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第三十七章 临民思惠养(3)

贞观长歌:大唐盛世创业史 作者:胡晓明著


  皇帝诏令向由中书省发出,省中置中书舍人六名,分别与尚书省吏、兵、民、刑、礼、工 六部相对应。平时军国政事的决定俱由中书舍人起草,事连吏部者,即以与吏部相对应的中 书舍人起草,以此类推。但其余五位中书舍人也必须逐个审核诏令,署上姓名花押,故谓之 “ 五花判事”。然后中书舍人再将诏令交付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中书侍郎核定,转至门下省。 门下省黄门侍郎、给事中等人根据律法,纠查是否有违法之处,如不合法,则负责驳正。只 有当一切手续都完备之后,皇上诏令才可交由尚书省各部执行。

  如此,皇帝的每一道诏令,都有十数位精明干练的官员议论核定,自是极少有失误之事。

  转眼之间,又到了正月,李世民召集朝官商议之后,决定将新皇帝的年号定为贞观。

  贞观元年,是李世民最为忙碌的一年。

  打天下时,他身先士卒,亲自冲阵杀敌,使将官士卒人人振奋,不敢后退。

  治理天下,他同样须亲为表率,勤于公务。他几乎日日上朝,每天批阅奏章,查核诏令, 直到深夜。

  朝廷中政令畅通,风气肃然,人人感奋,不敢玩忽推诿。而上至宰相御史,下至县官小吏 ,都敢于直言切谏,使李世民应接不遐。

  皇上如此忙碌,自然没有功夫去“教习”壮士骑射之技。

  李世民只得令尉迟敬德、秦琼二人代他在内庭教习骑射。

  只是依照法令,尉迟敬德、秦琼须轮流出任外官,巡守边境,不应长留京师。

  而当尉迟敬德、秦琼二人离开京城后,内宫忽又传出“邪祟”之事。

  李世民无奈之下,诏主爵郎中阎立本进宫,多画尉迟敬德、秦琼二人之像,遍悬宫门,以 威慑“邪祟”。

  “邪祟”果然畏惧尉迟敬德、秦琼二人,不复在宫中出现。

  此事传至民间,长安城中人家争画尉迟敬德、秦琼之像于门首,以为避祸驱邪之门神。

  眼见天下已有治平之象,心怀不轨者大为恐慌,如燕郡王李艺、长平王李幼良、幽州都督 王君廓等人都冒险反叛,却无人响应,俱被部下擒杀,朝廷一兵一卒尚未派出,便已捷音高 传。

  果然是人心思静厌乱。李世民感叹着,更加全力致治,连下诏令:

  ——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天下事当以农耕为先。凡宫庭行猎冠礼之事,须在农闲时 进行。

  ——皇帝当亲祭先农。复“躬御耒耒吕”之古礼。御苑里 设置御田,皇上亲自耕种,以知农夫之辛苦。

  ——男耕女织,古之通义,凡民间女子,须熟习织梭蚕茧之事。皇后宫妃亦当亲为表率, 织绢伺蚕。

  ——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朕所不忍,再放宫女二千人,归其戚属,任从婚娶。

  ——崇饰宫宇,乃劳弊之事,不可施于百姓,凡例当营建之宫苑,俱须加以裁罢,田地林 泽还之于民。

  经过大唐君臣连续几年的不断努力,农耕勃兴,粮食丰足,流散之民,纷纷归乡,户口大 增,全国共达三百万户。

  四夷番邦闻中原兴盛,俱都遣使通好,计有新罗、高丽、百济、党项、龟兹及西域诸国。

  长安东、西二市,百业俱兴,商贾云集。每当节日,处处车马填塞、飘香随翠,好不热闹 。

  李世民心中高兴,渐渐将政事委于各腹心大臣,略为悠闲起来。

  他又开始“教习”骑射,四处行猎,讲论武艺。和李靖、李世责力、侯君集、段志玄等 武将在一起谈论的时日,多过了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文臣在一起的时日。

  长孙皇后对此深怀忧虑,破例主动请求皇上驾幸中宫。

  李世民虽然前后两次大放宫女,几近五千人之多,但放走的都是太上皇的宫女。

  他自己的宫女,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至于后宫妃嫔,更是广为罗致,比先前 不知多出了几倍。除了最先受宠的阴月儿、卫碧烟被封为妃外,还有齐王府来的杨氏、江都 宫来的大杨妃、洛阳宫来的小杨妃以及韦妃、燕妃、王氏、宇文氏、独孤氏等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