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学习的乐趣

傅佩荣《四书》心得 作者:傅佩荣


  自从读书识字以来,一提起"中华文化",我们就觉得既向往又迷惑。向往的是它丰厚富丽的内涵以及强劲有力的生机;迷惑的则是无法确知它对我们除了引发思古幽情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展现它的意义,需要经由以下步骤:一是把文化的内涵划分为器物、制度与理念三个层次;二是把文化的生机界定在可大可久的理念上;三是以现代语词重新诠释这一理念,看它能否打动我们的心弦?

  结论十分清楚: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理念的,是儒家与道家,其中又以儒家的人生哲学影响最为深远。于是,问题转而成为:儒家能否启发我们的心灵,并提供一套生活原则?答案是肯定的,本书即为此而作。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成书年代虽在二千年以前,洞识卓见却不受时空限制而烛照千古。本书试图以短篇小品的方式分辑说明其中胜义。

  第一辑"学习的乐趣",首先肯定人人皆有求知能力,只须立志向学,通晓为人处事的道理,自然可以在社会安身,并且掌握人生方向,走上自我实现的坦途。

  第二辑"修养的途径",说明真正的快乐是由内而发的,条件则是努力从事品德的培育。这是根据人性向善的信念所作的指示,正确法门是择善固执与持之以恒。

  第三辑"交友与处世",强调儒家的入世性格,因为没有人可以脱离群体而得以成长及发展。在此,基本原则不可放弃,就是:入世而不陷溺于世。

  第四辑"价值的品味",引申儒家对真善美这些价值的关怀与体认。每一个人都是价值的核心,都有责任在自然生命的行程中,提升心灵的意境。

  第五辑"命运与超越",昭示儒家的最高旨趣与理想,因为人除了横向的社会责任之外,还有纵向的历史使命。这种使命让人往上可以通至超越世界,往下亦可安顿身心,自得其乐。

  书后附录三篇短文,或有助于了解孔子的心志。写完全书,自己受益良多,心中感受尤深,总结之为:

  古典智慧的永恒光芒,宛如东升旭日;

  圆融周至的人生哲理,犹胜清华满天。

  傅佩荣2006年

  修订于台湾大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