹑种仔鹑种鹑商品蛋鹑肉用仔鹑

  (0~3周龄)(4~5周龄)(开产~淘汰)(0~2周龄)(3~4周龄)

  蛋鸡料(产蛋率>60%)-80----蛋鸡料(产蛋率>80%)--8080--肉鸡前期料80---80-肉鸡后期料-----80鹑用预混料(南农大产)

  0.50.50.50.50.50.5进口鱼粉0.50.250.50.30.5-豆粕1.01.01.51.02.01.0脂肪粉(南农大产)0.1-0.10.10.10.3细砂砾0.40.50.50.50.250.3喂大快(不加鱼粉时)0.10.10.10.10.150.1

  注:①夏季:酌减玉米5%,酌加蛋白料、矿物质料、预混料;冬季:酌加5%玉米。

  ②鸡粉料购自南京饲料厂产品。

  (三)饲料的近似等价替换法

  在生产实践中自行配制饲粮时,常由于原料的变动或供应的变化或因价格的调整时,必须对原来配方作一定的修正、增加或减少某些饲料的用量,又要尽可能达到饲料配方相近似的饲喂效果,还要价格尽可能的低一些。在小规模饲养试验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农林牧副渔业的副产品,来代替昂贵的或来源少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见表6-3)。

  表6-3家禽饲料的近似等价变换值(%)

  饲料每增加1%应增减的豆粕、玉米、麸皮饲料每增加1%应增减的豆粕、玉米、麸皮

  豆粕玉米麸皮豆粕玉米麸皮小麦-0.09-0.84-0.07花生粕-0.79-0.27+0.06大麦-0.01-0.65-0.34菜籽饼-0.54+0.30-0.09裸大麦-0.03-0.65-0.32菜籽粕-0.62+0.17-0.55高粱+0.04-0.83-0.21棉籽饼-0.40-0.03-0.57稻谷+0.07-0.65-0.42棉籽粕-0.510.10-0.59糙米-0.03-1.06+0.09米糠饼-0.09-0.46-0.45碎米-0.08-1.07+0.15米糠粕-0.07-0.19-0.74燕麦-0.03-0.65-0.32亚麻仁饼-0.40-0.27-0.33米糠-0.10-0.61-0.29亚麻仁粕-0.53+0.05-0.52次粉-0.09-0.81-0.10芝麻饼-0.53-0.10-0.37玉米蛋白饲料-0.14-0.18-0.68秘鲁鱼粉-2.06+0.14+0.92玉米胚芽饼-0.09-0.08-0.83国产鱼粉-1.37-0.12+0.49麦芽根-0.33+0.27-0.94血粉(喷雾)-2.7+0.51+0.96熟大豆-0.86-0.64+0.50肉骨粉-1.02+0.22-0.20熟蚕豆-0.38-0.43-0.19水解羽毛粉-1.27-0.15+0.42大豆饼-0.96-0.17+0.13苜蓿草粉+0.50+0.45-0.50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50%-1.02-0.68+0.70向日葵饼-0.39+0.19-0.80向日葵粕-0.56-0.02-0.42花生饼-0.73-0.41+0.14

  四、鹌鹑的繁育技术

  繁育体系包括育种和制种技术两大部分,一般说来,育种部分是质量的提高,由育种场、配合力测定站、原种场来完成;而制种部分是数量的扩大,由祖代场、父母代场和孵化场来完成。商品场和养殖户及鹑产品加工厂,则是接受种鹑场提供的高产杂交鹑,这个全部育种与制种的系列工程就是鹌鹑的良种繁育体系。

  鉴于我国尚未建立鹌鹑的良种繁育体系,又无专门机构担任育种与制种工作,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种质与生产水平。

  (一)种鹌鹑的选种与选配

  选种的目的是保持该品种、品变种、品系的纯度,保持优良的遗传性能,为此必须做好选种与选配工作。

  1.选种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大多采用“三选”工作,即蛋选、苗选、种选。

  (1)蛋选即对种蛋进行严格的选择。由于种蛋重的遗传力较高,而且直接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初生重、生长发育,遗传学与生产实践也表明:在同品种内,太大的种蛋往往受精率较低,而过小的种蛋孵出的雏鹑往往生活力差,因此按选种原则,应选留平均中等蛋重作为种蛋用。当然,对于肉用种鹑来说,应培育大蛋系作为父本用。此外还注意蛋壳表面的颜色、斑块和斑点的形状特征。

  (2)苗选即对初生雏鹑进行选择,首先初雏的活重是蛋重的68%~70%,要剔除所有体重过轻的雏鹑。凡孵化率高的雏鹑,其健雏率亦高。此外要绒毛整洁、丰满而具光泽,脐部愈合良好,腹部柔软,肛门处绒毛无污染,活泼,两脚有力,无畸形。

  (3)种选通行的方法是采用肉眼观察外貌,有无失格,同时配合用手触摸予以鉴别。种公鹑的羽毛覆盖完整而紧密,颜色深且富光泽,体重达标,体质结实,头大,喙色深而有光泽,吻合良好,趾爪伸展正常,爪尖锐,眼大有神,雄性特征明显,叫声高吭响亮,其泄殖腺发达,能挤出泡沫状分泌物,为性成熟标志,交配力强。种母鹑羽毛完整,色彩明显,头小而俊俏,眼睛明亮,颈部细长,体态匀称,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较宽,体重达标。

  2.选配

  可采用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方式。配种比例:各品种类型的配种比例一般为1:2~3;在人工辅助交配时,可1:16,即每天配4只(上午、下午各2次),隔4天轮回1次。配种比例与季节、年龄有关,可以适当增减配种比例,以种蛋的受精率作为检验标准。为确保受精率,保持种公鹑年轻化,在条件许可时,每配种3个月更换全部原配种公鹑。

  (二)鹌鹑的提纯复壮

  在种鹑群小,以连续饲养多年,加之未严格选种与选配工作,而是见母留种,随意交配,自繁自养,这样无序的繁殖与饲养,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品种的退化现象,如产蛋量减少,受精率低、孵化率低、育雏率低,发病率、死亡率高等后遗症。

  为此,在有一定鹑群数量后,为防止品种的退化,可采取提纯复壮工作。首先按本单位的现状,制订出合乎实际而提高的指标或标准;然后有计划的一部分进行近亲选配,对其后代进行选优和淘汰低劣个体,对选留的给予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经3~5代选育后,优良性状恢复和发展到新水平。另一方面采取引入新血源,进行异质选配,并进行配合力测定,培育出新的配套系。

  采用近亲交配培育出的纯系也叫近交系,在适当时间采用回交,即用第四代中的公、母鹑分别与父、母,即第三代的公、母鹑交配,以培养其基因纯合度,进一步稳定其遗传性。有条件可培育多个近交系,通过测交,选育出近交系间的最佳杂交给合,可产生杂种优势,使后代兼有两者优点,成为经济效益极高的商品代鹌鹑,但不能留种。

  五、人工孵化技术

  鹌鹑的人工孵化是养鹑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之鹌鹑已失去抱性,必须通过人工孵化才能进行繁衍和生产。鹌鹑蛋的人工孵化设备有电孵化机、温水孵化器、电褥毯、油灯孵化器等,故其孵化工艺也有所不同。

  1.机械翻蛋电孵箱

  此箱除能自动控温外,还设有风扇、翻蛋装置,使箱内空气新鲜,翻蛋操作简便。箱体做成2层,两壁间的保温材料,大小按孵蛋量决定。一般一个90厘米×90厘米×120厘米的孵化箱可孵5000个鹑蛋。箱顶中部开一个10厘米×10厘米见方的出气孔。风扇装于箱内两侧,2个轴承装在蛋盘架支板上,风扇轴穿过翻蛋架,一端伸出箱外,装上减速皮带轮(大轮),用45瓦电动机或12英寸电风扇的电机带动,风扇转速80~100转/分,每只风扇有6叶片,直径60厘米,叶片宽3厘米。用木板条制成翻蛋架,两边侧面呈四边形,中间安一铁管让风扇轴从中穿过,铁管安放在轴承座上,可使翻蛋架绕铁管转动45度,达到翻蛋的目的。翻蛋架内侧装蛋盘支架,每层支架间距10厘米。蛋盘用4厘米×1厘米板条钉成框架,框架穿2层铁丝,夹住鹑蛋,以便在翻蛋架转动时蛋不会滚动或掉出蛋盘外。温度自动控制器同晶体管继电器控制电路、导电表(即水银接点温度计)和电热器(四组150瓦电炉丝,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两侧对角上)组成,或改用热敏电阻控温仪控制更好。

  孵箱制好后,要通过移动电热器的位置,使各层蛋盘的温差在1℃以内,调整水盘口径大小,使相对湿度在50%~70%。入孵10天,孵化温度(以温度计指示为准)为38℃,以后降低0.3~0.5℃。白天每2~3小时改变1次蛋架位置(翻蛋),用金属钩固定,晚上临睡前再翻蛋1次。出壳前3天,将蛋放入出雏盘,停止翻蛋,并每天用喷雾器喷温水1次。

  2.煤油灯孵化箱孵化

  煤油灯孵化箱的构造简单,又不受停电限制,孵化率也高,容易操作,便于农村普及或下岗职工使用。

  (1)构造用木料做一个长200厘米、宽100厘米的保温箱,箱壁厚7厘米,箱壁中空处装填石至石粉或泡塑碎粒,箱内做成3层木格,使蛋盘保持40度的倾斜,箱顶可用棉被代替。箱的正面要有2个门,供通风和出雏用,在箱的两头离地15厘米处各有2根直径3厘米的铁管,管口各放一盏煤油灯,这4根铁管在箱内斜向上交叉从对面穿出,穿出后向上设一段烟囱。孵化箱内的温度就靠这4根铁管散发的热量来维持。

  (2)操作通过调节煤油灯火力的大小,可调节箱内温度的高低。在孵化箱的底部要设置水盘,以调节箱内的湿度。入孵前要预先调试好温度,然后入孵。每天要检查调整温度4~6次,手工翻蛋6~8次。孵化室内的温度20℃左右。在孵化后期注意湿度与通风。煤油灯一次可孵鹌鹑蛋3000个,只需煤油2.5公斤左右。只要掌握好火候,同样可取得高孵化率,较电孵机节省资金,但要勤观察、勤调整,并防止火灾。

  3.电灯泡平面孵化箱

  15瓦和25瓦电灯泡各1只,大小纸箱各1个(大套小后周围空4~6厘米),木屑(或谷壳)数公斤,纱布、麻袋、薄被各1块,干湿球温度计1支,直径6厘米左右小口盅或小碗1只,直径1.5~2厘米左右管筒(竹或胶质)两小段等材料制作。由于没有控温设备,故温度调节较困难(注:如加1支水银导电表控温或用热敏电阻控温仪则可),可凭经验通过加盖麻袋或薄被(视室外气温高低而定),或增大或减少灯泡瓦数来调整温度。深夜电压略高,要注意避免孵化箱内超温。

  4.热水加温式孵化箱

  由箱体、蛋盘、热水瓶等组成)。箱体由一大一小的纸箱叠套在一起,并在两箱间填实保温材料(如棉花、谷壳、木屑等)制成。箱体内水平放置3~4只盛满热水的玻璃瓶作热源,瓶上盖湿毛巾,两侧各叠放4~6根小方木条,用来调整架在其上的蛋盘与热水瓶的距离,以使蛋盘内的温度稳定在一定数值上,蛋盘上覆盖一些薄棉垫或毛巾保温。一般容积为0.3立方米的孵化箱,约可入孵鹌鹑蛋60~100个。刚加热水时,水温较高,往往超过40℃,这时应将蛋盘上的覆盖物取一些放在热水瓶上而隔热,不使蛋盘内温度过高。约1小时后,由于水温下降较多,应从热水瓶上取出覆盖物盖还蛋盘,并逐渐减少木条的根数,使蛋盘慢慢向热水瓶靠近,保持盘内温度稳定。热水瓶里的热水每隔4~6小时换1次,这可在翻蛋、调整蛋盘位置时同时进行。至15天停止翻蛋,进入出雏阶段。

  5.热水管的孵化箱

  容积长95厘米、宽83厘米、高76厘米,外层需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与热水加温式孵化箱同)。箱体分上、中、下三部分。从箱顶到距箱顶31厘米处为上部,从箱底33厘米处到箱底为下部,上下部之间(仅12厘米)为中部,平放有“目”字形热水管。上、下部可分若干层放蛋盘。由于上部在热水管之上,温度较高,宜孵孵化初期的鹑蛋,下部在热水管的下面,温度稍低,宜孵孵化后期的鹑蛋。热水管与箱外的热水锅相通,热水锅下置2盏煤油灯。热水温度可通过调整灯火大小来调节。相对湿度可通过增减搭在固定热水管的木栅条上的湿布调节。温度计宜放在箱体中部。一般箱体上部可入孵蛋750个左右。

  六、饲养管理工艺

  生产实践表明,鹌鹑的正常成活率、增重率与生产率,以及高效益,乃至于预防某些疾病,饲养管理工艺的规范与质量是一个重要关键。

  (一)鹑舍

  鹑舍是鹌鹑赖以生活和生产的必要的环境条件,作为副业性生产,一般民用房略加改建即可,而作为专业生产化生产,既可利用休闲房,必要时也可建造鹑舍,其要求如下:

  1.鹑舍最好避开居民区,周围无粉尘或化学的加工厂,也应避开公路或修造厂的噪音区。

  2.鹑舍宜坐北朝南(或东南),排水良好。

  3.鹑舍面积根据规模及内分布而定。如养500只左右所需面积:正面宽4米,进深2米,即8平方米,前高2.4米,后高2.1米。养2000只左右所需面积:正面宽6米,进深4米,即24平方米。养5000只左右所需面积:正面宽8米,进深5米,即40平方米有效面积。如需扩大饲养数量,可增加笼养层次。

  4.门窗主要是保温、空气流通、防鼠与蚊蝇用。进深4米以上的鹑舍,以前后开窗为好。最好南北墙开几个地窗(以细铁质网间隔),门、窗均需有纱网设施,必要时安装排风扇。

  5.鹑舍内最好吊顶,以作为隔热用。可采用旧的、清洁的尼龙编织袋缝制吊顶;在育雏笼周围,也可用此材料作为间隔,确保小气候温度需要,既保温又透气,效果良好。

  6.舍内照明设施依面积而定,每20~25平方米配备一盏40~60瓦灯泡为好,不宜采用日光灯。灯泡高度要超过笼顶。成鹑舍采用暗光照。育雏笼配置灯泡主要为保暖,兼顾照明,随日龄的增大,灯泡瓦数改小。

  7.孵化室、育雏室可参照上述要求。特别是育雏室可建地下或地上烟道保持室温,既节能,又可提高育雏效果。

  8.有条件时配置围墙,对防疫、防止兽害有利。

  9.有条件时配置太阳能热水器或电热水器,供职工或每户人员进出鹑舍洗澡用,替换衣、帽、鞋,是最好的防疾与消毒。

  10.场或舍门设置消毒槽或消毒池。谢绝一般人员参观,更避免开所谓现场会。防重于治,即使要参观,务必洗浴更衣后进入。

  (二)笼具设备

  由于鹌鹑善于窜飞,故大多采用笼养。因此笼具是养鹑的重要设备。它既可以增加每平方米的饲养面积,又可改善饲养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1.育雏笼

  育雏期(1~2周龄或3周龄)专用。一般为3层,每层宽100厘米,深70厘米,高40厘米。可容1~7日龄雏120~150只,8~14日龄100~120只。底网为活络木框架,上蒙以10毫米×10毫米网孔的金属镀锌网。笼顶、后、左右都包以尼龙纺织袋(洗净的尼龙饲料包装袋也可),既透气又保暖,每层底网下设一层承粪盘。每层正面悬挂一高15厘米的尼龙窗纱,既可防止雏鹑窜逃,其上空间供饲养人员换水添料捉雏用。每层悬挂2盏白炽灯,头1周用100~60瓦,第2周用60~40瓦,第3周用40~25瓦。具体应用时要根据饲养密度、气温、雏鸡动态、日龄、用途而调整灯泡的瓦数与灯泡的高度。

  饮水器最好采用雏鸡专用的钟式自动饮水器或玻璃瓶配以专用塑质底盘,在饮水槽上围以10毫米×10毫米网孔金属网,以防止淹死雏鹑或沾湿雏鹑绒毛。

  食槽在头几天可采用较浅的雏鸡用开食盘开食或自制开食盘(长30厘米、宽12厘米、高2.5厘米),也可买塑料盘。食盘上要覆盖10毫米×10毫米网孔金属网,以防雏鹑扒溅饲料。也可采用5层层叠式育雏笼,但最底下的二层灯泡瓦数要较上层大一些。

  2.仔鹑笼

  仔鹑笼供育成期(3~4周龄或6周龄)仔鹑用,也可作为种公鹑用,或作育肥笼用。规格可同育雏笼,每0.7平方米可容仔鹑80只。底网网孔仍可采用10毫米×10毫米的金属网。正面采用网孔为20毫米×20毫米的金属网板,使仔鹑的头部可伸出网外采食,因此,料槽和水槽可悬挂于笼外。食槽可采用雏鸡塑质标准食槽,饮水槽可选用“V”形或“U”形塑质水槽,长25厘米。承粪板规格同育雏笼。

  3.种鹑笼

  专供种鹑配种使用,每0.6平方米容30只。应根据品种、配比、用途而设计,层次从4层至6层不等。有金属结构,也有木结构作框架,配以金属网制成。各户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只要集蛋、打扫消毒方便即可。

  4.产蛋鹑笼

  专供产蛋鹑生产商品蛋专用,每层面积同种鹑笼,但其每层高度仅18~20厘米,层次6~10层不等,可单列式,0.6平方米可容35只,也可双列式,1.2平方米可容70~80只。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鹌鹑生命活动的重要时期,也是饲养管理要求最为严格的生长发育阶段。这阶段的生长发育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育雏率、正常体重及正常换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生产性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故应予以高度重视。

  由于鹌鹑初生至7日龄的体温较成年鹑低3~4℃,须至10日龄后体温才恢复正常,而调节体温功能要到21日龄后才完善,一定要为雏鹑创造温暖的生活环境,这是当前广大养鹑户育雏率欠高的根本原因之一。鹌鹑虽小,但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对营养要求较高,所以必须为其提供全价营养的饲料。饲养管理工艺因饲养方式、饲养制度、性别、用途等而有所不同,但原则大同小异。

  1.接雏准备工作

  按照育雏计划数量,准备好育雏室、育雏笼、饮水器、食槽、保暖火炉与保暖电器、照明灯,全部予以检修。育雏室、笼具等进行熏蒸消毒,或用喷灯火焰消毒。在进雏前1天开始升温,使室温达到达22~24℃,笼温达到35~37℃指雏鹑背部水平温度)。备足饲料。头1~2天可在笼底铺上深色回纱布,食槽加好开食料,饮水器中加好水(如系长途运输雏鹑,可配制5%~8%葡萄糖水)。

  2.初生雏鹑的选择

  应选择正常时间出壳的雏鹑。淘汰所有迟出壳及畸形雏。体重与胎毛色彩符合品种要求。

  3.初生雏鹑的包装与运输

  可利用塑质水果筐箱(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25厘米),中间铺架一块三夹板变为2层),用电钻在筐箱周围多打些孔洞。一般可容初生雏350~500只,根据品种与天气而定。装雏时须衬垫厚质草纸,既防滑,又可吸收胎粪。装好并点完数后,用铁丝将箱盖固定好。夏季要防热,不要将运雏笼堆扎太多(2~3箱),并交叉叠放;冬天要在箱四周围以尼龙编织袋,箱底铺棉垫,顶口留空隙,根据温度调节顶口大小;长途运输则宜围以纱布(如空运)。所有运输工具均可,但须防日晒雨淋,防震动,要注意保暖,同时防止过热“出汗”,要适时散热通风,大量运雏时要有专人押运。到目的地后迅速上笼保暖、休息和饮水。一般死亡率不超过2%。

  4.注意保暖

  任何饲养方式都应该做好保暖工作,即使夏季(特别是后半夜)当育雏温度不够时(发现聚堆取暖)应及时调温。反之,如温偏高,灯泡下无雏鹑,避于四周,并张口喘气,应将灯泡提高或换置瓦数稍小的灯泡。切忌育雏温度忽高忽低,而诱发白痢病。

  5.开始饮水

  为育雏重要环节之一,但常被忽视。适时饮用第1次水(根据旅途长短配制5%~8%的葡萄糖水),可以补充雏体水分和能量,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并有助于饲粮的消化与吸收。有条件头5天喂温水,掺加预防白痢病的药物。自开始饮水起不得断水。开水的同时可以喂第1次饲粮。

  6.开始喂食

  宜在开始饮水后2小时内或同时开食。有的预防白痢病的药物也可拌在饲粮内。将饲粮撒在开食盘内(上罩细孔金属网),自由采食,不断料。也可每日饲喂6~8次,定时定量,要确保每只采食位置,不然影响个体的均匀度。

  7.防止逃窜

  雏鹑在1~5日龄期有相当的野性,表现在敏感性与逃窜性,因此必须在笼具正面加一片尼龙纱网档板,防止逃窜失控。所有笼具务必堵好孔洞或缝隙,防止逃窜或挤压招致伤亡。

  8.防治疾病

  按照制订的有关免疫程序与防病要求,适时接种与喂药。

  9.经常检查鹑群表现

  将弱雏、病雏及时隔离观察。对死雏及时解剖诊断,并采取有效对策。

  10.做好育雏记录

  如存栏数、死亡数、耗料量、免疫日期与种类、防治鹑病记录、剖检记录、育雏温度、湿度、气温、天气情况等。

  11.日常工作

  (1)检查温度、湿度与通风情况。

  (2)经常观察鹑群动态、饲粮及饮水消耗情况,不断料、不断水。如有异常,采取对策。

  (3)观察鹑粪情况,正常鹑粪较干燥,呈小螺丝状。其颜色、稀稠与饲粮组成有关。喂

  鱼粉的呈黄褐色,喂有青饲料的呈褐绿色稀粪,均属正常排泄物。如发现鹑粪呈红色、全白色、绿色或奇臭,必须进行检验。

  (4)承粪盘每天清扫1~2次。饮水器每天须清洗、消毒1次。喂湿料的食槽,在加料前必须清洗干净,防止霉变发酵。

  (5)做好防鼠害、防蚊蝇、防火灾、防煤气中毒工作。

  (6)每周龄抽样称重,并与标准(或参考)体重对照,统计饲料消耗,检查羽毛生

  长发育和成活率情况,及时改进饲养管理。

  (7)饲料消耗参见表-4、表-5。

  表4蛋用雏鹑3~21日龄的耗料量与体重(单位:克)

  周龄日龄日采食量周内平均采食量体重范围平均体重133.33.910-13.511.575.615-25.019.52107.68.224-3328149.533-504131711.211.746-58522113.155-6962

  表5肉用雏鹑生长与耗料量(单位:克)

  周龄平均活重平均增重平均耗料133.525.228.2262.729.267.63106.546.869.2

  (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鹌鹑22~35日龄或至42日龄(即性成熟期)前为仔鹑阶段。本阶段仔鹑生长发育快,栗羽型的雌雄已可鉴别,羽毛也由初级羽脱换成永久羽。公鹑体重已近成鹑体重,至1月龄左右已开啼。已逐渐离温。部分母鹑至40日龄左右已见蛋。本阶段对种用仔鹑实行适度限饲与光照控制,防止性成熟过早,种蛋合格率低。

  1.种用仔鹑

  (1)本阶段应采用仔鹑专用饲粮,将粗蛋白质由22%~24%降为17%;或限制种鹑饲粮喂量,或喂育成期蛋鸡饲粮,以控制性腺发育;同时缩短光照或控制在14小时。

  (2)至3~4周龄时,实行公母鹑分养,以取得最佳体重与均匀度。

  (3)称重时结合防疫接种。

  (4)饲料消耗量见表-6和表-7。

  表-6蛋用鹑3~5周龄的耗料量与体重(单位:克);

  周龄日龄日采食量周内平均采食量体重范围平均体重42413.814.667.-82722818.273-9284513.517.486-107883115.589-11010010716.510795-1153517.598-122112

  112表7肉鹑生长速度与耗料量(单位:克)

  周龄平均活重平均增重平均耗料4149.640.1162.25186.046.4208.46206.520.5184.2

  (5)及时分群,防止密度过大而诱发啄癖,一旦发生啄癖时,也要考虑其它因素。

  (6)可以饲喂干粉料或湿粉料,最好饲喂碎裂料或颗粒料,自由采食或定量饲喂。

  (7)饮水不可中断。定期饲喂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呈浅红色),并掺饮预防大肠杆菌病药物。

  (8)每天清扫承粪盘1~2次,并检查粪便情况。

  (9)所有疫苗及驱虫等措施,都应在5周龄内进行。

  (10)结合称重与防疫接种,进行种鹑选择、编号。凡淘汰的一律经育肥后上市出售。

  (11)做好各项记录工作,并统计育成率、平均体重、耗料量、病检记录等。

  2.商品肉用仔鹑的饲养管理

  肉用型商品仔鹑早期生长发育快,育雏阶段与育成阶段都采取“步步高”加上育肥,方能取得良好的生长率与胴体品质。至于饲养多少天与多重,根据合同需要而定。一般经3周龄,体重达到150~180克,但肥度不够,影响到口味,如在此基础上再经育肥笼内育肥1周,体重达到180~220克,则体内积贮适度脂肪,可改善肉的品质,为提供白条肉或进一步深加工,都是有好处的。肉用仔鹑应采用“全进全出制”,具体的育肥技术如下:

  (1)育肥笼最好每层笼的高度为12厘米,可防止仔鹑跳跃;每平方米饲养80只。要求实行暗光(10勒克斯)饲养制度,只要能采食与饮水即可。每层笼顶架设塑料窗纱或塑网,防止肉鹑头部撞伤。

  (2)育肥饲粮降低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能量饲料,经3天的过渡变为育肥日粮。目前市售的微粒“脂肪粉”,含粗蛋白质25%,能量20.9兆焦/公斤。经试验,在饲粮中加2%~3%,能取得良好的育肥效果。

  (3)转群一般肉仔鹑养到21日龄或25~30日龄时,便可转入育肥阶段,应公母分群饲养。最迟至40日龄上市。具体上市日龄根据合同或市场需求,还要考虑所获利润多少。

  (4)管理室温保持20~22℃,适当增加通风量,光照时间不超过12小时,也实行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交替光照制度,可获得高活重和较低料耗,而且还可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必须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

  (五)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种鹑与商品蛋鹌在产蛋期间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虽然饲养的品种、用途、方式、笼具、饲粮等不尽相同,但其饲养管理原则基本相同,必须为其创造最佳环境、营养与管理条件。

  1.产蛋期最适饲养环境

  温度24~27℃,气流0.04立方米/只。分,光色以白、红为宜,光照强度10勒克斯,时间16~17小时,最长不超过20小时。

  2.产蛋率分布

  各品种鹌鹑的产蛋率分布见表8。

  3.种鹑利用期

  蛋鹑10个月,肉鹑6个月。

  4.饲喂制度

  大多采用自由采食制,也可采取定时定量制。干粉料、湿粉料及碎颗粒料均可。但要相对稳定,不能突然改变料型及饲喂方式。不能断水。

  表6-8各品种种母鹑逐月产蛋率分布

  品种123456789101112平均日本鹌鹑85.095.090.090.085.085.080.80.075.075.070.070.080.0朝鲜鹌鹑61.484.090.590.389.084.072.572.572.572.72.572.580.3白羽鹌鹑32.579.683.983.485.488.490.692.085.578.882.582.180.4迪法克鹌鹑49.1168.782.5887.1283.3379.81------75.1莎玛维特鹌鹑52.3170.588.4488.1586.5088.43------79.1

  注:种蛋开始利用期:育种种蛋自90日龄留种,商品蛋自60日龄起留种。

  5.防止输卵管外翻

  俗称脱肛。在母鹑开产后的2周内,发病率达1%~3%,最高可超过5%。一般难以治疗,应以预防为主。故应严格在育成期控制好体重,适当推迟性成熟期,控制强光照,保持正常的膘度。

  6.集蛋

  产蛋鹑每天产蛋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午后及晚上8时以前,而以下午3~4时为产蛋旺期。一般每天早晨拣蛋1次,夏季每日拣2次。集蛋容器要有专用设备,以降低破损率。

  7.清洁卫生

  每日打扫1次,定期消毒。

  8.日常管理工作

  (1)清晨上班首先打开窗户透透气,再洗涤水槽,消毒后加满清水,冬季宜喂温水,并加好料。同时观察鹑群,发现病鹑与死鹑应及时取出,通知兽医诊断。

  (2)收集鹑蛋按编栏号顺序拣蛋,除登记蛋数外,还要观察其颜色、光泽,挑出小蛋与破蛋。

  (3)清扫粪便在打扫承粪盘时,注意鹑粪的颜色、形状、气味。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最后清扫地面。

  (4)注意保温在冬季保温期间,注意炉火安全,换煤基等燃料时,最好在近中午时进行。

  七、常见的疾病防治

  1.新城疫

  本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鹌鹑及禽类均可感染,多在流行后期发生于鹌鹑。本病常年可发生,死亡率较高。

  症状: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产蛋剧降,拉绿色稀便,产软壳蛋或白壳蛋。体温升高,口中流出液体。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头向后或偏于一侧,瘫痪,后期呼吸困难,翅下垂。一般2~4天死亡。剖检病鹑腺胃、肠道及卵巢上明显的出血点,尤以食道与腺胃处粘膜上有针点状出血,为典型病灶。但现多为非典型性症状,值得重视。

  防治:定期进行预防免疫,首免可在5~6日龄,使用Ⅱ系或Ⅳ系鸡新城疫弱毒疫苗进行饮水免疫,按1:1000~1500倍稀释(冷开水),供500只雏鹑饮用。饮水免疫前应断水1~2小时(视气温而定)。第2次免疫于26~28日龄时进行,稀释比例与方法同前。如当地或本场(户)发生过新城疫,则第2次免疫时间在30日龄,应用系弱毒疫苗(按1:1000稀释)每只胸肌注射1毫升。

  2.白痢病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多种禽类共患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通过粪便及产蛋发生的污染及传染,此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孵化设备等均为传染源,污染的种蛋可传染给初生雏,因而本病多发生在雏鹑。

  症状:雏鹑肛门周围粘上白色或带绿色的排泄物,有恶臭气味,有时雏鹑排粪会发出尖叫声。体质下降,直至衰竭死亡。死亡率达85%以上。

  剖检病鹑肝肿大,有条纹状出血。卵黄囊大,内容物变成淡黄色,呈油脂样或干酪样。心肌、肝、肺、盲肠、大肠内可见坏死灶或结节。

  防治:预防尤为重要,种鹑要健康,有条件进行白痢凝集反应试验,使白痢净化。注意消毒与防止各环节污染或传染。预防用药有氯霉素按0.5%比例加入饲料中,连喂5~7天。痢特灵预防量按0.02%比例拌饲料;治疗量加倍,连喂7天。或按0.01%~0.02%饮水也可。土霉素的防治量同痢特灵,可拌料中,还有水剂专配土霉素。

  3.大肠杆菌病

  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人类与动物共患的多型性传染病。分布广泛。仔鹑发生较多。

  症状:引起腹泻和败血症,成活率下降,增重减慢,胴体级别降低,死亡率可达30%。该菌能产生毒素,一般在症状恶化12~24小时后可分离出溶血性大肠杆菌。尸体营养不良,鼻腔、咽喉及气管内粘膜附有干酪样物,腹膜增厚,腹腔内有多量淡黄色半透明液体。肝肿大,质地脆弱,表面有少量灰白色坏死灶和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肠管充满气体,肠内容物呈黄绿色小样粘液,心包膜混浊增厚。

  防治:鹌鹑与其它禽类应分区饲养,病死鹑应焚烧或深埋处理。定期消毒,清除粪便,保持通风、干燥,确保饲料与饮水的清洁卫生。治疗可用氯霉素粉按0.04%拌于料中,连服6天,同时将庆大霉素按2毫克/公斤体重混于饮水中,连饮6天。

  4.子宫外脱

  病因较多,如开产期偏早,产大蛋或软壳蛋滞留,体偏肥或瘦弱,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少或太多,维生素D3不足,光照过强,产蛋过多而输卵管的阴道油质分泌不足等所致。

  症状:子宫(含蛋)外突,周围绒毛湿润,外露子宫外膜久而形成溃疡、坏死,甚至被其它鹑啄食,常引起死亡。

  防治:消除各种诱因,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与环境条件,4~5周龄应行限制饲喂。一般言,多因发现较迟,子宫遭啄或污染,手术乏力,多予淘汰。

  附录:鹌鹑供应单位

  1.南京师皇动物科技研究所特禽(鹌鹑)研究推广中心

  提供朝鲜蛋鹑、南农黄羽蛋鹑、法国莎维玛特肉鹑纯系,及黄×朝自别雌雄配套系的种蛋、种雏、鉴别雏。笼具、孵化机、养鹑书刊、饲料添加剂、药物、疫苗、其它特禽。禽场设计、咨询、培训、研究、评审等。

  联系人:林其马录

  地址:南京市卫岗南京农业大学西大门内46栋203室

  电话:(025)4395457(宅)4395695(办)

  邮编:210095

  2.北京红莲白羽鹑场

  提供朝鲜蛋鹑、法迪克肉鹑、白羽肉鹑种蛋、种雏。

  联系人:刘红莲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乡西小营330总站对面。

  电话:(010)6247130362046666-3898

  邮编:100095

  3.石家庄市河北鹌鹑场

  提供朝鲜蛋鹑、白羽蛋鹑种蛋、种雏,白×朝鉴别雏。

  联系人:王健强

  地址:石家庄市栾城县西银乡东营村

  电话:(0311)55313401380333319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